不懂繪畫怎麼給孩子做藝術啟蒙?你需要這本「家庭藝術啟蒙指南」

2020-08-27 十七君的詩書見聞

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觸龍能夠說服趙太后,有一句話非常關鍵——「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意思是說,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會從長遠角度為孩子考慮。以前還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直到自己也做了母親,才明白,要為孩子「計深遠」,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和我們的父輩相比,我們這一代父母,面臨的「育兒焦慮」簡直是成倍增長,而孩子們所承擔的壓力也是與日俱增。別的不說,光是五花八門的早教班、興趣班,就已經讓父母挑花了眼。而這些興趣班中,最為熱門的,就是繪畫美術類。

著名的英國詩人、美學家赫伯特·裡德認為,藝術應該成為教育的基礎。對於兒童來講,藝術教育有助於他們獲得藝術感覺力,有助於他們認知自然規律,有助於他們進一步理解社會法則。因此,裡德提倡「美育」,「美育」能夠使兒童的各種感覺器官得到綜合運用,兒童身心得以平衡發展。

不過,總有父母在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時,會糾結一個問題:我的孩子真的有這方面的天賦嗎?他能學會嗎?

畢卡索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因為,孩子天生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感興趣,希望通過某種途徑來表達感受與感知世界。即使是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也有表達的需求。

我們都知道,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課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在藝術啟蒙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比起學校和課外興趣班,家庭對於孩子的藝術啟蒙教育更加重要。

不過,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是藝術家,像我一樣畫畫永遠停留在小學生簡筆畫水平的父母一定不是極少數。那麼,不懂藝術的父母怎樣在家裡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呢?這本《藝術遊戲力》倒了是給了我不少啟發。

《藝術遊戲力》

《藝術遊戲力》是由兩位作者合著一本關於家庭藝術啟蒙的書籍。作者之一辛有美來自韓國,曾是時尚品牌從業者。在大女兒剛出生時,辛有美和每一個新手媽媽類似,經歷了一段手忙腳亂的時光,因為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於是報了各種興趣班,結果卻並不滿意。

後來,她接觸到了法國藝術品牌ZUT並深入了解了法國的藝術啟蒙教育。帶著女兒親赴法國深入了解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和幼兒園的藝術教育後,受益匪淺的辛有美決心將自己在法國的所見所聞記錄梳理成文,與ZUT品牌的創始人西多妮·本茨一起,共同撰寫了這本《藝術遊戲力》,為我們揭開法國創意教育的秘密,同時還為我們提供了家庭藝術啟蒙的方法。

即使是完全不懂得藝術與繪畫的人,也可以利用書中提供的簡單又有趣的美術小遊戲來嘗試初步的家庭藝術啟蒙。

美國藝術教育家芭巴拉·荷伯豪斯在其著作《兒童早期藝術創造性教育》中,將兒童早期美術創作分為六個階段,從「2歲半的無規則塗鴉」到「8歲現實階段的開始」,雖然每個兒童的個體發展特點和速度不盡相同,但整體的成長路徑卻是相似的。兒童基本上都需要經過一個階段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

美國另一位藝術教育家維克多·羅恩菲德在《創造與心智成長》中也詳細分析了兒童在不同階段所表現出來的特徵,比如在2到4歲的塗鴉階段,兒童的繪畫大多是無目的性的,在人物、空間、色彩等方面的表現也比較隨機;4歲開始進入符號象徵期,開始出現帶有目的性的繪畫;6歲之後所畫的圖案會更加完整。

儘管在不同階段兒童所表現出來的特徵都不相同,但對家長而言,維克多·羅恩菲德所給出的指導意見卻有一個核心的思想,即尊重孩子的作品,不以任何成人思維去幹涉孩子的創作

出自《兒童早期藝術創造性教育》

如果說芭巴拉·荷伯豪斯和維克多·羅恩菲德的著作過於學術性,對父母而言實操性不強,那麼這本《藝術遊戲力》可以說是為每一位普通父母量身打造的「家庭藝術啟蒙指南」

在《藝術遊戲力》中,辛有美主要分享了三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個部分主要介紹了法國啟蒙教育中的美術啟蒙,為父母樹立起「用美術教育孩子」的理念;

第二個部分中,辛有美走進了多個法國當地的家庭,深入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展現出法國普通家庭的美術教育模式。

第三個部分,則是為所有暫時還缺乏創意的父母提供的十幾個操作簡單卻深受孩子們喜歡的美術遊戲,每一個遊戲都列舉了具體所需的物品和詳細步驟,父母只需要依樣畫葫蘆,就可以享受和孩子們一起創作的親子時光。

顏料遊戲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孩子接觸繪畫、顏料等美術活動需要在專門的機構或場合下,由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這樣才能畫出像樣的作品。於是,我每周會帶他去早教中心上藝術課,三歲以前上課時還需要我的陪伴,三歲以後就開始獨立上課。

起初我還很擔心,他能不能理解並聽從老師的指令順利完成作品,誰知幾次課下來,他都能完整地理解老師的指令,並製作完成出自己的作品,雖然這些作品僅限於塗鴉的水平。

《藝術遊戲力》中有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對孩子而言,日常生活就是遊樂場,父母只需要準備好孩子創作所需的用具,而不要限制孩子創作的時間和場所

也就是說,父母無需將藝術創作當做一件嚴肅的事情,更不要給孩子定下各種限制和規則,而是要用一種開放的心態來給孩子創造一個隨時隨地都可以創作分享的環境。

書中,辛有美所拜訪過的所有法國家庭都是如此,家庭就是孩子的遊樂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於是,我立即翻出了家中閒置許久的蠟筆,又找了一疊用過的A4紙,放在茶几上,告訴孩子可以用它們來畫畫。沒想到,他非常開心,坐在凳子上就開始隨意塗鴉起來。

第一次塗鴉

之後每天晚上,他都會坐在茶几前塗鴉,我會在旁邊安靜地陪伴,有時他會邀請我和他一起畫畫,我們就會商量著用什麼顏色、畫什麼圖案。等他完成塗鴉後,我會問他,「今天畫的是什麼?」「用了哪些顏色?」等等。

有時,他的回答甚至會出乎我的意料,我才發現,其實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們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而畫畫,恰恰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讀懂他的世界

候機時塗鴉

幾天前,我帶他回奶奶家過暑假。以往在旅途中,候機和在飛機上的時間都比較難熬,沒有太多玩具,只能在iPad上提前下載好動畫片來打發時間。

而這一次,我突發奇想地帶上了一個小小的塗鴉本。在候機廳裡,他就坐在自己小小的行李箱上,趴在椅子上專心致志地在本子上塗鴉。

在飛機上畫畫

在兩個半小時的航程中,除了起飛和降落時被要求收起小桌板,其餘時間他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塗鴉。

可能,在成人看來,孩子的塗鴉顯得混亂又幼稚,完全識別不出所畫的內容。然而,對孩子而言,「兒童發現把線條畫到紙上是什麼樣那一瞬間,他就已經發現了他永遠不會失去的一些東西,他發現了藝術。」(羅達•凱洛格)

在奶奶家畫畫

每一次塗鴉結束後,我都會跟他交流所畫的內容,比如用了什麼顏色,畫了什麼圖案,這個圖案和生活中的場景有什麼關係等等,引導他主動描述自己的作品。之後,還會將作品掛起來,和其他家人分享。

起初,他還不太能說出自己畫了什麼,漸漸地,他就學會了表達,告訴我畫的是「山」、「火車」、「飛機」、「小鳥」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能看到過的物品(當然完全不像)。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飛速的提高。

原來,藝術啟蒙並不難,僅僅是最簡單的紙和筆,也能和孩子一起享有一段溫馨的親子時光。因為,對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手裡的玩具有多新奇,而是父母用心的陪伴和看見。

要相信,孩子擁有無限可能性,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接納並鼓勵他們表達的天性。

相關焦點

  • 不懂繪畫怎麼給孩子做藝術啟蒙?你需要這本「家庭藝術啟蒙指南」
    意思是說,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會從長遠角度為孩子考慮。以前還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直到自己也做了母親,才明白,要為孩子「計深遠」,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我們的父輩相比,我們這一代父母,面臨的「育兒焦慮」簡直是成倍增長,而孩子們所承擔的壓力也是與日俱增。別的不說,光是五花八門的早教班、興趣班,就已經讓父母挑花了眼。而這些興趣班中,最為熱門的,就是繪畫美術類。
  • 給小學生的藝術啟蒙書單推薦,暑假不要去繪畫班了,先了解藝術
    對於繪畫,其實是有天賦的,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對世界的認知也是多彩多樣的。成年人只需要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發揮他的想像力,激發創作欲望。而不是為孩子設定好框架,你只能這樣畫,那樣畫就不對。讓孩子了解藝術史和名家的繪畫,好過送孩子去繪畫興趣班。
  • 繪畫啟蒙 在家也能輕鬆開展的藝術啟蒙
    >繪畫啟蒙 在家也能輕鬆開展的藝術啟蒙2019-01-16 18:18:2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因此,不少家長急著給孩子開展繪畫啟蒙。  說到繪畫啟蒙,相信很多人會被各種早教機構忽悠了。在部分早教機構的「吹噓」中,繪畫啟蒙被捧成高大上的代表,甚至披上神秘的面紗。而孩子日常的各種亂塗亂畫、塗色畫、簡筆畫……會被否定,說是會扼殺寶寶的創造力!  事實上,孩子的繪畫啟蒙並沒那麼神秘,並不是非得到早教機構進行,而且孩子在每個階段在繪畫上會呈現不同特點。
  • 家長沒有藝術細胞,孩子藝術啟蒙怎麼辦?
    可是由於當時父母沒有注意到我對畫畫的興趣,也沒有進行家庭藝術啟蒙,畫畫的這個夢想就告一段落了。每當看到別人的畫特別漂亮時,我都會表現出由衷的讚嘆。所以,如果琪琪可以喜歡畫畫,我真的是會非常欣慰和開心的。
  • 抓住寶寶啟蒙「敏感期」,藝術啟蒙你應該這樣做
    有寶寶的家長都很想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藝術啟蒙最合適。其實藝術,沒有年齡限制,也不應該有年齡限制。 但是對於兒童藝術教育而言,它是有最佳啟蒙期的。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早在100年前就提出「敏感期」概念。所謂敏感期,就是在某個特定時期,孩子對一定的事物或活動表現出強烈興趣,並能有效地認識事物和掌握活動,而過了這一時期,上述情況便會消失,而且不再出現。
  • 央美博士:孩子並不需要藝術的「啟蒙」
    ……這一次,我們就整理了父母們最常見的一些問題,採訪了央美博士曹棟老師,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縷清這些困惑。我們相信,這篇文章一定讓你大有收穫,在兒童美育方面,給予孩子真正的幫助,而不是用成人的固有文化、理性的思維遮蔽孩子的藝術本能。
  • 上不起天價培訓班,又不懂美術,怎麼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
    美國ABC新聞網曾經做了一期節目,邀請幾位藝術家來鑑別美術作品,看看他們能不能分辨出大師和孩子的作品,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很多藝術家都判斷失誤。在這三幅畫裡,只有一幅畫是專業畫家畫的,其他兩幅都是小朋友畫的,如果我不說,你能猜出那幅是大師畫的嗎?
  • 兒童藝術啟蒙為什麼重要?這本《藝術遊戲力》給了最好答案
    很多父母以為繪畫是走藝術路線的孩子才需要學習的,但實際上,繪畫應該和學習語文、數學一樣,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做的事。正如《藝術遊戲力》裡說:「通過美術(繪畫、手工等)接觸到的所有知識都會成為孩子直接或間接的體驗,由此學到的東西會記得更長久。」「媽咪OK公眾號」創始人樓蘭在《藝術遊戲力》序言裡說:「畫畫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通過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 孩子可以不學畫畫,但藝術啟蒙一定不能少了這一環
    所以,孩子即使不擅長畫畫也沒關係,但在藝術啟蒙,家長卻有必要做好審美力的引導。那麼,要怎麼培養孩子對繪畫的鑑賞能力呢?之前我們在介紹博洛尼亞插畫展的帖子裡面提過一個觀點:「圖畫書是孩子的第一間美術館。」「美術館」的實質不是那一棟建築,而是策展人用專業的眼光為我們陳列某個領域裡最出眾的作品。
  • 書單|13本精選藝術類繪本,世界大師們給孩子的藝術啟蒙
    這本書內容非常豐富。它將成為打開你和孩子「玩」藝術的必備「工具書」。包括創意繪畫(手指畫、吹畫、棉紙畫等)、紙藝、布藝手工、立體玩具製作、編織、粘貼、縫紉等多種形式的小遊戲。365天,天天都玩新遊戲,性價比超高!
  • 親身旁聽做測評,給娃做藝術啟蒙,看完這篇你就有數了
    除了關心孩子孩子的身體健康,也要重視孩子的文化培養。傳統的「老三樣」語數外這些自不必說,而隨著國家對美育的重視力度加大,家長們對於娃娃藝術啟蒙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更是因為藝術啟蒙可以提升審美和孩子創造力,好處多多!
  • 阿提鼠樂園:手殘黨媽媽的第一本早教藝術啟蒙工具書
    疫情期間,3周4的女兒展現出對畫畫、手工極高的熱情,每天都要纏著我陪她剪紙、做小手工、畫畫,想想一剪剪幾個小時,一畫畫幾個小時,而且天天如此也是件挺崩潰的事。再加上由於對藝術啟蒙一無所知,在陪伴的過程中始終很忐忑不知道做得對不對。另一方面準備材料和工具也要花很多心思,常常興致勃勃地想創作一幅畫,然後發現少這個少那個,網上購買也要好幾天才到,在等待備齊材料的過程,再有耐心的孩子興趣也轉移了。
  • 學齡前孩子的藝術啟蒙怎麼做,來自藝術專業媽媽的分享
    文/紓榆在教師節晚上,李玫瑾教授在直播中強調學齡前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帶孩子做手工、繪畫等動手做的東西都特別重要,0-6歲前的孩子甭管畫得好壞都是他心目中的東西,告訴孩子你心裡有什麼就畫什麼,畫完了就是最美的。
  • 5部孩子藝術啟蒙不可錯過的動畫片!
    除了送孩子去各種早教班,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給孩子藝術啟蒙?孩子啟蒙教育很重要,陪孩子看和藝術相關的動畫片,讓寶寶看完會忍不住想和主人公一樣,對藝術產生興趣。可以看看這5部國外製作精良、倍受好評的動畫,希望可以幫助你培養一個小小的藝術家!
  • 孩子的藝術啟蒙怎麼做?掌握這三招,藝術小白也能帶孩子欣賞名畫
    原來,她聽說現在考試改革,藝術素養也要納入考試範圍,於是就想帶孩子去美術館薰陶一下。為了避免在美術館白逛一遭,小嫻自己也認真做了準備,不僅提前了解畫派知識、藝術手法等等相關知識,為了讓孩子感興趣,還搜索了很多畫家的名人軼事。本以為這次美術館之旅會打開女兒通向藝術的大門,沒想到,孩子問得她答不出,她說的那些孩子不樂意聽,母女兩人都感覺很失望。
  • 兒童藝術啟蒙的原則,藝術大師們早在這裡傳達了
    對於孩子畫畫,與其糾結於孩子畫面的是否好看,焦慮孩子暫時畫畫會不會就是放棄,著急於孩子的技法是否成熟,或者因為自己的無知去評判孩子,不如弄清楚藝術啟蒙到底是做什麼?也許莉莎的故事能幫助你。喜歡畫畫的莎莉的畫畫紙用完了,填色書都填滿了,她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她看到空白的牆,才找到了可以畫畫的地方,但是這樣畫畫對媽媽來說是不可以接受的,媽媽一把抓過莉莎的蠟筆桶,並告訴莉莎「今天不許你玩蠟筆了」這本書讀到這裡,開始明亮鮮豔的畫面色彩一下子也變成了灰暗的顏色,就像莉莎的心情一樣,滿滿的憂傷。
  • 繪畫啟蒙很簡單,做好3個引導,在家就能培養寶寶的繪畫藝術
    但是美術的藝術是要從小就開始培養的,繪畫啟蒙是最好的鍛鍊,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父母應該怎樣給孩子培養繪畫藝術細胞吧!有一部分家長,深知培養孩子特長的重要性,但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只要去培訓班,就一定能夠培養孩子的特長。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只要用心感知,藝術啟蒙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對藝術有了解的就知道,好的藝術往往具有美學價值或哲學價值,在你未看到藝術的價值之前,是因為對藝術作品的感情沒有理解。任何藝術離不開情感的表達。那我們該怎麼去學會賞析藝術作品呢?而這本《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引領更多的孩子與成人踏上愉悅而有收穫的藝術之旅。
  • 什麼才是真正的兒童藝術啟蒙?
    可以說插畫是沒有國界的藝術,世界任何地方的讀者,無論文化、年齡、信仰、語言有何差異,都能理解插圖所要傳達的共同語言。插畫不需要文字就能觸摸讀者的內心,激活讀者的想像力,為他們講述一個故事,展現一個世界。可以說,插畫藝術照亮靈魂揭示大美,證明文學藝術無論在任何時代,哪怕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 《藝術遊戲力》藝術啟蒙在家就能做,給予孩子創意與自律
    有時我看老師在班級群發布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作品,看到其他孩子已經有具象的表達,不管是人物還是小花小草,而自己孩子的作品都是一團一團的線,不能說完全不羨慕,但是老師這個評價我是極不認同的。 我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鼓勵或者說是如何讓他的作品有所謂的提高。於是將目光投向兒童創意美術機構,帶孩子去體驗了幾家機構的課程,作品完成度非常高,也都非常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