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上師吉祥,請問上師,什麼是本尊?本尊的含義是什麼?上師:這個「本尊」就是指我們所修的法門。佛教裡頭講八萬四千法門,看你修哪一個法門。你修哪一個法門,那麼這個法門當中的佛或者菩薩就是我們的本尊。比如說你修文殊法門,那文殊菩薩就是我們的本尊呀!你修觀音法門,那觀音菩薩就是我們的本尊。修哪一個法門,哪一個法門的佛或菩薩就是我們的本尊。
比如說修大威德,那大威德就是我們的本尊。所以這個本尊,就是我們本所修行的佛或者菩薩。那麼,為什麼要修這個本尊?就是要通過修這個法門,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趣涅槃,趣解脫,轉凡入聖,這些都要通過修本尊才能達到呀。通過修本尊以後,把我們凡夫的概念、凡夫的習慣完全轉變成佛或本尊的智慧;通過修本尊以後,就是把我們凡夫的通常顯現轉為變成勝深顯現。
這個「勝深顯現」就是佛或者菩薩,也就叫「本尊」。這個「本尊」並不是我們請來的,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也就是眾生本俱的佛性。那麼這個「佛性」通過修本尊以後才能夠發掘出來我們本來的面目。我們本來的面目是什麼?是佛的一切智,是菩薩的一切功德,所以一定要修本尊。通過修本尊以後,才能發掘出我們本俱的妙覺明心。這個「妙覺明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本尊,所以密宗當中就修本尊。
那麼,在宗門下,在禪宗裡頭叫見本性——見性,這個「性」就是佛心;在顯宗當中講,佛性;在密宗當中講,那就是本尊。這個本尊是我們本來具足的,但是你不去修行,那你就是凡夫;通過用本尊的如法的儀軌,先開始念修,然後更進一步地去觀修,最後成就本尊。
成就本尊以後,這個本尊是哪裡來的?是我們自身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一切佛的功德,本來具足一切菩薩、一切佛的智慧。是我們眾生本來具足的,但是我們被無明煩惱所障礙、所覆蓋,所以起惑造業,輪迴在生死當中。通過修行以後,以戒而生定,以定而發慧,以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由聞思修趣入三摩地。
然後一切煩惱徹底斷盡,無量的功德完全具足,最後成無上的菩提,那就是本尊身,也就是「勝深」,也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反過來說,修本尊,也就是佛法的修行——完整的次第。從凡夫開始發心開始,從受三皈、五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發慧。
一步一步地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完全圓滿證得無上菩提的這些次地修行,都是本尊的修法。所以,本尊的修法就是完全圓滿成佛的修行次第,叫本尊修法。因為這部儀軌當中,把修行次第方便全攝在這個儀軌當中,我們若以這個儀軌去修行,就能夠成就完全無倒究竟的無上菩提,所以這就是本尊的修法。本尊的修法就是完全圓滿成佛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