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已至,「未來已來」,關於未來十年的預測與討論從未停止。面向未來,下一個十年我們會面臨什麼變化與挑戰?我們又將如何布局? 2020年1月12日,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 EE 2020年新年思想匯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舉行,10位金融EMBA及高管教育項目授課教授與校友作為行業領軍者就前沿問題進行分享,300餘位學院師生共同參與了這場思想盛會,一起以新思想迎接「20新時代」。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金融EMBA 2014秋季班校友、北京中科金財(002657,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燁東作為區塊鏈專家深度解構了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及認知誤區。朱燁東是國內頂尖的金融科技、開放銀行、區塊鏈專家。他連續5年擔任《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報告》《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等系列藍皮書的執行主編,獲得了諸多業內專家的一致認可及行業用戶的高度重視,該系列藍皮書還被中國社科院推選參評年度優秀報告。
朱燁東:區塊鏈深度解構-技術本質和認知誤區
朱燁東認為,區塊鏈的技術本質是防篡改,而不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應用場景。防篡改是區塊鏈技術底層的最核心,之後才是技術的可用性以及相關應用,而區塊鏈的三大技術方向分別是:多方見證、算力博弈及密碼學體系。同時對於區塊鏈技術的一些認知誤區進行了逐一闡明,如「區塊鏈技術是否只有發Token、做數字貨幣才有意義?」「區塊鏈的技術核心是去中心化,不是去中心化的就不叫區塊鏈?」「分布式帳本技術=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區塊鏈有沒有大型應用?」「區塊鏈是否是金融科技的底層核心技術?」等。
最後,朱燁東強調,基於正確認知,區塊鏈技術將是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的核心技術,他鼓勵大家多關注區塊鏈技術在多領域的應用及推動。
區塊鏈的未來應用如何?
金融EMBA 2017秋季班校友、嘉楠耘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孔劍平分享了他對區塊鏈未來的思考。孔劍平帶領嘉楠耘智成功登錄納斯達克,成為「全球區塊鏈第一股」。他說,未來會發生的是貨幣戰爭、算力戰爭和可信應用;未來將會是雲計算、超級節點和邊緣計算的混合計算時代;未來我們終將開啟數字社會——矽基文明。
孔劍平:區塊鏈開啟數字經濟新時代
孔劍平從區塊鏈帶來的三方面創新進行講解,提出區塊鏈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他認為,區塊鏈能帶來數字資產、可信應用與算力基礎建設。從數字資產上,區塊鏈能從數據資產、實物資產數位化、數字貨幣三方面更好地保護用戶隱私,也可能帶來對傳統貨幣體系的顛覆。從可信應用上來看,區塊鏈技術能在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匯款清算、版權保護、防偽溯源等多領域得到應用,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更大的爆發會在人工智慧時代。在算力基礎建設上,中國已經領跑世界,具有低功耗成本、高性能的計算能力,能保證區塊鏈行業更安全穩定地發展。
人腦與人工智慧有什麼關係?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腦與認識科學研究院院長戴瓊海以「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機遇與挑戰」為主題進行分享。作為腦與認知科學領域的專家,戴海瓊既是自然世界逼真重現與機器理解的開拓者和先驅者,也是活體生命運行規律觀測、分析與調控的引領者。
戴瓊海: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機遇與挑戰
戴瓊海表示,當前腦科學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人工智慧也在發展中面臨瓶頸,所以腦與認知是人類自我認識和自我超越的終極挑戰。在腦認知科學上,已經獲得突破性的實驗進展,可以通過新的儀器顛覆科學發現、探索疾病機理,推動人工智慧跨越發展。當前的研究將繼續往成像機制儀器、神經環路活動研究、腦免疫腦疾病研究、腦智能到人工智慧四方面發展,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人工智慧與人的關係走向何方?
金融EMBA 2019秋季班校友、藍胖子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CEO鄧耀桓分享了人工智慧技術在馳援人口結構挑戰中的應用。鄧耀桓是李克強總理親自接見的青年創業者,帶領藍胖子機器人斬獲「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先鋒企業」殊榮,接連入選2017年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和2018年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他的夢想是用機器人改變世界。
鄧耀桓:人工智慧馳援人工結構挑戰
鄧耀桓指出,在中國進入長壽時代的背景下,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可以助力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以訂單分揀、地址分揀、倉內運輸和裝箱裝車為代表的全自動快遞公司發展在即。人工智慧可以實現全局動態規劃,從而賦能製造-物流-零售「一體化」。不僅僅是物流,人工智慧可以賦能全產業,在不進則退的人工智慧升級大背景下,大家應該重新思考人類最獨特的價值在哪裡。
(責任編輯:馬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