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0:10圖文來源:紫金山新聞
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在南京,有這樣一群和平使者,常年義務提供展陳講解、文明引導、語言翻譯、公益演出等多種服務,為傳播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傳遞和平理念默默奉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紫金草志願者,也被稱為「和平使者」。今年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2017年,在河海大學讀大一的範梓幸加入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紫金草志願者隊伍,成為一名英語講解志願者。去年,範梓幸作為紫金草國際交流志願者,前往波蘭奧斯威辛-比克瑙國家博物館交流學習。該館是在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遺址上建起來的博物館。當時她受邀做了一場關於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講座,一共持續了3個小時。「因為和南京有著相似的歷史經歷,很多波蘭友人表現出強烈的共情,尤其是我講到南京大屠殺具體過程時,有人眼眶紅了,有人淚流不止……」範梓幸說,這次交流拉近了兩個紀念館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兩個民族之間的距離。
「我想告訴更多的人,和平有多麼的珍貴。」範梓幸認為,加強災難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今年7月,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進行2019年度人物表彰時,範梓幸成為奧館十大感謝人物之一,在奧館的官網平臺上發布了她的視頻與寄語。「把中國的和平之聲傳遞到遙遠的白鷹之國,我覺得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範梓幸說。
南報融媒體記者 許琴 蔣琰/文 嚴星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