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中國的和平之聲傳遞到波蘭奧斯維辛

2020-12-11 澎湃新聞

她把中國的和平之聲傳遞到波蘭奧斯維辛

2020-12-08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課餘時間,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做英語講解;公祭活動期間,曾給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會長亞門特做翻譯;前往波蘭奧斯維辛交流學習,給當地人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她叫範梓幸,河海大學英語專業大四學生。

範梓幸。南報融媒體記者 嚴星宇 攝

2017年,在河海大學讀大一的範梓幸加入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紫金草志願者隊伍,成為一名英語講解志願者。

「我剛來紀念館的時候,還沒有英語講解詞,我當時拿到的是一份數十頁的中文講解詞。」範梓幸告訴記者,所以她查閱各種文獻資料,用不到一周的時間去翻譯一份5000多字的英文講解稿,並且反覆背誦這份講解詞。課餘時間,她趕到紀念館展廳,記下了所有講解項目的位置。因為有了充分的準備,第一次講解圓滿完成任務。

除了講解服務,範梓幸還兼任許多口譯工作,參與了多期國際和平學院活動,全程為留學生們進行講解和翻譯。2018年,在國家公祭活動期間,她負責接待了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會長亞門特。範梓幸為亞門特做翻譯之外,也和他分享在紀念館的志願者生活。亞門特對她說:「小姑娘,你做得很好,謝謝你!正是像你這樣的一個又一個志願者的奉獻,推動了全球和平事業的發展。」範梓幸深受鼓舞。

2019年,範梓幸作為紫金草國際交流志願者,前往波蘭奧斯維辛-比克瑙國家博物館交流學習。該館是在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遺址上建起來的博物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此建立了集中營 ,大約有110萬人在這裡被殺害,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為使後人永世不忘這一段血腥的歷史,波蘭於1947年把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改為殉難者紀念館。

在奧斯維辛-比克瑙國家博物館,範梓幸去各個部門學習集中營的歷史,學習場館運行管理等專業知識,還參與了維護部門的很多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多項出土文物保護整理相關工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她還受邀做了一場關於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講座。「接到邀請後,我有點緊張,因為自己從未做過講座,而且容我的準備時間也有限。那段時間,我白天參與場館的各種活動,晚上就在宿舍準備講座稿件。」範梓幸告訴記者,去了那裡她才知道,波蘭人民對中國歷史所知甚少,她便從近代史開始組織材料,運用在江東門紀念館期間積累的知識,真實完整地還原這段歷史。

後來,範梓幸做的那場講座,一共持續了3個小時。「因為和南京有著相似的歷史經歷,很多波蘭友人表現出強烈的共情,尤其是我講到南京大屠殺具體過程時,有人眼眶紅了,有人淚流不止……」範梓幸說,這次交流拉近了兩個紀念館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兩個民族之間的距離。

那段日子,範梓幸的心理壓力有點大,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兩段大屠殺的歷史交織在腦海 。但同時,她真切感受到,和平來之不易。「我想告訴更多的人,和平多麼珍貴。當今世界並不太平,不要以為戰爭離我們很遠,這兩段大屠殺也就僅僅發生在幾十年前。」範梓幸認為,加強災難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今年7月,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進行2019年度人物表彰時,範梓幸成為奧館十大感謝人物之一,在奧館的官網平臺上發布了她的視頻與寄語。「把中國的和平之聲傳遞到遙遠的波蘭,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範梓幸說。

南報融媒體記者 許琴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的名字是「和平使者」①|把中國的和平之聲傳遞到遙遠的奧斯維辛
    2020-12-08 10:10圖文來源:紫金山新聞 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在南京,有這樣一群和平使者,常年義務提供展陳講解、文明引導、語言翻譯、公益演出等多種服務,為傳播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傳遞和平理念默默奉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紫金草志願者,也被稱為「和平使者」。今年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 河海大學大四學生範梓幸將和平之聲傳遞到奧斯維辛
    今天起,本報推出「做和平使者,傳和平之聲」欄目,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課餘時間,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做英語講解;公祭活動期間,曾給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會長亞門特做翻譯;前往波蘭奧斯維辛交流學習,給當地人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她叫範梓幸,河海大學英語專業大四學生。
  • 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猶太人倖存者的自傳漫畫《鼠族》
    阿特·斯皮格曼有一個哥哥裡休,在1945年德國黨衛軍在波蘭進行猶太大屠殺時,被自己姨媽毒死、以免落入納粹之手受到虐待。斯皮格曼從小喜歡漫畫,於70年代加入美國的地下漫畫運動,受到《Funny Aminals》主編賈斯汀·格林邀請,正式創作漫畫。
  • 波蘭政府上報聯合國要求給奧斯維辛集中營改名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波蘭官員日前稱,該國政府希望能夠將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在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中的正式名稱進行修改,以強調這是德國納粹,不是波蘭人建立的集中營。
  •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由於有上百萬人在這裡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該集中營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裡,是波蘭南部奧斯維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營的總稱。
  • 今天起,這場展覽走進金鷹,邀你一起傳遞和平之聲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南京城用各種方式緬懷著大屠殺死難者從今天起「2020紫金草行動——南京國際和平海報展」登陸金鷹世界傳遞來自世界的和平之聲南京國際和平海報展應天大街888號金鷹世界6樓中庭Peace_靳埭強_中國香港_特邀作品2017年,南京成為全球第169座、中國首座國際和平城市。
  • 波蘭不願背黑鍋要為奧斯維辛集中營改名
    環球在線消息:奧斯維辛集中營被解放已經近61年,這個吞噬了150多萬生靈的「死亡工廠」已經被視為反人類的代名詞。然而,波蘭政府近來對集中營的命名卻產生了不滿,並向聯合國提出了更名的要求,因為現在這個名字會讓當代人和後代誤以為波蘭人是集中營的建造者。
  • 志願者範梓幸:帶著奶奶的願望走上和平的講壇
    (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志願者範梓幸:帶著奶奶的願望走上和平的講壇  中新網南京12月12日電 題:(從「九十後」到「九零後」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志願者範梓幸:帶著奶奶的願望走上和平的講壇  中新網記者 申冉  「我的奶奶91歲了,她小時候親眼看著侵華日軍闖進她住的村子。
  • 2020湖北教師資格考試中學試講:高中語文《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這篇短新聞出自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之手,原載於《紐約時報》,被譽為「美國新聞寫作中不朽的名篇」並獲得了新聞界最高獎項「普立茲獎」。它打破了傳統新聞寫作的窠臼,在新聞中大膽地表達了記者的感情,激情洋溢地抒發了對法西斯暴行的深惡痛疾,對自由、解放、新生的無比珍惜之情。孝感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奧斯維辛集中營兩「囚犯」為愛冒死逃脫卻無緣相守
    據美國媒體7月20日報導,別萊茨基日前在位于波蘭奧斯維辛鎮以南約85公裡的家中向媒體講述了他66年前為了愛情冒死從集中營逃脫的驚險故事。*** 「魔窟」相遇1940年4月,年僅19歲的別萊茨基因被懷疑是「抵抗戰士」而被佔領波蘭的德國納粹軍隊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別萊茨基成了首批被關押在該集中營的波蘭「犯人」之一,其編號是243。
  • 清華大學輔導員海外實踐走進德國波蘭
    清華大學輔導員海外實踐走進德國波蘭清華新聞網2月27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輔導員海外實踐團12名師生首次走進德國和波蘭,開展為期11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以「探尋馬克思主義發展歷史」、「中德製造業對比」和「西方藝術發展」為主題,途徑德國、波蘭,赴柏林、斯圖加特、慕尼黑、克拉科夫等地,探訪馬克思的成長足跡、感受德國工業4.0現狀、領略西方藝術之美。在本次實踐中,師生們參訪了洪堡大學、特裡爾大學、馬克思故居、寶馬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等地點,並結合各自的專業背景和調研成果,每天進行交流和研討。
  • 波蘭—— 廣闊
    如果提起波蘭的話,你的印象會是什麼? 遭受納粹人罪惡的猶太人? 蕭邦的名曲? 波蘭有著華沙老城、有著奧斯維辛集中營, 還有看不盡的博物館和賞不膩的音樂廳。
  • 奧斯維辛:二戰中最恐怖的集中營,你所不知道的背後數字
    下面是一些與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有關的令人震驚的事實和數字,該集中營從1940年起在德國佔領的波蘭運作,直到1945年1月27日獲得解放。 有多少人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130萬 大屠殺紀念館估計有130萬人,被送往被佔領的波蘭的死亡集中營。
  • 波蘭的兩大旅遊城市,華沙和克拉科夫,體驗波蘭的魅力!
    今天,給大家介紹波蘭著名的旅遊城市,都有哪些呢?快和我踏上波蘭之旅吧。第一個:華沙華沙是波蘭的首都,自古以來,華沙都是非常繁華的地方,這個地方有哪些好玩的景點呢?第二個:克拉科夫克拉科夫是波蘭第三大城市,歷史上波蘭的故都,來到這應該去哪玩呢?
  • 二戰期間遭納粹毒手的波蘭少女,她的秘密日記將於近日正式出版
    當時18歲的她,雖然躲了起來,但還是被敵人發現了。她生前的日記將會首次出版,日記裡記錄的主要是她14-18歲的生活縮影。二戰期間,這位波蘭猶太少女蕾妮婭·斯皮格爾記錄的關於秘密大屠殺的日記,一直被封存在美國紐約銀行的保險庫裡,直到70多年後的今天,她的這本日記才終於重見天日。
  • 91歲蘇聯紅軍老兵給中國老兵寫祝詞:節日快樂
    晨報記者 俞潔(5月4日發自莫斯科)  當時,我們看到遠處有一群包裹著破囚服、被單或碎布條的人,壓根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人,但他們卻第一時間猜到了我們是誰,並朝我們揮手表示歡迎,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從苦難中被解放和拯救的喜悅和感激之情。
  • 反對用「波蘭」一詞描述奧斯威辛集中營,波蘭和以色列爭端達高潮
    據半島電視臺英文網站28日報導,拒絕用「波蘭死亡集中營」一詞來描述奧斯威辛集中營,波蘭議會通過了該法案。於是,波蘭和以色列之間的外交爭端已經達到高潮。以色列外交部稱,以色列已於周日將波蘭的臨時代辦召喚到該國外交部。波蘭議會下院通過了該法案,以回應外國媒體稱奧斯維辛集中營和其他納粹集中營為「波蘭死亡集中營」。
  • 波蘭:一個喜歡搞事情的國家
    波蘭是中歐的一個國家,地處德國和俄國兩個強國之間,一旦兩國有一個崛起,波蘭就要遭殃,歷史上波蘭曾經三次被瓜分,可以說是相當的可憐,也許是極端的自卑造成了極端的自負,本來只是二流國家的波蘭經常在國際社會上高調表演,做出很多驚人之舉,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波蘭曾經幹過的蠢事。
  • [雙語新聞]-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圖)
    (Agencies)  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 倖存者回顧血淚往事  當他回想起14歲那年的一天,自己從擁擠不堪的裝運牲口的火車中爬出來開始6個月噩夢(般的生活)時,傑爾茨·阿法納斯奇全身緊繃,雙眼緊閉。  「奧斯維辛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