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才明白,人跟人最大的差距在於孩子,給年輕父母提個醒

2020-09-21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很多父母都發現,忙忙碌碌一輩子,到頭來都是在為孩子鋪路。年輕時努力賺錢養家,為的是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人到中年還在奮鬥,是想給孩子的人生更多指引,也為了做孩子人生的榜樣。而到了晚年日子過得怎麼樣,就看孩子的狀況了。

所以,很多人也都是人到晚年才明白,人跟人最大的差距在於孩子,這也給年輕父母提個醒。

父母晚年的生活質量,與孩子密切相關

①孩子混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父母的生活水平和心理狀態

小區秦阿姨今年63歲了,跟老伴都已經退休。退休頭兩年,二老過得還挺愜意,沒事跳跳舞、下下棋。但是,現在卻過得很艱難,還經常在小區撿紙箱和瓶子等廢品賣錢。後來,我們才知道,她兒子不爭氣,老兩口給他買了房娶了媳婦。但是他愛玩愛賭錢,結果欠了一屁股債,房子賣了,老婆也跑了。秦阿姨他們現在把退休金都貼補給兒子還債,自己只能靠撿廢品為生。


其實,秦阿姨夫妻倆年輕時工作體面,退休後還有養老金,按理說晚年應該過得很幸福。但是,就因為有個不爭氣的兒子,他們現在過得比身邊所有同齡人都差。而那些年輕時不如他們的人,子女比較有出息的,晚年反而比他們過得好。所以說,孩子混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父母的生活水平和心理狀態

②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對晚年養老也有影響

另外,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對父母晚年生活也是有影響的。就比如養老問題,如果是家有兒子,不用說就是「養兒防老」。兒子再不知道親,大多也是跟父母同住,或者不同住也是對父母養老負主要責任。

但是,如果生的是女兒,晚年養老雖然也指望得上,但是總歸跟著女兒住有點不自在。女婿若不通情達理,那就更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了。所以,晚年才明白,人跟人過得有差別,還真跟孩子有關,像生兒子和生女兒養老就是不同的待遇。


③需不需要幫忙帶娃,也影響晚年的生活狀態

為人父母,可不是把孩子養大成人就算完事。等到孩子們結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老一輩人還得繼續發光發熱,幫忙帶娃。所以,孩子需不需要帶,也影響父母晚年的生活狀況。

就比如我嬸子,有兩個兒子,自從兒子們結婚有了孩子,她基本上就沒怎麼在自己家待過。不是給這家帶娃,就是給那家帶娃,寒暑假也是來回奔波,過年更是忙活。而相對那些只有一個兒子,或者有子女也不需要帶娃的人,我嬸子感覺晚年生活太折騰了。


想要晚年過得好,年輕父母就要早做準備

所以說,人到晚年才明白,人跟人最大的差距在於孩子,給年輕父母提個醒。想要晚年生活過得好,年輕父母現在就要早做準備。就比如,教育孩子自食其力,努力供孩子讀書學習,把孩子教育好了,孩子長大有出息,我們的晚年也就安心了。

另外,家有倆娃,現在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別等到老了落埋怨,日子也不好過。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覺得人跟人最大的差別在於孩子,這個觀點對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到了晚年才明白,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在於孩子,現實又無奈
    文丨虎爸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當人生到了後半場的時候,我們拼的往往就是自己的孩子。如果想要保證晚年生活比較幸福的話,一定要保證孩子孝順才行。其實很多老人都是到了晚年才明白,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在於孩子,這背後的原因既現實又無奈。
  • 人到老了才會懂,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孩子,真的很現實
    因為每個孩子的家庭環境不一樣,教育方式不一樣,作為父母的年邁之後,回憶起來才頗有感慨,真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造就什麼樣的孩子。看著小區裡別人家的孩子一個個都出息了,劉大爺也很羨慕,曾當著很多人的面哀嘆:人與人最大的差距還是孩子呀,年輕的時候不懂,光顧著掙錢了,掙錢有什麼用呢……劉大爺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最後年老的時候被不學無術的孩子們敗光了家產,還無人照顧自己養老送終。在生命最後的那段日子不僅不能好好安享晚年還要為孩子的生存發愁。
  • 等到老了才明白,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金錢,而是在於孩子
    文 | 尼莫媽媽日記,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孩子,永遠是父母最愁心的話題,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開始設想他們的未來,為他們的學業奔波,為生活勞碌,但是無論怎麼樣,教育才是決定孩子將來發展的重要差別。很多人年老後才明白,其實年輕時的金錢、榮譽、地位,都不是決定人生是否成功的因素,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金錢,而是在於孩子。
  • 人到晚年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錢,而是孩子,現實又無奈
    都說人這一輩子要努力為自己存錢,錢是人最能靠得住的東西,對於這種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金錢說到底也是身外之物。人到晚年苦也吃過了福也享過了,看盡人生百態,對於錢確實不是那麼看重。慢慢地會發現,其實人老了之後的差距不是錢,而是孩子。
  • 心理學表明:人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其實在於孩子
    心理學表明: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其實在於孩子如果細心你就會發現,有遠見的家長通常都是在教育孩子身上花費很大的功夫,當自己老了,孩子成才了,這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能顯現出來了,別人家的孩子品學兼優,不用家長操心,往往會在孩子身上找問題,其實家長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孩子的行為習慣,跟家長是有密切關係的,別人的孩子優秀,一定也跟家長脫不了關係,所以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 「孩子再優秀有什麼用」,人到晚年才發現,子女太忙並非好事
    今日話題:孩子太優秀,竟然也成了父母的心病?每個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未來能成材,無論是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都能獨當一面。所以從小孩子們就被要求,好好學習,全面發展,未來成為優秀的人。年近7旬的李阿姨到了晚年才終於發現,子女太忙並非好事,她雖然明白孩子的苦衷,但背地裡也經常忍不住和老伴哭訴,孩子再優秀又有什麼用,我生病了他們也不能回來看我一眼。
  • 人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人們總是到老了,才會發現許多人生真諦。人到老年,才知道原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這裡並不是要對孩子進行攀比,因為攀比是對於事實的一種曲解。很多人終身活在攀比之中,卻從來沒有拔得頭籌,可以看出攀比不僅會給別人帶來不悅也會使自己的內心得不到平靜。這裡所指的是有遠見的人明白什麼事情值得自己下功夫。
  • 【家庭教育】人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
    【家庭教育】人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其實在於孩子人們總是到老了,才會發現許多人生真諦。人到老年,才知道原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很多人終身活在攀比之中,卻從來沒有拔得頭籌,可以看出攀比不僅會給別人帶來不悅也會使自己的內心得不到平靜。這裡所指的是有遠見的人明白什麼事情值得自己下功夫。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更深層的,是在於自己是否保持遠見。
  • 人到晚年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個,別疼愛錯了
    為人父母,雖然養娃不圖回報,但也希望在自己老的時候,能有子女願意給自己盡孝。但是,孩子的性格、心性、脾氣不同,就算父母一視同仁,對哪個孩子都不偏心,孩子們長大還有體貼孝順的,有不關心父母當「白眼狼」的。所以,父母們要提前判斷一下到底哪個孩子長大會更孝順。很多過來人說,人到晚年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個,別疼愛錯了。哪一個呢?
  • 上了年紀才明白,人與人之間差距,其實就是孩子
    人到了一定年齡後,才知人生真諦,到了老年才懂得人與人的差距,其實就是孩子,再深入思考,其實就看自己是否有遠見,那些有遠見的人會投入更多時間放在孩子的教育上。古人言:「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如果從小不制定規則,對孩子進行約束,那他們長大後很難會守規矩,這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影響很大,就算有朋友也會逐步遠離。
  • 「老公跟我離婚,兒女不認我」人到晚年的女人,才明白錯在了哪裡
    03晚年活得悽涼的女人,其實錯在了一件事上,就是沒有嫁對人。婚姻裡,嫁給那個對的人真的很重要。遠方親戚袁姨婆就是嫁錯了人,才致老無所依,悽悽慘慘,餘生充滿了懊悔和遺憾。她絕對沒有偏向自己的孩子,甚至有時寧肯自己孩子受點委屈,也不叫孫衛國的娃們吃虧。袁姨婆一心一意和孫衛國過日子,絕不藏半點私心,留一絲餘地。可惜她以真心待人,人家孫衛國卻不以真心待她,總跟她耍心眼,坑她。
  • 別等老了才發現: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孩子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階段,上學期間會覺得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學習成績,等到就業結婚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事業和財富,不過大多數人在老年時會還會發現另一個事實: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孩子。>孩子上了高中,劉先生才發現自己竟然對兒子的「墮落」一無所知。
  • 人到晚年,不想被兒女嫌棄,請記住這4種活法,才能避免晚年悽涼
    做父母的都應該要明白,兒孫有自己的生活,我們能管一時,卻無法操心一世。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大半輩子都在省吃儉用為了孩子,只想讓孩子過得舒服一點,不僅在孩子長大以後幫他們買房買車,一如既往的資助他們的生活,甚至有些父母還會掏空畢生積蓄,借錢給孩子們搞事業。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並不是說都是錯的。
  • 人跟人之間的差距在於「做完」和「做好」的區別
    還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好,才重複做呢? 想完這些,你是否有種心虛的感覺?如果心虛,說明自己只是為了完成工作而完成,卻不知道自己做得怎麼樣。雖然,「做完」和「做好」僅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本質是不同的。
  • 到了晚年你就明白了,成績差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
    大學教授:到了晚年你就明白了,成績差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讀書,當然有些人只是成績不好,可也不能否定他們的價值,尤其是當父母年老時,父母會發現成績好的孩子會忽視自己的感受,而成績差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
  • 女人臥病在床才醒悟:到了晚年,最親的人並不是他
    有一次兩個孩子都生病了,我要忙著賺錢,他剛好有空閒時間,我就讓他帶兩個孩子去看病,他寧可看著兩個孩子生病受罪,他都不願意搭把手。 那時候我對他特別寒心,我跟他鬧起了離婚。當時我覺得這個人實在是太過分了,他對我冷漠也就好了,為什麼對孩子也這麼冷漠。
  • 78歲獨居阿婆:晚年靠得住的,唯有你自己,給年輕女人提個醒
    人生就是一場旅途,從呱呱墜地到日暮黃昏的一場旅行。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是一朵絢麗的焰火,燦爛與否,取決你自己的經營、選擇、堅持等等。深圳78歲獨居阿婆的經歷也許能給徘徊中的女人提個醒。一個人,年輕時,一定要為自己多攢點錢,年輕時,多攢點錢,就能自己的晚年生活多一些保障。女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是一定要有錢,錢可以給女人帶來安全感。錢雖然不是萬能的,卻能在緊急時候派上大用場。因為有時,一分錢能難倒英雄漢,一點不假。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
  • 到老了才明白,家裡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真的不止一點
    明明做飯的是她,可吃飯時卻是最後一個;明明掌握經濟大權,購物時卻只有孩子和丈夫……可以說,從一胎寶媽到二胎媽媽,閨蜜自嘲是最失敗的人。如果可以重來,閨蜜說真的別生二胎,也千萬別被一時的頭昏腦熱所迷惑!二、養1個孩子和2個孩子的差別,真的很大1、經濟壓力成雙倍現代社會的年輕夫妻壓力都非常大,身上不僅背負著高房貸或高車貸,甚至還可能需要承擔雙方父母親的養老問題。再加上現在的育兒成本較大,孩子從出生起到上學階段的所有費用,沒有幾十萬還真的搞不定。
  • 人到晚年,什麼樣的父母最拖累人?過來人表示真怕沾上這兩樣
    當然,並不是所有父母,人到晚年都能為子女分憂解惑,還有些父母,只會拖累子女。那麼,人到晚年,什麼樣的父母最拖累人呢?過來人表示真怕沾上以下這兩樣。一輩子手裡沒積蓄,大大小小的事都依賴子女如今,做什麼都離不了錢。
  • 人到晚年,啥樣的父母會拖累子女?孩子:不是不孝,是無能為力
    但人到老年,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但怕就怕拖累了子女,子女辛辛苦苦掙的錢,一轉眼就「奉獻」給了醫院,人生等於重新來過,身為父母也是於心不忍。但到了晚年,有2類父母很可能會成為孩子的「拖油瓶」,希望子女們能頂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