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很多父母都發現,忙忙碌碌一輩子,到頭來都是在為孩子鋪路。年輕時努力賺錢養家,為的是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人到中年還在奮鬥,是想給孩子的人生更多指引,也為了做孩子人生的榜樣。而到了晚年日子過得怎麼樣,就看孩子的狀況了。
所以,很多人也都是人到晚年才明白,人跟人最大的差距在於孩子,這也給年輕父母提個醒。
①孩子混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父母的生活水平和心理狀態
小區秦阿姨今年63歲了,跟老伴都已經退休。退休頭兩年,二老過得還挺愜意,沒事跳跳舞、下下棋。但是,現在卻過得很艱難,還經常在小區撿紙箱和瓶子等廢品賣錢。後來,我們才知道,她兒子不爭氣,老兩口給他買了房娶了媳婦。但是他愛玩愛賭錢,結果欠了一屁股債,房子賣了,老婆也跑了。秦阿姨他們現在把退休金都貼補給兒子還債,自己只能靠撿廢品為生。
其實,秦阿姨夫妻倆年輕時工作體面,退休後還有養老金,按理說晚年應該過得很幸福。但是,就因為有個不爭氣的兒子,他們現在過得比身邊所有同齡人都差。而那些年輕時不如他們的人,子女比較有出息的,晚年反而比他們過得好。所以說,孩子混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父母的生活水平和心理狀態
②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對晚年養老也有影響
另外,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對父母晚年生活也是有影響的。就比如養老問題,如果是家有兒子,不用說就是「養兒防老」。兒子再不知道親,大多也是跟父母同住,或者不同住也是對父母養老負主要責任。
但是,如果生的是女兒,晚年養老雖然也指望得上,但是總歸跟著女兒住有點不自在。女婿若不通情達理,那就更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了。所以,晚年才明白,人跟人過得有差別,還真跟孩子有關,像生兒子和生女兒養老就是不同的待遇。
③需不需要幫忙帶娃,也影響晚年的生活狀態
為人父母,可不是把孩子養大成人就算完事。等到孩子們結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老一輩人還得繼續發光發熱,幫忙帶娃。所以,孩子需不需要帶,也影響父母晚年的生活狀況。
就比如我嬸子,有兩個兒子,自從兒子們結婚有了孩子,她基本上就沒怎麼在自己家待過。不是給這家帶娃,就是給那家帶娃,寒暑假也是來回奔波,過年更是忙活。而相對那些只有一個兒子,或者有子女也不需要帶娃的人,我嬸子感覺晚年生活太折騰了。
所以說,人到晚年才明白,人跟人最大的差距在於孩子,給年輕父母提個醒。想要晚年生活過得好,年輕父母現在就要早做準備。就比如,教育孩子自食其力,努力供孩子讀書學習,把孩子教育好了,孩子長大有出息,我們的晚年也就安心了。
另外,家有倆娃,現在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別等到老了落埋怨,日子也不好過。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覺得人跟人最大的差別在於孩子,這個觀點對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