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陸續發布中,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2019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2019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請各位考生及時查看。
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經常考到單選題。
當代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三大教學論分別是贊可夫的教學理論、布魯納結構主義教學理論以及瓦·根舍因的「範例教學」理論。布魯納是一位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學界都享有盛譽的學者。他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他的理論常被稱為認知—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
總的概括來說,理論核心為一實質二強調三過程四原則。
一實質:
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認知結構與皮亞傑提出的「圖式」概念基本一致,是我們大腦中知識保存結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獲取知識,並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二強調:
(1)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由於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態度和方法。而掌握學科的結構,應該是學習知識方面的最低要求。因此,布魯納把學科的基本結構放在設計課程和編寫教材的中心地位,讓它成為教學的中心。為此,他提出著名的「三個任何」的觀點,即任何學科的基本結構都可以用某種形式教給任何年齡的任何兒童。布魯納提出,教材的編寫、課堂的教學要注重螺旋式上升,即提倡螺旋式課程。所謂螺旋式課程就是以與兒童思維方式相符的形式將學科結構置於課程的中心地位,隨著年級的提升,不斷拓廣加深學科的基本結構,使之在課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態勢。
(2)提倡發現學習
所謂發現,不只限於發現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的行動,而且還包括用自己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
三過程:
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獲得:學習活動首先是新知識的獲得。新知識可能是以前知識的精煉,也可能與原有知識相違背。例如學生在校學習。
轉化:我們可以超越給定的信息,運用各種方法將它們變成另外的形式,以適合新任務,並獲得更多的知識。例如學生回家消化理解。
評價:評價是對知識轉化的一種檢查,通過評價可以核對我們處理知識的方法是否適合新的任務,或者運用得是否正確。因此,評價通常包含對知識的合理性進行判斷。例如學生的考試成績。
四原則:
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
①動機原則。所有學生都有內在的學習願望,內部動機是維持學習的基本動力。學生具有三種最基本的內在動機,即好奇內驅力(即求知慾)、勝任內驅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內驅力(即人與人之間和睦共處)。
②結構原則。任何知識結構都可以用動作、圖像和符號三種表象形式來呈現。動作表象是藉助動作進行學習,無需語言的幫助;圖像表象是藉助圖像進行學習,以感知材料為基礎;符號表象是藉助語言進行學習,經驗一旦轉化為語言,邏輯推導便能進行。
③程序原則。教材的難度與邏輯上的先後順序,必須針對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及認知表徵方式,做適當的安排,以使學生的知識經驗前後銜接,從而產生正向學習遷移。
④強化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通過反饋使兒童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並使他們逐步具有自我矯正、檢查和強化的能力,從而強化有效的學習。
溫馨提示:
關於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更多信息請關注「甘肅中公教育基礎知識欄目。
相關推薦>>>
2019教師招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匯總
2019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匯總
2019教師招聘考試面試匯總
2019教師招聘考試考試題庫匯總
2019教師招聘考試閱讀資料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zy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