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夜市魅力:呼吸鮮活市井氣息 攤販貼心服務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一份蚵仔煎哦,好!一會兒給你送過去!」隔著熙來攘往的人群,料理蚵仔煎的老闆娘向正在另一個攤位進餐的客人喊道。

  這裡是臺北市的通化夜市,老闆娘絕不會把東西送錯客人,也會在最適宜的時機請客人付錢。在夜市討生活的人,早已練就一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就是在夜市長大的小孩子也不簡單,他們從小隨著長輩出攤,看盡市井百態。

  這就是臺灣夜市的魅力,逛夜市,可以呼吸到鮮活的市井氣息。人們在這裡摩肩接踵,絕非單純追求味蕾的滿足。

  「臺灣人是喜新厭舊的。」有本地人這樣總結。在臺灣,儘管有傳統文化作為經典被推崇,推陳出新總是不變的潮流。夜市也是如此,總會有些「新東西」出來。

  通化夜市上有一種顯然並不傳統的小吃。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潤餅像紙一樣薄,鋪上香香的花生末,再卷上兩球冰激凌球。這種小吃叫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但這不妨礙客人慕名而來。於是,攤位前總是排著一條不長不短的隊伍。

  還有一種從日本傳入的蛋糕,現烤現賣,等著大快朵頤的隊伍,尾巴也甩出去好遠。前幾年,同樣是外來甜品的葡式蛋撻風靡一時,如今卻蹤跡難尋。有臺灣人說,沒有如此「殘酷的世代更迭」,夜市就枯萎了一半。

  不止小吃,家居用品、服裝鞋襪、手錶配飾也是夜市的元素。它們的流行款式、價格走向,同樣是市民生活潮流的風向標。

  前些年,夜市裡不乏成人藝術照的廣告,後來小朋友藝術照變得很流行。如今,一些商人又做起寵物藝術照的生意。臺灣的流行風常常刮到大陸,也許寵物藝術照不日就要「登陸」了。

  當然,夜市裡也有恆久存在的文化,令觀者一目了然,小小攤販何以如此魅力長存:那就是兢兢業業的勞作和貼心的服務。

  這一邊,小竹籤裹上軟塌塌的麵糊在油鍋裡一滾,就成嫩嫩的炸鮮奶。老闆娘小心撈出,用一小張紙快速裹住手柄部分,再用紙巾輕輕沾去鮮奶上的浮油,才小心遞到客人手裡,末了還不忘囑咐一句:「小心,燙哦!」

  那一邊,賣水果的老闆麻利地斬開一個蓮霧,而後半表演似的一通飛刀,把整個蓮霧劈成勻勻小塊,最後裝盒送客。一陣風吹過,插在攤車上的旗子獵獵而動,上面的字告訴人們,他們在這裡賣水果已經61年。

  辛勤的工作有豐厚的回報。據當地人說,這些在夜市討生活的人,每個月能掙10萬元新臺幣。在房價高企的臺北,他們是可以買房住的。

  不過,在夜市討生活,賺錢不是全部。每幾個小時,流動的攤位就要撤走休息一會。通化夜市上,大約每2個小時,攤位就要輪換一次。有些人暫且休息,有些人則要準備大幹一番。「輪換」固然是管理的需要,也表明這裡不是以無休止賺錢作為唯一目的。

  這就是臺灣夜市,它們散落在各地,不斷變幻的細節讓人洞悉生活的變遷。難怪有人逛夜市成癮,兩星期沒去就會喊:「已經好久好久沒去了!」(王昭 吳亞明)

相關焦點

  • 在夜市,遇見鮮活臺灣
    原標題:在夜市,遇見鮮活臺灣  從2001年2月首次踏上寶島起,我就與臺灣這塊土地年年相逢,一待就是兩三個月。十幾年下來,雖然沒有吃遍所有夜市的所有美食,但南北各地知名夜市無一遺漏,對夜市的了解已是「骨灰級」。   臺灣夜市的緣起,與信仰有關。
  • 高清:「庶民美食」總匯——臺灣夜市
    臺灣夜市是「庶民美食」總匯。臺灣人稱夜市裡賣的食物為「庶民美食」,因為品種多,價格便宜,百姓喜歡吃、也吃得起。臺灣夜市遍布全島,只是各地夜市的規模與特色有所不同。隨團隊6日環島遊,這使我們有機會逛多個夜市。臺北共有14個大型夜市,士林夜市是臺北揚名國際的最大夜市,也是赴臺遊客必到之地。它位於士林區基河路,這裡有逾500家店面和攤販。
  • 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 臺灣旅遊景點必去之處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  【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 臺灣旅遊景點必去之處】去臺灣旅遊去的地方有很多,如果你是個吃貨的話那麼士林夜市是你到臺灣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在那裡你可以吃到臺灣所有的小吃,最有特色的小吃。
  • 高雄觀光夜市魅力仍在
    夜市的生存,離不開客流和消費。因為近年來,陸客少了,觀光夜市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最近六合夜市又重新開張。現在高雄還能逛到觀光夜市是個小確幸。但出於對夜市文化的體驗,遊客還是會在臺期間到夜市品嘗臺灣小吃、購買伴手禮。高雄「觀光」夜市有其魅力所在,才不至於變成「關光」夜市。
  • 逛吃逛吃的臺灣夜市
    士林夜市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多樣的美食小吃,可說是臺灣美食大集合。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主要由幾條小巷道構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每當夜幕漸漸籠罩,華燈一一亮起,士林夜市即步入繁華。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大東路、大南路、文林路、基河路間與外圍範圍內。
  • 武漢現存最大的夜市,就在居民區內,物價低廉,保留漢口市井氣息
    位於我國中部地區的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前段時間,我到武漢旅遊,除了參觀遊覽當地的標誌性景點之外,還體驗到了武漢當地的市井生活。如果想要體驗地道的武漢市井生活,夜市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說到武漢現在最大最著名的夜市,那肯定就不得不提「保成路夜市」了。
  • ...夜市 排檔 攤販 盧漢龍 攤主 士林 上海市 臺北 臺灣 寧夏-上海...
    社會學者顧駿的意見是,「不要單盯住該不該取締(夜市)這個問題不放,而是要考量管理者的能力問題。」他說,全世界很多城市都有夜市,在上海應該也能存在?他認為要給民間的自發行為留點空間,政府的職能是服務,而不是管制,應該創造條件讓老百姓的需要得到滿足,「不要管得太死」。   上海市政府參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員盧漢龍同樣反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 年輕攤販 讓夜市變得不一樣
    她說:「我和朋友到臺灣和曼谷旅遊時都愛逛夜市,發現國外夜市賣小吃的都是年輕人。回國後決定和朋友合資,在夜市售賣氣泡漸層冰飲。」林曼儀和友人上網自學製作氣泡漸層冰飲,並將飲料引入夜市,果然掀起熱潮。漸漸地,蝶豆花飲料被許多攤位複製。為應對市場競爭,她在售賣漸層冰飲的同時,推出其他小吃如雪糕可頌。
  • 減市井氛圍添長久規範 臺北士林夜市帶來的思考
    相比之下,同樣是草根出身的士林夜市,不僅在一輪輪的整頓中完成正規化轉型,現在還成了臺北的城市招牌輸出他鄉,兩者境遇的落差可見一斑。   士林夜市的成功,對上海發展本土夜市,有何借鑑意義?   犧牲市井氛圍,贏得生存空間   來自臺灣的攤主鄭偉良說,臺北士林夜市也曾遭遇發展瓶頸,因髒亂等問題面臨整頓。
  • 周四高雄夜市人滿為患 網友:攤販經濟也能旺
    華夏經緯網2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主打「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引爆「韓流」,選後用魅力持續刺激經濟,不僅接連刷新紀錄,還兌現觀光與外銷承諾。有網友在臉書發文,拍出愛河燈會現場,表示:「攤販都開始在打烊了,已經22:11了,還這麼多人今天是禮拜四耶。」
  • 士林夜市管理談:限時+限地+放權 攤販必須持證上崗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臺灣地區各大城市均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夜市,而夜市也已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在諸多夜市中,對大陸遊客而言,最出名的莫過於臺北的士林夜市,其中最核心的區域就是士林市場。  白天,士林夜市周邊交通無阻,商家半營業半休息;入夜後,攤販遍地,甚至封路佔道經營。兩者巨大的反差,依據的是一個規則:限時限地。
  • 士林夜市: 臺灣小吃大全
    小小的包子鋪,常常門前排滿了人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邸繼勇/文 程軍祥/圖      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臺北夜市中以士林夜市最負盛名。   士林夜市是由不少小巷組成的綜合夜市,在臺北市中心坐地鐵到劍潭站下車出了地鐵口就是,很方便。這兒有幾百個攤位,小吃應有盡有,最有特色的是蚵仔煎、大餅包小餅、士林大香腸、生煎包、藥燉排骨等,還有太陽餅、鳳梨酥、澎湖魚乾、烏魚子等地方特色食品,讓到了這兒的人都會吃得不想離開。
  • 夜市亂轟轟,臺商支招:規範平潭夜市,移植臺灣經驗!
    對此,詹天佑表示,臺灣的不少夜市都是在夜晚固定時段,將繁華路段封閉起來進而經營的,平潭也可以在確保交通可行的情況下,採取這樣的形式發展夜市。  談到平潭夜市與臺灣夜市的視覺差別,來自臺北的念保俊的第一感覺就是,夜市的外觀不夠統一規範。念保俊在臺北從事了6年的夜市攤販工作,在松山饒河街夜市也有自己的攤位,近年來常往返於平潭和臺北兩地。  「一走進饒河街夜市,格局一目了然。
  • 武漢最大夜市,20年依舊熱鬧如初,狹窄街道充滿90年代氣息
    我記得去年我在武漢旅行時,一個健談的計程車司機給我講了這個城市的情況,武漢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他說:「不管你是收破爛還是拉板車,都沒有人會把你趕走」,我在武漢看到的夜市文化足以讓人感受到這個城市的包容性,這裡我想談談武漢的夜市。
  • 去臺灣吃起來!你未必全都知道的臺北20個夜市!
    饒河夜市的攤販種類頗多,既有小吃攤販,也有不少日用品和服飾店。當中曾到過饒河街夜市的人都認為「福州世祖胡椒餅」、「下港名彭臭豆腐」及「陳董藥燉排骨」是必吃的美食。現時還未有很多觀光客知道臨江街夜市,而且規模不小,也是當地人喜歡不時去逛的夜市之一,比其他夜市有較多獨創小吃的攤販。人氣較高的小吃有鹽水雞、日式剪刀式雞蛋糕等。
  • 在逢甲夜市,重逢那些久違的煙火氣象與市井風情
    2019年8月27日逢甲夜市▲遮天蔽日的小攤招牌,濃濃的煙火氣聽說是全臺灣最大的夜市?臺灣都沒多大,夜市能大到哪裡去呢?請允許一個大陸人的戰術後仰。▲我們遊遊蕩蕩,想起逝去的市井時光反倒是那些保持舊時模樣的街道,來往穿梭的學生,讓我在某些瞬間,感覺自己實現了穿越,想起了很多小時候的事情。
  • 從臺灣「古早味」到士林夜市,山東發展地攤經濟有何可取之處?
    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由北部到南部,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無疑是臺灣文化的縮影,在夜市中不但供應各式小吃,還有各樣珍奇貨品,都充滿著濃鬱的臺灣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其實,臺灣夜市也經歷了一個由散亂走向規範化的過程,那麼,在這其中又有什麼經驗教訓值得山東學習或吸取呢?
  • 臺灣美食攻略:臺灣旅遊必去夜市之士林夜市
    這是第22篇文章去臺灣遊玩不到夜市逛逛,就稱不上「到臺灣旅遊過」!臺灣每個縣市都有最負盛名的夜市,蚵仔煎、蚵仔面、炒米粉、肉圓、花枝羹、萬巒豬腳、滷肉飯、棺材板……不管你多晚去,總可以在夜市上找到美味的食物。
  • 悠遊臺灣 不可不去的十大特色夜市
    每個夜市充斥琳琅滿目的當地特產與小吃美食,各有不同的特色與風味。透過地方小吃,遊客可以更認識地方特產、文化與人文典故。因此,遊臺灣,千萬別錯過了精採絕倫的夜市文化!臺灣十大夜市臺灣十大特色夜市之一臺北士林夜市:揚名國際
  • 臺灣最美味夜市,這裡的小吃讓你吃到扶牆出
    說到臺灣,大家首先會不會想到的是臺灣的夜市呢?臺灣美味小吃非常的多,來了臺灣一定不能錯過當地的夜市。比如臺灣十大夜市,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