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在京啟動—新聞—科學網

2021-01-11 科學網
「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在京啟動 楊振寧盛讚「這是偉大明智而高尚的想法」

 

 

Quevedo Fernando

 

 

Poul H. Damgaard

 

 

謝心澄

 

 

吳嶽良

 

5月13日,在位於北京的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英文縮寫為ICTP-AP)正式宣布啟動,並同時開始為期兩天的「基礎物理前沿國際研討會」。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到會致辭,盛讚建設ICTP-AP是一個「偉大明智而高尚的想法」。

 

楊振寧回憶道,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第一個大型國際科學實驗室——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成立。看到這一點,來自巴基斯坦的物理學家、後來的諾獎得主Abdus Salam提出了建設ICTP(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的想法。雖然遭到發達國家一些物理學家的強烈反對,但這一提議後來在維也納的決定性投票中最終獲勝。

 

多年來,ICTP為發展中國家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將這一貢獻擴大到亞太地區是一個崇高的想法。」楊振寧說,「全球科技進步的步伐正在加快,ICTP-AP的建立將確保亞太地區全面參與這些加速發展。」

 

ICTP主任、劍橋大學教授Quevedo Fernando表示,於1964年在義大利建立的ICTP被譽為「發展中國家物理科學家的殿堂」和「亞得裡亞海濱的小聯合國」,成立52年來,約有14萬各國學者和研究生到訪ICTP。而ICTP-AP的建立,對亞太地區的科學發展將有所貢獻。「最重要的是讓科學的進步惠及更多的人。」

 

丹麥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國際研究院主任Poul H. Damgaard則指出,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新的想法源源不斷地出現,一些可能被否定,一些可能很有價值,學者們需要機會來證明自己。目前,中國科學發展潛力巨大。在北京,理論物理體系也在不斷壯大。他希望,不僅僅是中國,而是整個亞太地區都能夠參與進來,促進科學的發展。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謝心澄表示,ICTP-AP將發展成為具有全球視野的人才培訓基地和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該中心將拓展合作機構,搭建合作網絡,支持青年學者提高研究能力,開展區域合作研究,協同攻關。

 

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吳嶽良作為大會主持人最後發言,他表示,ICTP-AP將致力於通過對基礎科學的研究、創新、發展和應用,實現未來教育更好服務於全球可持續發展這一總目標,服務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特別是教育科學技術欠發達的地區和發展中國家,努力搭建官方和學術組織交流的平臺,積極提供科研諮詢、培訓、成果應用等方面的服務。

 

據了解,ICTP-AP的提案由中國科學院提出,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38屆大會審議通過。ICTP-AP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共同建設,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國設立的第一個基礎科學領域的中心,將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大學運行。2017年5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和UNESCO總幹事博科娃女士(Irina Bokova)分別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UNESCO在北京籤署了有關建設ICTP-AP的合作協議。

 

本文攝影:楊天鵬

 

 

相關焦點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正式啟動
    2019年5月13日上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Asia-Pacific,以下簡稱「ICTP-AP」)宣布正式啟動,為期兩天的「基礎物理前沿國際研討會」隨之召開。
  • 第四屆亞太地區商學院沙漠挑戰賽在京啟動
    第四屆亞太地區商學院沙漠挑戰賽在京啟動 2015-04-09 15:33:52>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戀洋   中新網4月9日電 8日,第四屆亞太地區商學院沙漠挑戰賽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中山醫院啟動—新聞—科學網
    據悉,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和國家藥監局組織完成了第四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評審工作。12月5日,記者從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上獲悉,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任中心主任。
  • 我國學者在《物理報導》發表綜述論文—新聞—科學網
    、張子柯教授,電子科技大學網際網路科學中心周濤教授(科學網博客)及他們與瑞士弗裡堡大學、英國阿斯頓大學同事合作撰寫的題為「推薦系統」(Recommender Systems)的長篇綜述論文。 《物理報導》是國際物理學方面最具影響力的綜述性期刊之一,影響因子超過20。該期刊每年僅發表三十餘篇學術論文,一般不接受自由投稿,而是邀請在各領域有相當國際影響力的研究小組執筆,旨在對相關重大研究成果進行歷史總結和文獻綜述,或針對當前研究熱點進行評述並探討尚未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 國科大副校長吳嶽良等24名科學家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副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主任吳嶽良院士等24位中國學者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其中包括自然地理專家、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陳曦研究員;國科大存濟醫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遙感技術與應用專家、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長、國科大崗位教授顧行發研究員;海洋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原所長
  • 關於2019年度理論物理專款項目申請的通知—新聞—科學網
    一、申請項目類型   經理論物理專款學術領導小組會議確定,2019年度理論物理專款主要資助「理論物理專款博士研究人員啟動項目」,「理論物理專款博士後項目」和「理論物理前沿講習班」3個項目類型。
  • 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盛產學霸,屢開制度先河—新聞—科學網
    1985年,李政道先生(左一)、時任義大利國際科學文化重心世界實驗室主任A. Zichichi、周光召院士(右一)出席高等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掛牌儀式(該中心設於理論所) 現在,這裡的科學家在研究什麼? 李政道祝賀中科院理論物理所成立40周年的題詞 1978年,中國科學院在向國務院呈送的《關於建立理論物理研究所的請示報告》中這樣寫道:「這個研究所以部分專職研究人員為骨幹,吸引一批兼職研究人員,並同京外有關科研人員建立密切的協作關係
  • 吳嶽良:在科學史上留下屬於中國學者的理論—新聞—科學網
    「我們希望以國際合作競爭的方式,共同突破關鍵技術,趕上國際水平。」吳嶽良爽朗的笑聲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堅定和信心。 純理論:追尋「大一統」的簡潔美 「理論物理只有世界第一,沒有第二。」在吳嶽良心中,導師周光召先生的這句話是自己科學研究路上的指路明燈。他努力創造一套屬於中國學者提出的、被國際所認可的物理學新理論新概念。
  • 廣中醫成立中醫藥翻譯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新聞—科學網
    揭牌現場 朱漢斌 攝 12月5日,由廣州中醫藥大學主辦,廣州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的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翻譯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國際傳播高峰論壇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行
  • 全球模式菌株庫(GTSB)在廣州啟動—新聞—科學網
    全球模式菌株庫(GTSB )啟動現場 他建議加快推進中國微生物菌種基因與生物安全大科學裝置建設,希望建成國際上庫容量最大和有重要影響力的不同類型的微生物菌種基因保藏庫和微生物資源信息大資料庫,扭轉全球微生物資源向歐美國家單向聚集的局面,打破發達國家對微生物菌種和信息數據的壟斷,成為我國微生物技術創新源頭和微生物產業發展的創新高地。他認為通過大科學裝置布局,實施微生物應用領域10大產業,謀劃萬億微生物產業集群。
  •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出席亞太地區國家信息中心網絡(APNNIC)門戶網站線上啟動儀式並致辭
    來源: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亞太地區國家信息中心網絡(APNNIC)門戶網站線上啟動儀式於近日舉辦。
  • 青年科學家(學者)在線國際論壇舉辦—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舉辦青年科學家(學者)在線國際論壇,論壇共吸引了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馬普所、香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階梯式發展論》首發式在京舉行—新聞—科學網
    該書的出版使階梯式發展理論得到了更加系統而深入的發展和完善,並將階梯式發展論融入當代中國的發展歷程中,深度剖析了階梯式發展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充分反映了中國地學哲學研究的最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翟裕生分享了與朱訓亦師亦友的人生經歷,並對《階梯式發展論》的首發予以祝賀。早在1991年,朱訓便正式提出「階梯式發展」這一理論觀點。
  • 中國社會科學網新版上線 搭建學術互動平臺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建峰)2013年12月31日,中國社會科學網新版上線儀式暨2013年編委會全體會議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社會科學網編委會主任王偉光啟動新版上線。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網編委會副主任高翔主持會議。
  • 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陸琦攝   科學網北京8月6日訊(記者陸琦)8月6日-11日,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和清華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s)隆重召開,會場設在人民大會堂和中關村地區。大會主席是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先生。
  •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喜迎創辦40周年
  • 大連建立「氫分子科學與醫療研究中心」—新聞—科學網
    籤約現場   劉萬生攝    8月26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以下簡稱新華醫院)、金鎧儀器(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鎧儀器)三家單位, 三家單位將面向氫分子科學研究與醫療應用的關鍵技術需求,共建「氫分子科學與醫療研究中心」。利用科研單位、醫療機構和企業的科學研究、臨床實踐和儀器研製的優勢,推進大連化物所與醫療體系的深度融合,以及氫分子科學研究與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睡眠康復等相關醫院臨床研究的結合,共同深化氫分子在醫療與健康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
  • 北京懷柔「一裝置兩平臺」試運行—新聞—科學網
  • 熱帶印太海洋鹽度變化新模態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鹽度是海洋環境的基本要素,對海洋環流、全球水循環和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等物理和氣候過程具有重要影響。但長期以來,由於缺乏對海洋鹽度的大範圍持續觀測,學界對海洋鹽度的低頻變化缺乏認知。在熱帶印太海域,海洋鹽度的低頻變化對海洋環流和氣候系統尤為重要,成為國際上海洋鹽度研究的焦點之一。
  • 國際專家支招可持續發展—新聞—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