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江浙地區「兩頭婚」被推上熱搜,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
網上的概念很多,也有很多版本,都說兩頭婚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現代式「分居婚姻」。
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兩頭婚」,一位蘇州的網友貼心的分享了她自身的例子。
這位網友解釋,大部分家庭的夫妻都是夫妻單獨買房自己住、不和父母住一起,但是一定要生兩個小孩子,姓氏各自跟隨男女雙方。
普通條件的家庭會傾向於男方女方各出一些錢,付個房子首付,然而由雙方自己工作還貸款。
雖然是與雙方父母分開住,但是並不會太遠,方便時常看望父母。
偶爾在男方家裡住幾天,偶爾也會在女方家裡住幾天,雙方父母也會偶爾帶帶孩子之類。
彩禮更加像是一種象徵性的意思。
這種冠姓權更多的是去解決老一輩想掌握「姓氏主權」的觀念問題,對年輕人來說,反倒沒那麼在意孩子跟誰姓,都是自己家的孩子,都會一視同仁。
總的來說,這種「兩頭婚」的婚姻形式,通常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男女雙方及其家庭各自承擔結婚儀式和婚房的費用,這樣相對來講會比較公平,就不存在誰一定要出多,誰一定要出少的問題。
一般來說,婚禮需要辦兩場,有條件的婚房也需要各自提供。如果是雙方一起供房的,則住幾天男方家裡,再住幾天女方家裡。
這樣過年便可以輪流回各自父母家,而不強制過年僅僅回男方家庭。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或者反之。當然,這是有經濟條件決定的。
在兩頭婚家庭裡,雙方都有照顧對方父母的責任,並且小孩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1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興起「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
有網友以杭州為例解釋,在拆遷戶中一個人的拆遷補償是80萬到200萬,其中獨生子女算兩個人頭。
也就是說正常的三口之家的拆遷補償款在400萬到600萬之間,這時候如果結婚了生個孩子,再算上爺爺奶奶就是7個人,獲得的拆遷補償款相當可觀。
正是因為這種拆遷制度,有不少同學在畢業後就閃婚。
網友還分享出他的一個大學同學拿出一整棟樓出租,每年光房租就有25萬以上的可觀收入。
有網友在網上分享去參加朋友結婚的經過:「辦儀式前我們一群同學去慶祝,事前也不知道算是兩家親,新郎是台州的,新娘是杭州的。
其中一人問新郎:「你們婚後有打算把新娘的名字加在房產證上嗎?」
新郎說:「沒有。」
結果被新娘不小心聽到了,新娘淡定的說:「沒事的,我這邊八套房也沒有加他的名字。」
2
現代婚姻的借鑑意義
究其原因,「兩頭婚」的起源,主要是傳統思想裡,因為時代的原因有些家庭沒有子嗣只有女兒,不想因為婚嫁,就丟失了自己的姓氏,而想出的折中方法。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這種姓氏所有權會被看的淡漠,但是「兩頭婚」給雙方家庭的好處,卻被沿用了。
尤其江浙地區是最早富裕起來的城市,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個獨女的情況。
在經濟條件與男方家庭相差不多的前提下,女方家庭更看重女方在婚姻中的「生活質量」。
「兩頭婚」由最早在江浙農村地區興起,新婚夫婦要輪流住在雙方父母家。
現在沿用在城市裡,發展為新婚夫婦可以各自分居生活,男女方一家各帶一個小孩生活,或者新婚夫婦獨自生活,放假輪流回各自父母家。
這是女性受到更多尊重的體現。
女性在婚後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提升自身在婚姻中的話語權,更加體現了男女平等。
除了一定要生兩個小孩這個特定條件外,女性可以繼續享受原生家庭更親密的便利,減少出嫁女兒既是潑出去的水,娘不親婆不愛的悲慘情況。
另一方面,這種形式相較純粹的招上門女婿,對男方的心理壓力影響比較小,也就更能讓男方產生對家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冠姓權算是傳統婚嫁中比較重要的體現,隨母姓的家庭中往往顯得父親比較卑微,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願意做上門女婿。
所以在現代生活中,更加適用於江浙地區本地媳婦嫁外地郎的情況。
3
現代婚姻借鑑「兩頭婚」的相處方法
1.拋棄傳統婚姻中,男方應該在婚禮上花銷更多的思想。
婚嫁男方應該花銷更多,這個思想最貼近現實的表現形式,就是賣女兒。
在西北很多地區尤為明顯,村裡的父親都想給自己的女兒開一個好價錢,不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就不同意結婚。
當然,大城市也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有的家庭,從小就會教育子女要和條件好的異性一起玩,條件不好的同學乃至是同性都不要多接觸。
受這些觀念影響,未婚女性通常都會把自己看做是一件商品,如何把自己賣個好價錢成為同等重要的事情。
當然,這種婚姻不是說沒有好的結果,畢竟選擇這種婚姻的人更注重的是自己和自己子女以後的物質上的生活質量。
不過,卑微的一方會付出更多的辛酸和忍讓。
就像劉鑾雄的現任妻子甘比,可以容忍常人所不能忍。
她背負著罵名和驚嘆,在眾多競爭者中熬成了唯一的贏家,改變了自己和自己子女的一生。
不過,想要得到男性尊重、想要自己精神生活過更幸福的女性,還是不要保留男方在婚姻中應該花銷更多的傳統思想。
2. 男女雙方各自保留自己的獨處空間
人與人相處都有一個厭煩期,不管是何種社會關係。
與父母相處久了,會厭煩父母的管束;
與朋友相處久了,會出現話題的空白期;
與伴侶相處久了,會發現對方非常的面目可憎。
所以,如果想保持一段關係的新鮮度,最合理的相處狀態,就是在合理的間隔時間內,給彼此留一定的空間。
這個時間太長,會讓雙方生疏,而太短又會覺得沒有完全從對對方的膩煩狀態中走出來。
「兩頭婚」的相處形式,讓夫妻雙方有時間可以脫離夫妻這個小團體,回歸原生家庭這個原本的巢穴中,感受父母無私的愛,更容易治癒生活中的創傷。
夫妻之間不可避免的小矛盾,有時在原生家庭更容易被治療。
而且,隨著房價的上漲、生活節奏的加快,父母分開帶小孩更能減輕現代二胎夫妻的生活壓力。
綜藝節目《我最愛的女人們》中,歌手袁成傑兩夫婦就是兩夫妻自己單獨居住。
他們各自的父母各帶一個小孩,雙方老人都可以體驗帶孫子的快樂,同時也可以減少夫妻的壓力。
因此袁成傑老婆陳芊芊的婚後生活,感覺和結婚前沒什麼不同。
他們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時間,沒有柴米油鹽的煩惱,整個狀態保持的非常少女。
3.保留自己的獨立人格
「兩頭婚」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應該就是短視頻創作者Papi醬。
她曾因為獨特的夫妻相處之道,而上了很久的熱搜。
起因就是她在視頻中和觀眾分享,過年她跟丈夫一直都是各回各家,談戀愛結婚到現在雙方父母都沒有見過。
這事在網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網友表示,Papi醬做了她們不敢去選擇的事情。
有部分女性從結婚時起,過年就從沒回過娘家,她們不敢提,也不敢爭取,甚至連這個思想都不敢有。
因為在傳統的觀念裡,女人結婚了就應該回婆家。
而Papi醬則認為:「對於丈夫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兒子是最重要的,對於我的父母來說女兒是最重要的,我們首先去陪伴各自的父母比較好。
因此,女婿要不要帶回來,兒媳婦要不要帶回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骨肉過年時要在身邊。」
隨著社會上結婚率的降低,大部分人都感覺婚姻會讓自己獨立的個體喪失更多選擇權、更自由舒服的生活,以及自己獨立的人格。
除此之外,還恐懼在婚姻必要的時候還需要為對方委曲求全。
「兩頭婚」的發展,其實更符合現代人想要追求平等的男女關係。
舒服的相處空間的要求是時代的產物,它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伴隨女性意識的覺醒和貧富之間的差距的縮小,「兩頭婚」應該會是未來夫妻相處必然的發展趨勢。
- END -
作者|羽冰,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金融學專業,曾從事於金融行業,後轉媒體行業3年,國內外影視分析研究者,擅長從看劇中思考人生,以及從國內外女性生存現狀中探索現實情感價值觀,深度啟發眾多女性婚戀與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