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阡陌箬兮」原創作品,侵權必究!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獨生子女應該回誰家過年這個問題,最近幾年,幾乎每年的春節,都會引發一場世紀大爭論!小夫妻雙方無疑都想回自己家陪著自己的父母過年!因為有了這樣的意願,這抉擇便十分的艱難。
這兩年,在90後小夫妻中頗為流行的一句話叫:「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並且這種回家過年的模式,在90後小夫妻之中,尤其受到推崇!
很多小夫妻在過年時,揮一揮手,像之前單身一樣,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分道回了自己的家!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雙方的父母都沒有人陪伴,自己回自己家過年不僅可以陪父母,而且在自己家過年,總比去公婆家或嶽父母家過年要自在許多。
那麼,這樣的過年回家模式,是否值得效仿呢?
90後小夫妻小龍和小瑜便遇到了這樣鬧心的問題,小龍和小瑜一起在杭州打工,小龍的家在安徽,小瑜的家在寧夏。結婚第一年是在小龍家過的年,因為小龍家鄉有個傳統,第一年的新媳婦必須要到婆家過年,小瑜因此便沒有反對!
今年是他們結婚的第二年,小瑜說去年在小龍家過的年,今年必須要求小龍陪著她回寧夏去過年。但是,小龍的父母卻認為,中國的傳統都是回男方父母家過年,這兒子跟著媳婦兒去嶽父母家過年,會讓人笑話的!
小龍左思右想之後,便同小瑜商量,能不能在他家過完除夕,等到初一或初二兩個人再辛苦一些,一起跑趟寧夏去給嶽父嶽母拜年!
小瑜一聽堅決不同意!她說:「我爸媽就我一個女兒,一年在你家,一年在我家,已經是我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過年,過年,不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過除夕夜麼?你們家人不能得寸進尺……」
一方是自己的父母堅決要他們回自己家,一方是小瑜想要回她老家過年,小龍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最後,小瑜賭氣說:「不然咱們今年過年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現實生活中,像小龍和小瑜這樣的夫妻不在少數。尤其是對於80、90後這代獨生子女,大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我身邊像小龍和小瑜這樣的夫妻有很多,春節各回各家的現象也並不在少數。
先生的老家有個大伯家的哥哥,每年除夕他都一個人孤單回家或者有時會帶上他家兒子,每次回家也就陪老人過一晚除夕,初一下午便會開車急匆匆的離開。大伯哥家的嫂子,我從未見過面,因為她從來不曾跟著愛人回過婆家。這讓我很是詫異!
記得以前先生在部隊未轉業回來時,我都是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回去陪公婆過年。有時候先生的部隊方便探親時,我還會親自去老家接上公婆帶上他們一起去部隊找先生過年。這主要還是因為我的父母有弟弟一家陪伴,所以,我們每年會在節後再回我們家裡去給我父母拜年。為此,我的公婆十分的欣慰,尤其是他們見到先生的大伯、大娘過年的境況時,對比之下,頗有些驕傲!而先生的大伯與大娘每次說到自家兒媳婦,便搖頭嘆息!
有時候我會想,假如我的父母沒有我弟弟陪伴,我是否也會在每年春節都要做如此艱難的抉擇?隨即我又釋懷了。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的,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女,那麼,兩方一碗水端平即可!男尊女卑必須要回男方家過年的思想,是一定要將其拋棄的!多多設身處地的為對方想一想,小夫妻兩個人儘量別分開兩家跑。另外,除了過年,其他的節假日,也應該多多回去看望父母。這樣才會更利於家庭的穩定和團結!
尤其是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後,若是彼此分開回家過年,孩子跟誰呢?這樣單獨跟著爸爸或者跟著媽媽回去,對孩子的心理也會產生一些不太好的影響。再者,夫妻中的另一方,於春節這樣大團圓的日子裡,長期不出現在公婆家或嶽父母家,與雙方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會產生一定的隔閡。
記得我也曾同我家先生討論過這樣的話題!我曾問他若是我們兩家彼此相距甚遠,且都是獨生子女的話,你會不會選擇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過年方式?
先生說:不會!那樣我們就不像夫妻了!如果真是如此,我寧願辛苦些,每年跑兩地,然後除夕夜一年在嶽父母家,一年在我家,或者乾脆把兩家的老人接到一起來過年!這樣才更像是一家人。
先生的想法與我是不謀而合的!
其實各回各家的方式,雖是雙方的父母都有人陪了,但是,公公婆婆或者嶽父嶽母,看到只有自家兒子或女兒回來,他們的另一半卻沒有陪同出現,多少也會有些同樣的失落。這樣的失落比起沒有人陪伴來,不會少多少。所以,小夫妻們,還是要慎重選擇這一過年方式!儘可能的一家團團圓圓過大年!
今日話題:
對獨生子女家庭,你支持怎樣的回家過年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