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夫妻「過年回誰家大戰」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畢竟春運的票越來越不好買了。
最近,杭州一對90後新婚小兩口,就為了去誰家過年吵得是不可開交,妻子還因此輕度抑鬱,她說在老公家黑龍江那邊「呆了兩天就流鼻血」,不習慣。而這位來自黑龍江的丈夫卻說,去年就是在妻子老家過年,自己也是獨生子,想回去過個年。最終兩人決定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於是乎,這道每年進入臘月就會上演的年度送命題再次進入了網友的視線,一時間各路神仙戲精出動,「哦呦,就說了女兒不能遠嫁的吧」「憑啥必須回男方家過年」「一邊一年的輪流制還是公平的」……一個個說得那叫一個熱鬧,接著點頭像看主頁的資料和種種跡象表明:嗯,這是一條千年單身狗!
那麼關於這道題,真的是那麼難答的嗎?真的就是橫也是吵豎也是吵,弄不好再離個婚嗎?
要科長說啊,要知道最年輕的90後也已經18歲了,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夫妻之道,你們還能再幼稚一點嗎?該做個大人,學會不動聲色了!既然選擇彼此,成為了一家人,鬧到這個份上真的好嗎?剛剛結婚一年就能因為過年回誰家吵到抑鬱,那以後的漫長婚姻生活要怎樣過?
要說遠嫁的心酸,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嫁的人是對的,再遠也不會覺得酸。倘若人是錯的,那也是咫尺天涯,離父母近反倒是給父母添堵,畢竟眼不見為淨嘛。
夫妻間的相處之道,不過是互相體諒,只要你把對方及對方的家人放在心上,Ta總會感覺得到。大過年的各回各家是不是顯得有點傷了和氣,但是如果男方回女方父母家,女方回男方父母家還會有這種評論嗎?
哪一分相濡以沫的愛,不是一邊勢同水火,一邊捧在手心呢?
家,多講一分理解,少講一個道理,會溫暖得多。
(碼字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