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綠水青山的建設者,是美麗精靈的守護者,是林業發展的先行者,是江西生態的捍衛者。他們無懼嚴寒酷熱,傷痛病患,把滿腔的熱愛與赤誠,獻給一花一草一木,共建美麗家園,他們是不忘初心,最美林業人!
在江西於都的寬田鄉,有一位放棄南京大城市生活來到山旮旯裡研究「棶木果食用油」的拓荒者。他就是於都中和光皮樹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健民。今年67歲的陳健民已經在贛南的小山村堅持鑽研12年,專心從事光皮棶木產業發展研究。
「整個贛南地區四個多月沒有雨水,但是也顯現出來,我們的樹還是耐旱的……」
初冬時節,暖陽和煦。在于都縣寬田鄉的棶木果油示範工程項目基地裡,山上的棶木果樹已經結果,氣候乾旱對其影響很小。而在山下的育苗大棚裡,經過扦插繁殖的棶木樹苗木長勢也非常喜人。
陳健民說,看著棶木樹一天天長大、結果,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一樣。說起棶木樹和棶木果,陳健民如數家珍。2007年,陳健民和一些科研人員帶著尋找高產木本油料樹種的任務,初次與棶木樹相識。
「那個時候都是土坯房,也很窮,但是光皮樹倒長得不錯,而且產量非常高。寬田鄉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小的榨油廠,但是那個油非常不好,黑乎乎的,口感也不是很好。」
野生棶木樹生長在鄉村道路周邊、小溪兩旁,是一種枝幹挺拔、表皮斑駁的樹,由於在生長過程中樹皮會自然剝落,於都當地人習慣稱它為「光皮樹」。據于都縣志記載:光皮棶木樹在于都縣寬田鄉已有3000多年生長歷史,棶木樹「成年樹每株可產鮮果100多公斤,榨油20多公斤,產果期長達200多年。」上世紀70年代,棶木果油也曾是當地人食用油的重要來源,但由於榨取技術落後,人們逐漸傾向於其他色澤和口感更好的油種。
「當時縣政府就提了個要求,希望我們從扶貧的角度上來講,能不能把這個油的加工工藝解決掉。咱們這一般學校的老師和這般人覺得應該給于都縣做點事。我們也沒講價錢,就把項目接下來了。」
陳健民等人一致認為,研發品質好、產量高、適合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種植的木本食用油樹種是大力發展木本食用油的重要一環,而光皮棶木樹符合這一要求。自此,陳健民和團隊開始研究如何提高棶木果油的口感,不到兩年,他們就把加工工藝問題解決了。
「口感好了,色澤也不錯,那個時候就想交給于都縣,如果有一個優質工廠能夠加工生產,我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對吧。結果不是那麼簡單的,到那個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這個油在當地的老俵已經吃了很多年,但是在我們國家的食品藥品目錄中間,沒有,用一個通俗的話講,就是說,這個油在當時不是食品。不是食品就不能上市。」
為了對今後食用棶木果油的老百姓負責以及解決棶木果油上市的難題,陳健民團隊自籌資金,開始了一連串的食品安全檢驗、分析和研究工作。三年的時間裡,陳健民壓力特別大。
「我們心裏面沒底,這個批覆完全掌握在我們國家的有關部門上面。對我們來講,就兩種可能,過了,我們前期的研究就有收穫,如果不過,大概一千多萬塊錢,全部打水漂。每一次去評審的時候,我心裡都是非常忐忑不安的,我不知道他們會提出來的問題是我已經檢驗過的數據,還是我根本預想不到的。」
那時候,甚至有合伙人堅持不下去,當即提出了退股。陳健民只好賣房籌款,填補資金的窟窿。
「在這種情況下,項目已經走了一大半了,不能不堅持下去,而且效果又顯現得非常好,前景特別好的情況下,不能把這個項目夭折吧。」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2013年12月5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現國家衛健委)批准光皮棶木果食用油為我國的新食品原料,這意味著,一個新食用油油種問世了。
「油的品質好,產量又那麼高,在我們的心目中間,認為如果堅持下去,我們國家如果推廣開來,我們國家可能以後就不缺油了,不缺油吃,這樣的話這是一個關係到民生的大工程,值得堅持下去。」
棶木樹可以「產油生金」,于都縣便開始按照「興油富民」的產業定位,實施「林油一體化」棶木樹產業發展規劃,在於都中和光皮樹開發有限公司作為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也引導農戶利用房前屋後、四旁空地種植棶木樹。如今,陳健民在於都建成了1個棶木樹保障性苗圃,示範種植基地面積達2萬多畝,棶木樹也成為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搖錢樹」。今年,于都縣的棶木樹產油5萬斤左右,一上市便供不應求。
于都縣寬田鄉副鄉長管流明:「這個產業見效長、收效穩定,一般不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貧困戶房前屋後種植10棵以上,到收效年份以後,可以達到年收入2000元以上。」
陳健民說:「我們還是希望鼓勵大家去種,只要我的示範工程起作用了,然後所有的老百姓都去種,老百姓有收益,我們國家多了油,形成了一個大油種之後,我們的任務也完成了。我是做夢都想能看到有這樣一天的效果。」
12年的執著堅守,換來了產業發展全新局面:陳健民公司完成國內第一條工業化光皮棶木果食用油生產線並獲國家發明專利;完成高產木本食用油新樹種探索及全產業鏈投入研發;2017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於都棶木油」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並通過有機食品認證。2018年12月1號至3號,於都中和光皮樹開發有限公司研發的「棶木果食用油」參加第十一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
「我們本著一個原則,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只人工鋤草,絕對不用除草劑,絕對不用殺蟲劑,絕對不用農藥。施肥要用有機肥。」
于都縣林業局辦公室工作人員易秀麗:「陳總從南京大都市來到我們江西於都小山村山旮旯裡面,執著敬業的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非常欽佩他這種精神。我們覺得棶木果油新型的這種油種,大眾會慢慢地接受,也是非常有前景的,對這個油種非常看好。」
于都縣林業部門透露,該縣將採取「棶木果種植+扶貧」的模式,用10年時間建立50萬畝生物能源林基地。陳健民說,他最大的願望,也是把棶木果油打造成「東方的橄欖油」,讓這種健康、優質的木本食用油走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
「原材料問題解決了以後,這個價格絕對是在國內的木本油料中間,是最低的,而且品質是最好的。我們的觀點就是這樣,給中國老百姓研發中國老百姓吃得起的、品質最好的、價格最便宜的木本油料。」
(記者龔小娟、通訊員陳石紅、易浩)
來源:江西綜合新聞廣播
編輯:黃通軒;責編:湯雲柯;總監製:鍾定嫻
立即加星標
點擊播放 GIF 0.0M
每天看好文
點擊播放 GIF 0.1M
你的N位朋友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