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輪霧霾即將散去,但防霾口罩已是家中必備之物。防霧霾口罩該怎麼選,今天就來告訴你答案。
近日,記者在網上和實體藥店購買了8種最常見的口罩,並請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微納中心老師和學生進行測試,哪種口罩防空氣顆粒物效果更好?
■實驗時間:12月8日
■環境狀況:重度汙染(AQI:276;PM2.5:158μg/m3;PM10:276μg/m3)3℃,微風<3級
■實驗地點: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微納中心
■指導老師:微納中心張朋誠老師
■實驗人員:西安交通大學2013級「錢學森實驗班」學生蔡亞輝、徐志敏
■實驗原理:
在一個10升容積的密封保鮮盒內放置小型氣泵,並在保鮮盒前後兩端開口。進氣口外用膠帶密封粘貼固定實驗用口罩,氣泵的氣管從保鮮盒另一端出氣口接出,加速密封保鮮盒內空氣流動,使保鮮盒內空氣由口罩進入再由氣泵排出,模擬人體呼吸過程。
先用塵埃粒子計數器放置在戶外靜置30秒,測試霧霾天氣平均汙染物顆粒數,然後再將此計數器放置在保鮮盒中,打開氣泵換氣,蓋好保鮮盒蓋子,將其置於戶外霧霾環境中,測試通過口罩過濾後進入「模擬人體呼吸箱」的汙染物顆粒數。
20分鐘後,將儀器測得保鮮盒內外顆粒數數據加以換算(20分鐘內,室外的顆粒物濃度變化差異是可以忽略的),得出每個實驗口罩對各種粒徑的微粒汙染物的過濾效率。同時對每 種口罩進行透氣阻力測試。
>>分析
8個口罩 7個過濾效率95%以上
結果顯示,除了4號脫脂棉口罩外,其它口罩對微粒都是有過濾作用的,且只要密封性好,過濾效率都在95%以上。看上去輕薄透氣的1號醫用護理口罩,在實驗中發現過濾微粒的效果與其它種類的口罩也不相上下,透氣性也不錯,排行第二。
從佩戴成本來看,除脫脂棉口罩外,無論是售價0.6元/個的普通醫用口罩,3.98元/個的KN系列口罩,還是33元/個的抗菌防顆粒口罩(帶濾芯)相比,都有不錯的過濾霧霾顆粒物作用,效果差不多。
4號脫脂棉口罩,是由三層普通脫脂棉層製作而成,對顆粒物的過濾效果最差,幾乎沒有過濾效能。張朋誠解釋說,單層脫脂棉網之間的縫隙非常大,多層堆積後仍有很大縫隙,所以防霾效果比較差。
口罩並不是越厚越好
在藥店很容易買到的5號抗菌防顆粒口罩(帶濾芯),在諸多日常防霾口罩產品中售價較高,通常為一隻口罩30~40元,配備2~3枚濾芯。產品介紹口罩本身是由抗菌防霾布料(聚酯纖維和棉)製作而成,中間加一層聚丙烯加工成的防霾濾片,過濾性能表現不錯,對5μm和10μm顆粒物的過濾效果都是最好的,但透氣效果較差。
最輕薄的1號醫用護理口罩、2號日本進口防PM2.5口罩、一次性活性炭口罩的透氣性是八種口罩中是最好的,其過濾效果也相當不錯。實際上口罩的防護效率好不好,並不是只是看口罩夠不夠厚,而是取決於口罩中用來過濾和吸附細微顆粒物的有效材質的大小。
>>釋疑
活性炭材料能吸霾嗎?
實驗發現,活性炭口罩相對於沒有帶活性炭的口罩,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過濾優勢,如3號一次性活性炭口罩和8號活性炭KN95口罩(帶呼吸閥),相比1號醫用護理口罩和7號KN95專業防護摺疊式口罩(自吸式),對微粒的過濾效果沒有額外的改善,反而由於多加了活性炭層增大了阻力係數。
據分析,活性炭是由含炭為主的物質做原料,經高溫炭化和活化製得的疏水性吸附劑。活性炭含有大量微孔,能有效地去除色度、臭味,可去除二級出水中大多數有機汙染物和某些無機物,包含某些有毒的重金屬,活性炭對化合物的吸附作用明顯。
本次測試是對顆粒物的測試,所以沒有表現出活性炭的分子吸附作用。
KN95和KN90效果相差無幾?
我國的防顆粒物口罩按濾料分為KP和KN系列,KP就是能夠防護油性及非油性顆粒物,KN就是只能防護非油性顆粒物。張朋誠老師介紹,「90」或「95」是指,過濾效率達到90%和95%。
按理說,KN95比KN90的防護效果應當更好一些,但此次實驗結果顯示,在2.5μm顆粒和5μm顆粒物測量中,二者的過濾性都達到95%以上,KN90的效果均略好於KN95,考慮數據誤差的因素,二者的防護效果基本相當。而在10μm直徑的顆粒物測量中,KN90口罩(帶呼吸閥)過濾性97.7%,KN95口罩(自吸式)為94.14%,在對較大顆粒物的過濾效果中,KN90比KN95有效。
總體來說,兩者具有相近的過濾表現。
>>建議
儘量貼面部戴 保持衛生
我們出門到底應該戴哪種口罩效果才最好?其實更關鍵的因素取決於口罩佩戴時是否能儘可能地和面部貼合,貼合的越好,口罩的功能就能發揮得越完美。
但專業人員也提示,如果佩戴中發現呼吸阻力升高,甚至出現頭暈等不舒服的症狀時,必須立即摘下,特別是針對呼吸系統患者和心臟疾病患者來說,避免因呼吸不暢引發疾病。
如果打算重複使用口罩,應在清潔環境中存放使用過的口罩,並保持乾燥、避免細菌滋生,如果口罩內側出現汙染,則需要更換。記者 任嬌 郝蕾
(備註:數據結果僅針對本次實驗負責,不代表市場上所有同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