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魚塘傾倒固體廢物 9名被告獲刑後被判賠400多萬

2020-11-14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

2018年5月,洪梅鎮生態環境分局接到一條信訪投訴,稱有人向該鎮梅沙村正尾地塊一魚塘內傾倒垃圾。

執法人員趕往現場調查,發現這裡表面是臨時停車場,但實際上是一種掩飾,一些殘留的紙渣垃圾暴露了真相。

通過對現場勘查、開挖,執法人員發現了大量廢紙渣、建築垃圾填埋在魚塘。經過對傾倒固體廢棄物數量的估算,洪梅鎮生態環境分局認為該行為已經涉嫌汙染環境罪,於是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公安機關調查後發現,陳某鋒是魚塘的實際經營管理者,2017年6至8月間,黃某梅、吳某強、黃某堅等人向其租用魚塘,並多次組織他人向該魚塘傾倒填埋固體廢棄物從中收費牟利。

為將汙染損害程度降到最低,市生態環境局對涉案地塊表層採取了應急處理措施。

經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鑑定評估,上述魚塘地塊被非法傾倒填埋的固體廢物涉及重金屬汙染物(鋅和砷),屬「有毒物質」。固體廢物總重量為4595.52噸,案涉環境汙染需要的修復費用和事務性費用共計4175124.8元。

2019年7月和12月,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和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先後做出判決,陳某鋒等9名被告人均以汙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隨後,東莞市生態環境局起訴9名被告,要求他們共同承擔417萬餘元的修復費用和事務性費用。

經過公開開庭審理,2020年9月,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判令被告黃某梅、陳某鋒等5人連帶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和事務性費用共4175124.8元。被告李某強等三人對上述判項中的109022.5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被告陳某對145363.3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 楊浩

法官說法

1、本案中最大的爭議點在於9名被告的責任劃分問題,在最後的判決中,魚塘實際經營者和承租人等5人並沒有劃定他們各自承擔責任的比例,但負責運輸垃圾的司機及介紹人明確判定了賠償金額,為什麼會這樣呢?

楊浩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在本案中,根據我們刑事判決查明的事實,魚塘三個承租人合夥租用案涉魚塘,組織他人向該魚塘非法傾倒固體廢物,傾倒了一共有4595.52噸,已構成共同侵權,應對全部的環境損害承擔連帶責任。

魚塘實際經營者陳某鋒明知承租人租用魚塘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出租案涉魚塘且未實施制止行為,被告梁某濤明知承租人從事上述違法犯罪行為仍協助其現場記錄傾倒數量及處理相關事務,屬於協助實施侵權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九條規定,理應與實施侵權行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而司機和介紹人所傾倒的垃圾經查明重量是120噸、160噸,僅佔全部傾倒垃圾總量的一小部分,所以司機和介紹人僅對其所傾倒的那部分垃圾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本案作為東莞第一宗生態損害賠償訴訟案件,對今後法院審理類似案件有怎樣的借鑑,對廣大市民又有怎樣的警示呢?

楊浩表示,雖然破壞生態環境早已入刑,但是對環境損害的賠償缺乏具體可操作的法規、制度、規範、機制、技術支撐。

這次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於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健全和完善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使違法企業承擔應有的環境修復賠償責任有法可依。廣東省人民政府也在2020年8月17日印發了《廣東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辦法(試行)》,進一步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進行細化。

楊浩提醒,以後汙染環境,行為人不僅要承擔刑事責任,還可能需要承擔生態環境修復等民事賠償責任,希望人人都能樹立良好的愛護環境意識,做環境的保護者,而不是環境的破壞者。

來源:《法庭內外》

相關焦點

  • 跨省傾倒有毒有害工業垃圾 安徽蕪湖檢察院起訴「1·29」汙染環境案
    記者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安徽省蕪湖市三山區檢察院已對「1·29」汙染環境案提起公訴,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追究11名被告人和2個被告單位的刑事責任,同時追究11名個人和8家單位的環境汙染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據三山區檢察院指控,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家住蕪湖的曹某、胡某合謀從浙江運輸工業固體廢物垃圾到蕪湖非法傾倒,並以此謀利。
  • 山西朔州市平魯區:企業傾倒固體廢物 生態環境遭破壞,記者採訪需「批准條」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9月1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正式實施,新《固廢法》明確了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山西朔州平魯區華美奧馮西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馮西煤業)、山西朔州平魯區華美奧崇升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崇升煤業),無視相關法律法規,將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交給下遊洗煤廠,經再次洗選後,被隨意傾倒,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現場觸目驚心。不僅如此,該兩家煤業公司經營還涉嫌偷稅漏稅。馮西煤業、崇升煤業同為中國秦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發集團)下屬公司。
  • 偷倒9車鋁灰,11人被捕!三水偵破一起非法傾倒廢物案
    昨日,記者從三水區人民檢察院獲悉,三水此前偵破一起團體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汙染環境案。目前,犯罪團夥一共11名犯罪嫌疑人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這是三水今年首例因非法傾倒固體危險廢物被批准逮捕的案件。今年8月11日,佛山市生態環境局三水分局接到舉報,位於南山鎮的佛山農業科學研究所正門東面約150米空地處,有人偷倒固體廢物。經相關部門抽樣檢測,發現非法傾倒物質為危險廢物鋁灰等。9月15日,案件移交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立案後,三水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時間介入偵查,引導取證。
  • 跨省來鳳掩埋1400噸生活垃圾,13名被告擔責8人獲刑
    1400噸生活垃圾埋到淮河邊  安徽省環保聯合會提起的這起環境公益訴訟中,起訴了13名被告,永浩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曉傑是其中一個「關鍵人物」。後高一、許士譚二人商議在鳳臺縣境內選址對垃圾進行掩埋。隨後,高一聯繫王曉傑,將垃圾運至鳳臺縣,許士譚在夜裡組織車輛將垃圾卸船後運至鳳臺縣劉集鄉濟祁高速便道東側的坑內進行掩埋,後因他人反對,許士譚決定重新選址掩埋剩餘垃圾。2015年10月中旬,許士譚找詹軍、詹效香、陳景明幫忙尋找傾倒垃圾的地點,並表示要在詹軍和陳景明共同經營的淮峽碼頭卸垃圾,詹軍同意後隨即通知陳景明。
  • 九月一大波新規來了:固體廢物禁止隨意傾倒
    九月一大波新規來了:固體廢物禁止隨意傾倒 8月就要過去,我們即將迎來涼爽的9月。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需資質認定9月1日起,國家對回收拆解企業實行資質認定製度。未經資質認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禁止固體廢物隨意傾倒《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9月1日起施行。
  • 蘇州太湖傾倒垃圾案三人獲刑 曾向傾倒2萬餘噸垃圾
    10月31日上午,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對備受關注的蘇州太湖西山傾倒垃圾案件作出一審公開宣判,王菊明、陸小弟、孫秋林等三名跨省運輸、傾倒固體廢棄物的被告人,被法院以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至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三十萬元至五萬元不等的刑罰。
  • 地方新聞精選|大連海關退運23.71噸固體廢物「洋垃圾」 河南擬規定...
    【遼寧】大連海關退運23.71噸固體廢物「洋垃圾」據新華社消息,11月27日,23.71噸被大連海關所屬大窯灣海關截獲的「洋垃圾」在大連港碼頭退運出境。據了解,這票名為「皮革廢碎料」的貨物進境後,收貨人遲遲未向海關申報,導致長期滯港,收貨人已處於失聯狀態。
  • 滲坑內傾倒皮革廠垃圾 10人因汙染環境獲刑
    將皮革廠起火燃燒後的垃圾傾倒在滲坑內,導致環境受到汙染。北青-北京頭條11月5日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10名涉案者一審分別獲刑1年8個月至8個月。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原判。看到鄭可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過關於垃圾傾倒的「收垃圾」信息,劉徵聯繫鄭可(化名)找傾倒地點,後鄭可聯繫趙明(化名),趙明又聯繫張強(化名),最後張強確定傾倒地點為涿州市拒馬河岸邊西側一滲坑內。
  • 一邊被查一邊繼續偷排,江蘇施美康再次被訴判賠1700餘萬
    人民日報客戶端4月19日消息,經江蘇省泰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4月18日下午,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江蘇施美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出判決,判處施美康公司賠償生態環境損害修復費用1725.03萬元,用於涉案地區的環境修復,並承擔環境汙染損害評估費用9萬元。這是施美康公司第二次因損害環境而被提起公益訴訟。
  • 被告人田錦芳、阮正華、吳昌順汙染環境案
    ,原貴州雙元鋁業公司環保科科長被告人田錦芳,在明知被告人阮正華無處置危險廢物資質的情況下,讓其幫忙處置一批廢陰極塊。2017年10月,被告人阮正華僱傭車輛將上述固體廢物1298.28噸運至貴陽市花溪區董家堰村,賣給回收廢舊物資的被告人吳昌順。後發生退貨事宜,應阮正華要求,吳昌順將該批固體廢物中的1000餘噸運至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軍民村,並於次日僱人將剩餘固體廢物傾倒。
  • 瞭望 | 這家企業緣何被判賠超1億元「天價」環境修復費——廣州一起特大非法傾倒固廢垃圾環境汙染案追蹤
    從遠處看,「垃圾山」與周圍山體融為一體,部分山頭樹木已長在垃圾與泥土的混合物裡,刺鼻的臭味瀰漫在空氣中環保企業成了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非法傾倒近10年未被發現不法企業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賺了小錢,但修復生態環境的代價卻十分慘痛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毛一竹 周穎近十年非法傾倒固體廢物垃圾24萬餘噸,被判支付生態環境修復費等各項費用1.3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
    新華社 2020-04-30 02:08:04第一百一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危險廢物產生者未按照規定處置其產生的危險廢物被責令改正後拒不改正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代為處置,處置費用由危險廢物產生者承擔;拒不承擔代為處置費用的,處代為處置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 然後,狗主人被判賠100多萬……
    網絡配圖8月24日法院披露了一起人身傷害賠償案的審理經過案件中浙江諸暨市的周女士被鄰居家的藏獒嚇到騎電動車撞牆致高位截癱狗主人也因此被判賠100多萬網絡配圖事情要從2015年的8月22日說起。事情發生後,因就賠償問題協商無果,周女士將丁某訴至法院。
  • 然後,狗主人被判賠100多萬……
    網絡配圖8月24日法院披露了一起人身傷害賠償案的審理經過案件中浙江諸暨市的周女士被鄰居家的藏獒嚇到騎電動車撞牆致高位截癱狗主人也因此被判賠100多萬網絡配圖事情要從2015年的8月22日說起。網絡配圖眼看這麼大的狗離自己越來越近,周女士越來越害怕,慌亂之中她嘗試躲避這隻藏獒,結果卻因太過緊張,導致身體失去了平衡,駕駛著電動車撞向一旁的牆上,整個人從車上跌落並受傷。經醫院診斷,周女士頸髓損傷、高位截癱、頭皮裂傷,被鑑定為一級傷殘。事情發生後,因就賠償問題協商無果,周女士將丁某訴至法院。
  • 包河法院一詐騙案9名被告人均獲刑!
    美女主播背後的男人們近日,包河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詐騙案,一案9名被告人均獲刑3人招聘了4名運營人員及2名女主播。組織運營人員在社交軟體上尋找被害人,讓運營人員冒充女主播,以交朋友、談感情、線下見面等為由誘騙被害人在某直播平臺上為女主播打賞,以此詐騙錢財。
  • 包河法院一詐騙案9名被告人均獲刑
    原以為和自己戀愛的是美女主播,沒想到手機那頭真正和自己「戀愛」的竟是美女主播背後的男人們近日,包河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詐騙案,一案9名被告人均獲刑3人招聘了4名運營人員及2名女主播。組織運營人員在社交軟體上尋找被害人,讓運營人員冒充女主播,以交朋友、談感情、線下見面等為由誘騙被害人在某直播平臺上為女主播打賞,以此詐騙錢財。
  • 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汙染海洋的公約
    修正案在2/3的締約國向該「機構」交存接受證書後第六十天起對接受該修正案的締約國生效。此後,該修正案在其他任何締約國交存接受修正案的證書後第三十天起,對該締約國生效。        ⒉該「機構」應通知所有締約國關於根據第十四條規定召開特別會議的任何請求和在締約國會議上通過的任何修正案,以及通過的每一修正案對每個締約國生效的日期。
  • 固體廢物資源化的處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bai,固體廢物汙染也成了一大問題。固體廢棄物隨意丟棄、堆積如山,不僅影響市容、而且汙染環境。現在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妥善處理廢物、防治汙染的辦法,而固體廢物的資源化無疑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 廣西:一起典型違法傾倒危險廢物涉嫌汙染環境罪案從「無頭」到告破
    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一批6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廣西河池朱某某違法傾倒危險廢物涉嫌汙染環境罪案,該案件屬於多部門有效聯動,生態環境部門科學研判,深挖群眾舉報線索,有效追溯傾倒廢物來源的典型案例。
  • 非法傾倒垃圾怎麼處理?
    判決:一、被告人包小衛犯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二)房山2018年7月汙染環境罪2018年7月27日,北京房山警方通報,通過群眾舉報破獲一起非法傾倒垃圾案件,抓獲嫌疑人16名。據相關部門鑑定,嫌疑人非法傾倒的各類垃圾共3萬噸。目前,16名嫌疑人因涉嫌汙染環境罪被房山公安分局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