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市平魯區:企業傾倒固體廢物 生態環境遭破壞,記者採訪需「批准條」

2020-09-29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9月1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正式實施,新《固廢法》明確了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

山西朔州平魯區華美奧馮西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馮西煤業)、山西朔州平魯區華美奧崇升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崇升煤業),無視相關法律法規,將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交給下遊洗煤廠,經再次洗選後,被隨意傾倒,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現場觸目驚心。不僅如此,該兩家煤業公司經營還涉嫌偷稅漏稅。

馮西煤業、崇升煤業同為中國秦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發集團)下屬公司。

中國商報記者通過天眼查獲悉,2016年至2019年,馮西煤業、崇升煤業涉及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被告案達84起。法人王文富、劉兆義均被法院採取限制消費措施。

粗暴傾倒固體廢物 生態環境遭破壞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礦井內開採出的原煤,經過選煤作業後,即產生了煤矸石,而煤矸石屬於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起來程序比較繁瑣,且費用極高。

由於初選產生的煤矸石中含有少量的中煤,因而被志順、泰茂(音)兩家洗煤廠運走,再次進行洗選,洗選後所產生的煤矸石被隨意倒掉。此舉,對於馮西、崇升煤業公司來說,可以省下固體廢物處理費;而志順、泰茂(音)兩家洗煤廠在煤矸石中選出的中煤可以再次銷售,從中獲利,可謂「一舉兩得」。

中國商報記者看到,馮西煤業、崇升煤業的煤矸石筒倉外排著長隊,前來拉煤矸石的貨車絡繹不絕。此外,現場並未看到兩煤業公司的固體廢物處置場。

位於泰莊村南側的泰茂(音)洗煤廠依山而建,沿著一條蜿蜒崎嶇的小路向南行駛至1公裡處,記者看到滿載煤矸石的貨車不斷前來卸車,一條深度幾十米的山溝逐漸被填平,現場鏟車正忙碌著將卸下來的煤矸石逐一推平,平整出來的場地亦漸漸變大。

中國商報記者看到,現場作業簡單粗暴,山體大片植被正遭受固體廢物吞噬,場面令人不忍直視,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亟待修復。

周邊村民向記者透露,彼時的洗煤廠只有一小塊地,因周邊都是山溝,生產場地無法擴大,所以該洗煤廠將產生的煤矸石逐步往場地周邊傾倒,使場地漸漸擴大,而此時的洗煤廠面積已有四五百畝,其場地底下全是用煤矸石墊起來的。

記者了解到,該洗煤廠將墊起來的平地,相繼被對外出租,從中繼續獲利,目前的租戶已有七八家。

《固廢法》第二章,第二十條規定, 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汙染環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

朔州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科王科長向記者介紹,煤矸石屬於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應做防滲,構築堤、壩、擋土牆等設施,並依法取得環評手續、通過驗收。此外,還應建立臺帳、申報登記制度等。總而言之,固廢處理有著嚴格的流程。

王科長繼續表示,像這樣隨意傾倒工業固廢是絕對不允許的。但這些企業均屬朔州市生態環境局平魯分局監管。

據悉,2017年朔州市環保局因崇升煤業選煤廠未驗收、矸石場未配置碾壓設備自燃點、露天堆放原煤及煤泥,對其作出行政處罰。

沒有「批准條」拒絕接受採訪

就上述問題,中國商報記者向朔州市生態環境局平魯分局提出採訪,辦公室主任王志偉說,要看記者採訪的問題是正面宣傳的還是監督類的,如果是監督類的採訪,需要平魯區宣傳部開具「批准條」方可接受採訪。不僅如此,局長趙瑜也向記者表示,採訪需要宣傳部的「批准條」。

針對兩洗煤廠的用地情況,記者向平魯區自然資源局提出採訪,該局辦公室張亮說,採訪需要平魯區宣傳部的「批准條」。

對此,中國商報記者前往平魯區委宣傳部,許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聞中心主任下鄉了,開「批准條」採訪需要等他回來。

直至記者離開,平魯區宣傳部遲遲未能開具「批准條」。截至發稿,相關部門未作任何回復。

涉嫌偷稅漏稅

據知情人士介紹,煤礦開採出來的原煤,煤矸石的佔比約在20%至30%之間,煤泥的佔比約在10%至15%之間。馮西煤業、崇升煤業的煤泥日產量分別在500噸、800噸左右,售價約90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該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馮西煤業、崇升煤業所銷售的煤泥,從未開具發票,已涉嫌偷稅漏稅。

朔州市稅務局辦公室孫主任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煤礦出售煤泥不開發票,是絕對不允許的。並表示,關於馮西、崇升兩煤業公司煤泥的納稅情況,隨後向記者反饋。

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朔州市稅務局任何回復。

記者通過天眼查獲知,朔州市稅務局於去年11月20日對崇升煤業下達處罰決定文書,違法行為類型:納稅人非主觀故意計算失誤少繳,罰款金額725426.19元。去年11月19日,對馮西煤業下達處罰決定文書,違法行為類型:納稅人非主觀故意計算失誤少繳,罰款金額581637.21元。

除此之外,多名運輸煤泥的貨車司機向記者透露,想要從馮西、崇升煤業購買煤泥,得有關係。需先在礦上(馮西煤業、崇升煤業)開戶頭,再以戶頭名義購買煤泥,礦上沒有關係你就開不了戶頭,亦賣不出煤泥。

貨車司機進一步透露,馮西煤業有四個煤泥戶頭,崇升煤業有三個,基本都是輪著來,一戶拉一天。

針對相關問題,中國商報記者致電秦發集團,截至發稿秦發集團尚未對採訪問題作出回應。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無許可證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或者關閉;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 向魚塘傾倒固體廢物 9名被告獲刑後被判賠400多萬
    經過對傾倒固體廢棄物數量的估算,洪梅鎮生態環境分局認為該行為已經涉嫌汙染環境罪,於是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固體廢物總重量為4595.52噸,案涉環境汙染需要的修復費用和事務性費用共計4175124.8元。
  • 從浙江運3000多噸酸洗汙泥到江蘇傾倒,生態環境部公布六起危險廢物...
    同時,通過分析汙染來源和汙染排放行為關係、汙染物遷移路徑的合理性、受體暴露的可能性、環境介質汙染物與汙染源的一致性等,確定了固體廢物傾倒和生態環境損害的因果關係。因此可判定本次固體廢物傾倒涉事區域的地表水、地下水生態環境要素均受到了損害。經量化,此次傾倒事件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費用為2400餘萬元,造成公私財產損失合計560餘萬元。
  • 生態環境部公布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辦理進展情況(第...
    2020年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第三十七條新增產廢單位對受託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的要求,同時明確違反此規定造成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連帶責任。產廢單位必須時刻擦亮眼睛,對不合理的危廢處置價格多留心、對不合理行為多注意,對以合法形式為掩護的危險廢物非法收集、貯存、利用、傾倒、處置行為堅決說不。  2. 注重溯源,科學確定涉案物數量。
  • 生態環境部公布6起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中國網9月18日訊(記者 劉維佳) 為遏制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案件頻發態勢,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7月至11月,生態環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範圍內聯合組織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活動。截至8月31日,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開展工作。
  • 生態環境部公布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第一批)
    因此可判定本次固體廢物傾倒涉事區域的地表水、地下水生態環境要素均受到了損害。經量化,此次傾倒事件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費用為2400餘萬元,造成公私財產損失合計560餘萬元。在張家港市環保局的監督下,涉事企業委託張家港某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固體廢物及汙染土壤的清運和填埋處置工作,共清理傾倒的固體廢物及毗鄰土壤共計約3152.35噸,均按照危險廢物規範處置。
  • 生態環境部公布6個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科技日報記者李禾為遏制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案件頻發態勢,2020年7月至11月,生態環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範圍內聯合組織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活動。日前,生態環境部組織整理匯總了6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 發布會參考|固體廢物與化學品汙染防治,生態環境部做了哪些工作?
    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提出,要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促進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那麼關於固體廢物、化學品和重金屬環境管理,生態環境部過去做了哪些工作?接下來又有哪些安排?小編逐一為您梳理。   一、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工作進展   1.「固廢法」修訂及相關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 第三章 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防治 第二節 工業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防治
    本法第十條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均負有對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職責。第二十七條對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工業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方面的職責作了規定,本條則明確了縣級以上政府有關部門在工業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方面的職責,通過履行這些職責,縣級以上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有效地推動和促進工業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發布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名錄》)。針對《名錄》修訂情況,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名錄》修訂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 瞭望 | 這家企業緣何被判賠超1億元「天價」環境修復費——廣州一起特大非法傾倒固廢垃圾環境汙染案追蹤
    從遠處看,「垃圾山」與周圍山體融為一體,部分山頭樹木已長在垃圾與泥土的混合物裡,刺鼻的臭味瀰漫在空氣中環保企業成了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非法傾倒近10年未被發現不法企業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賺了小錢,但修復生態環境的代價卻十分慘痛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毛一竹 周穎近十年非法傾倒固體廢物垃圾24萬餘噸,被判支付生態環境修復費等各項費用1.3
  • 源頭管控 從嚴審批 強化執法|我市力保固體廢物環境安全
    7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對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實行全過程監管,以督查考核為抓手,強化企業主體責任,開展重點領域專項執法,全力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固廢汙染生態環境風險持續下降,全市未出現固廢汙染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總體固體廢物環境呈向好趨勢。
  • 關於修改《廣東省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條例》等七項法規中有關...
    第一條 為防治固體廢物汙染環境,合理利用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產生、收集、運輸、貯存、利用、處置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防治。  固體廢物汙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防治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轄區內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 明年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 非法傾倒近10年未被發現,天價環境修復費誰買單?
    從遠處看,「垃圾山」與周圍山體融為一體(8月20日攝)周穎攝◇從遠處看,「垃圾山」與周圍山體融為一體,部分山頭樹木已長在垃圾與泥土的混合物裡,刺鼻的臭味瀰漫在空氣中◇環保企業成了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非法傾倒近10年未被發現◇不法企業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賺了小錢,但修復生態環境的代價卻十分慘痛近十年非法傾倒固體廢物垃圾24萬餘噸,被判支付生態環境修復費等各項費用
  • 非法傾倒近10年未被發現,天價環境修復費誰買單
    近十年非法傾倒固體廢物垃圾24萬餘噸,被判支付生態環境修復費等各項費用1.3億餘元……近日,廣州一起「天價」環境公益訴訟案引發關注。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出具的《鑑定評估報告》顯示:受汙染地面約3.88萬平方米。傾倒的垃圾滲透到地下水和周圍土壤中,造成植被破壞、地下水和土壤汙染,受損的生態環境短期內難以自然恢復。「到了雨季,雨水混合垃圾形成滲濾液,對地下水水質和土壤都有汙染,水體的化學需氧量、氨氮都會超標。」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環保所副所長蘇昭忠說。
  • 解讀:2021年1月1日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2020年11月24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2020年第53號),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三)許可證事項生態環境部停止受理和審批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的申請;2020年已發放的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應當在證書載明的2020年有效期內使用,逾期自行失效。
  • 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環境汙染風險防控提示書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始終擔負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責任,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觸犯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甚至刑法,承擔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因此,每一個企業都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防範環境責任風險。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促進企業高質量趕超發展,發布企業環境汙染風險防控提示書,不僅有利於企業加強環境責任風險防控,也有利於法院在案件辦理中準確適用法律。
  • 廣西:一起典型違法傾倒危險廢物涉嫌汙染環境罪案從「無頭」到告破
    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一批6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廣西河池朱某某違法傾倒危險廢物涉嫌汙染環境罪案,該案件屬於多部門有效聯動,生態環境部門科學研判,深挖群眾舉報線索,有效追溯傾倒廢物來源的典型案例。
  • 伊春市生態環境局開展全市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環境整治工作
    2020年,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做好全市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隱患排查整治,伊春市生態環境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環境整治工作,切實防控環境汙染風險。伊春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各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開展區域內全面排查,對全市32家產生工業固體廢的單位堆存場所「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設施情況進行核查,經過排查全市現有11家工業企業堆存場所存在問題和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