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1 來源:湖南省教育廳
湖南師範大學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文化活動感染力,提高網絡教育參與度,推動長效機制建設,努力把網絡育人工作「做到家」、讓思政教育成效「入心田」。
互聯互通,構築網絡教育矩陣,改「被動」為「主動」。先後開通學校新聞網、星網、翔網、1+1青年評論網、先鋒黨建網等主題網站,發行大學生手機報,開通博客、微博、校園微信公眾號,開發「星辰APP」,開辦「星聲」輔導員網絡直播,努力打造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多平臺聯動的校園網絡教育體系。「星空」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獲批成為教育部20個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之一,學校投入專項經費培育17個院級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聯通校院兩級網絡育人的力量和平臺。
求新求實,加強網絡文化產品設計,改「大眾」為「分眾」。開展「與黨旗合影」、「向黨說句心裡話」、「國旗在我心中」紅色微信展播、紅色微博徵集、「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言」、學習「時代楷模」段江華老師優秀事跡等豐富多彩的網絡主題教育活動,部分網絡文化產品的點擊量超過百萬。選報的作品《廠窖記憶——倖存者口述歷史》獲全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特等獎,駐村幫扶紀錄片《荷以智富》在湖南衛視播出。開展「打call十九大」「點讚新時代」「全國教育大會給力」等系列輔導員微直播課堂,累計觀看量達73萬人次。
向善向上,依靠師生力量,改「訓話」為「對話」。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網絡育人的依靠力量。學校每個班級設有1名網絡通訊員,「星空」網絡文化工作室擁有200人的學生團隊,負責各個平臺運營和各類網絡文化產品研發,「1+1青年評論網」的1100名評論員全部為在校學生。依託專家學者的力量,組建了一支專業覆蓋面寬、理論素養高、宣講能力強的網絡育人導師團,學校領導和知名教授定期開展理論宣講、熱點話題答疑解惑、經典原著導讀等,使教書育人的領域從課堂拓展到網絡空間。
同心同向,著眼長效機制建設,改「獨動」為「聯動」。堅持共建、共享、共融,在網絡育人工作中形成了校園內外聯動、校院共建、師生密切協作、教育效果顯著的良性運營態勢。建立校領導親自抓、上下協同、網絡教育辦公室具體負責的工作模式,形成全員參與的格局,學生、黨務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幹部、專任教師都在網絡育人工作中貢獻力量。發揮輔導員的引領作用,把輔導員開展網絡育人工作、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況納入年度工作考核。在學校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開發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工作交流與數據分析平臺、信息反饋與服務平臺等,從學生入學到畢業,從課堂到實踐,收集學生學習、生活、實踐數據,做好大數據挖掘,動態觀測和分析學生思想動態、關注熱點、生活需求等,將數據分析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網絡育人的能效與時效。
(責任編輯:劉瀟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