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創財經》 文 / 安生
據科創板上市委審議會議公告顯示,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帆科技」)將於6月16日首發上會。
正帆科技此次擬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6423.54萬股,募集資金4.42億元,主要用於「新能源、新光源、半導體行業關鍵配套裝備和工藝開發配套生產力提升項目」、「超高純砷化氫、磷化氫擴產及辦公樓(含研發實驗室)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
但云創財經研究員發現,正帆科技近年以來應收帳款餘額直線飆升,大量貨款出現了收款困難的情況,以至於只能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另外,正帆科技同時也是一家新三板公司,不過奇怪的是,正帆科技在新三板披露中描述的子公司的情況與招股書中披露的情況前後矛盾,為何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披露?這也需要正帆科技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應收帳款攀升 收款全靠打官司
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正帆科技的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2.90億元、3.51億元和3.99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1.03%、38.14%和33.61%,應收帳款壞帳準備餘額分別為2956.76萬元、4791.90萬元和5183.94 萬元,佔應收帳款的比例依次為10%、13.67%、13.03%。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正帆科技的應收帳款餘額出現了持續攀升的情況,同時壞帳準備的金額也在逐步上升。
正帆科技也在招股書中對應收帳款的風險進行了提示,披露了由於公司客戶結構較為分散,因此應收帳款回收管理方面工作量較大。我們注意到,近年來正帆科技在買賣合同上頻繁出現法律糾紛,據公開資料顯示,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起訴他人14起,被他人起訴5起,因承攬合同糾紛而被他人起訴11起。
正帆科技的應收帳款餘額攀升或與其應收帳款無法順利收回有很大關係,對於這些無法順利收回的應收款,正帆科技不得以只能採取法律訴訟的方式來解決,報告期內,正帆科技涉及多起因收款引起的買賣合同糾紛。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正帆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江蘇正帆華東淨化設備有限公司於2018年先後向四川升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邛崍製藥分公司與哈藥集團公司提起訴訟,要求其支付拖欠的款項。
2019年,正帆科技又因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和買賣合同糾紛分別向福建華佳彩有限公司和江蘇雙登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提起了訴訟,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的貨款分別為628.33萬元和153.29萬元。
2020年5月,正帆科技向蚌埠三頤提起訴訟,要求支付拖欠的貨款,涉案金額高達 963.04萬元,截止目前,該案件尚未審判。
然而靠法律途徑收回應收款並不是長久之計,長此以往,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管理壓力與業務成本。正帆科技這些案件的進展如何,往後又將如何改善應收帳款的管理方式,雲創財經將持續關注。
信息披露兩個版本 到底誰真誰假?
據了解正帆科技同時也是新三板掛牌的公司,我們在正帆科技新三板2017年半年報披露的信息中發現,正帆科技對於被註銷的子公司世山科技竟然與此次招股書的內容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披露口徑。
據正帆科技2017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世山科技屬於需要被納入擬上市公司的合併範圍的子公司。正帆科技對世山科技的持股比例為100%,屬於全資子公司。
而據招股書的披露顯示,2017年2月24日,世山科技已經完成工商註銷,在該公司註銷之前,正帆科技持有該公司60%的股權,世山科技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我們查閱了世山科技的工商資料,據工商顯示,世山科技的註銷時間為2017年2月24日,也就是說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是真實的。正帆科技為何在股轉系統披露的信息與真實情況相差如此之大?這也有待正帆科技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癥結頗多的正帆科技即將衝刺科創板,但這些問題或將成為其上市路上的絆腳石,正帆科技此次能否順利過會並榮登資本市場的大舞臺,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