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促轉會」:中正紀念堂不會夷為平地 但必須「轉型」

2020-12-18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10月1日報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要如何處理被視為威權象徵的中正紀念堂,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促轉會發言人」楊翠1日表示,威權的歷史記憶必須被保留及傳述,因此不會把中正紀念堂夷為平地,但中正紀念堂必須「轉型」。

楊翠1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表示,去年「文化部」已在討論中正紀念堂議題,今年5月促轉會」成立後也開過很多次專家會議,絕大多數的意見是中正紀念堂必須「轉型」,但威權的歷史記憶必須被保留及傳述。

楊翠表示,目前此案仍在討論,還沒有定案,但不會朝向夷為平地的作法,也不會完全「去政治化」。因為不管是打掉還是「去政治化」,等於完全抹除歷史記憶,因此會朝向記憶應被保留及傳遞,但朝向複合式的規劃來轉型。

中正紀念堂 圖片來自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網站

談到張天欽案,楊翠再次強調,「促轉會」是委員會的合議制,所謂針對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的「打侯」,並未送入委員會,也沒有形成決議,應回到制度討論。

至於「促轉會」要不要處理鄭南榕案或盧修一案,楊翠說,「促轉會」不能做亮點案件,因為「轉型正義」沒有亮點,但不會排除任何案件,不管大案、小案,要做哪個案子是看拿到什麼資料而定,唯有史料才能說話。「促轉會」不會因為案件關係到哪個黨,或因為某個人要選舉而做或不做。

至於外界關切促轉會路線要走向「南非式和解」還是「德國式除垢」,楊翠指出,「促轉會」要先找到「歷史真相」、釐清加害體制,依「促轉條例」規劃人事清查,才能走向社會和解。但人事清查不是社會想像「追殺」,人事清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是只有「南非式和解「或「德國式除垢」簡單的二元對立,也不能把單一國家作法移植過來,需要做更多研究、了解臺灣的現狀,還要開很多專家會議,甚至是公聽會,所以不會這麼快有結論。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2017年12月5日臺「立法院」通過所謂「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規定,「行政院」底下將設置「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規劃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平復威權時期司法不法等任務,並於提出完整調查報告後解散。條例稱威權統治時期,指1945年8月15日起至1992年11月6日止之時期。這意味著,現存蔣介石象徵將移除或改名。

蔡英文當局上臺後,積極推動轉型正義相關「法案」。2016年7月,臺「立法院」通過國民黨不當黨產處理條例——「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人民日報》海外版此前介紹,按照綠營預設的語境,所謂「轉型正義」,指的是「民主政體下對過去威權政府不正義行為的調查、矯正與賠償」。

條例通過後,蔡英文聲稱「臺灣的民主即將往前再進一步」。環臺「文化部」發布新聞稿稱,「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是「促轉條例」的重點之一,將成為中正紀念堂轉型的法律「轉型」。

相關焦點

  • 臺「促轉會」將中正紀念堂「轉型」視為第一要務
    臺北中正紀念堂(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臺當局「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5月31日掛牌成立,「促轉會委員」楊翠接受臺媒訪問時宣稱,第一就是要處理「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促轉會」已與「文化部長
  • 蔡當局規劃撤出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還要臺防務部門配合「去蔣」
    臺「行政院促轉會」今天(17)召開「半年任務進度報告」記者會,針對中正紀念堂未來要如何轉型,「促轉會」提出的建議中包括,應規劃撤出「三軍儀隊」。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表演(來源:臺灣「中央社」)據臺灣《自由時報》12月17日報導,臺「促轉會」代主委楊翠稱,有針對撤出「三軍儀隊」問題規劃第三次會議,將與臺「文化部」進行討論後決定,「促轉會」另外也會與臺防務部門進行溝通,會一步一步「嚴謹進行」。
  • 臺當局要撤"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 網友:吃飽沒事幹嗎!
    臺當局要撤"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 網友:吃飽沒事幹嗎!2018年12月17日 15:1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
  • 臺當局要撤「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 網友:吃飽沒事幹嗎!
    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促轉會」11月將「中正紀念堂轉型建議書」送交「文化部」,建議書5項原則提及解除現存地景威權性格、規劃撤出臺軍三軍儀隊等,對此,網友怒轟「這群人是吃飽沒事幹了嗎!」更有網友說蔡英文辦公室要不要拆掉,那是日據時代的「臺灣總督府」!
  • 「中正紀念堂」轉型計劃難有共識 國民黨至今仍無具體方案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參觀「中正紀念堂」要趁早?臺「政務委員」林萬億30日稱,「行政院」對「中正紀念堂」目前正安排跨部會協調會議,預計農曆春節後召開,將邀請「文化部」及「促轉會」等相關單位參加。臺灣聯合新聞網稱,「文化部」去年年底提出兩套轉型方案,林萬億透露,方案中包含許多建議做法與細節,但沒有拆除「中正紀念堂」的建議。去年年底,「促轉會」公布進度報告。代主委楊翠稱,應該重新改寫園區內各種「威權」象徵意涵。如何處理「中正紀念堂」一直是蔡英文當局「轉型正義」的重點,但一直無法達成共識。
  • 臺灣民代建議邀蔣家人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臺灣民代建議中正紀念堂「轉型」邀蔣家人參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9日赴「立法院」報告業務。「立委」柯志恩質疑,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成員過於單一,成員都是同溫層、「有太多政治算計」,擔心造成對立。鄭麗君回應說,該名單只是第一次出席的名單,未來成員會擴大領域。「立委」徐永明建議邀蔣家後代參加諮詢小組,鄭麗君僅表示,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討論「社會各界都可參加」。
  • 鄭麗君賦「中正紀念堂」轉型「新含義」 被轟:「文化'臺獨'」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日前被臺灣資深藝人鄭惠中打了一巴掌,引發爭議。鄭麗君昨日(23日)受訪時未談是否接受道歉,但認為鄭惠中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誤解。對此,臺灣安全主管部門前官員李天鐸直言,連一座歷史性的臺北「中正紀念堂」都能拗成「再民主」?他說,什麼都是民進黨說的算,「沒有人比她們更毒!」鄭麗君昨日接受採訪時說,鄭惠中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誤解。
  • 臺又搞「去蔣」 中正紀念堂當災
    【大公報訊】繼日前民進黨立委提案呼籲臺當局要求各級學校拆除蔣介石銅像後,島內綠營勢力繼續借「二二八」事件70周年發動「去蔣」浪潮。臺文化部長鄭麗君25日表示,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紀念堂商店將停止販賣涉及「威權崇拜」文宣品,開、閉館將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國民黨批評蔡當局重蹈扁時期覆轍,操弄過去引發社會對立,是不智之舉。  據中國臺灣網報導:25日上午,鄭麗君在宣布文化部「轉型正義」工作規劃時表示,中正紀念堂是威權統治時期,為紀念威權統治者而建立。她宣布將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並將提出相關草案。
  • 臺當局:避免對立中正紀念堂每年228閉館
    【觀察者網 綜合】今天(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臺當局利用此推動「臺獨」不遺餘力。臺灣「文化部」27日宣布,為避免社會對立,臺北中正紀念堂將從今年起,每年2月28日閉館1天。 就在幾天前,以「轉型正義」為名,臺當局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大規模「去蔣化」,,給這些商品冠以「威權統治者意義鮮明」。
  • "獨派"稱中正紀念堂無藝術價值 叫囂"拆掉後種樹"
    摘要: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 「中正紀念堂」被正式廢名
    中正紀念堂正式成為歷史。  草山行館已被一把火燒了。  蔣介石在日月潭的行館現在成了賓館。  蔣家士林官邸。  本報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9日通過「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廢止案,「中正紀念堂」將正式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
  • 臺文化機構:避免對立 中正紀念堂每年228都閉館
    【觀察者網 綜合】今天(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臺當局利用此推動「臺獨」不遺餘力。臺灣「文化部」27日宣布,為避免社會對立,臺北中正紀念堂將從今年起,每年2月28日閉館1天。 就在幾天前,以「轉型正義」為名,臺當局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大規模「去蔣化」,宣布禁止銷售所有與蔣介石有關的紀念商品,給這些商品冠以「威權統治者意義鮮明」。
  • 臺當局宣布中正紀念堂每年228閉館1天
    原標題:全面"去蔣化" 臺當局宣布中正紀念堂每年228閉館1天 27日中正紀念堂有許多遊客在此搶拍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27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二二八」事件將屆滿70周年,民進黨當局為推動所謂的「轉型正義」,將中正紀念堂全面「去蔣化」,引發正反論戰。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27日宣稱,為尊重「二二八」紀念活動,避免社會對立,中正紀念堂每年2月28日都將閉館1天。
  • 「綠委」慫恿廢除中正紀念堂古蹟認定洪秀柱:做點正經事好不好
    臺北「中正紀念堂」【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17日報導,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又再提出「去蔣化」議題,他17日表示,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只有37年的歷史,卻被臺當局列為古蹟,他建議當局應該廢止對「中正紀念堂」的古蹟的認定。
  • 「綠委」慫恿廢除中正紀念堂古蹟認定 洪秀柱:做點正經事好不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17日報導,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又再提出「去蔣化」議題,他17日表示,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只有37年的歷史,卻被臺當局列為古蹟,他建議當局應該廢止對「中正紀念堂」的古蹟的認定。
  • 臺灣中正紀念堂「去蔣化」 威權紀念品被下架
    【觀察者網 文/李東堯綜合】每年2月28日臨近,臺灣不少地方總會掀起「去蔣化」行動,今年是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的第一個「二二八」,當然更加不會例外,從在野到執政,「二二八」仿佛一直被認為是民進黨的一張狙擊國民黨的重要牌。 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近日,蔡當局以「轉型正義」為名,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去蔣化」,臺「文化部」宣布禁止紀念堂售賣有關蔣介石的商品。
  • 全面"去蔣化" 臺當局宣布中正紀念堂每年228閉館1天
    27日中正紀念堂有許多遊客在此搶拍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2月27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二二八」事件將屆滿70周年,民進黨當局為推動所謂的「轉型正義」,將中正紀念堂全面「去蔣化」,引發正反論戰。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27日宣稱,為尊重「二二八」紀念活動,避免社會對立,中正紀念堂每年2月28日都將閉館1天。
  • 民進黨民代"創意"無限 欲將中正紀念堂改"立法院"
    臺當局「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在臉譜網(Facebook)拋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構想,提議要把中正紀念堂改為「立法院」。(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2月2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開第一槍停播「蔣公紀念歌」後,「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在臉譜網(Facebook)拋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構想,提議要把中正紀念堂改為「立法院」,一次解決兩個問題。
  • 臺「教育部」出招 今起中正紀念堂封館三天
    臺海網12月6日訊  臺「教育部」昨天宣布,中正紀念堂從今天早上九點開始,到八日晚上十二時為止,封館三天。中央拆除「大中至正」、「中正紀念堂」牌匾,已勢在必行。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封鎖區域包括中正紀念堂圍牆內所有區域,僅「國家音樂廳」觀眾可從信義路方向進入,「國家戲劇院」觀眾可從愛國東路進入,或從地下停車場進入。持有兩廳院票券者,不得由大中至正門、大忠門或大孝門進入兩廳院,也不得由兩廳院進入園區。    中正紀念堂這兩天已成各方人馬聚集抗爭之處,很難展開「大中至正」牌匾的更名施工。
  • 臺灣文化主管部門:避免對立,中正紀念堂「二二八」閉館一天
    臺灣文化主管部門:避免對立,中正紀念堂「二二八」閉館一天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綜合報導 2017-02-27 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