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臺灣建築師鄭自才。(圖片來源:臺媒)
海外網1月12日電 2017年12月5日,民進黨團強力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臺立法機構三讀通過。該條例聲稱,「未來出現在公共建築或場所的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的象徵,將會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該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鄭自才談「中正紀念堂存廢」:這個東西要拆掉 拆除後可以種樹
據臺灣親綠媒體報導,鄭自才受訪時談及其對臺灣「轉型正義」的想法,鄭自才聲稱,「要先解決我們的頭腦,怎麼解決?通過藝術、文化來改變」。作為建築師,鄭自才對中正紀念堂的存廢問題發表了看法,他聲稱,「中正紀念堂沒有藝術價值,是一個複製品」,中正紀念堂「是威權統治的象徵,這個東西要拆掉」,還建議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獲通過 島內擔憂中正紀念堂被清除
需要指出的是,「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近期引發臺灣社會熱議,和早前通過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有關。2017年12月5日,民進黨團憑藉人數優勢,強力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臺立法機構三讀通過。該條例內容規劃了五大事項,即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處理不當黨產;其他「轉型正義」事項。
「促轉條例」聲稱「未來出現在公共建築或場所的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的象徵,將會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對此,島內擔憂,中正紀念堂銅像與建物勢將成為民進黨的首要清除目標。針對島內的紛繁複雜的輿論,綠營人士紛紛作出表態,稱帶有「中正」字眼的標的物不會被更名或移除。不過,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補刀」稱,「促轉條例」有關「威權象徵」主要目標其實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
打著「轉型正義」旗號 "獨派"已成功凍結兩蔣陵寢預算40萬
早前,「獨派」已經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對兩蔣陵寢動手,並成功凍結其預算40萬(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8.7萬元)。2017年12月21日,臺灣立法機構「對外關係及防務委員會」審查臺灣防務部門2018年度預算,「獨派」林昶佐在提案中稱,「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三讀通過後,應徹查威權時期的統治象徵,並予以轉型,然而臺軍仍派三軍儀隊戍衛兩蔣陵寢,恐違反「轉型正義」,應儘速撤出,交當地政府處理,還提案凍結400萬元預算。不過,臺軍方稱桃園市政府仍無管理能力,經朝野討論,最後凍結40萬元,待臺防務部門就此提出書面報告後才能動支。
「轉型正義」是名 推動「臺獨」和「去中國化」是實
「獨派」口口聲稱所謂「轉型正義」,那麼,「轉型正義」指的是什麼呢?按照綠營預設的語境,所謂「轉型正義」,指的是「對過去威權當局不正義行為的調查、矯正與賠償」。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接受海外網採訪時表示,民進黨所定義的「轉型正義」,不僅僅包括清算國民黨黨產,一步步斬斷臺灣與大陸之間共同的歷史聯繫也是其重要內容。
朱松嶺認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通過之後,蔡當局會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落實民進黨的一系列執政理念,包括把整個臺灣島往「臺獨」方向引導。
對於「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曾表示,我們注意到,臺灣輿論認為,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藉此進行深入的「去中國化」與「『臺獨』化」。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綜編/海外網 張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張申、朱惠悅
31234447,."獨派"稱中正紀念堂無藝術價值 叫囂"拆掉後種樹",.2018-01-12 15:36:50,.204284,.張申、朱惠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