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派」要求中正建築物全改名 中正大學回應尊重

2020-12-11 海外網

海外網2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針對島內部分「獨派」團體發起228遊行,要求臺當局全面拆除所有蔣介石銅像,並更改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建築物或機構,包括中正大學、中正紀念堂等,臺灣中正大學今天(28日)回應,校方堅守政治中立,學術自由,對於各方意見,表示尊重。

據報導,中正大學今天中午發布聲明表示,未來無論更名與否,校方皆不忘228事件於歷史的重要性,校方一直秉持積極創新,修德澤人校訓,堅守政治中立,學術自由立場,追求學術卓越,校方對於各方意見,表示尊重。

對於「獨派」要求學校更名,學生和臺灣網友們留言表示要求過分,「避免重回專制威權時代,不是更改歷史原有的姓名」。還有網友開玩笑說,中正大學四周都是菠蘿田,乾脆改名「旺來大學」。

責編:姜舒譯、劉凌

相關焦點

  • 臺灣中正大學被要求改名 校方:改成阿里山大學?
    「中正」為名的學校必須改名。臺「教育部次長」蔡清華表示,學校內要不要有蔣中正銅像,或是「中正」的校名要不要改,由各校自行決定,臺「教育部」不會強迫。據報導,臺灣輔大校園內的蔣中正銅像昨天被學生破壞,而有「獨派」團體要求臺當局全面拆除所有蔣中正銅像,並更改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建築物或機構,包括中正大學、中正紀念堂等。
  • 偌大臺灣容不下「中正」二字 建築物和機構或被逼改名
    據臺灣《中國時報》3月1日報導,「獨派」團體「阿扁聯誼會」要求當局全面拆除蔣介石銅像,並更改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建築物和機構,包括中正大學、中正紀念堂等。據了解,中正大學是位於臺灣嘉義縣民雄鄉的「綜合國立大學」,其創立可追溯到1940年成立在江西的「國立中正大學」,校名取之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大中至正」。抗戰勝利後,該校遷至南昌,1949年9月改名國立南昌大學。
  • 「獨派」要求中正大學改名 遭諷:叫「水扁大學」
    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資料圖)海外網3月1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當局再發動「去蔣化」,也點燃「獨派」團體遍地烽火跟進,臺灣中正大學首當其衝,被阿扁聯誼會要求更名。
  • 全臺30所「中正」院校恐成民進黨「轉型正義」犧牲品
    陳水扁聯誼會日前要求當局不只要全面拆除蔣介石銅像,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建築物或學校,也應更名,除了首當其衝的中正紀念堂,連學校也遭殃。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一般民眾可能不曉得,全臺各級學校同名最多的,就是「中正」,多達近30校,若全部改名,不只幾十萬名校友跳腳,付出成本更不計其數 。且說不定有人從小學到大學都讀「中正」,一旦全改名,恐變成「轉型正義」的犧牲品。
  • 羅智強:中正大學應改名水扁大學 開設洗錢受賄課程
    中國臺灣網3月1日訊 民進黨當局再發動「去蔣化」,也點燃臺灣「獨派」團體遍地烽火跟進。臺灣中正大學首當其衝,被陳水扁聯誼會要求更名。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前馬辦副秘書長羅智強1日表示,既然如此,那就乾脆把中正大學改名成「水扁大學」好了,專教洗錢、賣官、收賄學。羅智強還揶揄提醒,蔡英文一定下令「教育部」,把這所「水扁大學」變成「特色重點大學」,給予每年500億(新臺幣,下同)的補助。
  • "獨派"稱中正紀念堂無藝術價值 叫囂"拆掉後種樹"
    該條例聲稱,「未來出現在公共建築或場所的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的象徵,將會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該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 「獨派」中正紀念堂潑漆 新黨:綠色法西斯力量在撐腰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評社7月20日報導,臺灣「獨派」青年今年2月28日衝入桃園大溪蔣介石陵寢潑漆,桃園地方法院下午第一次開庭,未料在開庭前夕,同樣一群人上午又前往中正紀念堂潑漆。 對此,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表示,這些人一做再做、有恃無恐,就是因為背後有「綠色法西斯力量」在撐腰,這些人打前鋒,未來是否還要配合民進黨當局各項司法手段,造成全臺灣「綠色恐怖」的形成。 馬英九因中國國民黨黨產「三中案」遭臺北地檢署起訴,為表達力挺立場,新黨今天由青年軍王炳忠、侯漢廷和林明正三人,在新黨中央黨部召開 「臺灣國民黨不背書,新黨為馬英九背書」記者會。
  • 臺灣「獨派」突襲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遭潑紅漆
    在開庭前不久,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又遭一劫。 據臺媒消息,今日(20日)上午,多名「獨派」分子前往臺北中正紀念堂,對蔣介石銅像潑灑紅漆。 視頻製作/觀察者網 範唯 臺北警方表示,經調查,今天5名「獨派」激進分子前往中正紀念堂,其中兩人突破封鎖線,朝蔣介石銅像丟內含顏料的雞蛋,隨後又將整桶油漆潑向中正紀念堂外側階梯。
  • 臺灣新聞晚播報:臺北「中正紀念堂」遭「獨派」潑漆
    臺灣新聞晚播報:臺北「中正紀念堂」遭「獨派」潑漆 2018年07月23日 15:0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獨派」團體成員李嘉宇、陳俞璋20日上午偕同3名同夥,強行闖入臺北「中正紀念堂」潑紅漆。對此,負責修復工程的工人在社交網絡發文淚訴,「我們工作的信仰與執著都被你們毀了。」
  • 中正機場改名桃園 放棄紀念蔣介石原意
    交通部長蔡堆強調,改名純為回應地方鄉親的訴求,但國際識別仍為「Taipei」,縮寫「TPE」不會改變,毋須知會各國政府,不用花任何預算。不過,中正國際航空站表示,航空站機關名稱的文書、通行證件、合約等全部都要變更,到底需要多少經費及時間須待估算。臺北昨日已有傳媒初估最少需花1億新臺幣(2400萬港元),其中觀光宣導手冊必須全部重印,費用十分可觀。
  • 臺北"中正紀念堂"遭"獨派"潑漆 工人淚訴:1年辛勞2分鐘被毀
    臺北「中正紀念堂」遭潑紅漆。(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獨派」團體成員李嘉宇、陳俞璋20日上午偕同3名同夥,強行闖入臺北「中正紀念堂」潑紅漆。桃園地方法院原本要在20日下午審理今年2月28日發生的「大溪慈湖蔣介石陵寢潑漆」事件,涉案的李嘉宇及陳俞璋本應到庭說明,卻在當天上午闖入「中正紀念堂」朝蔣介石銅像丟擲裝有紅色顏料的雞蛋,此外,部分修復工程也慘遭潑漆。警方到場後將在場5人函送法辦。負責「中正紀念堂」修復的「原儀古蹟修復」發文表示,看到對方的所作所為,感嘆「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民主」?
  • 臺灣"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不足500元
    圖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被潑漆。(來源:聯合新聞網)海外網7月21日電臺灣「獨派」青年一再向蔣介石銅像潑漆,行為愈發囂張。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
  • 蔣介石「圖騰」面臨再度清算 兩百「中正路」或將改名
    臺媒猜測,新法上路後,中正紀念堂及全臺蔣介石銅像將成為首要目標。《中國時報》6日評論稱,「轉型正義」是推動社會和解的鑰匙,但是從「黨產條例」到「促轉條例」,民進黨卻是劍指國民黨,為自己量身打造撲殺政敵的雙箭頭,讓原本可以使臺灣從和解走向和諧的政治工程淪為加深仇恨與對立的政治工具,「轉型工作才要上路就註定翻車」。
  • 臺北「中正紀念堂」遭「獨派」潑漆 工人淚訴:1年辛勞2分鐘被毀
    臺北「中正紀念堂」遭潑紅漆。(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獨派」團體成員李嘉宇、陳俞璋20日上午偕同3名同夥,強行闖入臺北「中正紀念堂」潑紅漆。桃園地方法院原本要在20日下午審理今年2月28日發生的「大溪慈湖蔣介石陵寢潑漆」事件,涉案的李嘉宇及陳俞璋本應到庭說明,卻在當天上午闖入「中正紀念堂」朝蔣介石銅像丟擲裝有紅色顏料的雞蛋,此外,部分修復工程也慘遭潑漆。警方到場後將在場5人函送法辦。
  • "獨派"赴中正紀念堂叫囂"建國" 被斥"日本狗"與民眾衝突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島內的中國統一促進黨支持者,將中正紀念堂前廣場上的「半旗」升起。館方派人將旗再次降下,統一黨支持者再次拿梯子爬上去將旗升上。(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借著蔡英文當局發動的「228去蔣」浪潮,島內極端「臺獨」組織——「自由臺灣黨」主席蔡丁貴今天中午糾集百人現身中正紀念堂大門前。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獨派」行進間有民眾不滿蔡等人消費「228」,趨前斥責他們是「日本走狗」、「漢奸」,雙方互相叫囂一度發生肢體衝突。
  • 促轉三讀後臺灣中正大學要改名了? 潘文忠:和學校討論
    (圖/記者季相儒攝)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昨天在臺「立法院」三讀通過,昨天「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三讀通過,全臺以「中正」或「介壽」等名的學校可能都要改名。對此,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6日表示,「促轉條例」的規範內容相當明確,後續會跟學校、地方政府討論,做適法上的研處。
  • 臺當局已拆除「中正紀念堂」主建築物牌匾
    中新社發 陳國華 攝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 臺灣中正紀念堂主建築物上的「中正紀念堂」牌匾已經被臺當局卸除,吊上了主建築物大門的上方。「臺灣民主紀念館」的牌匾日內即可掛上。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當局日前決定,中正紀念堂今天上午9時起封館,預計在8日中午12時重新開放。
  • 臺灣當局無視民眾反對 中正機場改名為桃園機場
    無視民眾反對「中正機場」更名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無視島內多數民眾反對,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昨天通過臺北「中正國際機場」改名「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即日起生效,預計2至3個月完成行政作業。  民調顯示過半民眾反對  此前臺灣《聯合報》的一份民調顯示,58%的臺灣民眾反對將臺北「中正國際機場」改名;儘管蘇貞昌表示臺北「中正機場」改名是「應地方民意要求」,但是有56%的民眾認為機場改名是「去中正化」的政治意識形態作祟,即使是泛綠支持者,也有40%認為機場改名是政治考慮。
  • 【校史回眸】國立中正大學
    這回小編主要為大家帶來國立中正大學時期的歷史。1905年清政府要求多建學堂,普及教育,江西實業學堂應運而生。它與1908年2月改名為江西高等農業學堂。1934年夏,當時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與江西政府主席熊式輝同遊廬山時說到「此處最宜講學,大學設於此處最佳」。於是熊式輝正式提出在江西創辦大學的建議。蔣介石先後兩次撥款100萬元作為創辦基金。到1940年,以蔣介石名字命名的國立中正大學就這樣誕生了。
  • 高雄市文化中心完成改名掛牌 "中正"兩字被取消
    高雄市文化中心完成改名掛牌 "中正"兩字被取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6日 15:41 來源:     中國臺灣網3月25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高雄市政府拆解高雄市文化中心蔣介石銅像後續作業持續進行,改名後的「高雄市文化中心」完成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