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3日電 澳門《新華澳報》23日刊文說,蔡英文在陳菊拒絕的情況下,親自「三顧菊廬」邀請其「出山」,堅持要她出任代理主席,算盤裡的重要意圖,似乎是要陳菊乘著代理主席便利,進而參選黨主席,作為自己在黨中央「代理人」。因為陳菊至多只出任一屆,就可在2014年讓位給蔡英文。陳菊不過是蔡英文謀求2014年重任黨主席,為2016年再戰「大選」的「墊腳石」而已。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22日召開第14屆第二十次中執會,除了通過蔡英文的「2012大選檢討報告」之外,還以鼓掌方式,確定推舉高雄市長陳菊出任代理黨主席。會後,蔡英文召開記者會親自宣布該項人事消息。
蔡英文為何要親自「赤膊上陣」宣布代理黨主席的確定人選?這確是一個頗為值得觀察的問題。實際上,蔡英文極力抗拒黨內盛傳的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代理主席的歷來慣例,而是在陳菊以「市政優先,無力黨務」的理由予以拒絕的情況下,仍然不顧自己黨主席之尊親自「三顧菊廬」南下高雄邀請其「出山」,而且還不顧黨內「世代交替」的呼聲,堅持要讓71歲的18名創黨成員之一來出任代理主席,似是夾雜著某些個人意圖。
蔡英文的這一有悖常理的動作,顯出其要與陳水扁疏遠的痕跡,十分明顯。實際上,柯建銘既然能連續出任多次黨團總召,就已證明他對黨內外的協調能力甚強,這本是在民進黨雖然已經通過解散派系的決議,但各老的派系仍然暗中活動,並已又產生了新的派系「扁系」、「蘇系」、「謝系」和「英系」,各派系都在對新任黨主席以至是2016年的「大選」參選人虎視眈眈,必須有一位協調能力較強的黨主席縱橫捭闔、穩定大局之下,蔡英文竟然放棄最能承擔此職能,但卻是陳水扁最信任的柯建銘,轉而力挺被陳致中痛斥為「忘恩負義」的陳菊,這本身就似是顯示,蔡英文不再奉「扁系」為旨,至少是不再聽陳水扁在獄中發號施令的「這支笛」了。
實際上,陳菊是在派系屬性上,是「新潮流系」的元老級流員。在她參選高雄市長時,「新系」中青代骨幹幾乎傾巢南下為她助選,並採用了「邱義仁式」的戰法,搞了個「走路工事件」,而扭轉劣勢,以些微優勢氣走了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陳菊當選後,又委任了大批「新系」成員作其市政團隊成員,從副市長(劉世芳)、市政府顧問到局處長,都處處可見「新影幢幢」。可以說,高雄市「政府」已是「新系」的大本營之一。
更重要的是,如同「新系」猛烈批判陳水扁貪腐案,及主張兩岸經貿交流一樣,陳菊也是對陳水扁的貪腐行為不假辭色。當然,蔡英文找陳菊出任代理黨主席,與陳菊的「批扁」立場,或許只是巧合;但她拒絕按慣例由柯建銘代理黨主席,卻就不尋常了。因為柯建銘不但是陳水扁最信任的人,而且向來也是陳水扁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以至是中常委之間的傳情達意者。陳水扁入獄後,更是陳水扁與外間聯繫的主要渠道之一,因而被視為「扁系」主要幹將。而蔡英文阻擋黨內盛傳的柯建銘循慣例代理黨主席,其要在自己離開黨中央之前,阻斷陳水扁繼續對民進黨發號施令的渠道的用心,也就昭然欲揭。
至於蔡英文寧願降尊紆貴,「三顧菊盧」地懇求陳菊代理黨主席,則可能是一來由於陳菊的「黨外」活動和黨內的資歷均甚老,是民進黨18名創黨成員之一,而她曾經為「美麗島事件」坐過牢的歷史資產,是黨內其它「天王」(除呂秀蓮外)都未擁有的,因而其它企圖心強烈者不敢與她「拗手瓜」;二來陳菊本人雖是「新系」流員,但卻較少捲入黨內派系鬥爭,在黨內較小有爭議,再加上她是當然中常委,及在民進黨籍公職中職位最高者,因而容易獲得黨員接受。
實際上,民進黨內其它資歷較高而且懷有強烈企圖心者,在黨內都有政敵,如謝長廷、蘇貞昌、遊錫等。只有陳菊才較少爭議。不過,這固然是蔡英文認定了她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似乎蔡英文密底算盤裡的更重要意圖,是要陳菊乘著代理主席的便利,進而參選黨主席,作為自己在黨中央的「代理人」。正面來說,如是由陳菊出選黨主席,將可擋下各路虎視眈眈的人馬,因為無人可與其爭峰。而且,由於陳菊還是堅持以高雄市的市政優先,因而她至多只是出任一屆,待到蔡英文渡過「連選得連任一屆」的限制期後,就可在2014年讓位給蔡英文。因此,陳菊只不過是蔡英文謀求2014年重任黨主席,為2016年再戰「大選」的「墊腳石」而已。
更微妙的是,蔡英文誠邀陳菊出任代理黨主席,並進而參選下屆黨主席的作用,是要阻擋蘇貞昌;而蘇貞昌則是部份「新系」流員支持的對象,這與陳菊的「新系」流員身份,是否會有衝突?另外,「新系」除了也有流員蘇煥智有意參選黨主席之外,獲得黨內一些人支持的洪奇昌,更是「新系」的前任「龍頭」,這可能會引爆「新系」內訌。
不過,陳菊與洪奇昌、蘇煥智一樣,都是主張兩岸經貿交流的,或許,由她來接任黨主席,與蔡英文終於在「敗選檢討報告」中聲稱要了解大陸,就必須在互動中去了解,有緊密關聯。(富權)
【編輯:丁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