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4月16日,記者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制定方案,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根據方案,自2019年開始,從10個左右領域做起,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社會人員也可參與職教證書考試
據了解,「1+X」中的「1」為學歷證書,「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歷證書反映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畢業生、社會成員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方案稱,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社會需求、企業崗位(群)需求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為依據,對學習者職業技能進行綜合評價,如實反映學習者職業技術能力,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
方案指出,院校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試點院校要結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要求和相關專業建設,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促進書證融通。
試點院校要根據社會、市場和學生技能考證需要,對專業課程未涵蓋的內容或需要特別強化的實訓,組織開展專門培訓。試點院校在面向本校學生開展培訓的同時,積極為社會成員提供培訓服務。社會成員可自主選擇證書類別、等級,在試點院校內、外進行培訓。
新入校園證書必須通過遴選渠道,已取消的職業資格證書不得再引入。教育行政部門、院校要建立健全進入院校內的各類證書的質量保障機制,杜絕亂培訓、濫發證,保障學生權益,有關工作另行安排。
物流管理、老年照護等成首批試點
日前,教育部在5個領域遴選確定了參與首批試點的有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包括:建築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此外,方案指出,要面向現代農業、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20個技能人才緊缺領域,率先從10個左右職業技能領域做起。
試點院校以高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不含技工學校)為主,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國家開放大學等積極參與,省級及以上示範(骨幹、優質)高等職業學校和「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入選學校要發揮帶頭作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有關要求對符合條件的申報院校進行備案。
培訓評價組織負責證書的開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方案提出,以社會化機制招募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簡稱「培訓評價組織」),開發若干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證書,對證書質量、聲譽負總責,主要職責包括標準開發、教材和學習資源開發、考核站點建設、考核頒證等,並協助試點院校實施證書培訓。
根據《試點方案》,將按照在已成熟的品牌中遴選一批、在成長中的品牌中培育一批、在有關評價證書缺失的領域中規劃準備一批的原則,面向實施職業技能水平評價相關工作的社會評價組織,以社會化機制公開招募並擇優遴選參與試點。
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可結合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技能等級開展培訓評價工作,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國家開放大學可根據專業實際情況選擇。
試點院校可以通過培訓、評價使學生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可探索將相關專業課程考試與職業技能等級考核統籌安排,同步考試(評價),獲得學歷證書相應學分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符合條件的院校按程序申請設立為考核站點,配合培訓評價組織實施證書考核。
《試點方案》指出,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要吸引社會投資進入職業教育培訓領域。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等方式,積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和運營。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潘燦 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