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解釋了所有單身找不到對象的原因!
圖例代表什麼?
首先還是把社會人群分為三個層次,左邊為男生,右邊為女生。黃色區域代表社會人數,紅色區域代表非單身人士,綠色區域代表單身人士,今天主要討論綠色區域。
北京的單身男女到底有多少?
儘管我國適婚人口男多女少,但是在大城市還是剩女數量超過剩男,且更迫切結婚。因為大城市的男女都不會背井離鄉,但是外來男性有可能在找不到好工作或者沒有發展前景的情況下可能回歸小城市,而外來女性一般會留在大城市。
某網站統計,北京剩男和剩女的數量是40萬和140萬。這個數字差不多,因為北京常駐人口2500萬,北漂男士少於女士,大概就算總人口比例為12:13,那麼就是1200萬男性,和1300萬女性,這些人多數由20-55歲組成,還有一部分老人和孩子,老人和孩子主要有土著組成,這類非結婚年齡男女各減掉600萬,那麼適婚的男女比例就是600萬:700萬,現在單身比例和已婚比例是1:6,那麼按560萬對非單身算,那麼剩男剩女大概比例就是40萬:140萬。
為了不嚇到大家,縮小一下年齡範圍,只討論25-40歲的單身人群,按照20萬:80萬來討論。(這個數字遠遠比現實少很多了)
剩男剩女的比例是多少?
剛剛不是說40萬:140萬麼?錯。在男人的眼中,單身的男女比例為2:7,而在女人的眼中則是1:7,因為2裡面有一個1不具備結婚條件,但是男人眼中沒有不適合結婚的女人。
剩男剩女的社會地位如何?
按照工作職位和收入來粗略的按高、中、低三個檔次來劃分。根據達爾文進化論和基因遺傳學理論,只根據智商來決定職位和收入,通常的女性屬於中端,而男性屬於高端或低端。假設智商基本等同於收入,所以男人要麼很有錢,要麼很沒錢,女人一般處於社會的中等水平。
剩男剩女的擇偶要求是什麼?
屌絲男 喜歡 中低端女
中低端女 喜歡 中高等優質男
中高等優質男 喜歡 白富美
白富美 喜歡 超級高富帥
超級高富帥 喜歡 年輕漂亮的
大家嘴上都說找個「合適」的,但是「合適」卻被大多數人扭曲了。假設人分為10個等級,1為最好,10為最差。往往男孩不願意去主動一個比自己差的女孩,覺得不甘心,也不會追求比自己好很多的女孩,覺得不實際,所以男孩追求的通常都是比自己高2個層次的女生。比如8等男孩一般追求6-7等女孩,5等男孩一般追3-4等女孩。而女孩不願意「將就」,女孩的追求對象往往比自己高几個級別。比如6-9等女孩只會追3等男孩,4-5等女孩只會追1或2等男孩。這不是「合適」而是「高攀」。
單身的人們為什麼不專一?
圖中簡單介紹一下單身男女心態,即10萬低端男生追求60萬中端女生,5萬男生追求10萬女生。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男生加了女生微信不聊天的原因,按這個數字分析每個人平均至少2-6個喜歡的人,有的甚至更多,不是不聊天,而是加完微信都分不清誰是誰。而女生相反,女生很難喜歡上一個男人。
男孩和女孩是如何對待追求者?
先說女生,很簡單,在不是特別恨嫁的情況下選擇直接拒絕。在特別時期會選擇試著交往,結果要不認了,要不分了。
男士比較複雜,先說低端男,圖中顯示沒有人追求,但是畢竟這張圖不能說的很細,低端男裡面還有相對好一點的,低端女裡面有相對差點的,這些男孩一旦有人追可能就湊合了,因為他們沒有實力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人。
中端男喜歡的追不上,追自己的不喜歡,一方面在繼續挑,希望「矬子裡面拔將軍」,一方面又等著喜歡的人掉價。這類人心理很糾結,並且每個人不一樣。
高端男一般都是屬於不主動,不拒絕,不同意,不負責的狀態,按圖中的比例每個高端男的追求者是14人,現實可能更多,但是基本上都達不到自己的要求。除了看著特別不行的直接拒絕,其他還湊合的往往給不了一個明確的答案。如果說中端男生是不甘心找人結婚,那麼高端男士不想找人結婚。
為什麼同級別的男女生互相看不上呢?
過了結婚年齡的單身基本上都有一些問題,往往用一個人的缺點去比其他人的優點,人無完人,感覺每個人都不好,但也都不差。所以總在期待下一個更加完美。
男孩和女孩會選擇什麼樣的異性作為最終的交往對象?
一、互相喜歡的。理想型,比如9等女孩追5等男孩,5等男孩追3等女孩,3等女孩追1等男孩。所以找到喜歡的人很簡單,作為最終交往對象的概率幾乎為0。
二、喜歡自己的。妥協型,就是5等男孩接受了9等女孩,3等女孩接受了5等男孩。也叫將就,但是很多人還不願意將就。
三、第三方認可型。就是別人認為合適的,可能是最匹配的,但是互相沒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