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70年的戰友再聚首 共同回憶崢嶸歲月

2021-01-10 荔枝網新聞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來自江蘇、雲南、湖南、吉林、安徽5個省的32名抗戰老兵齊聚南京參加紀念活動。在聊天過程中,6位老兵意外找到了他們當年彼此的戰友。時隔70年,在耄耋之年首次相見,老人們唏噓感慨不已。

95歲的張廣才和92歲的王楚英都生活在南京,同為18軍抗戰老兵,可是抗戰勝利70年後,他們才是第一次重逢。95歲的張廣才是江蘇抗戰老兵當中第一個拿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的,紀念章圍繞著「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題而設計,由抗日戰士浮雕、延安寶塔山、黃河、橄欖枝、光芒5大元素構成。老人也止不住的興奮,向記者展示他的勳章。

92歲的王楚英,曾經參加了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籤字儀式。王楚英回憶,籤字時岡村寧次的手一直在抖:「你看蓋章蓋歪了,岡村寧次。我離他7、8步,這是九點零7分岡村寧次的蓋章。籤字儀式禮堂。這個是我,那個當時是我,結束後大家出來的時候。這是投降信,這是受降信,岡村寧次在這裡,我在這裡。「

70年後,時任警衛參謀的王楚英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止不住的自豪:第一感覺中國人民終於出頭了,第二高興,第三光榮。兩位老人70年後再重逢,有說不盡的戰友情,而最讓在場記者感動的是,得知張廣才老人不富裕,王楚英拿出了身上全部的900元現金:「拿著,九九歸一拿著,戰友情,你是老大哥我是老弟。現在生活好了,這是我一種情誼,買一點東西給他吃,不是沒有錢,我是因為見到你們高興。」同在南京兩人互相留了聯繫方式,在今後的日子裡,這兩位老戰友也會一直互相溫暖。

相關焦點

  • 一曲《西溪且留下》,讓這對失散36年的老戰友再聚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周瑩昨天(9月27日),年近70歲的陳文丹很開心,因為在這一天,他終於實現自己的願望——和失散36年的戰友再聚首。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9月25日,2020年雙西合璧系列活動——《西溪且留下》音樂電視全國首映儀式上,著名作曲家孟慶雲也來到了現場。節目播出之後,陳文丹找到了西溪溼地的工作人員說,孟慶雲是他失散了36年的老戰友。
  • 45年後再聚首鬢髮斑白情依舊
    45年後的9月10日,張掖高臺縣插隊知青再聚首,容顏雖改情依舊,共同追憶「那趟遠去的青春列車」。    歲月如梭相見不敢相認    昨日上午10時,一家生態園內,一些華發老人陸陸續續到場。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已六十多歲,臉上的皺紋烙印著歲月的痕跡。很多同學幾十年未曾謀面,看著似曾相識的面孔,老同學都不敢相認。「老同學,我是張蜀英!不記得了?」
  • 畢業20年,老同學再聚首,物是人非話蒼涼,同窗苦讀憶往昔
    畢業20年,老同學再聚首,物是人非話蒼涼,同窗苦讀憶往昔提起同學聚會,總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傷感和情懷。參加工作這些年,同學一直我內心深處不曾忘記的美好記憶。或許這就是這些年時間留給我的感悟吧,有些言不由衷,但也是真實體驗!就在昨天上午在公司的時候,手機上來了一條信息,是我中學的一個同學發來的,那是我們的畢業照片和同學錄,附錄了一段話,意思就是希望我們能再聚首。
  • 大眾網:相約明年金秋再聚首 青島農業大學7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
    大眾網:相約明年金秋再聚首 青島農業大學7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發布 10月8日,青島農業大學7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正式發布,全文如下:黃海之濱,巍巍學府;七秩耕讀,弦歌不輟。2021年金秋,青島農業大學將迎來70華誕。
  • 98版《水滸傳》劇組成員20年後再聚首,一代人的永恆回憶
    4月26日,受《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節目組的邀請,98版《水滸傳》劇組成員時隔20多年後,重聚央視參加「20周年聚首」特別節目的錄製,從導演、編劇到主演、配角共有數十人到場參加了聚首,這是該劇組20年以來人數最多、場面最熱鬧的一場聚會,引起了很多人對經典的回憶。
  • 韋小寶老婆重聚 失散20年後再次重聚滿滿的回憶
    韋小寶老婆重聚 失散20年後再次重聚滿滿的回憶時間:2016-12-08 14:51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韋小寶老婆重聚 失散20年後再次重聚滿滿的回憶 12月7日,陳小春版《鹿鼎記》老婆齊聚,為阿珂梁小冰慶祝生日,包括建寧公主劉玉翠、雙兒陳少霞、曾柔陳安琪和沐劍屏鄺文珣,除了教主夫人和方怡徐濠縈
  • 憶軍旅 | 戰友回憶邱少雲:保全計劃犧牲自己 烈火焚燒中紋絲不動
    憶軍旅 | 戰友回憶邱少云:保全計劃犧牲自己 烈火焚燒中紋絲不動 2020-12-23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旬親姐妹失散70年 相隔千裡視頻敘舊情(組圖)
    為了這一刻,姐妹倆已經等了整整70年。在安徽、河南兩地警方的共同努力下,失散70年的姐妹重新取得聯繫,並通過網絡視頻重敘舊情。此時,她們早已白頭。閆玉英老人也不願意過多回憶那段往事,只是不停地對記者說現在生活得很安逸,「剛開始是想跑不敢跑,後來慢慢生活習慣了,特別是有了孩子後就不想走了,現在我是村裡五保戶,不愁吃不愁穿,各方面都很滿意。」
  • 遠古蛇隊時隔7年再聚首,Sofm卻格外惹人眼
    遠古蛇隊再聚首在世界賽之後,各大戰隊的隊員以及解說,似乎都閒下來了,我們看到他們的直播時間越來越多了,聚會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了。在昨天我們看到爽全在自己的微博中曬出了遠古蛇隊重聚的照片,在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聖槍哥,Sofm,水晶哥,Martin,zzr等等。看得出來他們還是非常的開心。
  • "十六歲的花季"主創25年後再聚首 楊昆感慨多
    "十六歲的花季"主創25年後再聚首 楊昆感慨多2015年09月09日 11:08:17來源:新華娛樂    近日,演員楊昆在微博曬出一組照片,並配文「1990年,一部叫「十六歲的花季」的電視劇,我們結緣並相親相愛了25年。」
  • 小虎隊《再聚首》春晚,回憶蘇有朋差點被換掉
    2010年虎年春晚,出現了三個「年輕」的身影,觀眾沸騰了,「小虎隊!小虎隊!」當熟悉的前奏響起,小虎隊身穿亮銀色亮片的西服,亮出當年小虎隊的隊形:中間霹靂虎吳奇隆,左邊乖乖虎蘇有朋,右邊小帥虎陳志朋,經典的造型,經典的隊形,引發歡呼聲無數。
  • 同學聚會主題標語和口號70條大集合
    同學聚會主題標語和口號大全,70條每句都很經典。聚會主題標語和口號訴說著老同學的心聲,根據同學聚會的年限,又可以分為10年同學聚會、20年同學聚會、30年同學聚會、40年同學聚會、50年同學聚會等等。有些主題標語稍做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現場張掛同學聚會主題標語橫幅,會讓重逢的現場更加催淚。
  • 警通連「回憶軍旅往事 共敘戰友情誼」晚會
    今晚鐵道兵學院警通連的戰友,在「警通連之家」舉辦「回憶軍旅事,共敘戰友情」線上主題晚會。今晚舉行的首次線上晚會,是一次探索,也是一次嘗試,簡單的說就是群裡連隊的一次集體活動。鬥轉星移10年後,同樣是為了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我們大家又再次服從祖國的需要和召喚,或奔赴鐵路建設的新戰場,或繼續留院穿軍裝,或轉業復員回到故鄉。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讓我們的人生跌宕起伏、五彩斑斕,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是一名人民解放軍戰士,是一名光榮的鐵道兵。我們自己人生最美好,印象最深刻,最值得回憶與眷念的是鐵道兵之旅。
  • 退伍老軍人尋求幫助,民警幫忙找到失散45年親人
    退伍老軍人尋求幫助,民警幫忙找到失散45年親人 2020-12-16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找戰友曲文峰-2001年12月退伍後失聯於遼寧大連普蘭店市
    尋找戰友曲文峰-2001年12月退伍後失聯於遼寧大連普蘭店市 失蹤日期:2001年12月 失蹤地點:遼寧大連普蘭店市 失蹤時身高:178釐米 詳情 入伍時間:1999年12月 退伍時間:2001年12月 特徵描述:個子高高的,黑黑的
  • 1987版《紅樓夢》劇組再聚首重尋30年舊事
    (原標題:1987版《紅樓夢》劇組再聚首重尋30年舊事) 1987
  • 衡水94歲老兵崔廷芳追憶抗美援朝崢嶸歲月
    那段槍林彈雨的日子裡,我們高炮團誓死護衛著世界和平……」10月26日,在市區供電公司家屬院,國網衡水供電公司離休幹部,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的94歲老兵崔廷芳,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激動地說:「中國人民志願軍高射炮兵都有一個共同的戰鬥誓言——人在炮在目標在,有炮彈就要和敵機拼!只要你炸不死我,我就要把你打下來!」
  • 溫東輝:崢嶸歲月寫春秋
    ——上山下鄉五十年周年回憶作者:溫東輝本文作者2000年在第十三屆亞太電力大會發言作者簡介:溫東輝,1950年出生,1963年考入哈18中,1968下鄉,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56團4連。1977年參加高考,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英語系。
  • 老紅軍回憶崢嶸歲月 96歲的老紅軍唱《紅軍歌》
    7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6年的10月22號,紅一、紅二和紅四方面軍這三大主力紅軍,經過艱苦卓絕的25000裡長徵後,在甘肅會寧全部會師,25000裡長徵勝利結束。  有人說長徵是一段神話,長流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裡,引無數英雄竟折腰,引無數的百姓今日重讀25000裡。
  • ...落實抗美援朝紀念章」報導有意外後續:引來半個世紀後的「戰友...
    ▷一篇報導再續戰友緣最近,許多找不到原單位的抗美援朝老兵拖著年邁的身體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漕河涇退役軍人服務站諮詢領取紀念章的事情,而在這些人中,來了一位精神矍鑠的退伍老兵。看到12月1日解放日報頭版刊登的信息,認出信息中的莊建雄正是他50多年前在福建服役時的戰友,心潮難平,往事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他們是親戚更是戰友,曾共同在部隊服役,是無話不談的親密戰友。沈老表示,「當時我倆一起訓練,一起吃飯,跟親兄弟一樣。」退伍後兩人就各奔東西,沒有再聯繫過,沒承想這一別就是5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