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要不要掏?發現耳屎是這顏色,快去看醫生!

2020-12-18 騰訊網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39健康網(health39net)

你會經常掏耳朵嗎?

不少人為了享受

耳勺和棉籤划過耳道的酥麻

越掏越上癮

但掏多了難免心虛

究竟多久掏一次耳屎好?

怎麼感覺耳屎越掏越多了?耳朵掏多了會不會影響聽力?

九叔今天就來給你們說說

耳屎該不該掏

耳屎的形成

我們耳道中

有一種叫耵聹腺的腺體

它會分泌油性物質

來吸附灰塵、皮屑

和其它異物保護耳道健康

久而久之

這些「廢物」越堆越多

便形成了終極物質——耳屎

雖說是「屎」

但它作用一點都不小

比如

阻擋飛蟲、粉塵顆粒

維持耳道乾濕平衡

有一定抗菌作用

緩衝強聲波衝擊

特別是最後一點

被耳機發燒友戲稱為耳屎調音

因為耳屎會讓耳道空腔變窄

從而使低頻更加震撼

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很多磚家的意見都是

不用掏

因為我們耳道內的細胞纖毛

做著由內向外的運動

耳屎會被慢慢運到耳道口

再配合我們的下顎開合動作

(比如說話,打哈欠)

通通會掉到耳朵外

脫落的耳屎可能會掉在肩上

造成持久的社會性傷害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大家一定在網上看過不少

醫生夾出巨型耳屎的視頻

來源:小事大眼界

這些人大多幾年沒清理過耳屎

最終造成耳道被耳屎塞滿

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頭疼等症狀

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耵聹栓塞

常發生在油耳的人身上

相較於幹耳屎

油耳屎因油脂比例高

容易黏在耳道越積越多

直至完全塞住耳道

因此定期清理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看到這又有人要問

正常情況下

耳屎確實會越清越多

這是因為耵聹腺被反覆刺激後

會加大耵聹分泌量

以此來填補耳道失去的保護層

但也有可能是病理原因造成的

當我們清理耳屎

不慎損傷外耳道或鼓膜時

就有可能誘發中耳炎

中耳炎不僅會讓耳屎增多、聽力下降

耳道內也會奇癢無比

還時不時流出黃色膿液

耳屎也可能變成黑色

這時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關於預防中耳炎

我們除了清理耳屎時要小心

還需要注意:

戴封閉式耳機不宜持續超過1小時

避免吸菸或吸入二手菸

流感季節做好防護,避免感冒

遊泳或洗澡後及時把耳道裡的水倒出來

清理耳朵的頻率與聽力

並沒有直接關係

長期刺激耳道會增加患中耳炎風險

另外,操作不慎捅破了鼓膜

會直接損傷聽力

所以當你掏耳朵時

若發現耳屎呈血色狀

或有大量血和膿流出

就可能是鼓膜破裂或穿孔

需要馬上看醫生

視鼓膜破損程度

輕則一到兩周恢復

重則需要兩到三個月

耳屎怎麼掏?多久掏一次?

對於幹耳人群

可以每月用溼棉籤擦拭耳道口

(最好是不會掉棉絮的高質量化妝棉籤

如果不在乎形象

也可以不用清理

對於油耳人群

九叔不建議用棉籤清理

因為可能把耳屎推得更深

還可能讓耳屎沾上棉絮

導致感染髮炎

來源: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油耳人群平時可以用耳勺

輕輕刮去耳道淺層的耳屎

頻率視耳屎分泌量而定

一周不宜超過兩次

別忘了每隔半年去醫院檢查

因為耳道栓塞在形成前

一般很難發覺

給大家總結一下

最後

祝大家七十歲仍然能聽到二十歲的聲音

-完-

參考資料:

[1] 魏振金.耳屎的秘密[J].金秋,2019(14):55.

[2] 王萍.耳朵掏不掏? 給你最靠譜建議[J].時尚育兒,2018(02):56-57.

[3] 暴繼敏.耳朵會越掏越聾嗎?[J].養生大世界,2018(08):66-67.

[4] 奧登. 耳屎掏不對危害大[N]. 健康報,2017-09-11(004).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39健康網(health39net),謝絕二次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耳屎要不要掏?發現耳屎是這顏色,快去看醫生
    耳屎要不要掏?發現耳屎是這顏色,快去看醫生 2020-10-18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耳屎掏出來是這種顏色, 趕緊去看醫生, 可能是疾病的徵兆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有挖耳屎的經歷,其實在正常情況下,耳屎會隨著表皮細胞死亡而自行脫落排出體外。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都忍不住去掏耳朵,不知道在掏耳朵的同時你是否觀察過它們的顏色和外觀呢?是否知道這些不起眼的耳屎也能透露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呢。
  • 耳屎是這種顏色 你的身體可能已經出問題了!
    殺菌:耳屎中的一些成分能對細菌起著抑制和消滅作用。阻擋異物:耳屎有種苦味,能讓誤飛入耳道的蟲子知難而退,另外,耳屎的粘性還會包裹住異物,以免傷及耳道。 發現耳屎是這顏色,快去看醫生!深棕(褐)色——老耳屎這種耳屎一方面可能是壓力過多導致過度分泌。還有可能表明耳屎在你耳朵呆了很長時間。耳垢中的脂肪已經對氧氣產生反應,導致顏色更深。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如果要給人類舒適行為排行,掏耳朵必定榜上有名。即使沒有掏耳勺、棉籤,小手指也能成為天然的掏耳工具。但是有一種耳朵,不光掏出來的耳屎油油的,就連摸一下耳道外側都是油,有時挺尷尬的……很多人擔心這是耳朵發炎了。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為什麼有人的耳屎是幹的,有的卻是溼的?
    相信有些人會有掏耳朵的習慣,因為我們的耳朵裡有很多的耳屎,如果長時間不清理的話,可能就有嗡嗡的感覺,因此很多人往往都會選擇掏耳勺來進行清理耳屎。耳朵是我們聽力的主要來源,而且我們的耳膜也是比較脆弱的,如果大家在掏耳屎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意外的話,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為什麼有人的耳屎是幹的,有的人溼溼的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為什麼有人的耳屎是幹的,有的人溼溼的愛乾淨本身是一種非常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這樣能夠保證清潔,避免細菌以及病毒的滋生,也就可以有效的預防多種身體疾病。「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為什麼有人的耳屎是幹的,有的人溼溼的可能大部分人的耳屎都是比較乾燥的,掏出來也基本上都是呈現碎末狀,但是耳屎還有另一種形態,那就是類似於油脂狀,這類人被稱為「油耳朵」,其實這並不是身體異常,而是一種正常現象,只不過這類人的皮脂腺過於發達,所以導致耳屎無法成型。
  • 掏耳屎竟導致孩子顱內感染!耳屎到底能不能掏?看北京兒童醫院專家...
    所以不管有事沒事,都喜歡掏一掏。不僅自己掏,還要給孩子定時定期掏。可耳屎真的有必要掏嗎?拿棉籤、指甲等掏耳屎,真的安全嗎?本期,我們請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劉薇醫生,看醫生怎麼說……1為啥說,耳屎是個好東西若有啟發幫助 歡迎轉發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原來這麼多年都錯了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原來這麼多年都錯了……
    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耳屎是什麼?我們常說的耳屎,在醫學上有個十分文藝的名字叫耵聹【dīng níng】,是不是一下子感覺好聽多了。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吧,經常拿著掏耳勺或棉籤在耳朵中掏來掏去,掏完以後真是超爽。於是就有很多家長不光給自己掏,也要給孩子掏。據美國統計:每天大概有一萬兩千名兒童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從而造成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總算是清楚了
    如果要給人類舒適行為排行,掏耳朵必定榜上有名。即使沒有掏耳勺、棉籤,小手指也能成為天然的掏耳工具。但是有一種耳朵,不光掏出來的耳屎油油的,就連摸一下耳道外側都是油,有時挺尷尬的……很多人擔心這是耳朵發炎了。這種「油耳朵」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有的人耳朵乾乾爽爽,有的人天生耳朵油呢?耳朵為什麼會癢?
  • 長期戴耳機會產生耳屎?耳屎是什麼東西,到底要不要掏呢?
    首先入耳式耳機的確是很容易傷害耳朵的,有人專門做過這方面的研究,結果發現同一音量下,入耳式耳機比其他傳統的耳機要高5.5分貝左右,這意味著在相同的時間內佩戴入耳式耳機,耳朵受到的刺激更大,不注意音量和佩戴時間的話,很容易給聽力造成損傷,並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頭暈等症狀,其次入耳式耳機更容易滋生細菌,佩戴入耳式耳機需要插入耳道內,耳機都在耳朵裡不通風,而內溫度升高很容易滋生細菌
  • 寶寶的耳屎究竟用不要掏?關鍵得看這兩點!
    寶寶的耳屎,要不要掏?1.這種耳屎不用掏大部分情況下,耳屎都不用掏!耳屎的作用:耳屎,學名耵聹,是外耳道這條「隧道」中的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主要成分有油、硬脂、脂肪酸、蛋白質和黃色素,還有少許的水、鉀、鈉等元素。耳屎一般分為乾性耳屎和溼性耳屎。
  • 寶寶耳屎要不要掏?會影響聽力嗎?
    是不是有一些媽媽看到寶寶有耳屎就忍不住掏,特別是有強迫症的媽媽,那麼問題來了,小寶寶的耳屎需要掏嗎?掏了會不會影響孩子聽力呢? 其實,寶寶的耳屎是完全沒必要掏的。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耳科醫生說出實情,別做錯了
    這幾年來,徐大伯右耳經常覺得悶漲,好像聽力也很不好,他一直以為是老年人聽力減弱的正常現象。徐大伯這才想起,自己經常喜歡掏耳朵,平時有個什麼順手的東西都會拿來掏一下。CT檢查後,醫生推斷大伯出現的症狀,就是膽脂瘤破壞聽小骨的傳導功能而引發聽力下降,又侵犯到面神經引起的面癱的結果。如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 為何有的人耳屎很乾,而有些人耳屎很溼?耳屎太多能經常掏嗎?
    耳屎是非常正常的存在,定期用挖耳勺對耳朵進行清理,能挖出黃色的耳屎,但是有些人發現自己的耳屎總是溼溼的,但有些人的耳屎則很乾,對此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有的耳屎溼而有的耳屎幹呢?其實耳屎的乾濕程度和身體的分泌物有關,體內油脂分泌過多,耳屎會看起來比較油膩,呈現溼溼的樣子。
  • 育兒知識 | 寶寶耳屎要不要掏?主要看這點
    好多寶媽,看到寶寶有耳屎就忍不住想掏。不過除了有強迫症的媽媽,相信還有一些媽媽也有同樣的感受。那麼問題來了,小寶寶的耳屎需要掏嗎?掏了會不會影響孩子聽力呢?小編告訴你,其實,寶寶的耳屎是完全沒必要掏的,繼續往下看,為什麼不用掏?
  • 耳屎到底需不需要清理?經常掏耳屎的人,身體變得怎樣?別做錯
    在洗澡的時候,耳朵容易進水,耳屎也能減少水分的灌入,減輕不適感,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是溼耳屎的一個原因。一般來說,耳屎是可以自己脫落的,耳朵有自潔的能力,在我們說話、吃東西的時候,耳屎就會自行排出去。若依如果耳朵沒有任何不適,不需要刻意的清理耳屎。
  • 花了700 塊給娃掏了次耳屎,才知道耳屎不是想掏就掏
    為了給孩子掏了一次耳朵,他一共付出了 700 塊錢。在此之後,他開始對掏耳屎這件事,有了更全面而感性的認知。我一檢查,發現確實兩隻耳朵都有很多耳屎,於是我就給他掏了一下。由於耳屎太多,反而不好操作,掏這坨容易碰到那坨,所以我大概掏了一小部分,露出明顯縫隙,就沒有再繼續。我以為這事到這兒就完了,誰知第二天晚上兒子放學回家,對我說右耳朵聽見有聲音!
  • 新生兒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原來這麼多年都做錯了
    姐妹們,今天月姐一定要提醒姐妹們一件事,就是:客戶請你給幫個忙時,千萬別立馬行動,你一定要先判斷能不能做,如果不能做,別猶豫,果斷拒絕。這不,昨天月嫂張姐告訴我,她月初剛上戶,有一天寶奶奶突然把張姐叫過去,說:「小張,你看寶寶這耳朵裡有好多耳屎,你給掏掏吧!」說著,就拿出一包棉籤遞給張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