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款入耳式耳機誕生於1926年,相比於傳統的耳機,入耳式耳機,因為佩戴時需要插入耳道內,所以它能夠提供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有效降低了外界噪音對音樂的幹擾,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我們聽音樂的質量,很多人上班和空閒的時候,都喜歡戴著耳機聽音樂,看電影,那麼長時間佩戴這種入耳式耳機對耳朵有什麼危害呢?
首先入耳式耳機的確是很容易傷害耳朵的,有人專門做過這方面的研究,結果發現同一音量下,入耳式耳機比其他傳統的耳機要高5.5分貝左右,這意味著在相同的時間內佩戴入耳式耳機,耳朵受到的刺激更大,不注意音量和佩戴時間的話,很容易給聽力造成損傷,並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頭暈等症狀,其次入耳式耳機更容易滋生細菌,佩戴入耳式耳機需要插入耳道內,耳機都在耳朵裡不通風,而內溫度升高很容易滋生細菌。
有實驗表明,在佩戴了一個小時後,入耳式耳機內的細菌,繁殖了將近五倍,耳塞式耳機只繁殖了三倍,而且大多數人很少會去清潔耳機,雖然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如果身體抵抗力下降,這些細菌就會趁虛而入,通過耳道進入人體,危害我們的健康,當然,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度,入耳式耳機能夠流行,也有它的優勢,只要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歌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內,並且定期給耳機消毒,基本上是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的。
但是長期戴耳機還是會引起耳朵內的細菌滋生,引起耳朵不舒服,我們就會去掏耳朵,那麼耳朵到地能不能隨便掏呢?當然可以,但是不可以經常掏,或者讓別人來掏,因為你在掏,咱們也不是孫悟空,也掏不出什麼金箍棒來,而且掏耳朵也並不能讓你耳根清淨,一不小心還會導致鼓膜損傷,讓你進入安靜的世界,所以小棉籤掏耳朵,是超級不正確的做法!
用棉籤掏耳朵,有時候呢,會把耳屎推到深處,會影響鼓膜,如果外耳道在進水,發炎最終導致,損傷聽力,從此你的世界就只有靜靜了,所以掏耳朵,這種極端享受的行為要不得!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而是這種物質的存在,是有其價值的,不要因為其叫做耳屎,而認為是人體的廢棄物,其實呢,它還有一個學名,叫耵聹,小的碎片可以通過咀嚼活動,而自行排出耳道,另外,還可以通過外耳道皮膚,從裡往外生長的生長方式,而帶出體外。
而有的人耳屎會很油,其實這是正常情況,正常的耳屎分為兩種,一種是乾性的,一種是油性的,油性的耳屎是由於耳屎裡面油脂成分比較多,通常這個人皮膚比較白,跟遺傳有關係,那麼我們的乾性和油性耳屎,當然也和遺傳有必不可少的關係。
但是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我的耳朵癢,第一反應當然就是掏。但是耳朵發癢,原因其實很多,有可能是炎症、乾燥等等因素,如果經常出現這種狀況,還是趕快到醫院看看吧,對症下藥才能讓你的耳朵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