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體是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凡是有洞的地方,似乎都會有「屎」的存在。排尿排便就不說了,就連眼睛也有眼屎,鼻子也有鼻屎。其實這些所謂的「屎」,不過是一種分泌物而已,就如同女性成熟之後分泌出來的白帶一樣,都是正常的行為,也不會給人帶來煩惱。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耳屎就不一樣了。
耳朵是我們聽力的來源,耳朵的健康也自然是會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有些人就自以為是的認為,耳朵裡的耳屎過多,就會影響到聽力,天天就想著掏耳屎。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認為耳屎的存在並不會影響到健康,也就不會去關注了。到底哪一種觀點是比較正確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耳屎的那些事。
先來了解耳屎為何會增多?
人的耳屎其實就是存在於耳朵內部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粘稠物而已,正是由於粘稠,耳屎在耳道內部也就可以吸附細菌以及異物。我們都知道鼻腔裡面有鼻毛,眼睛也有睫毛,都有著抵禦細菌的效果。但是耳朵裡面是沒有長長的毛髮,耳屎也就承擔了毛髮的這個功能。正是如此,生活在灰塵比較多的情況下,自然就讓容易使得局部受到刺激,致使耳屎的分泌量增多。
除此之外,耳道內部如果存在異物,比如耳道比較狹窄,耳朵發炎或者是耳朵內部存在異物等等,也都會使得耳屎無法及時排出,這也就容易使得耳屎量變多。
當耳屎變多的情況下,不去掏會怎樣呢?
經常掏耳朵和不愛掏耳朵的人,存在的明顯差異也就是在這個地方。其實那些不愛掏耳朵的人,並非就是錯的,可能他們是「幹耳朵」;習慣於掏耳朵的人,多半就是民間所說的「油耳朵」。長期不掏帶來的影響也是大為不同的。
幹耳朵的人,長期不掏影響不大
所謂的幹耳朵,也是由於耳道比較乾燥,分泌出來的耳屎也就會比較乾燥。大部分的幹耳朵人群,耳屎一旦產生之後,隨著吃飯咀嚼等表現也就會逐漸滑落下來。由於量不多,也就不會被關注。這部分人即使不掏耳朵,也沒有什麼影響。但是耳屎的阻擋細菌以及異物的作用就要明顯小了好多。
油耳朵的人,不定期掏耳朵,問題就比較嚴重
我們說到油耳朵,其實也就是分泌出來的耳屎具有黏性,好比油脂一般。這樣的人,耳道也是比較溼潤的。正是如此,油耳朵的人如果不主動掏耳朵,耳屎就難以排出。這就容易帶來一個比較明顯的危害,也就是耵聹栓塞。
簡單來說,就是長期不掏,使得油耳屎累積地量比較大,以至於形成了團狀,阻擋了耳道。這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聽力,而且長期不掏的話,耳朵內的鼓膜也會受到耳屎的壓迫,從而帶來耳鳴以及眩暈等諸多不適症狀。如果洗澡時不注意,水流進了耳朵裡面,也容易使得耳屎膨脹,明顯會感覺到聽力的短暫下降。
正是如此,掏耳朵並不能一概而論。對於油耳朵的人,不僅能掏耳朵,而且要定期的掏耳朵。但是不建議大家用比較鋒利的工具去掏,否則容易傷害到耳朵內皮膚,也會影響到聽力。若是耳屎累積比較多,還是建議大家去專業的地方掏耳朵,不要自己盲目地去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