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常德城區往西北方向,約半小時車程,便到達鼎城區蔡家崗鎮。上世紀60年代,這個丘陵鄉鎮堅持「地裡種、廠裡造、水裡撈、欄裡餵、山上找」幾條腿走路,發展農村經濟的經驗,曾經得到毛澤東主席的肯定:「光輝燦爛的希望就在這裡!」
在鼓勵鄉鎮辦企業的年代,這裡又以「工業重鎮」聞名遐邇,水泥廠、紅磚廠、石膏板廠等鄉鎮企業辦得紅紅火火,被譽為「建材之鄉」。1993年,獲常德市「工業產值過億元」金獎。
邁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蔡家崗鎮又是怎樣一番模樣?
雨後初霽,秋高氣爽,再次走進蔡家崗,只見街道集市寬敞潔淨、商賈雲集,居民悠然自得,有說有笑;鄉間原野,苗木繁茂、油茶蔥翠,好一幅多彩的秋景圖!
生態優先 壯士斷腕促轉型
上世紀80年代起,蔡家崗鎮掀起興辦建材企業的熱潮,企業發展讓經濟騰飛,也給環境帶來巨大影響——空氣中飄著揚塵,樹葉上蒙著白灰,稻田裡禾苗乾枯……「建材之鄉」一度陷入生態危局。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踐行「兩山」理念,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開始「刮骨療毒」:關閉了桃源坡、建忠碎石場和錚豪包裝廠等6家高汙染高能耗企業;關停清場了北山、高橋等3家粘土磚廠;對兩家水泥企業進行技改,達到環保標準;完成畜禽養殖汙染退養19戶……
捨棄全鎮經濟的半壁江山後,蔡家崗鎮因地制宜,就著青山做文章,讓滿目蔥翠的油茶山,成為老百姓的「金山銀山」。據悉,全鎮有油茶麵積7.7萬畝,從2016年開始,2.2萬畝油茶完成低改,新造油茶1.2萬畝,還建成2個省級認定油茶育苗基地,每年提供種苗上千萬株。
在常德市震坤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的油茶基地裡,油茶樹整齊排列,長勢喜人,一米多高的茶樹上,竟結出數十顆鋥亮的茶果。公司法人代表杜亞文與父親一道,全力發展油茶產業,2018年至今,帶動蔡家崗鎮12個村(社區)307戶貧困戶、1006人脫貧致富。如今,震坤農林還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籤約,建立產學研合作實驗示範基地,更好地將科研優勢轉化為生產力,助力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蔡家崗鎮還是個花圃苗木大鎮,現有花木栽種面積4萬多畝,涉及300多個品種,公司、合作社約50餘家。黃山峪村村民楊廷元,從事苗木培育30餘年,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幾乎家家戶戶參與花木產業,規模已超過2萬畝,每年銷售花木,能為村裡帶來經濟效益近4000萬元。他的兒子楊俊大學畢業後返鄉,利用所學園林專業知識,推出了個性化訂製、綠化配套等服務,將這一傳統產業往高端、精細化發展。
平安創建 鄰裡和睦一家親
現在的蔡家崗鎮,由原雷公廟鎮、蔡家崗鎮、長嶺崗鄉合併而來,下轄17個村(社區),有4.6萬多人口。2016年,針對合鄉並村後,幹部職數減少、社會風險防控難等實際情況,鎮黨委政府全面推進「平安之星」協會建設,實現了社會組織全覆蓋、重大矛盾全化解、重大風險零發生。
56歲的楊建國,是一名退伍軍人,回鄉後靠發展養殖業成為地方能人,擔任中湖村「平安之星」協會會長。去年4月,下坪組隔壁住著的兩戶樊姓人家,因一方家的狗咬死了另一方餵的雞,賠償事宜未談妥,導致雙方相互指責,鬧得不可開交。楊建國得知後,帶著協會會員趕了過去,他們登門耐心聽情況,苦口婆心做工作,幾個回合「磨」下來,最終讓當事雙方握手言和。
類似的鄰裡糾紛,在農村並不少見,有些人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得不到及時化解,多年不相往來。「他們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爭一口氣,由我們出面說道說道,兩邊安撫開導一下,理順了心裡這口氣就好了。」楊建國說。
這些「和事佬」活躍在田間地頭,往來於家家戶戶,依據法律法規、道德規範、公序良俗,及時調處各類棘手矛盾,用「民調」的方式補齊了「官調」的短板,將大量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2019年以來,由協會會員參與調處的矛盾糾紛達98起。
為強化群眾自治,激發參與活力,鎮裡還通過協會組織評選「星級平安幸福家庭」,把群眾討論通過的「九無」標準量化成百分制,按照「群眾評選、逐項打分、逐級報審、逐星晉級」的方式,評出一星級至五星級5個等級,並上門授牌。目前,全鎮共組織評選活動966場次,覆蓋11145戶,群眾學習先進、力爭上遊已蔚然成風。
2019年,蔡家崗鎮被常德市評為平安鄉鎮創建優秀單位、建設「無上訪村(社區)」先進單位;引入第三方力量探索群眾自治的創新做法,還在中央政法委第五次新時代政法工作創新交流會上進行交流。
扮靚家園 山水田園覓鄉愁
五裡溪村,位於北嘉山腳下,因五裡溪水庫而得名,是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登高遠眺,山體鬱鬱蔥蔥,水面碧波蕩漾,在天色與水色之間,山、水、田園完美組合,可謂「水墨丹青詩畫裡,湖光山色兩相宜」。
近年來,在區、鎮兩級支持下,村支兩委堅持規劃引領布局美、融合發展產業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宜居宜遊生活美、健康文明風尚美的「五美」建設目標要求,自加壓力,積極作為,夯實基礎設施建設,並大力推動環境整治,鼓勵村民自發綠化美化庭院,扮靚家園。
為助力農民增收,村裡強化產業支撐,除了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依託城郊區位優勢,構建「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大力開發鄉村生態旅遊,建設北嘉山-五裡溪水庫鄉村生態遊基地,現有山水人家、五裡溪生態農莊和迎三江3家生態農家樂。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五裡溪村成了城裡人休閒放鬆的好去處。遊客徜徉山水間,親近大自然。採花、捕蝶、捉泥鰍,就餐則是土雞、活魚和大鍋灶,滿滿都是兒時的記憶和味道。
據統計,2018年至2019年,五裡溪村共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00多萬元。鄉愁經濟為村裡增添了活力,更讓老百姓鼓了腰包,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8萬元,遠超全省平均水平。
如今,蔡家崗鎮還引進櫻悅楓晴生態旅遊開發項目,流轉荒山改造櫻花種植園。目前一期已種植600餘畝多品種櫻花,花期從每年2月持續到5月,計劃明年開園。屆時,將為蔡家崗休閒旅遊品牌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蔡家崗鎮黨委書記彭正榮表示,將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路,讓綠色成為蔡家崗鎮推動鄉村振興的鮮明底色,譜寫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文/魯融冰 陳杰 肖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