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珍小妹說世界,湖南省的常德市鼎城區,也就是原來的常德縣,被武陵區從中分為兩半,還被改名了。有人問,這是為什麼呢?提起常德縣,大家可能多少有所了解。常德縣的名字起源於北宋時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上行德政,下安本分,所以叫常德。
常德在湖南省的北部,在長江以南的地區,在洞庭湖往西的地方。順時針看,常德的東部和西部和益陽市交界,西部和張家界市、懷化市挨著,北部和湖北宜昌市、荊州市和恩施州挨著。常德的地理位置優越,而且非常關鍵,是湘西的重要鄉鎮地區,沅江、澧水從常德中間穿過,水路向西可以到達四川和陝西,向東可以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有四川和陝西的咽喉地帶的稱號。
常德自古也是兵家爭奪的地方。在春秋戰國時代,常德當時屬於楚國,因為地理位置關鍵,楚國和秦國為常德沒少打仗。公元前277年,秦國著名將領白起和蜀郡郡守張若攻佔了常德,張若當時被任命常德這片地的郡守,當時叫臨沅縣。漢朝的時候,這裡屬於荊州的管理範圍。臨沅縣曾經是荊州刺史所管理的地帶。常德市,面積大約是18200平方千米,比北京的面積還大一點。
常德市所管轄的區縣裡,有鼎城區和武陵區兩個市轄區。鼎城區被武陵區從中分為兩部分,因為鼎城區和武陵區、常德市之間有一段複雜的區域劃分改革歷史。臨沅縣在隋朝的時候和沅南縣、漢壽縣合併,叫武陵縣。後來武陵縣改名為常德縣。後來又成立了常德市,常德縣裡面包括常德市。結果就是鼎城區被武陵區分成了兩部分。感謝閱讀,本文由珍小妹說世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