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對于衡水中學都比較熟悉,有著「狀元工廠」之稱的衡水中學,衡水中學在2020年的高考中:理科全省前10衡水佔據8人,前20佔據15人,700分以上佔據75人,佔總數69.44%,前五有五人均為衡水中學學生。而文科,前10佔據8人,667分以上24人,佔據全省80%。
其實在河南也有這麼1所高中,它出名在於二個原因。其一,女排重返奧運之巔,得分悍將朱婷就是鄲城人,其二,鄲城一高44名考生被清華、北大錄取,一本上線1900人。這所高中就是鄲城一高。
2019年5月,周口市鄲城縣才剛剛摘掉「河南省貧困縣」的帽子,但鄲城縣第一高級中學,卻是該縣乃至河南省的一張教育名片。
2012年以來,鄲城一高每年都有超過20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2016年、2019年的清北學生錄取數量甚至達到44人和43人,單就清北錄取成績而言,在全國縣中堪稱第一。
2020年高考中,再創佳績:
「學得苦,管得嚴」是鄲城一高受訪家長的共同評價。該校領導也多次在學校公開集會上將本校比作「衡水第二」。但這只是它「碾壓」其他縣中的秘訣之一。
鄲城一高的學生每天5點30分起床,5點45分就要進班早讀,晚上10點(重點班10點20分)才結束自習回寢,一個月僅放假2天;由於早晚時間緊,不少學生會把毛巾搭在教室門外欄杆上,趁課間洗漱。
該校每間教室配有3個高清攝像頭和錄音設備,班主任可隨時調閱學生課堂表現;上課發呆、考試睡覺等違紀行為一經發現,都會受到通報批評。
雖然這個學校出來很多成績好的學生,但是對於它的批評聲也有,不少人認為這個學校培養的是書呆子,是考試的機器,走上社會很難有所作為。但是有些人也指出,河南是高考大省,100多萬的考生本來就不容易,這所高中辦學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因為他們不少學子帶來了希望。
正如2018年河南理科第一名的考生述說自己經歷那樣:
對於我這樣一個習慣於鄭州市寬鬆、鬆散教育教學環境的高中生而言,這一年著實太苦太累。我也是一名復讀生,既經歷過失敗,也獲得過成績;既是反面教材,也可以勉強稱得上是正面的例子;既有經驗,也有教訓。
一切的失敗歸根結底還是實力不足;心態固然重要,但藝高人膽大,所以永遠不要怨天尤人
對於這樣的「衡水第二」的高中,各位有什麼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