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無因管理

2021-03-02 手中戈yang

無因管理是一種法定之債,是民法中的一種基本制度,它企圖調和禁止幹涉他人事務和獎勵互助義行。

一方面,民法禁止擅自幹涉他人事務,另一方面,當一個人處於危困狀態的時候,他又希望有人來幫助自己。因此,民法就規定了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擅自管理他人事務的情形,不僅具有違法阻卻性,不成立侵權,與此同時,成立無因管理之債,因無因管理支出的費用可要求被管理人償還。

《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條【無因管理的定義及法律效果】

管理人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的,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

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定的權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實意思違反法律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成立無因管理之債的要件:

①管理他人事務;

②具有管理意思(管理人知道管理的系他人事務,管理所得利益歸屬於他人);

③管理人無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

④管理的事務,客觀上有利於被管理人,並且不違反被管理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被管理人的意思違反法律或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舉個例子:甲乙房屋相鄰,乙房租與丙住,投火災保險於丁公司。某日,甲見乙家起火,同時擔心殃及自家,遂自發參與救火,甲被燒傷。即使甲是為考慮自家利益受殃及,也與乙、丙成立無因管理之債,可請求乙、丙支付其參與救火的必要費用及受傷醫療費用的適當補償;甲與丁公司不成立無因管理之債,因其欠缺為丁公司利益實施管理的意思。

對於被管理人的意思違反法律或違背公序良俗的事務,管理人進行管理後,亦成立無因管理之債,可要求被管理人進行償還。

如:扶養人棄養被扶養人,他人實施了照料被扶養人的管理情形,事後可要求扶養人償還費用。

再如:跳水自殺的人,被他人救起,他人施救過程中扭傷手腳,因此支付必要的醫療費用可要求自殺者償還。

舉例選自鍾秀勇老師書籍。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講 | 無因管理
    點擊「 張家港法院 」關注公眾號 今天由我院鳳凰人民法庭法官陳振振,為大家講解民法典合同編第二十八章無因管理。
  • 【民法典學習】無因管理,可請求受益人償還必要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什麼是無因管理?管理後是否可以請求償還費用?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二十一條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 每天幾條,民法典輕鬆學 | 第85期無因管理
    第三編 合同第三分編 準合同 第二十八章 無因管理 第九百七十九條 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的,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
  • ...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分編 準合同 第二十八章 無因管理
    民法典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 民法典完善無因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一種以《德國民法典》為代表,不當無因管理原則上以侵權行為和不當得利調整,但經本人追認可適用正當無因管理的規則。另一種以《瑞士債法典》和我國臺灣地區的民法典為代表,賦予本人是否享有管理利益的選擇權,不當無因管理原則上可適用正當無因管理的規則,但管理人的請求權以本人受益為限,若本人拒絕享有管理利益,則依侵權行為和不當得利處理。
  • 學民法典丨無因管理他人事務而受損,可由受益人適當補償
    無因管理他人事物支出的費用、受到的損失,由誰承擔?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九百七十九條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的,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定的權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實意思違反法律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 無因管理,可請求受益人償還必要費用
    什麼是無因管理?管理後是否可以請求償還費用?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二十一條 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 哪些行為是無因管理行為,無因管理是事實行為嗎?
    現實生活中,大家在新聞中可能會聽到因無因管理行為而產生的糾紛,那麼哪些行為視為無因管理行為呢?無因管理是事實行為嗎?網友諮詢:哪些行為視為無因管理行為?遼寧越佳律師事務所楊玉梅律師解答:無因管理行為需要考慮其法律特徵。
  • 【每日一「典」 】無因管理,可請求受益人償還必要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什麼是無因管理?管理後是否可以請求償還費用?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
  • 每日一「典」 :無因管理,可請求受益人償還必要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什麼是無因管理?管理後是否可以請求償還費用?
  • 每日一「典」| 無因管理,可請求受益人償還必要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什麼是無因管理?管理後是否可以請求償還費用?
  • 【每日一「典」】無因管理,可請求受益人償還必要費用
    ↑ 關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什麼是無因管理?管理後是否可以請求償還費用?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二十一條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 十分鐘學會「無因管理」
    在事業單位的各類考試當中,一旦涉及到民法部分的題目,常常會出現、又令同學們頭疼不已的一個知識點便是無因管理。那麼究竟什麼是無因管理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概念: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資源管理他人事務的行為。
  • 無因管理考點梳理
    因此就需要我們掌握無因管理制度,了解如何在保障自己權利的前提下做一個活雷鋒。一、 無因管理的概念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資源管理他人事務的行為。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為管理人;事務被他人管理的人,為本人。
  • 每日一「典」|無因管理,可請求受益人償還必要費用
    什麼是無因管理?管理後是否可以請求償還費用?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 ​​​第一百二十一條 沒有規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 金可可:《民法典》無因管理規定的解釋論方案
    若真正無因管理之承擔尚具備適法事由,即進一步構成適法無因管理,另有特別法律效果。但縱無適法事由,亦無礙真正無因管理之構成。(一)真正無因管理要件的爭議問題1.但比較法及學說亦有主張,除「無義務」外,「無權利」亦為無因管理之要件。例如,《德國民法典》第677條同時以「無義務」與「無權利」作為無因管理之要件。如增加「無權利」要件,則法人機關對法人、父母對子女不構成無因管理,因其各有事務管理之「權」。更有觀點認為,無因管理之要件應側重「無權利」。
  • 每日一「典」 | 無因管理,可請求受益人償還必要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什麼是無因管理?管理後是否可以請求償還費用?
  • 無因管理與不當得利
    無因管理由三個構成要件構成:一、需管理他人事務,管理人所管理的事務在客觀上是他人的事務,始得成立無因管理,而若是將自己的事務當作是他人的事務來管理也不能認定為是他人的事務。二、須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所謂他人不以管理人確知其為何人為必要,即管理人對於本人為誰,並無認識的必要,即使對於本人有所誤認,亦不妨對於真實的本人成立無因管理。
  • 民法知識點(9)無因管理
    1.無人、限人也可以是無因管理人,因為無因管理是屬於事實行為,對管理人的行為能力不做要求。 區分無因管理的性質或者是無因管理的措施 (1)無因管理指的是事實行為,與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沒有關係的 (2)無因管理的措施要分情況討論,幫別人做好事這個是事實行為,因為幫別人做好事而籤訂合同,這個是民事法律行為。
  • 淺析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
    上述案例中對案件處理的不同意見,其爭議的根本問題是此案是屬有因管理還是無因管理。所謂無因管理,是指無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而為他人的利益管理他人事務的一種法律事實。因無因管理的成立,在管理事務的管理人和其事務受管理的人(即本人或稱受益人)之間就發生無因管理的債權債務關係。正確確定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是正確處理無因管理之債糾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