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濾鏡」智能化助力風險防控

2021-01-09 中國經營網

面對一波一波的企業倒閉潮、跑路潮,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頻亮紅燈。如何進行風險預警並提前做出決策已然是各家銀行一項重要的課題。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光大銀行通過挖掘大數據的方式孵化出「濾鏡」產品,建立起了一套針對對公客戶風險精準預警模式,智能化命中風險隱患達到27%,可對於潛在風險客戶的違約提前決策。

「通過企業的季度報表、行業劃分、貸款抵押等等傳統模式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不良貸款的增多表明仍需要通過其他方式補充。兩年來,光大銀行一直嘗試用科技手段,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來實現信用風險的提前預警。」光大銀行科技部總經理李璠表示,落腳到產品上,這就是開發「濾鏡」的由來。

據了解,「濾鏡」產品突破了傳統衡量企業狀況的方式,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從企業的關係切入。比如,一家北方的鋼鐵企業從生產和財務數據上一切正常,但是光大銀行「濾鏡」卻給其標上了風險的標籤。

「從『濾鏡』系統看到,這家企業頻繁的資金往來並非是產業上下遊的供應商或客戶,而是擔保公司、小貸公司一類的資金帳戶,這就是一個預警信號。」李璠表示,「這是『濾鏡』其中一種模型信號。」

據了解,目前該款產品在線運作主要有為特殊交易對手、風險共同體、複雜循環擔保圈三類大數據模型信號,通過對企業客戶過濾,形成高信用違約傾向的企業名單,向總分行風險管理決策者提供更加科學精準的決策支持。

所謂的特殊交易對手,就是行為上的異動,典型的是交易對象並非企業常規的產業上下遊,這意味著可能企業正在經營與主業無關的領域,包括炒股、炒房地產等等,或者企業可能在進行額外的融資或投資活動,類似民間借貸、高利貸。

「風險共同體主要歸納了8種模式,用大數據通過公司關係梳理進行風險防控,包括同一法人公司、母子公司、實際控制公司等等。」李璠認為,倘若一家企業母公司倒閉了,子公司受到影響是大概率事件;子公司一旦倒閉,銀行也應該對於母公司的風險情況提高警惕。同理,同一法人的兩家公司,其中一家公司資金出現問題,另外一家公司的情況也可想而知。

此外,李璠表示在複雜的循環擔保圈中,「濾鏡」作用更加突出,風險隱患的命中率更是超過50%。「在一個擔保圈中,一家企業的跑路,其他企業的風險肯定是上升。在面臨連帶償債責任時,關聯企業就會受到連累。」

據了解,目前「濾鏡」針對的是銀行已經授信的大中型企業,這一類企業的信貸規模更大,預警風險的必要性也更強。光大銀行「濾鏡」投入試運行已經半年了。在該系統標記的過濾企業中,36%的企業在6個月內出現關注類的貸款,27%實際出現壞帳風險,為銀行提供了實際、有效的信貸風險情報。

「一旦被『濾鏡』進行風險標記之後,相關的信息可能會立即傳送到分行和業務負責人進行處理,針對企業風險重新調查,然後進行風險處置,包括增加抵押物、提前收回貸款、貸款重新定價等等。」李璠表示。

對於數據的來源,李璠表示,「濾鏡」產品的大數據對接了工商數據和法院訴訟數據,運用到風險共同體的風險發掘上,同時融入了機構上報央行、銀監會監管數據,確立「擔保圈」關係。此外結合銀行帳戶數據,監測特殊交易對手。

李璠認為,「濾鏡」產品不僅是銀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風險,也讓銀行能夠擁有更多的信息源對企業進行風險畫像。伴隨數據引入的越來越多,數據挖掘與數據整合技術的進步,這種風險隱患精準度也會越來越高。「如今濾鏡的風險標記暫時只針對銀行貸款的大中型企業,這種方式運用一旦嘗試成功後,覆蓋到銀行貸前調查,實現信貸全流程,並應用到小微企業貸款、個人貸款也能夠實現。」

相關焦點

  • 光大銀行:科技助力打造「名店名品名星」
    李傑認為,數位化銀行,其實是一種即需即用的金融服務行為。他說,按照「一部手機、一家銀行」的移動服務策略,光大銀行以自有渠道為主。第三方渠道為輔,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體驗,在渠道服務智能化和業務運營智能化上進行了積極探索。  在渠道服務智能化上,光大銀行在自有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信銀行、遠程銀行、直銷銀行、自助設備等渠道廣泛應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便捷性。
  • 光大銀行南昌分行首推「抗疫藥企e速貼」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光大銀行南昌分行開闢綠色通道,加大對抗疫企業的授信支持,同時積極運用各類特色金融產品助力企業復工復產。3月3日,光大銀行南昌分行獲悉省內一家藥企急需原材料採購資金,線上推薦光大銀行「陽光e速貼」產品,當天即完成籤約,該企業從發起票據融資需求到450萬元資金落地實現了即時到帳。
  • 中國光大銀行煙臺分行規範對公帳戶管理防範涉案帳戶開戶風險
    」要求,多措並舉全面加強對公帳戶全生命周期管理,為分行經營管理創造穩定有序的環境,助力區域經濟金融健康發展。  強化開戶環節識別審核,源頭防範涉案帳戶風險。中國光大銀行煙臺分行運營管理部、法律合規部和公司業務管理部聯合開展了對公開戶合規操作培訓,明確了規定動作:要求各網點在辦理對公帳戶開戶時,從開戶意願、信息真實性、帳戶實際控制人、經營狀況等多方面深入識別審核,切實保證開戶業務背景真實合規。
  • 解構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零接觸」新變局
    本期嘉賓:中國光大銀行首席業務總監、數字金融部總經理楊兵兵本期主持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高級顧問、九卦金融圈九卦姐許小青疫情攻堅,金融抗疫戰線並肩作戰,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身影無處不在,不少銀行機構圍繞疫情防控需求
  • 金融助力「六穩」「六保」|光大銀行:點亮普惠金融服務「星星之火」
    上半年,面對疫情不利影響,金融機構紛紛亮出「實招」支持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多措並舉助力穩企業保就業。光大銀行始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監管要求,聚焦「六穩」「六保」任務,秉承「增量、降本、便利」理念,用實際行動點亮普惠金融服務的「星星之火」,為小微企業提供最大金融支持。
  • 光大銀行南京分行: 抓好「寧創貸」 助寧小微發展「孜孜不怠」
    原標題:光大銀行南京分行: 抓好「寧創貸」 助寧小微發展「孜孜不怠」   2019年4月1日,南京市正式實施《南京市創新
  • 換卡不換號,真的能做到——光大銀行智能櫃檯河南全面上線
    7月27日,中國光大銀行鄭州分行舉辦智能櫃檯全面上線新聞發布會,該行河南所轄40餘家支行網點全面上線智能櫃檯,通過人臉識別等智能化處理技術,實現個人客戶自助辦理53項非現金類銀行業務。智能服務提升品質據光大銀行鄭州分行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馬玉奇介紹,光大銀行智能櫃檯採用國內先進的智能化處理技術,實現個人客戶自助辦理7大類53項非現金類銀行業務,涵蓋了90%的櫃面非現金業務。業務類型包括借記卡類、信用卡類、轉帳類、籤約類、基金理財類等,包括陸續上線的結售匯、單位結算卡客戶回單列印等多項業務,不斷滿足個人客戶多樣化金融服務需求。
  • 光大銀行南京分行:抓好「寧創貸」 助寧小微發展「孜孜不怠」
    2019年4月1日,南京市正式實施《南京市創新創業貸款實施辦法》,設立「南京市創新創業貸款」資金池規模10億元,用於鼓勵合作銀行向南京市各類小微企業發放1000萬元以下的貸款。今年以來,作為「寧創貸」合作銀行,光大銀行南京分行牢牢把握政策機遇,堅定執行光大集團「增量、降本、便利」的三項要求及光大銀行總行「十項舉措」,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匯聚金融力量,以優質高效金融服務全力支持民營小微企業應對疫情,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分行「寧創貸」餘額14.7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億元,增幅超118%。
  • 光大銀行推出「雲開卡」,動動手指就能代發工資
    近日,光大銀行零售金融推出全新打造的 " 薪悅 " 系列名品之 " 雲開卡 " 線上工資卡申請功能(以下簡稱 " 雲開卡 "),實現了代發批量發卡業務線上線下全流程貫通,有效提升了代發業務服務效率,高效保障企業復工復產。這不僅是光大銀行零售金融代發工資服務的一次優化升級,更是光大銀行零售金融代發工資業務全面數位化轉型的有效實踐。
  • 【大國銀行】光大銀行:在普惠金融領域深耕細作
    在貸款即將到期前,光大銀行急客戶所急,迅速制定延期還本方案,將還款期限延長至2021年1月。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今年以來,光大銀行切實貫徹「六穩」「六保」任務,秉承「增量、降本、便利」理念,出「實招」、亮「新招」、見「真招」,多措並舉助力「穩企業」「保就業」。
  • 【ICT新視界】光大銀行:「意圖驅動」的新一代智能廣域網
    【關於光大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成立於1992年8月,是經國務院批覆並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於2010年8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2013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公司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產品與服務,總部設在北京。
  • 光大手機銀行8.0發布 上線AI數字人客服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智能化客戶服務體驗,光大手機銀行8.0財富版可直通理財客服專線,並應用生物感知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智能語音等人工智慧技術,上線AI數字人客服和AI智能視訊功能。AI數字人客服具有虛擬人形象,結合手勢、表情等擬人化動作向客戶提供業務諮詢和理財推薦服務;AI智能視訊則打通了全品類私募產品線上化銷售的業務斷點,光大手機銀行8.0智能技術手段可以記錄完整的風險揭示環節,支持客戶隨時隨地線上購買全品類的私募產品,有效簡化了客戶的操作流程,切實解決了部分產品僅支持線下人工進行產品風險揭示對客戶帶來的不便。
  • 中國光大銀行西安分行"陽光e餐貸"業務助力餐飲企業渡難關
    3月17日,中國光大銀行西安分行向某西安本地知名連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功投放300萬元信用貸款,實現該行首筆"e餐貸"業務投放。該筆貸款從資料收集到獲得審批僅用時4天,獲批額度1000萬元。
  • 光大信託閆桂軍:嚴監管使傳統信託業務增長受限 加快轉型發展
    光大信託董事長閆桂軍對金融界表示,疫情期間,首先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其次是加快公司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第三是提升業務創新能力。目前信託行業面對著三大挑戰,「一是資管新規落實過程中,傳統信託業務增長受限,轉型發展要求增大。二是疫情衝擊下,全球宏觀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在此背景下,業務風險管控難度提升。三是銀行理財子公司、外資資管機構加快布局,我國資管市場競爭格局逐步重構,競爭環境變化較大。」他表示道。
  • 中國光大銀行煙臺分行與金吉列留學「菁英實踐基地」揭牌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6月26日訊 (通訊員 楊鴻遠) 6月23日,中國光大銀行煙臺分行與金吉列留學煙臺分公司舉行「菁英實踐基地」揭牌儀式,金吉列留學機構成為中國光大銀行煙臺分行菁英實踐基地合作單位
  • ...多品種 高效率——光大銀行無錫分行為抗疫企業快速審批授信8...
    中國江蘇網2月20日無錫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根據總行「抗疫發展兩手抓」的工作要求,光大銀行無錫分行本著「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快速響應,主動出擊,多渠道、多品種、高效率地為疫情防控企業及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快速審批各類授信8.72億元,為抗擊疫情貢獻了光大力量。
  • 光大銀行重慶分行:助力唱好「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和聲」
    作為光大集團主要的駐渝機構之一,光大銀行重慶分行以此為契機,依託集團金融「全牌照」資源,充分發揮銀行機構的專業優勢,緊扣「六穩」「六保」要求,把服務實體經濟與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相結合,以金融之筆,努力書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 平臺生態創新驅動 「懂你」助力光大信用卡業務升級
    數據科技,助力創新驅動力當然,一張「懂你的信用卡」的打造,離不開一個同樣懂你的信用卡金融服務團隊,在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內部,有一支以「夢想之光」命名的籃球隊,這支隊伍籌建多年、組織有力,先後在行內外取得眾多佳績。
  • 光大銀行藥明:探索構建「三位一體」新增長模式 加速銀行數位化...
    在數位化轉型願景下,銀行應該從三個方面出發實現由以產品銷售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三方面具體指滿足客戶隨時隨地移動化的需求;滿足客戶「知我所需」的智能化需求;滿足客戶量身定製的個性化需求。此外,藥明認為銀行數位化轉型重點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第一是開放平臺的建設。
  • 中國光大銀行「房抵快貸」 助力普惠金融
    一直以來,中國光大銀行都積極助力普惠金融,切實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為廣大中小微企業和人民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針對社會上普遍反映的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光大銀行從2015年開始就在優化內部管理流程上做了嘗試,重點服務小微企業的授信需求幫助他們解決融資上「短、小、頻、急」的難題。為幫助小微企業更快速地獲得貸款,提升小微企業的融資體驗,光大銀行對旗下房抵快貸產品進行了全新升級。據悉,房抵快貸專為有房人士提供抵押貸款,只要資料齊全,調查充分,1-3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審批,解決小微企業主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