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邏輯與模糊系統方向徵稿

2021-02-15 神經計算與應用

伍冬睿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博士,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導,圖像信息處理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特聘專家(青年)。主要研究方向為腦機接口、機器學習、智慧醫療、計算智能、情感計算。主持國基金面上項目1項,作為子課題負責人或骨幹參與基金委、科技部重點項目2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湖北省人工智慧重大專項1項。

出版英文學術專著《感知計算》一部,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SCI 62篇,谷歌學術總引用6000餘次(H=38)。授權美國和PCT發明專利5項。目前擔任3個SCI期刊(IEEE 人機系統彙刊、IEEE神經系統與康復工程彙刊、IEEE 計算智能雜誌)副編,IEEE計算智能學會情感計算工作組主席,IEEE腦機接口系統技術委員會成員,北美模糊信息處理學會董事和傑出演講者。

獲得2018年IEEE人機系統彙刊最佳副編獎,2017年IEEE系統、人和控制論學會首屆青年科學家獎,2014年北美模糊信息處理學會首屆青年科學家獎,2014年IEEE 模糊系統彙刊最佳論文獎,2012年IEEE計算智能學會最佳博士論文獎,和2005年IEEE模糊系統年會最佳學生論文獎。入圍2009年USERN形式科學獎全球前五,2018年首屆翰翔青年科學家獎,2016年IEEE腦計劃最佳論文獎,和2015年IEEE 情感計算彙刊最有影響力論文獎。指導學生獲得2019年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技術賽全國一等獎。

鄧趙紅

江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工智慧與計算機學院數字媒體技術系主任、江蘇省媒體設計與軟體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14年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和2012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獲得者。曾經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香港理工大學、大阪府立大學訪問和從事合作研究累計超過2年。

主要從事不確定性和可解釋性人工智慧理論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數據建模和智能健康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在相關領域發表論文160餘篇,含IEEE/ACM Trans. 系列常文30餘篇。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浙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科研獎勵多項。曾獲得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曾)擔任Neurocomputing,IEEE Trans. ETCI 等6個國際期刊的副編輯和客座主編(Lead guest editor)。現為CCF傑出會員,IEEE Senior Member;(曾)擔任計算機學會模糊邏輯與多值邏輯專業委員會委員/生物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大數據專家委員會通訊委員、人工智慧學會粒計算與知識發現專業委員會委員、以及中國自動化學會混合智能專業委員會委員。

白亮

博士,山西大學教授。2012年畢業於山西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獲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學位,2014年至2016年在中科院計算所做博士後研究工作。目前,工作於山西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監督機器學習和模糊聚類等,發表IEEE TPAMI、IEEE TKDE、IEEE TFS、DMKD, AAAI和《中國科學》等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會議和期刊等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獲得2016年山西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和2014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

張新

天津師範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年在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2014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員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1項,主持完成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檢索論文約30篇。主要從事無線通信和無線電能傳輸系統資源分配、中繼技術和能量效率智能優化等研究。

曹菁菁

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CCF普適計算專委會委員。2013年在香港城市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大數據分析和普適計算在物流領域的理論和應用。主持一項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參與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等多個縱向項目和企業合作項目。發表重要國際期刊和會議學術論文3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2項,軟著1項。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Information Fusion, Information Sciences等國際期刊審稿人,被國際期刊Neurocomputing評為傑出審稿人。指導本科生、研究生開展科技創新創業,獲得國家及省級獎勵4項。

曾志剛

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院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圖像信息處理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 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1 項,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1 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發表SCI收錄學術期刊論文 200 多篇。2017 -2019年連續三年入選科睿唯安的年度「高被引學者」名單。先後擔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Cognitive Computation;Neural Networks;Applied Soft Computing;自動化學報;控制工程;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與應用的編委。擔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Neural Computing & Applications;Neurocompu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 等 5 個 SCI 源國際學術期刊的客座編委。擔任過 40 多個國際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程序委員會主席、出版主席等。

相關焦點

  • 95.模糊系統理論
    400年來,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崇尚描述的精確、嚴格和定量,鄙棄描述的模糊、不嚴格和定性。1883年大物理學家開爾文曾說:當你不能把它測量出來又無法把它表達為數字時,你對這件東西的知識是貧乏而又不充分的……,你的思想還未進科學的境界。
  • 模糊控制不模糊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曾發生過一場關於模糊控制與模糊邏輯是否是「似是而非的成功」的問題的爭論,當時幾乎所有國際模糊控制領域相關的權威學者都參與其中,爭辯的雙方沒有一方能完全說服另一方,這場爭論的影響直到今天還存在,如:市場上不含任何模糊邏輯的控制器是否是模糊控制器?模糊化和去模糊化是模糊控制的必要步驟嗎?
  • 傳統邏輯、模糊邏輯與量子邏輯:它們的關係與應用
    模糊邏輯:研究人的大腦認知思維形式的邏輯科學。有人可能會問,傳統邏輯、模糊邏輯與量子邏輯是什麼樣的基本關係呢?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具體深入地討論這個問題,這需要傳統邏輯數學、模糊邏輯數學與量子邏輯數學的邏輯方程式的論證與闡述。這裡,我們儘量用通俗的語言來簡單介紹這三者之間的基本關係。要簡單解釋這三者之間的基本關係,自然首先需要了解這傳統邏輯的基本規律及與模糊邏輯與量子邏輯最基本的不同點。
  • Houdini中的智能推理:模糊邏輯
    因為模糊邏輯是個比較大的問題,屬於早期的人工智慧三大算法之一(另外兩個是人工神經網絡與進化計算),其內容恐怕連幾百頁的書都裝不下,鑑於此,本篇文章旨在讓大家能夠理解其基本原理,能夠在Houdini中進行基本推理即可,在講解方面我也儘量做到淺顯易懂,儘量迴避枯燥的數學公式(順便說下,以後大家提問最好直接微信,qq的話我一般不會及時看到)。
  • 基於單片機的模糊控制系統
    模糊控制是基於規則的智能控制方式,它不依賴於被控對象的精確數學模型,特別適合對具有多輸入一多輸出的強耦合性、參數的時變性、嚴 重非線性與不確定性的複雜系統或過程的控制,且控制方法簡單,魯棒性好[1][2]。將模糊控制技術應用於一般的電子產品在國外已是很普遍的現象,單片機 常用的控制器件,把二者結合起來,可使控制器的性能指標達到最優的目的。
  • 機器智能——模糊邏輯(Fuzzy Logic)
    模糊邏輯嚴格意義上來說與之前講的機器學習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但是對於人工智慧AI(或者說是機器智能)來說,我認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所以這篇文章就來講講什麼是模糊邏輯,以及模糊邏輯的應用。本文首發在簡書,但是由於存在外鏈,最近簡書屏蔽了很多文章,故將文章重發在微信公眾號。1.
  • 模糊邏輯更易操作 飛利浦電飯煲熱賣
    模糊邏輯更易操作 飛利浦電飯煲熱賣 >>科技買手,全網尖兒貨打折/特賣推薦平臺<< 萬維家電網【原創】 作者:蘇潔 編輯:張良鈺 12年07月11日 06時49分16秒
  • R語言實現模糊邏輯推理模型
    模糊邏輯推理是以模糊集合論為基礎描述工具,對以一般集合論為基礎描述工具的數理邏輯進行擴展,從而建立了模糊推理理論。
  • 基於ARM電冰箱模糊控制系統仿真設計
    1 引 言模糊控制理論的提出,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控制方法。這種方法以微處理器構成的模糊控制器為核心,以模擬人腦的思維方式為基本出發點,不需要我們對控制對象準確建模,就能很好的解決非線性、大滯後環節、變參數對象的控制問題[1]。依靠操作人員的經驗來建立合理的模糊控制算法,就能使難控制的系統達到比較好的控制效果。在電冰箱的控制中,溫度是主要的控制對象,控制的好就有顯著的節能效果。
  • 一種模糊-PI雙模控制系統的仿真與設計
    1 模糊-PI雙模控制系統結構 模糊-PI雙模控制系統由模糊控制器(FC)和PI控制器並聯組成,並由控制開關進行模式選擇,其結構如圖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當系統偏差較大,落在某個閾值A以外時,就採用模糊控制以獲得良好的動態性能;當系統偏差較小,落在閾值以內時,就採用PI控制以獲得較好的穩態性能。 控制開關的控制規則可以描述為:
  • 鋰離子電池組監控系統研究與實現 — 模糊故障診斷
    6.1模糊控制技術概述  1965年,美國的L.A.Zadeh創立了模糊集合論;1973年他給出了模糊邏輯控制的定義和相關的定理。模糊集合這個概念的出現為經典模糊控制器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例如:設計出了模糊洗衣機、空調、微波爐、吸塵器、照相機和攝錄機等新型的家用電器設備;在水淨化處理、發酵過程、化學反應釜、水泥窯爐等工業控制領域中應用模糊控制;在地鐵靠站停車、汽車駕駛、電梯、自動扶梯、蒸汽引擎以及機器人等專用系統中的模糊控制等。  在實際工程應用中,通常都是採用微型計算機來完成模糊控制算法的。目前  的一個研究趨勢是採用單片機來實現模糊控制。
  • 基於模糊控制的汽車燈光隨動系統仿真
    摘要:利用模糊控制的原理,把方向盤轉角傳感器和車速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進行模糊化處理,計算得到汽車行駛的轉彎半徑,把輸出結果傳遞給汽車前照燈控制系統,從而實現
  • 模糊圖像處理系統及方法
    明景視頻模糊圖像處理系統主要用於公安偵查過程中對涉案監控視頻中提取的模糊圖片進行清晰化處理,解決視頻圖像線索「看不清」的難題。針對視頻偵查實戰需求,提供圖像降噪、低照度增強、去模糊、超解析度等多種視頻圖像增強處理算法,增強視頻圖像畫面關鍵細節,恢復視頻圖像中有價值的信息。
  • 人生的選擇: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正確的模糊
    1/5模糊的正確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正確的模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假如你置身濃霧中的叢林,只依稀通過太陽辨別方向,你發現此刻正確的方向上泥濘一片,前方不知道有什麼,這就叫「模糊的正確」。選擇這條道路,短期內,你不一定會做對,所以是「模糊的」,但你總是沿著正確的方向在走,所以又是「模糊的正確」。在相反的方向有一條大路,這就叫「正確的模糊」。選擇這條道路,短期內,你會走得很好,所以是「正確的」,但你並不知道這條路將把你帶向何方,所以它是「正確的模糊」。
  • 重視模糊思維方法的應用
    在這個過程中,「亦此亦彼」的狀態是客觀存在的,是[0,1]閉區間上任意取值的多值邏輯。但經典集合對事物的描述絕對化了,沒有反映事物的全貌,對「亦此亦彼」狀態的多值邏輯束手無策。而經典定量方法在討論問題時,往往是元素與集合間的「屬於」與「不屬於」或命題「真」與「假」等明確的關係。由於無法滿足對上述問題的處理,便導致了經典思維方法瓶頸的出現。
  • 基於模糊控制的恆流源
    2.2 模糊控制器的設計模糊控制器首先要根據輸入輸出變量的數量確定系統的基本結構和模糊推理類型,然後確定各個變量的取值區間即論域。其次根據專家經驗劃分各變量的模糊子集並確定各子集的隸屬函數,其中模糊子集的劃分要使相鄰子集隸屬函數相交點處隸屬度為0.2~0.5左右。最後建立模糊控制規則,即根據輸入量的模糊子集確定輸出量的模糊子集。2.2.1 選擇模糊系統的結構及其邏輯算法模糊控制器選用採樣電壓的偏差e和偏差變化率ec作為輸入量,因此該模糊控制器為二維模糊控制器。
  • 實時T-S型模糊控制器設計及其在CAN總線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但是,由於T-S模型以及相應模糊控制器的建立需要確定較多的參數且推理複雜,使得該模型僅用於理論分析,實際使用的T-S型模糊控制器至今未見報導。現場總線技術的興起,改變了傳統控制系統的結構,形成了控制網絡。由於其適應了控制系統向智能化、網絡化、分散化發展的趨勢,因而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控制領域的熱點技術。
  • 基於模糊控制技術的恆溫控制系統的設計
    模糊控制技術是通過模仿人的思維方法,運用不確定的模糊信息進行決策以實現最佳的控制效果。模糊控制所關心的是目標而不是精確的數學模型,即研究的是控制器的本身而不是被控對象。因此可以利用特殊的控制媒介,研究控制器本身。本系統以此作為出發點,以單片機為核心控制器,研究模糊控制算法,實現了精確的恆溫控制。
  • 模糊PID(fuzzy PID)仿真舉例
    但學習了解還是很有必要的,matlab/simulink有專門的模糊控制的庫,足以說明其重要性,本文通過簡單的simulink模糊PID控制為例,對matlab模糊控制進行介紹。模糊控制  之所以稱為模糊,意思就是你的輸入或對應的輸出並不具體,具有模糊性。模糊控制器的構成主要包括輸入模糊化,模糊推理,去模糊化三個主要環節。
  • 基於DSP和模糊邏輯技術的超聲波幹擾探測器US0012
    摘要:US0012是一種基於數位訊號處理器和模糊邏輯技術的高性能智能化超聲波幹擾其主要性能特點如下:(1)內含超聲波發送與接收電路、模擬信號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基於模糊邏輯技術(Fuzzy-Logic Techniques,簡稱FLT)的鑑相器和多路報警輸出電路,可適配標準的40kHz超聲波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