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龜湖公園裡有群「追風人」(圖)

2020-12-24 閩南網

  在石獅有這麼一群志趣相投的人,每到午後時分,他們就會相約到龜湖公園內一起放風箏,切磋技藝,放鬆身心。他們就是泉州風箏協會石獅分會的會員們。多姿多彩、形態各異的風箏在空中競相飛舞,成了龜湖公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傍晚,還未到公園內,遠遠就看到空中飄浮的「嫦娥奔月」風箏,長長的裙帶在風中飄舞,襯著湛藍的晴空煞是好看。拉著風箏線的是78歲的老王,只見他眉宇間透著一股專注,緩緩轉動輪軸,調節線長,還不時移動腳步,變換方向。等到風箏狀態穩定了,就將線的一頭系在固定的一處,任它飄揚。空出雙手的老王,拿出小板凳,靜靜地坐著觀望心愛的風箏在空中的姿態,十分滿意。據老王介紹,其接觸風箏竟是因為頸椎病。聽朋友說放風箏有助於治療頸椎病後,老王開始放起了風箏。果然,一年多後,他的頸椎病好了,身心也更加健康了。「老朋友見到我,都說我怎麼越活越年輕。」說到這,老王微微一笑。

  石獅風箏分會中,放風箏時間最早的是蔡金展,50多歲的老蔡放風箏已經有5年的時間。之前,跟隨兒子到山東做生意,平時下班後就喜歡逛公園的老蔡,看到公園內的老人、小孩放著各式各樣的風箏,一下就喜歡上了。「他們那裡的風箏形狀很多,也很大,這在石獅很少見。」回到石獅後,一直念念不忘風箏的老蔡,就叫家人從網上購買了風箏和相應的配件,從此踏上了放風箏的道路。為了完善設備,老王不惜下血本,購入各式各樣的風箏線和風箏輪,「你看這個輪子,可以自動調節,轉動這個開關,就會卡住線,線就不會被拉長了。還有一種是充電的……」談起風箏設備,老蔡滔滔不絕,興致昂揚。在玩風箏的過程中,老蔡對風箏的喜愛也感染了身邊的好友,有許多人因此跟著老蔡一起出來放風箏,現在也是石獅風箏分會的會員了。

  空曠開闊的龜湖公園是老蔡他們放風箏的絕佳地點,只要天氣好,每天下午四五點到晚上八九點,就是這些風箏迷們的活動時間。根據天色、風力的變化,他們還會選擇不同的風箏,白天放的是圖案好看的軟式布風箏,晚上放裝有LED燈的發光風箏。除了在公園放風箏外,有時他們還會受邀到各大慶典或比賽去展現精彩的風箏技術。石獅風箏分會作為剛發展起來的團體,現在擁有23名會員,最年長的已有78歲,最年輕的為24歲。老蔡介紹,他們計劃下一步申請創立石獅風箏協會,弘揚這一傳統技藝。(記者 林珊雅)

相關焦點

  • 石獅黃氏續修族譜 延伸宗族記憶
    近日,記者從石獅紫雲黃氏後裔口中得知,石獅龜湖鋪錦黃氏為探究族淵族脈,正在重修其族譜;無獨有偶,前不久石獅塘園黃氏也剛新修了家譜,「紫雲黃」在當地千百年間不同支脈交錯縱橫的複雜關係,正被逐一釐清。一本族譜,綿延千載宗族記憶,不免令人心生敬意。
  • 石獅大力支持41所學校少年宮建設運轉
    石獅大力支持41所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建設運轉,將之作為培育新時代好少年的重要陣地,取得了良好成效,湧現了一批先進典型,少年宮日益成為石獅市的一個少年才藝「孵化器」。據悉,僅2019年以來,從石獅各學校少年宮產生的先進典型就有:2019年國際啦啦操錦標賽青少年組亞軍(代表中國隊)——錦峰實驗學校少年宮代表隊、「平望杯」2019年全國小學生燈謎大會團體賽冠軍——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代表隊、2020年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榮獲一等獎——第三實驗小學少年宮學員李翌晴、2020「海峽冰心」杯全國青少年寫作大賽一等獎——寬仁小學少年宮學員劉金珍等。
  • 石獅:漁港鷺影【圖】
    臺海網11月23日訊 據石獅日報報導 漁船停泊在祥芝漁港,周圍有一小群白鷺在退潮的海面淺灘上覓食嬉戲,它們靈動醒目的身影與巨大的漁船船體形成反差,造成視覺的衝擊感。
  • 又一個遛娃「打卡點」公園沙池成假期好去處
    近日下午,龜湖公園裡隨處可見運動、納涼的市民和遊客。公園內的一個籃球場大小的人工沙池,更是吸引了眾多孩童玩耍。 記者在現場看到,公園沙池裡,滿是赤著雙腳,手拿沙鏟,玩得不亦樂乎的孩子,而沙池的周邊則坐著幾位家長。
  • 石獅支持41所學校少年宮……
    石獅大力支持41所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建設運轉,將之作為培育新時代好少年的重要陣地,取得了良好成效,湧現了一批先進典型,少年宮日益成為石獅市的一個少年才藝「孵化器」。石獅市少年宮綜合展示活動現場  據悉,僅2019年以來,從石獅各學校少年宮產生的先進典型就有:2019年國際啦啦操錦標賽青少年組亞軍
  • 尾牙日 麻龜醉態百出(圖)
    昨晚,警方開展整治酒後駕車行動,早報派出多路記者記錄報導,拍下麻龜的醜態,目的是勸誡他人:任何時候都不應只圖一時痛快,忘記安全,忘記責任。  相關數據  8次 近期,泉州市交警支隊將安排8次整治酒後駕車的統一行動:前的1月19日、20日和1月29日、30日及春節後的2月10日、11日和2月18日、19日。其他時間交警也將隨機上街檢查。
  • 高中生集體虐龜 變態拍照上傳網站炫耀(圖)
    臺北市一所高中傳出學生集體虐龜事件,有學生用雙腳狠踩在烏龜殼上。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新網8月24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某所高中6名男學生在北投區清江圖書館附近生態池抓龜,並以雙腳狠踩龜殼,再拍照上傳社群網站炫耀。這一集體虐待烏龜行為,疑同校同學看不下去,主動向動物保護團體爆料,施虐學生遭肉搜身份曝光。臺北市動保處表示,經訪查未見烏龜死亡,學生都未滿18歲,且無惡意,只要求學生上6小時生命教育課程,並參與志工服務。
  • 一座南京城 8個孔雀城|公園裡,城市綠洲的邀請
    城市公園正發揮著了不起的作用,回應城市中人的訴求,讓城市回歸自然。  高淳孔雀城湖畔瀾庭,一側濱湖大道緊鄰固城湖,推窗即享清新空氣,瞰盡約36000畝固城湖風光。  (實拍圖)  同時,高淳孔雀城湖畔瀾庭被瀨渚洲、寶塔、固城湖溼地三公園環抱,將城市公園綠蔭延伸到居住空間的自然脈絡裡,為久居都市的人奉上一方雅致生活,安家於此,縱享一天24h生態自然理想時光。
  • 南寧一公園設放生臺不讓放生 因有市民偷放巴西龜-廣西新聞網
    南湖公園放生臺對市民開放,但園方對部分市民偷偷放生行為表示擔心。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見習記者 李旭斌 文/圖 11月17日一大早,南寧市民黃女士約好幾個朋友,一起到青秀湖公園放生。當她們準備在公園放生臺將帶來的鯉魚和泥鰍放到湖裡時,公園保安阻止了黃女士等人的放生行為。對此,黃女士很不解,為何公園設置放生臺,卻又不給市民在公園放生呢?
  • 北京「世外桃源」 人定湖公園裡的歐式氣息
    人定湖公園位於西城區六鋪炕街25號,黃寺大街南側,是1958年發動群眾建造的公園,1994年4月進行改造,1996年6月全面竣工。
  • 高清組圖:賞全州天湖國家溼地公園獨特高山群湖
    獨特高山群湖 見真容得看天意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蔣文躍全州天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地處海拔1400~1800米的高坡,4座高山水庫、10多座湖泊貫通互補,是我區唯一、南方地區少有的高山湖泊群體溼地。
  • 石獅溼地公園 白鯽魚「凍」死?
    本報訊 「石獅溼地公園水禽保護基地附近水域,出現大片不明原因的死魚。」近日,本報新聞熱線接到讀者李女士反映此事後,記者介入採訪。有關方面表示,這些魚為自然生長,其死亡或與天氣變化有關。
  • 髒亂差的圍堰養殖場大變身,石獅溼地公園風景獨好,免費開放!
    說到石獅,可以說是中國的服裝鞋帽之鄉,近些年來,石獅的旅遊也逐漸發展,來到石獅除了去服裝城逛逛,還有了很多好去處。著名的景點有姑嫂塔、六勝塔、林鑾渡等跟海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也是石獅歷史悠久的一個見證。今天帶大家來打卡石獅一個新開發的景區——環灣溼地公園。
  • 佛教中的龜兔有什麼寓意?
    龜兔賽跑的故事家喻戶曉,那麼龜兔在佛教中有什麼寓意呢?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動物明星。首先說一下兔子,兔在佛教中有著十分特殊的譬喻,因為釋迦牟尼佛的本生中也曾經是兔王。下面說一下烏龜,佛經中常以金龜比喻生死涅槃的佛性,以「龜藏六」來比喻人應該像龜守護頭尾、四足一樣守護六根。龜,是泛指爬蟲類、龜鱉目的動物。龜甲有保護作用,烏龜可將頭部、足部和尾巴整個縮進去,作用就像武士的盔甲,大部分龜都可將頭、腳和尾巴縮進龜甲中。
  • 石獅:銀髮志願者開展環保淨「園」活動
    老年志願者正在清理道路兩旁垃圾 石獅日報供圖12月5日,一群頭戴紅色帽子、身著紅色馬甲的銀髮志願者出現在花海谷公園撿拾垃圾。原來他們是石獅市老年大學志願者服務隊的銀髮志願者。在該校執行校長範啟永的帶領下,40餘名老年志願者在花海谷公園開展環保淨「園」活動,給公園增添了一抹別樣的風景。活動當天,志願者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每個人手拿垃圾袋,不時彎下腰將散落在路上、角落裡、草坪上的塑膠袋、礦泉水瓶、菸頭、果皮等垃圾撿進袋子裡。日光下的影子、臉上的汗水、志願者隊伍身後乾淨整潔的道路和綠地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冬日裡美麗的風景畫。
  • 重慶沙坪垻區: 巴西龜黃鱔破壞一池碧水 莫去沙坪公園碧湖放生了
    重慶沙坪垻區: 巴西龜黃鱔破壞一池碧水 莫去沙坪公園碧湖放生了2015-10-16 08:44:00  水產養殖網不過一些市民在湖中隨意放生,卻給這個湖帶來了新麻煩。&nbsp&nbsp&nbsp&nbsp整治前淤泥最厚1.5米&nbsp&nbsp&nbsp&nbsp上世紀90年代,沙坪公園背後郊區有大片農田。
  • 廢棄採石洞窟變身大公園,石獅寶蓋山上居然藏了個園林,免費開放
    這個公園的前身是廢棄的採石場,石獅惠安一帶自古就有採石,長期採石後的山體形成坑坑窪窪的洞穴,洞穴在雨水的浸泡下又會產生奇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石窟公園跟浙江的蛇蟠島有異曲同工之妙,將坑窪的山體加以利用,成了一個全新的「景點」。
  • 白天鵝戀上鄭州潮湖(圖)
    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  袁曉強/圖  碧水,微風,鄉野,3月6日早上,就在鄭州南曹鄉張華樓村潮湖,一群白天鵝「戀上」了這裡的水域棲息地。它們搔首弄姿,時而潛伏水面,時而引頸鳴叫,歡快地撲騰著翅膀蕩起陣陣水花。
  • 百年雞母石雨夜突然開裂 事發石獅靈秀鎮一公園
    核心提示  位於石獅靈秀鎮靈峰村的雞母石山公園,因其園內山頂處有塊形似母雞的巨型石頭而得名。這塊雞母石相傳已有幾百年歷史,然而前日零點多,它突然裂成兩塊,其中大半塊翻滾下山坡。昨日,記者前往現場探訪。
  • 神奇的龜 寫給不養龜的人
    給一些不懂烏龜朋友看看,看了之後可能您對烏龜就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如果是資深龜友也可以看看。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錯誤歡迎斧正。 首先說說烏龜這個詞吧。烏龜已經成為中國人對一切龜類的統稱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叫烏龜呢?怎麼不叫白龜? 這是因為千百年來傳統叫法導致,中國的土地上有一種本土龜名叫 中華草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