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和孕產婦是社會關注群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如何做好嚴守母嬰安全底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截至目前,深圳實現全市孕產婦和新生兒「零感染」「零死亡」和醫務人員「零感染」。深圳婦幼保健院編寫的相關指引和彙編,保障了疫情期間全市孕產婦救治的有序進行。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獲悉,目前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除口腔科、耳鼻喉科等科室未開診外,其他科室均已恢復開診。截止至2020年3月10日,醫院共有136位專家醫生開通了線上「新冠肺炎專家免費諮詢」服務,累計諮詢達6200多人次,位居深圳市市級醫院前列。
「智慧醫院」免費諮詢達6200多人次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姚吉龍表示,疫情發生後,醫院內修指引做好醫務人員防控工作,外編手冊以提升婦幼群體防控意識和技能,同時還派駐優秀團隊人員馳援市三院,下好全市「一盤棋」。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參考國內外文獻並整理各專家指導建議,迅速形成《深圳市妊娠合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評估與管理的工作指引》,並通過深圳市衛健委以全市指導性文件正式印發,規範疫情期間孕產婦救治工作,保障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相關工作有序進行。該院還組織相關專家對疫情防控信息和感染防控知識進行研究和梳理,編輯印製了宣傳手冊幫助全市孕產婦及嬰幼兒家屬解決疫情期間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面對疫情,醫護工作者只有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才能更好地救助他人。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精心編制了《婦幼保健系統新冠病毒防控知識彙編》,囊括了醫院針對新冠防控所制定的47個防控流程、預案、復工指引、防護服穿脫示意圖等內容,為醫務人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
為抗擊疫情,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原有的新生兒科團隊成員已基本安排至其它重要科室支援,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緊缺。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作為「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充分發揮專科優勢,第一時間組建救治小組,由具有豐富的新生兒治療、搶救、護理經驗的醫護人員組成,由新生兒科主任楊傳忠擔任組長首批成員共9名以支援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疫情期間,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還發揮網際網路優勢,推出「智慧醫院」平臺,提供新冠肺炎和產科、婦科、兒科疾病專家免費諮詢服務。從1月份截止至2020年3月10日,醫院共有136位專家醫生開通了線上「新冠肺炎專家免費諮詢」服務,累計諮詢達6200多人次,位居深圳市市級醫院前列。
增加節假日醫生出診錯高峰
「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開展,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作為全市婦幼保健業務指導單位採取了多項舉措,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恢復醫療保健業務,滿足市民需求。」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姚吉龍表示。
據了解,深圳市婦幼保健院要求前期停診科室在完成防護培訓後儘快復工,同時實行地毯式全員培訓,培訓考核合格一個,復崗一個。目前,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除紅荔院區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體檢科及福強院區口腔科、耳鼻喉科、聽力診治中心暫未開診外,其他科室均已恢復開診。
復工期間,如何緊抓疫情防控?記者了解到,目前所有科室門診(急診和紅荔院區發熱門診除外)實行分時段全預約就診,不設現場掛號和加號,醫院要求患者按預約時間內到達就診,不要提早或遲到。
據了解,對於就診需求較多的門診和病區,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會調整科內排班,減少就診人員集中在工作日到院,增加節假日醫生出診人數並增加放號量。
深圳婦幼保健院目前採取了多層防控措施。進入醫院院區時,深圳市民患者需在預檢分診處測體溫,配合醫務人員如實填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病學史告知書》並在就診時交給接診醫生面籤。而需要住院、行有創操作等情況的患者要提前進行核酸檢測。
在防疫期間前往醫院的陪診及探視人數有所限制。據介紹,除老年體弱、兒童、當天預約門診手術者(憑手術預約通知單)或其他產科特殊就醫者(如36周以上、高危產婦等)允許1人陪護外,其他就醫人員不允許陪護人進入門診樓。每名住院病人原則上只留一名陪護人員,陪護人員要佩戴口罩。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鮑文娟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範文婷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曾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