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邊界的今日頭條真的好嗎?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從品牌、用戶獲取信息的成本、算法精準度等三個方面一一論證,一個沒有邊界的今日頭條真的好嗎?

2012年8月一個叫今日頭條的APP發布了它的第一個版本。這個產品,我們似乎感覺不到它的邊界在哪裡,新聞、視頻、短圖文、問答,似乎可以在今日頭條這款app找到一切想要的內容。2013年 今日頭條上線頭條號;2016年8月發布5.7.2版本支持視頻直播聊天室,並逐步引入小說資源;2016年6月5.5.4版本更新了1. 頭條內問答版塊優化升級;2. 增加嘉賓直播室、熱門電影、重度財經用戶的財經卡片等多個卡片類型;3. 優化視頻合輯,專輯內看視頻;2016年12月發布的5.9.0版本推出微頭條,一個類似微博的短圖文功能;2017年9月6.3.4版本更新小視頻功能;2018年1月6.5.5版本,一個轟動全民的【百萬英雄】上線,每場瓜分數萬紅包;

在1.1版本時,頭條的簡介是這樣的:

今日頭條:讓你每天看到最具人氣、最個性化的新聞, 幫你及時了解正在發生的大事。發現人氣熱點 – 收集最受網友關注, 轉發和評論最多個性化推薦 – 了解你的閱讀習慣, 選出符合你口味的內容實時聚合評論 – 聚合網友評論, 頂踩出最犀利的評論快速省流量 – 簡潔精緻的界面, 加載迅速節省流量1.1版本時,頭條的定位還是一個新聞分發平臺。

而如今頭條的簡介是:

今日頭條,最懂你的信息平臺官方推薦精品應用 單用戶使用時長超過76分鐘近億網友與你一起在頭條!熱點資訊應有盡有 — 智能算法推薦你感興趣的信息、無數明星大V在這裡跟你互動;人人都是原創作者 — 發布自己的微頭條、與千萬網友在問答區參與熱點討論;發現生活記錄生活 — 有全網精彩無廣告短視頻,也有草根生活喊麥達人原創小視頻;

它的功能已經遠超一個普通新聞客戶端所能承載的內容,成為一個集微博、新聞客戶端、視頻播放app、問答社區、知識付費等產品為一體的大融合

在19年舉辦的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CEO朱文佳給出了今日頭條的產品邏輯,是以「一橫一豎」概括過去歷年的演化,「一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方式。

就是這一橫一豎,使得今天的今日頭條既可以看電影又可以看新聞,還能發動態。

牛奶不是什麼行業大佬,但以牛奶粗淺的產品認知,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產品邏輯。下面開始從品牌、用戶獲取信息的成本、算法精準度等三個方面一一論證。

01 品牌意識模糊

品牌是消費者對於一個產品的記憶點。

現在讓你回憶趕集網能幹什麼,還能想的起來嗎?那一串找什麼,我只能記得找工作了,這樣的品牌定位不算優秀,信息點太多,很難讓人記住。

有沒有什麼品牌的定位是我能解決你的一切問題?手機算嗎?

手機雖然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但它終究是通訊工具,我不能把它當作空調來用。

網際網路產品都會給自己的產品做定位、做品牌,是希望用戶在想到一類問題時第一個是能想起自己的產品。比如:想學習知識,我們可以想到「得到」;想看電視劇,我們會想到「愛奇藝」。政府給頭條的定位是新聞媒體,但這顯然不是一個普通的新聞媒體。

在營銷領域有一個著名的4P原則,第一P就是產品,好的產品是要有清晰的定位、目標客戶,並通過核心功能滿足顧客利益點。

通常情況下,用戶會根據自己的訴求,選擇適合的媒體,想看娛樂熱點打開微博,想看深度文章打開微信公眾號。這裡其實存在一個用戶自主選擇的過程,而今日頭條希望用戶不用選擇,在一個app內解決,這就引出了我們下一個要討論的問題。

02 增加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成本

我們通過不同的媒體平臺可以高效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比如產品經理可以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學習相關內容。

搜索平臺什麼都有,但我們仍然會選擇一些專業平臺,是因為可以免去信息篩選的成本。比如:用戶想要看專業深度的文章,搜索結果給用戶提供的內容類型卻多種多樣,包括問答、微博、視頻和文章,這就需要用戶自己篩選信息。

當然在搜索的場景中,用戶是知道自己需要篩選信息的。這是符合用戶預期的。但如果用戶打開愛奇藝,裡面全是深度文章,這就與用戶預期不相符。

那麼根據上述幾個觀點,用戶打開今日頭條的預期該是什麼?用戶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的成本是否被平臺放大?

牛奶認為大眾對今日頭條的定位還是新聞熱點,我們可以看一張數據報告。

看似這個報告顯示了今日頭條在科技領域的縱深發展,但仔細看熱點文章的前五名,都是和熱點新聞息息相關的。

科技類有一個大號叫「科技美學」,他在微信公眾號的文章閱讀量有10萬+,而打開他的頭條號,閱讀量不過一千多,互動評論幾乎沒有。

這一定程度說明了用戶在今日頭條app時,對熱點之外的垂直深度的解讀文章是沒有興趣的,容納太多這樣的文章反而增加用戶的信息篩選成本。

有人可能會說,今日頭條的算法很好啊,是興趣推薦,系統會推薦用戶想要的。但當不確定因素過多時,算法推薦會準確嗎?

03 不確定因素太多,對算法是一種傷害

眾所周知,今日頭條的算法是它的制勝法寶。算法的準確性是在用戶對今日頭條的定位是新聞資訊平臺時才能起作用。

計算機是怎麼知道我們喜歡看什麼內容呢,主要從人的特徵(興趣、職業、年齡、性別、機型、用戶行為)、環境特徵(地理位置、時間、網絡、天氣)、文章特徵(主題詞、興趣標籤、時效性、熱度、質量、作者來源、相似文章)、所關心的內容綜合分析得出。

看似無比精準的計算,可這是人啊,人是有心情變化的。

我們想學習的時候打開學習產品,我們想娛樂的時候打開娛樂產品,可當一個產品沒有定位的時候,我什麼時候都打開你,你怎麼知道我此刻想什麼,心情如何,難道要在我的大腦植入晶片?

當一個計算機面對的信息太多,隨著系統複雜性的提升,系統噪聲變大,作為一個機器,它還如何作出準確判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觀點沒有對錯,歡迎交流討論。

推薦閱讀:

人為何閱讀–關於內容最核心的思考

抖音快手電商化,對淘寶的衝擊有多大

#專欄作家#

作者:牛奶,公眾號:產品經理的小紅書

本文由@牛奶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新CEO朱文佳:今日頭條的邊界是「一橫一豎」
    新京報訊(記者 白金蕾)今日頭條的邊界是什麼?從頭條號、短視頻,到問答、微頭條,直至近期的搜索,「邊界」這個詞對於今日頭條來說,似乎並不存在。在11月15日舉辦的生機大會上,上線7年的今日頭條首度公開了其產品邏輯,以「一橫一豎」概括過去歷年的演化:「一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方式。
  • 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拓寬內容價值邊界,助力品牌長效增長
    匯聚多元化用戶需求、多品類內容生態的今日頭條,已成為各大品牌與用戶建立深度連接、激發生意新可能的沃土。 從單一平臺到複合生態,拓寬好內容價值邊界 好內容既是用戶「看見更大的世界」、創作者表達「真知灼見」的窗口,也是品牌打贏流量爭奪戰的關鍵。
  • 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今日油條被今日頭條告了
    今日油條?嗯,這個今日油條夠厲害的,不但山寨了今日頭條,還把王思聰吃熱狗,格力廣告語,西貝超級話語,全部山寨了一遍。好油條,今日造!哈哈哈,如果搞個小店,還有點意思,但你這麼大張旗鼓搞連鎖加盟,人家不告你,才怪呢,況且,這形象山寨得太嚴重了。
  • 今日頭條:人人都可以來,離開時也不會留戀
    5年的時間,張一鳴的今日頭條早已衝破了邊界的桎梏,從一開始的新聞客戶端,進化到後來的內容分發平臺,如今已是集社交、問答、視頻、信息分發於一身的龐然大物。一旁的程維和王興有異議:快是必要的,但太快,輪子會飛出去。兩人的背後矗立著估值已過千億的美團和滴滴,和今日頭條一樣,過去的五六年裡,他們用一種現象級的速度向外擴張,不斷打破邊界。
  • 今日頭條推廣重磅資源來襲,《2019-2020今日頭條營銷通案》發布
    由於今日頭條構建的優質內容生態,今日頭條推廣在助力品牌實現內容營銷突圍的優勢越來越明顯。近日,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又對今日頭條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解讀,指出在普惠程度上,今日頭條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平臺,在內容豐富程度上,今日頭條能夠支持多種分發方式和內容題材。這些都為今日頭條推廣進一步發揮內容營銷影響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 今日頭條-用算法計算世界
    今日頭條的產品設計是工程學:不強調路徑,通過實驗和計算得到問題的最優解。如果把信息流動看作一個海洋世界,算法好比聲納,不斷探索海洋的構造和邊界:哪裡有魚?是大魚還是小魚?怎麼吸引魚群把魚聚集起來?一、用算法尋找流量今日頭條有一個效率工程部門,專門優化信息分發。
  • 今日頭條閱讀量怎麼刷 今日頭條怎麼漲粉快
    今日頭條閱讀量怎麼刷呢,這也是很多小夥伴們關心的一個問題。就讓小編告訴你今日頭條怎麼漲粉快吧~
  • 「今日油條」商業碰瓷「今日頭條」
    10月16日,「網際網路圈內事」趕到輿論中心「今日油條」實體店鋪調查一下具體情況。在趕往店鋪的過程中與計程車司機師傅閒聊時發現,這一話題已經在當地上了「熱搜」。「我是基本每天都看今日頭條,這個老闆這樣幹可真是太有才了!」當被問及如何看待這件事時,司機師傅卻一臉認真地說:「老闆這樣幹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 「今日頭條」把「今日油條」起訴了
    除了「借鑑」LOGO設計以外今日油條還把今日頭條的這設計上的各種相似度今日油條這是想和今日頭條做兄弟的節奏嗎?這不,就在8月中旬今日頭條起訴了今日油條回到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案件
  • 今日頭條不讓今日油條傍身上 今日油條說把今日頭條當偶像 你咋看?
    今日頭條為何要起訴今日油條今日油條和今日頭條到底有多像呢?首先從LOGO上看,一樣是紅白組合配色、「紅框底+白字」的形式,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LOGO上寫的是頭條,另一個寫的是油條。其次,今日頭條標語「你關心的,才是頭條」很多網民耳熟能詳,而今日油條的標語則是「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9月11日,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開庭審理了該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案。
  •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參與者還有餅多多、快手抓兵!什麼操作?
    還記得很久之前有一篇關於鄭州的文章特別火,那個時候,鄭州的網際網路人朋友圈每天都在被這篇文章刷屏;有人說著自己的無奈,有人吐槽著環境的影響,好像「鄭州真的沒有網際網路「,亦或者這篇《鄭州沒有網際網路》激起了鄭州網際網路人的沉默共識
  • 今日油條和今日頭條的恩恩怨怨……
    近日,今日頭條將今日油條告上了法院,起訴理由是今日油條涉嫌侵權,從今日油條的招牌到店內的宣傳來看,確實很像,並且還有很多涉及快手,拼多多的山寨宣傳。今日油條老闆有著7家店鋪,並且正在大力推廣加盟連鎖,和其他公司也有著戰略合作。近日油條難道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
  • 今日油條被今日頭條起訴,員工回應:我賣的是「今日的油條」
    10月15日,「今日油條」的員工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作為員工,他個人認為「今日油條」的意思就是「賣的是今日的油條」,沒有其他意思。的口號是「你關心的,才是頭條」;而今日油條的口號是「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
  •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
    ,還把今日頭條的標語「你關心的,才是頭條」改成「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就連菜單,也根據今日頭條APP界面來進行設計。因此,「今日油條」早餐鋪借著今日頭條的熱度火了好幾個月。如此高調的經營方式引來了今日頭條的不滿。9月11日,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開庭審理一起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案。該案原告為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被告為今日油條。
  •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油條老闆回應亮了
    APP的口號是「你關心的,才是頭條」;而今日油條的口號是「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但是,這個名字和logo真的不侵權嗎?包括王思聰的那個卡通形象,都是被王思聰註冊(應為『認證』)過的。」另位網友回復稱:「估計就等著告,越告越火。」
  • 如何看待「今日油條」店鋪被今日頭條起訴商標侵權
    客觀事實上,『今日油條』因為在名稱、裝修、logo、菜單上與『今日頭條』非常相似,毫無疑問是搭了『今日頭條』的便車。『油條』是否侵犯了『頭條』的商標權,在『頭條』不屬於馳名商標的情況下有一個大的前提條件,即『油條』和『頭條』必須屬於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的商品,必須屬於同一種服務或者類似的服務,這個基本的法律認定原則是不能被突破的。市場上面的商業標識千千萬萬,如果沒有邊界進行保護,那市場經營行為就會亂套。
  • 淺析今日頭條產品矩陣
    當然還有本文主題,頭條多元化的各種產品也是強大的競爭優勢,多元化的戰略目標也在於此。內容源把控、先發優勢、相關多元化的各種產品、競品的劣勢,我認為這四點是頭條的一體兩翼可以攻城略地的主要武器。2.搜索系統我們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用過今日頭條的搜素嗎?」
  • 今日油條與今日頭條,今日頭條以商標侵權起訴,還會敗訴,為什麼
    」的早餐店火了,因為與今日頭條的科技公司商標神似,廣告宣傳語也和今日頭條的幾乎一致。其他公司申請今日頭條相關商標,大部分被駁回。;而且今日油條是賣早餐的,今日頭條是科技公司,八竿子打不著。不屬於引起公眾誤導的,所以今日頭條要想以商標侵權很難勝訴。
  • 火了也被告了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
    先說店招,紅白相間的色調,加上LOGO圖,雖然字體不同,但是很難不讓人想到今日頭條!今日頭條:你關心的,才是頭條今日油條: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再來看看這家店的菜單,也是走的今日頭條風。」被「今日頭條」告了?
  • 「今日頭條」起訴了「今日油條」
    看著門店風格,這個今日油條,和今日頭條到底有沒有關係呢?股東關係也不複雜,一個自然人股東,一個法人股東。三、今日油條商標為什麼用今日油條呢?據說還申請了商標,還是5月14日申請的。這可是公司成立的第二天,或許是拿到執照和公章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