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單身者法?公共場合親吻和摸對方系違法行為,監禁1個月

2021-01-09 蕭中九歌

文·蕭中九歌

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親吻要佔據很大的比例。

此等刻在人類基因裡面本能的東西,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社會。

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較為落後,人類為了區分敵我、緩解自身服人焦慮、獲得安全感。

靠著肢體動作親吻和撫摸來表達自己的愛意和表示自己是安全的、無威脅的。

當人類進入到近現代社會以後,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們觀念的變化。

親吻往往被用來表達異性之間的暖暖愛意,也有較少部分被用在親情之中。

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異性之間用的比較多,同性暫時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上面的都建立在自己有伴侶的基礎之上,如果自己是單身,又看見一對情侶在親吻和撫摸。你會感受到世界濃濃的惡意。

下面有類似的法律很好的保護到單身者們最後的倔強。

在一些穆斯林國家,於公共場合親吻是違法的行為,更是一種道德上的汙點。遭人發現是要被法律制裁的。

距離中國較近的印度同樣執行著類似的法律。在大街或者其他公共場合親吻會被以「非法使用公共場合的罪名」罰款500盧比。

吻,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年輕人對此更是樂此不疲。

他們有著天然旺盛精力和較為充裕的時間。

但是也有可能會遭到社會的毒打。

1967年的西班牙爆發了一個著名的事件。西班牙政府以法律和道德的名義,對本國的130對有過公開親吻行為的情侶,進行法律上的處罰和道德上的譴責。

之後,以上情侶不服一起跑到港口表示抗議,結果統統被捉住扭送警局進行改造和處以大額的罰款。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抗YI之吻」。

21世紀杜拜曾頒布新的法律,打算藉此抑制公共場合的不雅行為,主要的抑制目標就是公共場合的親吻和撫摸行為。

一對英國夫婦到杜拜後就觸犯了這樣的法律,結果被判定違法。遭到當地部門監禁一個月,且不得假釋。

雖然該英國夫婦的家人最後不知道從哪裡請來外交官的援助,但最後還是沒能營救成功。

這樣的法律,大概是對單身者們在社會上最後尊嚴的保護。

但遺憾的是,中國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情侶在公共場合親吻和撫摸是違法的。

不過一些大學對此行為進行了矯正。

2005年,湖北某大學以情侶在公共場合親吻,被巡視的檢查人員發現並上報給德育部門。

很快的,該學校做出一項決定:根據《XX學生違紀處分規定》,兩個人都被以公共場合發生不當行為的理由開除學籍。

雖然二人極力挽救,但不起作用。

無奈之下把學校告上法院。

真是血和淚的教訓。

如果中國也出臺這樣的一項政策,屏幕前的你是支持還是反對呢?

歡迎在屏幕下方留言。

一個學新聞的歷史故事持有著。關注我,這裡有現象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對幼女又親又摸的父親,到底有沒有「違法猥褻」?
    近日,一樁父親當眾對女兒「又親又摸」、疑似猥褻的事件引發輿論關注。 (此前報導:高鐵上男子撩起女孩衣服親吻,系父女關係!
  • 在新加坡公共場合不要擁抱或親吻任何人,還忌說「恭喜發財」?
    在新加坡公共場合不要擁抱或親吻任何人,還忌說「恭喜發財」?新加坡華人的姓名與我國的漢族相同,但不少華人基督教徒還有英文名字稱呼時可用西方叫法。在新加坡,頭部被視為心靈之所在,摸別人的頭會使人有遭受汙辱之感,尤其不要摸小孩的頭。在公共場合不要擁抱或親吻任何人。新加坡政府不贊成吸菸,法律規定在電梯裡、影院內和一些公共場合嚴禁吸菸,違者將被罰款。新加坡各民族都有特殊的禁忌。
  • 公共場合中的冒犯難題
    面對這些冒犯的行為,很多人會感到手足無措。  4月19日下午,在河南省鄭州市的62路公交車上,上層中間座位的一對情侶,旁若無人地親吻、擁抱和撫摸。此情此景讓幾位同車乘客尷尬地下到一層並告訴司機。司機無奈地用廣播提醒乘客文明乘車,不要影響其他乘客,這對小情侶才停止已經長達36分鐘的親吻撫摸。此事值得深究之處在於,如果在司機廣播提醒之後,這對小情侶依然故我,那麼此時應該怎麼辦?
  • 違法!昧下零錢?違法!感覺躺著都違法…日本的法律有多讓人抓狂??
    勸酒強制勸酒的,處以48小時以下監禁、1萬日元以內的罰款;如被勸酒者酒駕或者因酒肇事,勸酒者與之同罪日本:根據日本《防止醉酒擾亂治安法》第2條規定,強制勸酒行為將被處以48小時以下的監禁,1萬日元以內罰款;如被勸酒者酒駕或因酒肇事,勸酒者同罪。
  • 高校情侶親密行為公開到什麼程度?
    北京一所高校的大學生空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在電影院還熱吻過,因為我覺得在看電影時親吻比較有『感覺』。」在空空看來,情侶之間在公共場合有一些親密舉動是合情合理的,而她的觀點在大學生中不是個例。回憶起他在校園裡目睹情侶親密行為的場景時,他說:「剛走出食堂,我就看到不遠處一棵樹下,一對情侶親密地依偎在一起,相互撫摸著對方的臉頰,之後就開始接吻,感覺周圍瀰漫著一股愛情的氣息。雖然說他們的行為沒有違法,但畢竟在公共場合,要考慮一下其他人的感受。」
  • 張明楷新作:對向犯中必要參與行為的處罰範圍(比較法研究2019年第5期)
    例如,即使被拘禁者教唆他人私放自己,也不受處罰( 第 120 條)  。但這一結論不是來源於必要的共犯( 因為教唆絕不是必要的)  ,而是由單純脫逃不受處罰推導出來的。國家的監禁作用是在與他人侵害的關係上受保護的,而不是在與被監禁者的關係上受保護的」。〔4  〕 換 言之,在這樣的場合,刑法規範並不保護由必要參與人所攻擊的法益。
  • 新固廢法9月起正式實施 固廢違法行為將面臨更嚴厲懲罰
    北極星固廢網訊:《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新固廢法」)已於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全面修改固廢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的重大任務,是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迫切需要,是健全最嚴格最嚴密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重要舉措。新固廢法對產廢者責任、固廢全過程監管等進行新的規定。
  • 除了摸腿、摸胸,還有哪些交通違法行為會被抓拍到?
    其實我們的道交法裡頭並沒有「摸腿扣分」這樣奇奇奇怪的規定,不會有如此具體、詳細的行為描述,這一類的違法行為一般統稱為「妨礙安全的駕駛行為」。除了摸腿、摸胸、摸奶以外呢,還有哪些不文明的交通違法行為會被抓拍到呢?1、開車打電話。不帶手機會死,不開手機會慌,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精神病」,吃飯離不開手機,蹲坑離不開手機,開車也離不開手機。
  • 張明楷:妥善對待維權行為避免助長違法犯罪
    將債權人對債務人採取跟蹤、糾纏、恐嚇、辱罵等方式實施的討債行為以尋釁滋事罪論處,違反了罪刑法定原則。認定犯罪的前提是行為符合相關犯罪的構成要件,但對構成要件的理解與適用要以保護法益為指導。抽象地說,尋釁滋事罪的保護法益是「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一種社會法益。但是,「社會法益只是個人法益的集合,是以個人法益為其標準所推論出來的。
  • 張明楷:妥善對待維權行為避免助長違法犯罪
    將債權人對債務人採取跟蹤、糾纏、恐嚇、辱罵等方式實施的討債行為以尋釁滋事罪論處,違反了罪刑法定原則。認定犯罪的前提是行為符合相關犯罪的構成要件,但對構成要件的理解與適用要以保護法益為指導。抽象地說,尋釁滋事罪的保護法益是「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一種社會法益。但是,「社會法益只是個人法益的集合,是以個人法益為其標準所推論出來的。
  • 父女關係就不算猥褻違法行為嗎?專家告誡家長分清親情與法律的邊界
    11月1日,一些法學專家和社會學者與部分在京媒體記者進行網絡連線問答,專家們告誡家長:要分清親情與法律的邊界,要知法守法,不能觸及法律「紅線」。 專家們首先對猥褻、猥褻罪做了解釋。在《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確規定,所謂猥褻,是指以刺激或滿足性慾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實施的淫穢行為。
  • 公共場合的不雅行為,你中招了嗎?
    那麼我們在公共場合除了蓬頭垢面、衣衫不整外,還有哪些行為是極為不雅的呢?一起來看看吧,對你以後的人際交往我想會有所幫助的。2《公共場合挖鼻孔》平時你自己挖鼻孔可能沒有覺得有什麼,可是如果在公共場合你看到一個人正在那裡挖鼻孔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 在公共場合如何行為舉止更得體
    原標題:在公共場合如何行為舉止更得體   剛從英國回上海,去滷肉店買燒雞,只剩一盒燒雞和三盒其他雞品了。正在跟店員說要買的東西,一對夫婦過來,徑直大聲插嘴問價,邊問邊在四盒裡挑來挑去。他們的強勢插隊讓我說了一半的話卡於喉嚨,目瞪口呆,直到先生提醒我趕快付錢,才想起國內並不講究排隊,不打斷他們我的燒雞也要沒有了。
  • 亂港分子鐘翰林被判4個月監禁
    「 港獨」組織「學生動源」前召集人鍾翰林於2019年5月,在香港立法會大樓示威區與團體「保衛香港運動」爭執,期間毀壞對方的五星紅旗。鍾翰林早前在東區裁判法院被裁定侮辱國旗及非法集結罪名成立,29日被判處即時監禁4個月。
  • 婚外性行為是否違法?
    婚外性行為是指已婚人士與配偶之外的人發生性關係的行為,且不論是否涉嫌違法,從道德層面來說,婚外性行為實不可取。人類雖屬世界頂層高級動物,但之所以為人,根本原因在於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且可以進行意識活動,男女亦各有生理需求,但須遵守法律和社會公德。
  • 淺析侵權行為法律構成要件之一的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違法性侵害行為)二.違法行為包含:行為、違法、侵害三個要素。1.行為。這裡的「行為」是帶有侵害性的,是受人意識支配和意志左右的作為與不作為。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無意識的身體運動就不是行為(如睡眠中身體運動,因痙攣、心肌梗塞而導致突然暈厥狀態下的身體運動)。在民法上,「行為」與「動作」、「運動」不是一回事。2.違法。侵害行為須違法,違反法律規定。
  • 張明楷:司法機關應當善待討債、自力救濟、職業打假等維權行為,避免助長違法犯罪​
    認定犯罪的前提是行為符合相關犯罪的構成要件,但對構成要件的理解與適用要以保護法益為指導。抽象地說,尋釁滋事罪的保護法益是「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一種社會法益。但是,「社會法益只是個人法益的集合,是以個人法益為其標準所推論出來的。個人的一切法益都是得到法律的承認和受法律保護的,而社會法益的保護是受到限制的。
  • 南昌公安,父女「不構成猥褻」於法有據嗎?
    據視頻拍攝者網友「小雨「說,10月27日下午,她從廣州南乘坐G1402次高鐵,快到長沙南站,她發現旁邊座位的異樣舉動。「小女孩一直在說,不要不要!」小雨說,這種行為太過分了,真是女孩的爸爸,那舉止也超出了正常的親密範圍。小雨留意到,旁邊還坐著小女孩的媽媽和外婆,二人一直在玩手機,對此毫無反應。
  • 上課摸男童下體 興趣班老師:我就是逗他一下
    根據聊天信息,8月2號下午4點左右,記者找到了位於鹽田區海山路廣富百貨二樓的這家培訓機構,涉事的繪畫老師姓楊,正在給班上三名學生上課。據工作人員介紹說,楊老師今年三十歲左右,目前單身,尚未結婚,在學校已有3年教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