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的不只有早產,還有麻醉過早失效的剖腹產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子路頭 果殼病人

女兒兩個多月大了,回憶不久前的分娩經歷,可以說是百感交集,箇中滋味或許只有生了早產寶寶的爸媽才能共情。

獨自在家的深夜,

我提前破水了……

雖然預產期是2020年10月10日,但在8月中旬,我就強迫症似的把待產包全部整理好,並在to do list裡愉快地劃掉這一項。

8月27日早上,小腹墜脹,我還和老公說是不是小孩在調轉胎位,頭頂到小腹了才會有這種感覺?(事後來看,我當時真的心太大了,後來護士和我說那就是宮縮啊!)當天晚上,我還照常做了有氧運動,感覺身體特別疲憊,而且孕晚期一直沒有水腫的我在那兩天突然嚴重水腫,讓人很納悶,於是很早就去休息了。

凌晨3點左右,醒來要去廁所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尿床」了,床單溼了一片,約A4紙大小。腦子瞬間嗡了一聲——羊水破了。

寂靜的深夜裡,我能聽到自己瘋狂的心跳。老公當時剛好出差在外,我獨自在家,只能深呼吸了幾次,並告訴自己馬上冷靜下來是當下對寶寶和我自己最好的保護。通過快速搜索到的信息,我拿了一個枕頭把屁股墊高,防止羊水過多流失,並電話了爸媽求助。

破水那天的下午,肚子還沒完全起來就沒了 | 作者供圖

接到電話後,爸媽飛速趕到,抄上了我手邊早已準備好的待產包,開車載著繼續平躺抬高屁股的我,衝到閔婦幼,把我送上了擔架。事實上,當時要是再晚兩三個小時,我媽就踏上去西安的旅途了(寫這篇記錄的時候她正在西安,第二次出遊可算成功了)。

8月28日早晨6點,此時我的產檢主治醫生也上班了,這無疑給了我巨大的安慰。但是,B超顯示我腹中的胎兒仍是橫位,幾位醫生都一致認為需要立即剖腹,以防臍帶脫垂。臍帶一旦脫垂,孩子可能5分鐘就沒氣了。我選擇了無條件相信醫生,籤了一大堆風險告知單,但一個字都沒有看,不想為自己帶來過大的心理負擔。

在等待手術的過程中,為了讓自己冷靜,我安排好了工作,和老公溝通了一下,和最好的幾個朋友聊了天……沒有給自己留下胡思亂想的時間。但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我還是無比恐懼,畢竟風險都是存在的,誰都不知道會不會落在自己身上,就像我過去都未想過自己會早產一樣。

胎兒在子宮裡的位置,從左到右依次為:

頭位、臀位、橫位 | thevbaclink

胎兒橫位,可能的一個風險就是臍帶脫垂。

脫垂的臍帶易受壓迫,影響血液供應,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

| McGraw-Hill Education

剖腹產過程中,

麻醉提前失效了

術前準備時,我並沒有遇到其他人經歷過的插導尿管痛、腰麻痛,而且,內檢的醫生也非常溫柔。但我遇到了一個預料之外的痛苦——術中麻醉過早失效。

在手術進行了大約40分鐘,醫生按壓著肚子把女兒拉出來的時候,我就已經隱約感到呼吸急促,肚子的疼痛如潮水般漸漸地湧上來。一開始還想著要不先忍忍,但幾十秒之後,疼痛就到了讓我恍惚的程度,感覺醫生整理內臟的過程我全部都能清楚地感覺到,自己就像一塊破破爛爛的麻袋,被扯來扯去。

好在麻醉師一看苗頭不對,趕緊推了麻藥,但這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強烈的疼痛導致的窒息感,讓我覺得蓋在我鼻子上的那塊薄薄的手術布馬上就要把我悶死了。神奇的是,麻醉師居然明白了我無法說出的心聲,幫我把手術布掀開了一點。到現在,我仍舊超級感激她的這個舉動!

5分鐘後,麻醉師又給我加了第二輪麻藥,讓我們都很沮喪的是,作用依然甚微。她說不知道為什麼,別人加到了這個量腿都動不了,可我由於疼痛難忍,腿一直在調整位置,這也非常影響操刀醫生的工作。因此,她最終加了第三輪的麻醉,一種飄飄欲仙的上升感馬上遍布了全身,一瞬間頭也暈暈的,不過整個人立刻放鬆了。

到此為止,產程中最讓我無法忍受的部分已經過去了。之後,宮縮不良導致了500毫升的出血,但醫生做了妥當的處理。

讓人想起來還是不寒而慄的產房樓道 | 作者供圖

為什麼自己會早產,

或許永遠也想不明白

寶寶一出生,就馬上送到了對面的復旦兒科。因此,術後那幾天,生理上,其實我得到了非常好的休息,可心理上,我的心就像在坐過山車,跌宕起伏。

術後第一晚,有個問題我想了一整夜,想到幾乎完全讓我忽略了傷口痛,那就是為什麼我會早產?我像一個失戀的人,腦中放映電影似的回憶孕期的點滴,很想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我會讓寶寶提前一個多月出生,讓她一個人孤單地躺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

是不是8月27日晚上我例行做的10個深蹲有問題?是不是吃掉的某次海鮮不新鮮或加熱不徹底……我甚至不知道怎麼發朋友圈告訴大家女兒出生了,除了困惑,我當時也覺得很羞愧,似乎早產是一件不怎麼光彩的事情。

在寶寶住院期間,我延後了月子中心的入住時間,在媽媽家坐月子。進入了機械化的擠奶看劇的日子,每天的期待就是凌晨12點10分查看復旦兒科的藥品清單。如果當天的醫藥費很便宜,說明寶寶一切都好,如果出現了什麼特殊的藥,我又會進入一個「搜索某度,看到嚴重病症干著急,失眠」的惡性循環。現在回想起來,某度搜到的知識不成體系,而且經常都是嚴重的疾病,真的對人的心態非常打擊。等天亮了,我又好好吃飯,認真擠奶。

可是,由於無法看到寶寶,每周只有固定的電話時間可以詢問情況,我仍然有強烈的無力感。而且,對於只見過一面的寶寶,我根本就感覺不到自己是一位母親,更像是一個需要完成任務的擠奶機器。

就這樣,寶寶在醫院住了46天之久,而我也在煎熬的情緒中逐漸恢復了自己的身體。

女兒在NICU的第20天,我求著醫生拍了一張照,

這是寶寶住院46天裡我唯一一次看到她。

| 作者供圖

早產寶寶的情況讓人揪心

家人愛人都在給予我關心

在醫生的幫助下,寶寶過了呼吸關和感染關,但卻在餵養關卡了大約一個月,出院的希望再次落空。

得知自己的母乳又讓寶寶便血的消息,我再次崩潰了。我和老公哭訴自己日復一日的擠奶,非常嫉妒他還可以上班,而我的生活從此脫離了正常,以3個小時為循環,沒有一天頭腦是清醒的。但也通過這次經歷,我很慶幸自己嫁對了人,在大家都承擔巨大心理壓力的情況下,老公的鼓勵和擔當總是及時緩解了我的沮喪,也是他陪我走過了人生中第一個比較大的坎。

家人對我的照顧也無微不至,每個人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疏解我的情緒。也是在反覆的失望後,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都逐漸變強了。幸運的是,寶寶的情況似乎每天都在一點點地變好。

10月13日,女兒終於從復旦兒科「畢業」了。出院後的生活依然很辛苦,隨之而來的是每周至少三次的早產兒體檢、隨訪、疫苗評估等任務。但是,看著懷裡的女兒越來越明顯的雙下巴,我倍感欣慰。

女兒馬上8斤了,這雙下巴!| 作者供圖

我的女兒宸宸,很感激你讓我有機會參與一個新生命的成長。我會學習愛你,照顧你,保護你。育兒的大小問題正接踵而至,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迎接問題,並一一解決——就像當初我們一起克服掉一個個早產難關那樣。

醫生點評

石俊霞 | 北京婦產醫院產科主治醫師

在我國,孕28周至孕37周之間發生的分娩稱為早產。按情況區分,早產可分為兩種:自發性早產和治療性早產。前者佔比約為70%~80%,一般包括早產臨產和胎膜早破後早產。後者由妊娠合併症或併發症(如子癇、子癇前期)引起,為了母兒安全而提前終止妊娠。

本文作者出現了提前破水的情況,應該屬於自發性早產中的胎膜早破後早產。

自發性早產的具體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早產是一個複雜的結果,可以由多種病因引起。而有些人群的早產風險可能更高,例如出現產前出血、子癇前期、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等妊娠期併發症或合併症的,懷孕時年齡過小或過大(≤17歲或>35歲)的,過度消瘦(體重指數<19kg/m2)的,羊水過多或羊水過少的,曾經有過孕晚期流產或早產病史的,有過宮頸錐切、宮頸環形電切治療的,妊娠間隔過短的,多胎妊娠的……

文中作者有孕期堅持鍛鍊的習慣,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可以幫助孕媽媽孕期合理地控制體重,避免體重過度增加以及巨大兒的出現。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身體出現不適,譬如文中提到的「小腹墜脹」及「水腫」,或者出現少量的陰道出血、腹痛以及任何原因不明的不適時,均應停止鍛鍊或適當降低運動的強度,並在症狀持續時儘快就診。

另外值得學習的是,作者在發生破水的突發情況時,已經準備好了待產包,為儘快達到醫院節省了時間。個人也建議待產的孕媽媽們在懷孕28周以後就可以準備入院待產的物品了,以備不時之需。作者在破水後墊高了臀部,在胎兒臀位或橫位時推薦這樣做;胎兒頭位的話,孕婦平躺即可,如果不知道胎位也推薦先墊高臀部。

和足月胎兒相比,早產兒更有可能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肺炎、敗血症、呼吸窘迫症候群、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黃疸、腦出血等等。治療這些疾病就像闖關,只能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家長需要化解自己過度焦慮的情緒。像文中作者一樣,在這個過程中,長輩和愛人的理解、安慰會起到莫大的作用。

早產是孕婦和我們產科醫生都不希望發生的情況,但當早產難以避免時,合理地選擇分娩方式,不盲目追求延長孕周,為早產兒選擇有救治經驗的醫院,和小寶寶一起闖關……能做到這些的媽媽就是了不起的!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子路頭

原標題:《慘的不只有早產,還有麻醉過早失效的剖腹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餘文樂老婆28周剖腹產,女兒僅兩斤,懷孕做到「三避免」防早產
    王棠雲懷孕28周的時候就出現了早產症狀,去了醫院之後進行緊急剖腹產。當時王棠雲覺得非常地無助和自責,覺得自己沒有保護好女兒,看到女兒時,渾身插滿了管子,而且好小好小,跟自己的拳頭差不多。孩子提前出生,確實讓媽媽感到很心疼。而且早產兒在護理上會更加麻煩,需要媽媽更加的細心呵護。
  • 順產剖腹產大比拼(慘)
    順產剖腹產大比拼(慘)>順產和剖腹產哪個好?這是很多準媽媽因為怕痛而糾結過的問題,靜護長鄭重奉上四字真言:各有各痛順產對媽媽和寶寶都有很多好處;但是,還是有很多情況,如孕婦骨盆腔狹窄、胎兒過大、胎兒胎位不正、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妊娠毒血症、急性胎兒窘迫等而不得不剖腹產兩種分娩方式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於以下幾個方面:1⃣痛感順產的疼痛主要是宮縮、生產痛、撕裂和側切(在會陰部做一個2-5cm
  • 孕38周分娩的話算不算早產?可以剖腹產了嗎?
    孕38周分娩的話算不算早產?可以剖腹產了嗎? 同事因為胎盤老化,需要去醫院進行吸氧,醫生說寶寶有可能提前出生。不得已提前一個月就休了產假,結果到了38周的時候還沒有發動,自己在家裡面挺無聊的,說是前兩天有一次肚子不舒服,感覺好像應該要出生了。帶著待產包去醫院了。結果在醫院裡面住了兩三天。
  • 面對剖腹產麻藥失效後的疼痛,產婦需要用止疼泵嗎?醫生這樣回答
    面對剖腹產麻藥失效後的疼痛,產婦需要用止疼泵嗎?醫生這樣回答現在的生產技術可要比以前好太多太多了,所以現在孕婦生產就不像以前孕婦生產那麼困難、那麼危險了。以前孕婦生孩子可以算得上是去鬼門關裡走一遭,但現在由於科技的發達所以孕婦生孩子變成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對於有一些生產困難的孕婦,還有剖腹產這一選項來選擇來選擇。剖腹產雖然看起來的樣子非常的簡單,只要躺在手術臺上讓醫生把肚子裡的孩子從孕婦的肚子裡面拿出來就可以了,在手術的過程中孕婦不僅絲毫感覺不到疼痛,而且過程也是非常快速的。
  • 為順產擅自糾胎位,她早產下一斤多的孩子,腿只有成人手指粗
    但是,有時候遇到的情形並不如你所願,我從業生涯裡最揪心的時刻,就是遇到孕婦早產。那天,醫院裡緊急送來一個產婦,說是孕26周已經開始宮縮,有早產跡象。我們給她送上產床綁上胎心監測儀時,發現胎兒胎心只有80。產科醫生決定緊急剖腹產。結果剖出來胎兒一稱重,只有632克,立刻被送往NICU,住進保溫箱。
  • 剖腹產必須經歷的4種痛,個個要命!
    很多準媽媽都覺得剖腹產好歹是要打麻藥的,只要睡一覺醒來孩子就已經出生了,完全不用受分娩陣痛的折磨。做為一個過來人,Mommy只想對你們說「you are too young too simple」,剖腹產所要經歷的痛並不會比順產好多少。選擇剖腹產,還是會有4種痛等著慢慢虐你。
  • 剖腹產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麻藥失效?失效後會很疼嗎?
    說到剖腹產,大家可能會想起的是剖腹產比順產輕鬆。因為剖腹產是在麻醉的情況下進行的,而順產卻是在完全清醒的狀況下進行的。但是,我們前幾天卻聽一位媽媽說,她選擇了剖腹產的手術,本來是想著剖腹產能夠輕鬆一點,不會那麼痛苦。可是在手術臺的時候,她的麻藥和沒打似的,疼得她死去活來的。
  • 「早產的徵兆」是什麼?早產出現後需要保胎嗎?不是你想保就能保
    導語:孕早期出現流產徵兆不是想保胎就保胎的,到了孕28周後,在孕37周之前,出現了早產的徵兆,也不是想保就保的。有個孕媽媽出現了早產的徵兆後,到醫院檢查,經過醫生全面的檢查,最後判定孕媽媽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這可是很嚴重的情況,屬於自發性的早產。
  • 你見過最慘的孕婦是什麼樣子?網友:我聽的汗毛都立起來了
    一、2004年,我在醫院待產,來了一個產婦,褲子都紅了,醫生檢查過可能要剖腹產,但是她結婚年級沒到,還有20多天,達到法定年齡,沒想到早產,沒有證明,醫院不給剖,後來聽婆婆說,拖太久,孩子生出來就沒氣了。本期話題:你見過最慘的孕婦是什麼樣子?
  • 【答個疑】提前兩周剖腹產,合適不合適?
    這種「提前剖腹產」行為是否合適?隱藏著哪些風險呢?目前國內的共識認為,在沒有母胎併發症的情況下,社會因素的剖腹產儘量接近39周,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醫源性早產。,如果是經醫生評估過認為安全的剖腹產,那麼後者並不會影響剖宮產的風險程度和併發症的差異。
  • 最小存活嬰兒出院 如何避免早產
    世界上出生最小的嬰兒,出生的時候身長只有23釐米,體重還不到半斤。這個小嬰兒在醫院經過了5個月的護理,各項健康指標都很好,一直在重症監護室裡生長,現在體重已經超過了5公斤。  這位嬰兒的媽媽在懷孕40周的時候,突然感覺腹部不適,緊急去醫院做了剖腹產手術,結果生下了這個嬰兒,當時因為孩子實在太小了,連父母都對她的存活都產生的疑問,但是這名嬰兒卻頑強的活下來,並且在監護室裡慢慢長大,更令人驚奇的是這麼一個小嬰兒居然各項指標還是健康的
  • 孕幾周進行剖腹產最好?37周和39周有啥不一樣?很多人都搞錯了
    一般來說,順產對產婦還有胎兒都是最好的選擇,許多醫院在孕婦選擇生產方式時,往往會建議選擇順產,但有時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許多準媽媽們不得不選擇剖腹產。同事小帆之前一直打算順產生孩子,結果最近一次的檢查,跟醫生諮詢了順產還是剖腹產這個問題,醫生明確表示胎兒過大不適合順產,建議剖腹產。
  • 剖腹產生娃,要生才剖和沒生就剖有何區別,搞清楚才不白遭罪
    導讀:剖腹產生娃,要生才剖和沒生就剖有何區別,搞清楚才不白遭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剖腹產生娃,要生才剖和沒生就剖有何區別,搞清楚才不白遭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早產月齡重新定義 益智撫觸GO
    胎兒37周前誕生都被定義為早產兒,日前美國圍產學界重新定義了早產兒,認為只有滿39周以上的胎兒才稱得上是足月兒。那麼家有早產小兒的可以怎麼做,才能實現寶寶的能力趕超呢?或許,撫觸按摩能幫到你們!然而,日前《美國婦產科雜誌》發布的一篇報導提出了最新的觀點,認為只有出生於39~41周之間的新生兒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足月兒。
  • 剖腹產後,還有5大「關卡」,寶媽們闖過了身體才算恢復好
    也正是因為怕疼,現如今選擇剖腹產的孕媽越來越多,除了不得不剖的外,還有很多是放棄順產的。但事實上,剖腹產也不像想的那麼簡單。順產是產前以及產中疼,寶寶生下來後只要沒有出現大的撕裂傷或側切就基本沒事兒;而剖腹產則不同,麻藥可保生孩子的過程中不痛,但麻藥勁兒過去後,該有的疼痛都會找回來,而且還要延續數周,早期連翻個身都不敢。
  • 醫學雙語術語|早產
    中度至輕度早產(32至37周)Induction or caesarean birth should not be planned before 39 completed weeks unless medically indicated.除非有醫學指徵,否則,不應在完成39周妊娠之前籌劃引產或剖腹產。
  • 醫學雙語術語:早產
    中度至輕度早產(32至37周)Induction or caesarean birth should not be planned before 39 completed weeks unless medically indicated.除非有醫學指徵,否則,不應在完成39周妊娠之前籌劃引產或剖腹產。
  • 《沙海》2個細節暴露吳邪的麒麟竭已經失效,不帶黎簇下場更慘?
    《沙海》2個細節暴露吳邪的麒麟竭已經失效,不帶黎簇下場更慘?大家走知道,這部劇屬於《盜墓筆記》的填坑製作,裡邊很多的情結線索也都是連貫的在推進的,所以喜愛《盜墓筆記》的小夥伴也能從這部《沙海》中找到很多的解答了,畢竟三叔挖的坑也是只挖不填的,不知道你喜歡這部《沙海》嗎?
  • B超單上出現兩個字,你要做剖腹產準備了,八周內矯正過來還有戲
    文 | 幸孕姐相較於剖腹產,順產對產婦的產後恢復和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更有裨益,然而能否順產也是有條件的,如果孕媽在產檢時,看到B超單上出現了「臀位」兩個字,就要做好剖腹產的準備了。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一、什麼是臀位(如上圖)是最常見的一種異常胎位,分為單臀、全臀和不完全臀,單臀是指胎兒雙腿上舉,只有臀部在骨盆入口處;全臀是胎兒髖關節和膝關節彎曲,臀部和雙腳在骨盆入口處;不完全臀是胎兒一條腿向上伸直,另一條腿向下至骨盆入口處
  • 頭胎剖腹產, 二胎再剖風險大嗎?
    頭胎剖腹產,二胎再剖疼不疼呢?想必這是很多還想要二胎或者已經有了二胎的媽媽想要了解的。那麼,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頭胎剖腹產,二胎再剖疼不疼?關於二胎剖腹產比頭胎疼的問題,這主要取決於頭胎剖腹產的手術效果。如果第一次手術效果好,盆腔器官粘連輕,那麼第二次手術的痛苦就要相對小些;如果第一次手術瘢痕組織癒合不好,盆腔器官粘連嚴重,那第二次手術過程中需要分離臟器及粘連,出血量大,痛苦肯定增加。其次二次手術對手術醫生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只有高年資醫生才有做重複剖腹產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