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巧蔻專業手工巧克力的曾經表示,巧克力與中國的關係,其實還是路途遙遠的。曾經瑞士的一個全民報紙曾經報導過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在當時也是巧克巧蔻十分關注的。內容主要是說巧克力在中國的情況很不樂觀,通常比其他的同類產品更加難以融入大家的心,往往容易被當作是禮品消費了,很少有人真正因為想吃而去購買巧克力。

巧克巧蔻表示作為一個巧克力生產商,自然是恨不得向全世界安利巧克力,他們常常想,如果能夠讓全世界都收到瑞士人的薰陶,瘋狂的熱愛巧克力,多好。巧克巧蔻的師傅跟我們說,瑞士人平均每個年度消費九公斤巧克力是沒有問題的,而中國人呢,三百克不到。但是就算面臨著這樣的事實,巧克巧蔻仍然對中國的巧克力市場抱有樂觀的態度和無限的憧憬。因為,好東西,早晚會被大家知道的。

很多機構都曾經做過相關的調研,很多數據也都強有力的顯示,中國在近幾年的巧克力銷量已經又進一步下跌,但是銷售額還是持續增長的。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每當中國的春節和二月十四情人節臨近的時候,巧克力的銷量就會很受影響,巧克力市場就會很不樂觀。

讓中國人愛上巧克力真的是一個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好在近幾年國人的消費觀念逐漸的緩和多元化,大家現在更關注健康養生,平衡膳食。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熱衷冰糕甜食,而是熱衷於各種各樣的酸奶。巧克力這樣的帶有一定的功能性的零食,也收到了很多年輕人的青睞。

巧克巧蔻也提到了一點是關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們講,中國的傳統飲食是習慣苦、鹹、酸、甜、辣結合起來,互相平衡。大家都知道外國人會有飯後甜點,而中國傳統文化裡是沒有這部分的,一般都是水果果盤之類。中醫也往往會給大家灌輸一個概念,即少食甜食。

但是有一點,我們會感到很奇怪,那就是日本和中國擁有著類似的歷史傳統文化,尤其是飲食方面,但是巧克力相比在中國,在日本就顯得更加受寵。曾經有人做過統計,日本人均食用比中國多很多的巧克力,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當年日本與美國的戰爭淵源吧,讓日本很早就跨入了巧克力界。

巧克巧蔻表示中國的巧克力市場仍然是很樂觀的,首先中國不缺這種能夠像巧克巧蔻一樣,靜下心來開發手工巧克力的專業巧克力工廠。其次中國龐大的市場基數也意味著,只要每個中國人一年吃一塊巧克力,那麼巧克力就將迎來一個巔峰。雖是玩笑,但是這的確意味著一些東西。

巧克巧蔻表示中國巧克力的品類創新還是需要繼續努力,他們的團隊也是在投入大量的經歷去研究學習培養人才,他們的廚師團隊平時最關注的就是世界各類巧克力設計比賽以及各類的巧克力品鑑資訊。

他們表示,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好的食材終究會被世界認可。雖然也一直有傳聞表示,可可樹的生長情況不容樂觀。但是這也不會影響到巧克巧蔻將巧克力的愛傳遍世界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