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對老舊小區實施雨汙分流工程。 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供圖
冬日的武義江,岸邊灘頭草木搖曳,市民漫步;水上江中白鷺飛飛,魚兒暢遊……「現在水清了、岸美了,我們常常會到江邊上走走、坐坐。」家住武義江邊的王大伯開心地說,有人還依託這裡良好的水環境,搞農家樂、建民宿,年收入翻了幾番。
日前,2018年浙江治水成績單出爐:全省221個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斷面佔84.6%,治水公眾滿意度83.26分。實現了Ⅰ~Ⅲ類省控水質斷面比例、治水滿意度首次雙破80。
這一成績的取得,在於浙江省一年來持續推進和開展「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河湖長制、督查調研等工作。
建設「汙水零直排區」,抓根本治源頭
「汙水直排不僅是水汙染的『罪魁禍首』,而且往往會帶來環境髒亂差等問題,影響百姓生產生活。」浙江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實行截汙納管,既是治水的治本清源之策、鞏固提升水質的關鍵之要,也能有效解決區域髒亂差問題,給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
清澈的河水緩緩流動,水底植物隨波搖曳,蕩漾成一片綠色的「水下森林」……順著杭州市拱墅區星橋街道2000米的園中河停停走走,當了多年河道保潔員的老許開心地告訴記者,如今園中河水越來越清,小魚小蝦也越來越多。這條昔日的「龍鬚溝」,已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不只河湖,拱墅的小區、街道等都隨著「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漸漸獲得「重生」。拱墅區和睦街道截汙納管負責人夏園弟介紹說,和睦新村大多建於 90年代,老舊化程度較高,存在雨汙混接、管道滲漏和堵塞等各種情況。針對這些情況,街道在前期深度排查、制訂方案的基礎上,趁著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將原來雨汙未分的管網進行全部翻新改造,鋪設全新的雨水管和汙水管。改造完成後,街道又配套制定監督管理辦法、建立智慧監管平臺,強化管網的日常運維監管,確保「晴天不排水、雨天無汙水」。
如今,和睦新村的小區道路比原先拓寬了不少,樓房也都增添了嶄新的雨汙管道,地面還新建了好幾個汙水井,雨水、汙水徹底「分家」,清清爽爽。「以前,一下雨路面就積水,滿地的汙水還時常招來蒼蠅蚊蟲。現在,我們不用再為此發愁了,車也好開好停多了。」小區居民陳大姐話語中難掩心中的喜悅。
據了解, 2018年,浙江共建成了32個工業園區、210個生活小區、95個鎮(街道)「汙水零直排區」。
數萬名河湖長每天查看,13萬多個問題得到整改
麗水市慶元縣張村鄉後溪村黨支部書記周兆田是五級河湖長體系中的一名村級河湖長。「除了巡查破壞水體環境的問題,降雨較多的季節,我們還要密切關注水位高度,記錄水情,防止水患,對河湖進行全方位管護。」 周兆田說,特別是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切實做到了第一時間調查、第一時間整改、第一時間反饋,確保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
「周書記幾乎每天都要來巡河,有時候天還沒亮就來了。」家住後溪村村中小河邊的王大媽開心地告訴記者,這些年村裡的小河小溪、池塘水庫越來越美,喜歡到河畔塘邊休閒漫步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如今,在浙江,如周兆田一般有「河湖長」頭銜的黨員幹部已上至省領導、下到村幹部。2018年,全省6.1萬餘名河長、4000多名湖長,累計巡河92萬人(次),巡湖5萬人(次),發現督促整改問題超過13萬個,為一方清水構築起了機制保障。
治水辦一年現場問詢三級河長189人(次)
「有人在填埋臨安山塘。」接到投訴的當日,杭州和臨安治水辦(河長辦)立即開展督查,現場責令涉事單位停止對山塘的土方傾倒和填埋作業,隨後又多次前往查看督辦。
「我們對投訴舉報有案必接、即刻受理、快速交辦、督促整改、及時反饋,確保發現一件就解決一件。」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督查組副組長杜鵬飛說,為打破拖累治水工作的「罈罈罐罐」,提升群眾滿意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投訴舉報管理辦法》應運而生,設立舉報投訴專用電話和郵箱,並指定人員具體負責。
「正是有這樣的層層保障,杭州市臨安區山塘填埋問題在規定時間內被妥善解決。目前填埋山塘已恢復原貌,投訴舉報人對處理結果也很滿意。」杜鵬飛告訴記者。
除了「有求必應」的不定期督查,還有「雷打不動」的定期督查。「目前水質情況如何?此前水質為什麼會下降?你們採取了哪些措施提升水質?」去年,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副主任、省環保廳副廳長王以淼帶隊拉開了「一月一督查」工作的序幕,現場查找問題原因,問詢有關縣、鄉、村三級河長,督促當地整改。
「第一次作為河長被問詢,感到壓力很大,但對我們的汙染防治工作是一種促進。」麗水市松陽縣委副書記、松陰溪河長王立武被問詢時坦言,回去後立馬研究治理措施並儘快落實,讓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水越來越清,家鄉越來越美。
一年來,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共現場問詢了縣、鄉、村三級河長189人(次),督促解決各類問題321個。
此外,浙江實行了「一月一提醒」「一月一通報」「一月一考評」,開展了治水督查競賽和「治水促進高質量發展」大調研活動,進一步了解情況、發現問題、落實整改、推進工作,助推水質提升、增強百姓滿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