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小河屋後池塘皆成風景

2020-12-24 浙江環保新聞網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對老舊小區實施雨汙分流工程。 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供圖

  冬日的武義江,岸邊灘頭草木搖曳,市民漫步;水上江中白鷺飛飛,魚兒暢遊……「現在水清了、岸美了,我們常常會到江邊上走走、坐坐。」家住武義江邊的王大伯開心地說,有人還依託這裡良好的水環境,搞農家樂、建民宿,年收入翻了幾番。

  日前,2018年浙江治水成績單出爐:全省221個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斷面佔84.6%,治水公眾滿意度83.26分。實現了Ⅰ~Ⅲ類省控水質斷面比例、治水滿意度首次雙破80。

  這一成績的取得,在於浙江省一年來持續推進和開展「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河湖長制、督查調研等工作。

  建設「汙水零直排區」,抓根本治源頭

  「汙水直排不僅是水汙染的『罪魁禍首』,而且往往會帶來環境髒亂差等問題,影響百姓生產生活。」浙江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實行截汙納管,既是治水的治本清源之策、鞏固提升水質的關鍵之要,也能有效解決區域髒亂差問題,給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

  清澈的河水緩緩流動,水底植物隨波搖曳,蕩漾成一片綠色的「水下森林」……順著杭州市拱墅區星橋街道2000米的園中河停停走走,當了多年河道保潔員的老許開心地告訴記者,如今園中河水越來越清,小魚小蝦也越來越多。這條昔日的「龍鬚溝」,已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不只河湖,拱墅的小區、街道等都隨著「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漸漸獲得「重生」。拱墅區和睦街道截汙納管負責人夏園弟介紹說,和睦新村大多建於 90年代,老舊化程度較高,存在雨汙混接、管道滲漏和堵塞等各種情況。針對這些情況,街道在前期深度排查、制訂方案的基礎上,趁著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將原來雨汙未分的管網進行全部翻新改造,鋪設全新的雨水管和汙水管。改造完成後,街道又配套制定監督管理辦法、建立智慧監管平臺,強化管網的日常運維監管,確保「晴天不排水、雨天無汙水」。

  如今,和睦新村的小區道路比原先拓寬了不少,樓房也都增添了嶄新的雨汙管道,地面還新建了好幾個汙水井,雨水、汙水徹底「分家」,清清爽爽。「以前,一下雨路面就積水,滿地的汙水還時常招來蒼蠅蚊蟲。現在,我們不用再為此發愁了,車也好開好停多了。」小區居民陳大姐話語中難掩心中的喜悅。

  據了解, 2018年,浙江共建成了32個工業園區、210個生活小區、95個鎮(街道)「汙水零直排區」。

  數萬名河湖長每天查看,13萬多個問題得到整改

  麗水市慶元縣張村鄉後溪村黨支部書記周兆田是五級河湖長體系中的一名村級河湖長。「除了巡查破壞水體環境的問題,降雨較多的季節,我們還要密切關注水位高度,記錄水情,防止水患,對河湖進行全方位管護。」 周兆田說,特別是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切實做到了第一時間調查、第一時間整改、第一時間反饋,確保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

  「周書記幾乎每天都要來巡河,有時候天還沒亮就來了。」家住後溪村村中小河邊的王大媽開心地告訴記者,這些年村裡的小河小溪、池塘水庫越來越美,喜歡到河畔塘邊休閒漫步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如今,在浙江,如周兆田一般有「河湖長」頭銜的黨員幹部已上至省領導、下到村幹部。2018年,全省6.1萬餘名河長、4000多名湖長,累計巡河92萬人(次),巡湖5萬人(次),發現督促整改問題超過13萬個,為一方清水構築起了機制保障。

  治水辦一年現場問詢三級河長189人(次)

  「有人在填埋臨安山塘。」接到投訴的當日,杭州和臨安治水辦(河長辦)立即開展督查,現場責令涉事單位停止對山塘的土方傾倒和填埋作業,隨後又多次前往查看督辦。

  「我們對投訴舉報有案必接、即刻受理、快速交辦、督促整改、及時反饋,確保發現一件就解決一件。」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督查組副組長杜鵬飛說,為打破拖累治水工作的「罈罈罐罐」,提升群眾滿意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投訴舉報管理辦法》應運而生,設立舉報投訴專用電話和郵箱,並指定人員具體負責。

  「正是有這樣的層層保障,杭州市臨安區山塘填埋問題在規定時間內被妥善解決。目前填埋山塘已恢復原貌,投訴舉報人對處理結果也很滿意。」杜鵬飛告訴記者。

  除了「有求必應」的不定期督查,還有「雷打不動」的定期督查。「目前水質情況如何?此前水質為什麼會下降?你們採取了哪些措施提升水質?」去年,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副主任、省環保廳副廳長王以淼帶隊拉開了「一月一督查」工作的序幕,現場查找問題原因,問詢有關縣、鄉、村三級河長,督促當地整改。

  「第一次作為河長被問詢,感到壓力很大,但對我們的汙染防治工作是一種促進。」麗水市松陽縣委副書記、松陰溪河長王立武被問詢時坦言,回去後立馬研究治理措施並儘快落實,讓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水越來越清,家鄉越來越美。

  一年來,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共現場問詢了縣、鄉、村三級河長189人(次),督促解決各類問題321個。

  此外,浙江實行了「一月一提醒」「一月一通報」「一月一考評」,開展了治水督查競賽和「治水促進高質量發展」大調研活動,進一步了解情況、發現問題、落實整改、推進工作,助推水質提升、增強百姓滿意感。

相關焦點

  • 屋後小河、村邊池塘怎麼治理?葛莊村打造模板
    面廣量大的屋後小河、村邊池塘怎麼治理?岸邊一溜漂亮的花式矮牆,由薛奶奶捐出家中舊的灰磚、灰瓦砌築而成。溝東邊嶄新的柏油路,是幾戶村民無償讓出自留地後修成的,如今成了貫穿全村的主幹道,外面來收購花木的客商再也不會迷路了。家東溝、岸溝河、池只河……葛莊村有60多個各類小微水體。薛奶奶家與家東溝只相距四五米。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屋後小河、村邊池塘怎麼治理?常州葛莊村...
    面廣量大的屋後小河、村邊池塘怎麼治理?    葛莊村先行一步,60多個「小微水體」已有20多個變美    全市各地2023年底前要基本完成整治        4月1日一早,常州首個小微水體河長、武進區湟裡鎮葛莊村村委會主任徐衛平照例開始「巡河」。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屋後有水不好嗎?
    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說法,叫做「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不知道你聽過沒,具體該如何理解呢?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單從字面意思上,不難理解,是說在蓋房子選址時,門前不能有墳墓,房子後面要避開河流、池塘等有水的地方,如果犯了這兩點忌諱,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讓家族敗落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這件事情都是農民最重視的事情之一,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還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也正是房子對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講究特別多,從選址到蓋成,每一處都很有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說的便是房子選址的問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為何屋後不能開窗?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有道理嗎?為何屋後不能開窗?一些農村俗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是古代人們生活的經驗。但是還有一些農村俗語是按照古代的方法來說的,放在現在,生拉硬搬卻是不那麼合理的。
  • 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去年回到農村老家,村裡老師傅講了房屋選址的一句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意思很簡單:房屋前有老墳的話住千年都沒問題,但有很大水坑的話要早點搬家。
  • 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在理麼?
    其實在農村除了方位外,房子周邊的環境對於房子也是有很大影響的,比如今天這句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門前墳:顧名思義就是主人家的大門口正對著墳墓,這個墳墓如果是先人的還好說,心裡沒有牴觸情緒,但如果是別人家的墳墓矗立在你家門前,那麼就會有種被監視的感覺,不管幹任何事情總感覺有人在看著你,讓人心裡確實感覺到不舒服。
  • 北京周邊極美的風景——小河屯稻田
    不用走出北京,就在距離北京中心城大約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地方,種有一片供人觀賞的稻田--小河屯稻田。這裡藍天白雲,遠處山影層疊,一片山野田原風光,風景極美。小河屯稻田位於北京延慶區小河屯村東南側,交通不是很便利。
  • 所見皆風景 美麗屋場讓居民收穫滿滿幸福
    漂亮的農家小院,賞心悅目的綠化帶,門前屋後整潔的小菜園,放眼望去皆成風景,村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加。「以前,我們這裡都是泥巴路,下雨天一身泥,太陽天一身灰,苦不堪言,現在柏油路都修進了家門口!」「以前一遇上下雨,家裡就開始下起小雨,要拿好多個盆子接,通過申報危房改造,幫助我們舊房改新房,外牆還全部都刷上了白色的牆漆,冬天也不怕風雨的侵蝕了。」
  • 隱藏的古鎮,風景很美小河流水環屋而動,給人安寧的感覺
    江浙滬自古以來就是很多古鎮,無論是周莊還是烏鎮都有獨特的風景,但如果去部分地方的人多了,自然會失去一些韻味, 所以有俗語說風景必須早點看, 在不為世人所知的情況下,你可以看到它最原始、最古樸的樣子, 江南古鎮這麼多,哪個古鎮特別值得去?
  • 古人信風水,門前屋後有講究
    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的理解。4、不吉利竹子在風水學上屬於招陰之物,門前栽種竹林會導致陰氣過重,導致中邪等,還會擋住主人的財路。故人們認為:那些冤死的亡魂會附著在竹子上,門前種竹子,容易招惹鬼怪上身。宅前是明堂,需要平坦,儘可能的寬敞,明堂種竹子不利於風水。
  • 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農村蓋房子有很多講究的,比如說,房屋走向是坐北朝南,還有房屋選址是東高西低,即俗話說的「青龍高白虎,代代才人出」,還有什麼「房屋背靠河,世代成蹉跎」等等,還有「靠山莫靠塘,靠塘一家亡」等,這些都說明房屋建造時選好地址很重要。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精華在下句,現在還適用嗎?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精華在下句,現在還適用嗎?我們一生都在奔波,為自己想要的生活拼搏。可當到達一定高度時,或許你並不快樂,回過頭來才發現,原來我們最開始的夢想很簡單,那就是幸福安樂。國人對於房屋一直都有一種不解的情懷,從古至今,皆如此。古時候,一間房屋很有可能是幾代人的居所,而現在,我們拼搏大半輩子,為的就是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房子,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歸屬感。現在很多人買房,都會挑地段好的房屋,在之前,人們修建房屋的時候也會有很多注意事項。就比如這句「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
  • 處處村容皆風景 綠水青山是故鄉
    處處村容皆風景 綠水青山是故鄉梁樓村是甘肅省成縣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我在那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記憶中梁樓村的樣子就像是一張老舊的照片,對比現在,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就像是彩色的巨幅藍圖徐徐展開。最可惜的就是村裡的小河,小學時,夏天去河裡抓魚抓螃蟹仿佛是「仲夏夜之夢」,初中時小河裡不再清澈,水面總有一層厚厚的油脂,以及看起來髒兮兮的泡泡,老遠聞起來臭氣燻天。當時我的願望就是——考上一個好大學,然後去大城市,再也不回這灰撲撲的小村莊。上大學以後,每年回家都有新的驚喜。近年來,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發展目標,農業觀光旅遊成了陳院鎮新的經濟增長點。
  • 在農村,老話「屋後水、門前墳」,並非迷信謬論,其間大有深意!
    而是否降雨也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俗語有「立夏落雨年必豐,立夏無雨旱當空」,意思是說在北方冬小麥種植的地區,立夏節氣前後是冬小麥生長最為關鍵的時節,此時小麥處於灌漿期,對於突然水分的要求很高,一旦澆灌不及時,很容易影響小麥的產量,而在澆灌不便的地方,立夏前後的降水也成了豐收的保障!好在,立夏當日,一股降水來襲,這也預示著今年糧食的大豐收!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有道理嗎?為何不能開窗?
    農村俗語是農民祖祖輩輩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智慧結晶,語句簡單,通俗易懂,但內函深奧,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源於生活,又用來指導人們的生活,讓人少走彎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農村俗語是"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
  • 「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如何理解?先輩人的忠告
    例如這句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就是說,蓋房子選址很重要,門前不能見墳墓,屋後不能近河流。否則會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現象,甚至於會影響到居住者的身體健康。為什麼會這樣說呢,當然也不是危言聳聽、空穴來風。我們仔細深究會發現也有一定的道理。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門前不栽樹:看到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會不理解,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院子,人們除了在院子中種植一些應季蔬菜以外,同樣也喜歡在院子中種植一兩棵觀賞樹或者是果樹,為了美觀,人們還會將樹木種在屋門兩側,那麼為何還會有「門前不種樹」的說法呢?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並不是說所有的樹木都不能在門前種植,而是指樹冠較大的樹木不能在門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