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是農民祖祖輩輩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智慧結晶,語句簡單,通俗易懂,但內函深奧,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源於生活,又用來指導人們的生活,讓人少走彎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農村俗語是"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
這句俗語有何道理?如何理解其語意呢?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從字面意思可理解為:人們在房屋門口前不宜栽樹,房屋後面不能留窗口。首先,其語意告誡後人在自家的大門前,不能栽種植樹,因為古代人們的住房都比較底,樹長高成枝葉繁盛的大樹後,會遮住陽光,使住房整日不見光照,光線陰暗,空氣不流暢,屋內潮溼,使人容易生病,所以祖輩們預告後人門前不能栽樹為好。
其次,其語意告誡後人在屋後也不能留窗口,因為古代人們修建的房子都非常低,而且都是結構簡單的土房,窗戶沒有玻璃,更無防盜設備,一來因窗口低易被外人窺視到自家的隱私,二來易被偷盜不安全,還會使主家不聚錢財,易從後窗口漏掉而失財,所以祖宗們的忠告還是有它的科學道理。
再者,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的居住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平地而起的兩三層樓房到處可見,門前綠樹成蔭,鬱鬱蔥蔥,樓房前後窗戶更為顯眼,所以這句俗語現在已不適用了,已失去了它的參考價值。
總之,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祖輩們告誡後人在修建房子時應遵守的規矩和講究,在古代對人們建房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讓後人在修建房子時少犯錯誤,以免給自已帶來後患,不過現在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理解其俗語的語意,吸取其精華,重新富於它新的內函,使其仍然發揮它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