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為啥?老祖宗經驗有道理嗎?

2020-12-20 老張侃三農

在農村地區修建好宅院,人們常會因栽樹問題苦惱。一方面栽樹能起到裝飾住宅的效果,能美化環境,果樹能讓兒孫後代吃到果子;另一方面住宅種樹老講究影響著人們選擇,傳統文化影響著樹種選擇。住宅附近種樹的確是麻煩事,不能忽視傳統文化,缺乏系統理論的選擇標準。

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意思很簡單:家宅門口不種竹子,屋子後面不種樹。不管傳統文化,俗語很明顯是誇張的說法,屋後不種樹完全不可能,誰家房前屋後都會有樹。

門前不栽竹

竹是常見植物,受古代文人雅士喜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竹子全身是寶,竹筍能吃、竹竿能用、竹葉能泡水,家門口種竹具有很強實用性;二是竹子代表清廉和高潔,文人雅士種竹明志。雖然竹子好,但在家門口種植確實不適宜,住宅面積大的話在家中種竹比較適合。

其實道理很簡單,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竹子生長的密度高,繁殖速度快,栽在住宅前面會影響到住宅通風,住宅空氣不流通,會影響到居住體驗;二是竹子樹型高大,竹林中會有大量的蛇蟲鼠蟻,竹林在門口蛇蟲鼠蟻就會順著住宅進去,影響家裡人安全。除此以外,竹子遇到暴雨天氣會發出聲響,居住體驗不佳。

屋後不種樹

屋後種樹負面影響有二:一是樹的根系具有很強延伸性,會順著土壤達到房屋地基,影響到房屋穩固性;二是樹太高大的話,樹冠會蓋到房屋上,房屋內部會很潮溼,且會有小偷順樹偷竊可能發生。屋後種樹的負面影響主要是這兩個,但不能因此就放棄在房屋種樹,屋後種樹很有必要的。

在屋後種樹注意兩點就能避免問題:一是樹型不能太大,選擇相對小的樹;二是栽樹時選擇距房屋遠點,能有效避免負面影響。筆者看來,房前屋後種樹能體現出生活情趣,表達主人對生活的熱愛,只要能合理規劃,就沒問題。

在現代社會看,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沒有實際意義。不管是門前栽竹,還是屋後種樹都需要注意三點:一是樹種選擇,寓意不好,不適合在房前屋後種的樹都不能栽,不然會影響心情;二是大樹和房屋保持距離,避免根系影響到房屋地基,導致房屋不穩定;三是房前屋後種樹要選擇樹型小,不能影響到房屋通風和採光。以上三點就是房前屋後種樹應該注意的事項,用以上三點選擇樹種最適合,不會給生活帶來影響。

根據筆者經驗,房前屋後種桂花樹、榆樹和石榴樹都是沒問題的,寓意好,且不會影響到生活。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老祖宗經驗有道理嗎?
    鄉村中許多俗語和古話,之所以能流傳到今天,也是因為其中有一定的道理。有些俗語至今仍然起著很大的作用,所以也被稱為「俗語十真」。許多俗語是由生活中的經驗積累而形成的,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自然能夠經得住各種考驗,但俗語卻有一定的相似性,即誇張,許多俗語的描寫往往都有一定的誇張意味。俗語也有這樣的特點,誇張的存在,能使人們更加重視,從而使俗語更好地流傳下去。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農村的很多俗語和老話,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也是由於其中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有的俗語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也被叫做十句俗語九句真。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為啥不能種呢?答案來了
    在農村對於種植樹木花草也是有講究的。有的樹木是不能夠種植在家中的,像我們熟知的:前不栽楊,後不栽柳,院裡不在gui拍樹,還有松柏桑梨槐,不僅王府宅等諸多的說法,對於一些樹木品種大家是有講究的,這些樹木或者是從諧音上,還是從寓意上來講,是不宜在家中進行種植,所以種植樹木在農村的講究還是頗多的,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存在呢?
  • 農村老話:「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栽樹是有很多講究的,而農村俗對栽樹也有明確的解釋。比如說農村院子裡就有「前不栽桑,後不栽柳,中間不栽鬼拍手」之說;還有「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之說;以及「門口有三樹,富貴自然來」等等。而這些關於栽樹的農村俗語寓意是好的,以象徵著家庭能夠和和睦睦、富貴平安。而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下關於房前屋後栽樹的俗語,這句「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到底啥意思?看完就明白了
    那麼除了這兩種樹木不能栽在房前屋後外,還有其它樹種的禁忌嗎?當然有,另外一句農村俗語就明明白白的指出來了,這句俗語就是「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告訴農村人在考慮房前屋後栽樹時,除了桑樹和柳樹是禁忌外,竹子也是不能栽在門前的,同時屋後最好不要栽種樹木,這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喲!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為何屋後不能開窗?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有道理嗎?為何屋後不能開窗?一些農村俗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是古代人們生活的經驗。但是還有一些農村俗語是按照古代的方法來說的,放在現在,生拉硬搬卻是不那麼合理的。
  • 古人講:「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甚至於他們還不滿足於此,還要在院子裡保留一塊大大的空地。因為要栽樹栽花。而說到這栽樹,裡面確實有大學問的。就比如說我們俗語有一句「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何講究?先讓我們來談一談竹子,要知道中國古代人對竹子可是相當推崇的。一般形容一個人是君子的話,都是用竹子來形容的。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有沒有道理,答案來了
    在農村生活,大家都愛在房前屋後栽種一些樹木。能夠起到很好的遮風擋雨的作用,尤其是在炎炎的夏日,這些樹木具有很好的遮蔭作用,樹木生長成材之後還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對於種樹村民是情有獨鐘的,決計不會把土地白白的浪費掉,每年的春季和深秋都會栽種一些各種各樣的樹木,種植樹木的好處雖然很多,但對於位置的選擇,也是相當重要的,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說的又是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存在?我們村跟其他農村一樣,大家也都愛在房前屋後的空地種植樹木,但對於房屋後面種樹,是有一定要求的。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細緻入微
    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細緻入微中國古代封建思想比較濃厚,社會生活中一言一行都有講究和禁忌,什麼日子該做什麼,家裡客廳臥室該擺放什麼都有俗語指點的明明白白。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俗語都是純粹的迷信意味,不少俗語在迷信色彩之後,還是有一定生活道理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句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這句話乍一看就有濃濃的迷信色彩。比如房前不能種樹。在古人看來,房前種樹意味著「困」。為什麼會「困」呢,因為樹木種在房前,很容易擋住大門,大門通財,尤其是農村的房子,門後就是明堂。
  •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農村往往流行著很多老話,這些往往是老一輩總結下來的經典語錄,經過代代相傳,後人也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這些老話說白了就是俗語,古時候由於生產力較低的情況,很多聰慧的農民從生產中得到經驗,就用俗語的方式傳遞下去,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好,不走彎路。這些俗語經過很多年的發展,涵蓋的內容也是方方面面。今天小編就和各位看官聊一聊一些有益的俗語,談談在建造房屋方面老祖宗又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吧。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有道理嗎?為何不能開窗?
    農村俗語是農民祖祖輩輩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智慧結晶,語句簡單,通俗易懂,但內函深奧,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源於生活,又用來指導人們的生活,讓人少走彎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農村俗語是"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
  • 俗語:門前少栽樹,屋後不開窗,有道理嗎?為何屋後不能開窗?
    正所謂「門前少栽樹,屋後不開窗」。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封建迷信。那麼這兩句俗語背後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科學道理呢?古人之所以非常忌諱在大門口前栽樹,是因為中國的房子大多都會選擇坐北朝南。
  • 農村俗語「房前不種樹,屋後不留窗」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懂了
    這幾年進城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農民也越來越富裕,房子蓋得也越來越豪華,但是人們在蓋房子時依然遵循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老傳統,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前不種樹,屋後不留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房前不種樹:隨著現在農村人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後,越來越注重打造最宜人居住環境這件事情。宜人的居住環境,當然少不了樹木等綠色植物。
  • 農村老話: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還是「門前不栽竹」?
    人們都說,農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善於把一些現象、規律總結成各種諺語、俗話用來口口相傳,其中不乏蘊含著很多科學道理。但是慢慢我們也會發現,很多老話其實是自相矛盾的,如「車到山前必有路;一一不撞南牆不回頭」,又如「浪子回頭金不換;——狗改不了吃屎」。
  • 農村老話說門前不栽竹,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又何解?
    但是,農村卻有老話說「門前不栽竹」,意思是很明顯的,就是門前儘量不栽竹子。可同時,我們還會聽到有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就是可以吃飯不吃肉,但是住的地方卻不能沒有竹子。這就會讓我們感覺到莫名其妙,為什麼會有這樣自相矛盾的話?
  • 老人常說:「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這句話藏著什麼道理?
    現在還能夠出現在農村的俗語,當然就包括有很多的內容,這些千千萬萬的俗語,都是由不同的創作者說出來,然後就產生,一直到現在。創作者當中,最多的就是民間的老百姓,他們經歷的很多,然後就用很簡潔的語言,再加上很容易就讓我們讀懂的句子,通過這些給我們傳達了不同的道理。
  • 俗語講門前不栽竹,又有老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該信哪個
    農村流傳著一句叫,門前不栽竹,但也有一句與竹有關的話語,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有人覺得,為何會有這麼矛盾的話在流傳呢?門前不栽竹門前不栽竹,這句農村俗話要講的是另外一種文化,那就是陰陽學也就是俗稱的風水學。風水學和那些文人墨客觀念是不一樣的,文人墨客講的是氣節,高雅的東西,風水學講的是是生活上的忌諱。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老輩人講究「門前少栽竹,房後少種樹」?學者:有一定道理
    例如「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等等,可見他們對於竹子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很多古代文人更是將「梅」、「蘭」、「竹」、「菊」總結為四君子。但是,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那就是「門前少栽竹,房後少種樹」。這句話的背後有何隱喻呢?讓我們來共同解鎖其中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