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祖輩們流傳下來的俗語老話,並非表面讀起來那麼簡單,蘊含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就比如這一句「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這句話的意思是家裡前門不能栽樹,後門不能開窗。農村的大多家中房屋建設裝飾也遵循這個規則,那你知道為什麼嗎?
前門不栽樹
不像大城市中的高樓大廈,農村的房屋大多是一層平房,鄰裡鄰居間也經常會串門,房子的旁邊會栽有幾棵樹,不僅能起到裝飾作用,還能方便人們在樹下乘涼聊天。可是,這些樹也只是栽在房子的兩側,不會在前門栽種。我們國家的大部分面積是在北回歸線以北,那太陽就是在南面,所以我國的房屋建設是坐北朝南。如果房子前門栽種大樹,就會擋住來自南面的陽光,屋子會是陰暗潮溼的。不僅生活環境不好,對人身體也不好。所以考慮到光線問題,農村房屋前門是不會栽樹的。
也有一種迷信說,陽光代表財運。門前沒有物件阻擋,財運就會進家裡來。若是大樹阻擋陽光,就是把財運攔在了門外,進來的就是厄運。當然這是迷信,不過也可以這樣理解:相比陰沉灰暗的生活,人們更喜歡陽光明媚的一天。家中的院子裡陰沉沉的,人們長期沒有陽光的沐浴,抵抗力會降低,更容易生病。遇上狂風暴雨天氣,前門有大樹折斷後可能毀壞房屋,若是有雷電,這戶人家可能會有雷電襲擊。
後門不開窗
現在農村的房屋大多只有一個正門,而古代的房屋至少有前、後兩個門。前門的街道上往來人口眾多,後門就很冷清。而後門用的次數少,如果開窗,盜賊從窗戶進來偷盜,人們也很難發現,所以一般後門不開窗。
門是用來進出人的,窗戶是用來通風透氣的。我國的房屋是坐北朝南,後門在北側。冬天,刮的風是來自西北的冷空氣,若是後門開窗,透進來的風會很冷,家中的保溫功能會降低。所以,農村的房屋北側多是厚厚的土牆,既能防盜,還能保暖。
雖然「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只有短短10個字,其中蘊含的房屋建設的基本原理倒是很實用,不愧是遺留下來的農村俗語,的確很有道理。你還知道哪些農村房屋建設、裝飾的俗語?可以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