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古人留下的忠告,很有道理

2020-12-20 百家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祖輩們流傳下來的俗語老話,並非表面讀起來那麼簡單,蘊含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就比如這一句「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這句話的意思是家裡前門不能栽樹,後門不能開窗。農村的大多家中房屋建設裝飾也遵循這個規則,那你知道為什麼嗎?

前門不栽樹

不像大城市中的高樓大廈,農村的房屋大多是一層平房,鄰裡鄰居間也經常會串門,房子的旁邊會栽有幾棵樹,不僅能起到裝飾作用,還能方便人們在樹下乘涼聊天。可是,這些樹也只是栽在房子的兩側,不會在前門栽種。我們國家的大部分面積是在北回歸線以北,那太陽就是在南面,所以我國的房屋建設是坐北朝南。如果房子前門栽種大樹,就會擋住來自南面的陽光,屋子會是陰暗潮溼的。不僅生活環境不好,對人身體也不好。所以考慮到光線問題,農村房屋前門是不會栽樹的。

也有一種迷信說,陽光代表財運。門前沒有物件阻擋,財運就會進家裡來。若是大樹阻擋陽光,就是把財運攔在了門外,進來的就是厄運。當然這是迷信,不過也可以這樣理解:相比陰沉灰暗的生活,人們更喜歡陽光明媚的一天。家中的院子裡陰沉沉的,人們長期沒有陽光的沐浴,抵抗力會降低,更容易生病。遇上狂風暴雨天氣,前門有大樹折斷後可能毀壞房屋,若是有雷電,這戶人家可能會有雷電襲擊。

後門不開窗

現在農村的房屋大多只有一個正門,而古代的房屋至少有前、後兩個門。前門的街道上往來人口眾多,後門就很冷清。而後門用的次數少,如果開窗,盜賊從窗戶進來偷盜,人們也很難發現,所以一般後門不開窗。

門是用來進出人的,窗戶是用來通風透氣的。我國的房屋是坐北朝南,後門在北側。冬天,刮的風是來自西北的冷空氣,若是後門開窗,透進來的風會很冷,家中的保溫功能會降低。所以,農村的房屋北側多是厚厚的土牆,既能防盜,還能保暖。

雖然「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只有短短10個字,其中蘊含的房屋建設的基本原理倒是很實用,不愧是遺留下來的農村俗語,的確很有道理。你還知道哪些農村房屋建設、裝飾的俗語?可以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房屋俗語:「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啥意思?老人說的有理嗎?
    房屋俗語:「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啥意思?老人說的有理嗎?文化決定了房屋的樣貌,也決定了一個地區對於房屋自己的禁忌和規則,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在以前的農村裡,很多人家的房屋都會有著共同的特點,他們既不會在房門前種樹,也不會再房屋後面的牆上開一個窗戶,雖然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講究,可這裡面蘊含著的哲理,可不是一星半點。
  • 農村老話「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是什麼意思,為何這麼說?
    農村老話博大精深,有時候不能夠光看表面的意思,其實還多其它的說法。就比如說這句「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光看意思肯定就是在屋前不能夠種樹,而後門不能夠開窗。不過為什麼要這麼做,可能不少人就想不出原因了。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有道理嗎?為何不能開窗?
    農村俗語是農民祖祖輩輩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智慧結晶,語句簡單,通俗易懂,但內函深奧,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源於生活,又用來指導人們的生活,讓人少走彎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農村俗語是"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為何屋後不能開窗?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有道理嗎?為何屋後不能開窗?一些農村俗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是古代人們生活的經驗。但是還有一些農村俗語是按照古代的方法來說的,放在現在,生拉硬搬卻是不那麼合理的。
  • 「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老祖宗兩句俗語,說透了生活
    提到俗語,想必大家都不會太過於的陌生,這項紮根在民間的通俗文化,來自生活,也用之於生活,雖然聽著很粗糙不像四書五經那樣讀起來朗朗上口,可是這些俗語往往都十分的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在很多農村這些俗語可謂是人人都耳熟能詳。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兩句俗語,便是飽含了哲理,值得令人深思。
  • 俗語:門前少栽樹,屋後不開窗,有道理嗎?為何屋後不能開窗?
    正所謂「門前少栽樹,屋後不開窗」。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封建迷信。那麼這兩句俗語背後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科學道理呢?古人之所以非常忌諱在大門口前栽樹,是因為中國的房子大多都會選擇坐北朝南。
  • 「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原來另有深意,難怪農村的房子都這樣
    在以前的農村裡,很多人家的房屋都會有著共同的特點,他們就不會在房門前種樹,也不會在房屋後面的牆上開一個窗戶。雖然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講究了可是這裡面蘊藏著很深的這個哲理,畢竟有一句老話說親們,不再說後門不開窗。
  • 俗語「門前少栽樹,屋後不開窗」,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俗語「門前少栽樹,屋後不開窗」其實整句話都很好理解,指的是人們最好不要在屋子前面種樹,也不要在屋子後面開窗戶。這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然後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一、門前少栽樹我們先來看看前半句「門前不栽樹」,它的字面意思很簡單,說的就是在房門前最好不要栽種樹木。這一點有些人就不理解了,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房子前面栽樹,那麼古人為何卻要「門前少栽樹」呢?
  • 古人講「門前少栽樹、屋後不開窗」,有何說法?農村人的蓋房講究
    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就是其中比較常見的禁忌之一。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思想,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語之後,都會有一種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因為現代人在買樓房的時候,都希望小區內綠化多一些。而且現在大多數樓房都有北窗,也就是農村蓋房時所說的後窗。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門前少栽樹,屋後不開窗」,有啥深意?這是老祖宗的擇房秘訣
    所以對於這些風水上的講究不說一定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 至少應該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這樣對人的生活而言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麼一句俗語:「門前少栽樹,屋後不開窗。」 這明顯是關於住房的一些講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講究呢? 這句話有啥深意,它有道理嗎?對此專家表示,這是老祖宗的擇房秘訣,琢磨清楚沒害處。
  •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老祖宗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花甲」。因此來看,這關於年齡的農村俗語確實包含著其中一些道理。但是來說,在農村裡還有一句農村俗語,說的是,「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作衣」,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又包含著何種意思呢,為什麼老祖宗又會說這些呢?李子來回答。
  • 農村俗語:五十歲不建房,六十歲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五十歲不建房,六十歲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過去,除了結婚生子的事情外,對於一家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蓋房子了。在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人們蓋房可能會將一家人手中的錢都花出去,所以,講究非常的多。
  • 古人云:「前門不進尼姑、後門不進和尚」啥意思?老祖宗處世之道
    古人云:「前門不進尼姑,後門不進和尚」啥意思?老祖宗處世之道中國人都比較熱情好客,我們一直遵循「來者是客」的原則,不管對方和我們的關係如何,只要他來家裡做客,那麼我們這個主人一定會熱情地接待。我們古人有這麼一句俗語:「前門不進尼姑,後門不進和尚」,這話是在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來詳細地看下。
  • 農村老話:「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栽樹是有很多講究的,而農村俗對栽樹也有明確的解釋。比如說農村院子裡就有「前不栽桑,後不栽柳,中間不栽鬼拍手」之說;還有「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之說;以及「門口有三樹,富貴自然來」等等。而這些關於栽樹的農村俗語寓意是好的,以象徵著家庭能夠和和睦睦、富貴平安。而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下關於房前屋後栽樹的俗語,這句「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古人講:「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甚至於他們還不滿足於此,還要在院子裡保留一塊大大的空地。因為要栽樹栽花。而說到這栽樹,裡面確實有大學問的。就比如說我們俗語有一句「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何講究?先讓我們來談一談竹子,要知道中國古代人對竹子可是相當推崇的。一般形容一個人是君子的話,都是用竹子來形容的。
  • 農村俗語「前門照後門,家敗財源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生活在農村,雖無城市裡繁華,但也別有趣味!如今大暑到,城市裡受盡了熱島效應,讓人變得更加的煩躁!而在農村,綠樹成林,花草成蔭,無處不散發著生機!行走在農村大地,雖然大暑天很熱,但微風徐來,遠邊傳來笑語聲!心情無比的舒暢!踏尋著聲音,我們走到村裡老人的「根據地」!這是歡聲笑語,這裡心曠神怡!
  • 農村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是啥意思?
    俗語是漢語詞彙中為群眾所創造而且在群眾中口口相傳的一種語言單位。這種語言具有通俗、簡練和形象化的特點,能夠被許多群眾所接受。一般來講,大部分俗語都比較易於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俗語卻有些晦澀難懂。比如,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就是比較難懂的一句農村俗語。
  • 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留窗」是什麼意思?真相在這裡
    導讀: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留窗」是什麼意思?真相在這裡在過去的農村,人們總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坐在自家大院門口,三家五戶的湊在一起聊著天,而老一輩的農民因為農村娛樂生活比較單一,所以他們總是喜歡聊一些歷史上的事或者一些有意思的典故,而還有一些比較有文化的老者就喜歡聊一些俗語,俗語也算上是農村文化的「瑰寶」了,畢竟幾千年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不是說說而已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到底啥意思?看完就明白了
    但是對於農村住居周圍栽植樹木的問題,其實是有很多講究的,並不是你想栽啥就栽啥,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的老話,就是根據諧音和一些風俗而總結出來,不能出門就見喪(桑),也不能後門正對「扶喪棒」(柳樹是農村製作發喪時所用的扶喪棒的專用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