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為開創新中交往的新篇章注入新動力」——訪新中友協會長...

2020-12-18 百家號

新華社新加坡11月10日電專訪:「為開創新中交往的新篇章注入新動力」——訪新中友協會長潘國駒

新華社記者王麗麗 劉天

「當前,新中關係發展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兩國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方面都進入新的時代。新中友協將秉承協會宗旨,以新的活力、新的形式、新的內容,為開創新中交往的新篇章注入新動力。」新加坡-中國友好協會(新中友協)會長潘國駒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新中友協是1993年7月成立的民間團體,由致力於新中民間友好交往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構成,蜚聲海內外的知名學者楊振寧和王賡武,以及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等人均在協會榮譽顧問之列。

潘國駒說,新中友協成立以來,每年舉辦數十個講座、座談會與各種展覽,努力推動雙方文化和教育交流。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生巨大變化,很有必要讓新加坡人更多地了解中國的發展,從而在文化、教育、經濟等方面更好地與中國進行交流與開展合作。

他指出,「一帶一路」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多邊合作項目之一,也是目前新中合作的重點之一。新中聯合打造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其「南向通道」建設和第三方合作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直接連接起來,「我們希望讓更多的新加坡人了解『一帶一路』對新加坡的影響」。

潘國駒說,新加坡金融體系完善,中國可以和新加坡在這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開發東南亞市場。此外,中國的科技發展迅猛,尤其是在人工智慧方面,新加坡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以進一步與中國開展合作。新中友協將在明年舉辦活動,助推新中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

潘國駒認為,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宗教的社會,華人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0%,但較少使用中文,新中友協有義務在這個多元社會傳承和推廣中華傳統文化。

此外,新中友協還致力於推動新中青少年的交往和交流。在協會的努力下,情牽「一帶一路」——新加坡國際藝術節暨首屆新中青少年春節聯歡晚會今年初成功舉辦,新加坡、中國和馬來西亞的青少年受邀同臺表演。

身兼新加坡陳嘉庚基金會主席的潘國駒目前正忙著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接洽,希望通過舉辦座談會等活動,進一步加大新中青少年的交流力度。

他說,未來,中國會持續發展,新加坡年輕人會逐漸意識到了解中國的重要性,新中友協願意為此繼續做出努力。(完)

相關焦點

  • 訪白俄羅斯白中友協副主席格裡什克維奇
    訪白俄羅斯白中友協副主席格裡什克維奇 2019-10-15 16:46:11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2019年10月15日 16:46 來源:新華網
  •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  新華社記者王麗麗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中國山東對話日本關西」為兩國地方交往注入正能量
    面向日本關西,今後山東省將推動發展戰略互聯互通,構建企業、產業、科研等領域合作的新平臺新機制;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輻射東南亞、西接歐亞大陸的東西互聯互通國際大通道;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慧、海洋經濟、科研教育、醫療衛生、石油化工等領域合作;開展全方位醫養健康合作,深化環境治理、防災減災科技等方面合作,加強民間交流,譜寫中日友誼新篇章。活動現場。
  • 「教育交流為中法文化注入新動力」
    法國外長埃羅為北京法國國際學校新校址揭幕「教育交流為中法文化注入新動力」 本報記者 賈曉靜   青年參考  ( 2016年05月18日   11 版)
  • ...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井岡山經開區: 科技創新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吉安新聞網訊(記者周靖康)眼下,井岡山經開區內企業紛紛按下復工復產達產「加速鍵」,利用人工智慧與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提高生產效能,為企業後續發展增添新動力。井岡山經開區紅板(江西)有限公司便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生產效率的「先行者」之一。
  • ...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圓通速遞副總裁李顯俊:進口博覽會為全球貿易與物流發展注入新動力
    11月7日上午圓通速遞副總裁、先達國際執行總裁李顯俊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7日上午,圓通速遞副總裁、先達國際執行總裁李顯俊在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時表示,進口博覽會為全球貿易與物流搭建了新平臺,注入了新動力。與國際快遞巨頭同臺亮相,有助於國內企業補齊創新短板,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此外,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又將迎來下一個發展藍海。
  • 專訪:今天的中國更加自信——訪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會長霍頓
    新華社芝加哥10月1日電專訪:今天的中國更加自信——訪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會長霍頓新華社記者徐靜 苗壯「中國變化太大了!我看到,今天的中國更加自信。」美國密蘇裡州前州長、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會長鮑勃·霍頓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感嘆道。2004年,霍頓作為密蘇裡州州長、美國中西部州長協會主席第一次訪華。他告訴記者:「我目睹了本地區(美國中西部地區)工作崗位的流失,汽車工業從本地區遷出。下一個機會在哪裡?我想到了中國。」「我認為,中國是我們的下一個機會。」
  • 專訪:推動民間交流 維護日中關係——訪日本財團會長笹川陽平
    新華社東京12月17日電 專訪:推動民間交流 維護日中關係——訪日本財團會長笹川陽平  新華社記者姜俏梅日本財團會長、笹川和平財團名譽會長笹川陽平在東京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回顧了笹川日中友好基金30年來民間交流成果,並表示未來將繼續加深和擴大同中國在各領域的交流。 新華社記者 姜俏梅 攝  日本財團會長、笹川和平財團名譽會長笹川陽平日前在東京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回顧了笹川日中友好基金30年來民間交流成果,並表示未來將繼續加深和擴大同中國在各領域的交流。
  •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注入新動力
    自貿試驗區數量增至21個,服務貿易規模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二,連續兩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快的前10個經濟體之列……5年來,我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綜合效能。另一方面,我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 在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湖南新篇章中展現株洲新作為
    市委常委會專題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在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湖南新篇章中展現株洲新作為 毛騰飛主持並講話 來源:株洲日報  發布時間:2020-09-22 08:55:36  作者:羅欣  【字體大小:大中小】 9月21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新長線」為蘇浙經濟注入強大動力
    新長鐵路簡稱「新長線」,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江蘇省新沂市和浙江省長興縣的客貨共線國鐵Ⅰ級單線非電氣化鐵路, 這條全程529千米的鐵路線上有56個站點,成為拉動沿線經濟發展的「大動脈」,為沭陽、淮安、鹽城等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對京滬的分流有著很大作用,是拉動蘇浙經濟發展的「黃金線」。而奔波在新長線上的鐵路人,更是傾盡全力保證線路安全平穩運行,為出行的人們帶來溫暖貼心的服務。
  • 專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訪新加坡...
    新華社新加坡9月8日電專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訪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 新加坡中國商會慶祝中新建交25周年暨商會成立45周年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11月28日電(實習記者解婷婷 記者祝文杰)新加坡中國商會(簡稱「商會」)27日舉辦成立四十五周年暨中新建交二十五周年紀念晚宴,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陳曉東、新加坡人力部政務部長張思樂及中新兩國政商界逾百人出席活動。陳曉東在致辭中肯定了商會過去45年來在中新關係發展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 友誼勳章獲得者:蘇聯解體後只有俄中友協倖存
    (原標題:友誼勳章獲得者:只要我的心臟跳動一天 就要為俄中友好事業工作下去)
  • 外媒關注李克強訪希臘 指「為中希關係添動力」
    外媒關注李克強訪希臘 指「為中希關係添動力」 2014-06-21 19:11:26外媒高度關注李克強總理任內對希臘的首次訪問,稱此訪有助於促進中國在歐投資,拓展歐洲市場,為中希關係增添動力。  希臘當地報紙《每日新聞》對李克強總理的訪問行程進行了詳細報導。李克強20日上午與薩馬拉斯共同考察了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比雷埃夫斯貨櫃碼頭。該報稱,20日早些時候,薩馬拉斯和李克強對比港的訪問具有很高的象徵意義。身著襯衣未系領帶,雙方領導人都用詩一般的語言吟誦比港的巨大潛力。
  • 高鐵為東北經濟振興注入新動力
    11月30日,牡佳高鐵全線鋪軌完成、朝凌高鐵無砟道床段落鋼軌全線鋪通,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高寒高鐵——哈大高鐵開通運營8周年……多線鐵道線路建設加速,新線不斷開通運營,為東北地區經濟全面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蘇爾約諾:十九大為東方文明崛起注入新動力
    參考消息網10月24日報導(文/梁輝)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印尼東協南洋基金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在人類發展史上都堪稱奇蹟,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借鑑的榜樣。中共十九大的召開將為中華文明的崛起注入更強勁的動力,推動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大影響力。
  • 通訊:來自大洋彼岸的善意——澳中友協見證中國發展縮影
    新華社坎培拉12月19日電 通訊:來自大洋彼岸的善意——澳中友協見證中國發展縮影新華社記者白旭 嶽東興 田晨旭「每次到中國,我都會感慨於中國發生的新變化。」澳中友好協會首都地區分會主席卡羅爾·凱爾日前在坎培拉的家中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當談到分會對中國一所學校近20年的資助時,這位1982年就到訪過中國的老人說,這些年來這所學校和學生們的變化,也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採訪時,凱爾翻看日記,講述了最初對北京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中心小學提供資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