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相聲中的「庫嚓會館」明朝就存在,不要錢白送手紙定期請吃飯

2020-12-16 萊駒為右

郭德綱口中的「庫嚓會館」明朝就存在,不要錢白送手紙定期請吃飯

郭德綱的相聲中有一個重要人物,就是搭檔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老爺子根據不同的劇情有不同的人設,忽而是韓國的國王,忽而是歸國的老華僑,忽而又是經營會館的老闆……

于謙父親的產業就包括「庫嚓會館」,又有聽雨軒,又有大戶室,剛開始還以為是什麼高大上的行業,聽到一半原來不就是一個廁所嗎,取了一個會館的名字而已。

其實這種「庫嚓會館」在明朝就有了,同樣是取了高大上的名字其實就是茅房,但是不光不收錢,還免費贈送手紙,甚至定期請大家吃飯。

在一本清朝人寫的名叫《照世杯》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掘新坑慳鬼成財主。裡面講了一個吝嗇鬼發家成財主的故事,他的發家方式就是辦公共廁所。

故事發生在浙江湖州的鄉下,當地種地全靠人糞便、牲畜糞便肥田,因為地處偏僻,很少有外來牲口與糞傳,導致當地肥料很貴。

有一個姓穆的鄉下人在拾糞的時候突發奇想,如果挖上幾個糞坑,蓋上幾間茅廁,粉飾一新,再配上草紙,肯定很多人來上廁所,再把糞便賣出去換錢,肯定能發財。

說幹就幹,老穆在門前挖了三個坑,然後把每一個坑都用小牆分隔開,蓋上屋頂裝上門,把牆用白灰粉刷一新,然後在牆上還貼上了字畫,比一般人家的內宅看著都要美觀。

老穆還不知足,覺得有個堂號就好了,於是貼上酒菜找教書先生寫了一個匾額:「齒爵堂」。齒爵本是年齡和官職的意思,合在一起用有長壽安逸、仕途通達之意。是不是比聽雨軒要高大上呢?

有了乾淨漂亮的房子,再加上這樣一個高大上的堂號,簡直蓋帽了。這老穆還是怕人們不到他家茅房來,於是又請教書先生寫了百十來張小廣告:「穆家噴香新坑,奉求遠近君子下顧,本宅願貼草紙」,十裡八村貼了起來。

果然,不少人前來方便,本村的、鄰村的都來了,大便的來,小便也來,老穆整日看在門口,看看只有大便的人才給發紙,沒人的時候就打掃衛生,一天下來有時竟然連吃飯的功夫都沒有。到晚上就把廁所的門鎖得死死的,生怕有人把糞便偷去。

不光男人到此方便,女人也要求來來此方便,於是老穆再擴大投資,又挖了一個女廁。這樣一天差不多三百人到他家的茅房大便,小便的不計其數。於是老穆開始賣糞,每擔糞一錢銀子,老穆為人又吝嗇,很少花錢,每一錢銀子都攢下來,不幾年就發了家,竟然有了幾百兩銀子的身家,穆家被稱為新坑穆家,老穆也成了穆太公。

眾人見他發財不免有些眼紅,又見他吝嗇,於是起鬨要他請客,穆太公為了茅房的生意,只好大出血,在茅房前請大家吃飯,以後遂形成慣例,每年一次。

普通人家也就眼紅一下,城裡的混混卻想搶他的買賣,虧來他兒子讀書進學得中秀才,才保住了自家的產業。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在沒有化學肥料的古代,國人對糞便特別珍惜,因此雖然穆家的新坑,收拾得乾淨利落,但畢竟是糞坑,沒法保證衛生。

中國真正現代意義的公廁則是首先出現在了港澳地區。1888年,葡萄牙人在澳門設立的現代公廁稱為大便公鈔,並開始收費,這是在中國最早設立的有明確收費制度和系統管理規定的公共廁所。

1888年11月份的《點石齋畫報》報導如下:

「……列廁於市,派人看守,凡士商賜顧者,每人須納一文錢,否則以閉門羹相待。……當此為有記錄之最早的收費公共廁所」

此後,至民國初年,香港、上海、蘇州、南京、北京等地陸續開始有收費公共廁所出現,有的地方雖然名義上不收費,但強買強賣廁紙和收費是一樣的效果。

建國後,收費廁所曾經一度被取締,但是改革開放初期,收費公廁又出現了,直到本世紀初才基本消失。

相關焦點

  • 相聲有新人,院裡有新果,郭德綱在北京德雲紅事會館摘石榴
    儘管如此,作為召喚師的郭德綱和張國立依舊是節目的賣點,尤其是郭德綱在節目中的金句不斷,讓人不由得感嘆:相聲界多出幾個郭德綱就好了!這期節目中印象比較深的是董蛟、申方園說的相聲《老男孩》。兩人唱歌還行,但笑點不夠突出,這也引發了點評環節情懷和搞笑那個為先的討論。
  • 郭德綱:出逃德雲社的都很有出息,1個考清華,4個辦相聲會館!
    相聲界的標杆非郭德綱莫屬,正是他創辦的德雲社,將相聲一步一步的發展起來,這些年不僅在德雲社培養了大批的優秀相聲演員,而且很多年輕人,因為郭德綱的相聲嗎,喜歡生了相生,並且成為了年輕的一代相生的新生力量。
  • 郭德綱要在山東投資27億建相聲會館?
    曾經的那個小胖子居然已經強大到斥巨資27億去建設相聲基地了。而曾經那個小胖子為了自己的相聲事業可以說是卑微到了塵土中,把自己的身段放到最低,最低。當時初出茅廬的郭德綱,為了得到所謂「主流相聲」認可。可以看得出來他把一身傲氣隱在身後,做起了點頭哈腰迎來送往,但是就是這樣依然沒有的得到所謂「主流相聲」的認可。
  • 正是因為郭德綱,快沒落的相聲迎來第二春,就憑一個人的出名
    誰能想到,從前名不見經傳的東西,現在幾乎滿大街都受人喜歡,那麼,相聲現如今這麼成功,是因為什麼呢?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說到相聲,第一感覺肯定是郭德綱,的確,確實是郭德綱把相聲帶到了大家的視野中間,但是,他的成功卻受到了人們不同的看法。
  • 為相聲而生,德雲社背後是郭德綱吃過的苦
    早年的郭德綱相聲之路相當坎坷,如果小編沒有深入了解,只看現在風光的德雲社,無法知道郭德綱對相聲的痴愛,可以這麼說,沒有郭德綱,就沒有德雲社,相聲也會逐漸沒落,毫不誇張的說,郭德綱對相聲的發展功不可沒。郭德綱,73年生人,天津相聲演員,相聲是一門藝術,講究要拜師學藝,否則你沒有師傅領進門,之後的路很難走,也會受到同行的打壓欺負。
  • 郭陽郭亮和郭德綱是什麼關係?其相聲輩分如何?
    去年,他們兄弟倆還參加了《相聲有新人》,與郭德綱也算小有交集,如今可是曲藝界裡也是小有名氣啊。快板出身,喜劇界小有名氣郭陽郭亮兩兄弟他們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就學習曲藝,當然學習的並不是相聲而是快板,早年還在洛陽文工團服役,在部隊裡也是演出不少。
  • 2016德雲社北京相聲大會——湖廣會館相聲夜場節目單詳情
    北京德雲社-湖廣會館相聲夜場」正式開始演出,我到京第二天晚上就去體會了傳統相聲藝術獨特魅力。湖廣會館裡的八仙桌能坐6個人,5塊錢要壺老北京花茶,5塊錢一碟花生,完全地道的老北京茶館套路,這樣聽相聲平生是第一次,不像在家看電視,很容易的整個人完全融入到相聲藝術的氛圍中。
  • 讀個博士就敢diss相聲?你不知道郭德綱讀了多少書!
    要是換一個問法:一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學博士,和郭德綱相比,誰的相聲水平高?答案顯而易見。最近,來自上海交大的博士李宏燁、鄭鈺夫妻在《相聲有新人》中「怒懟」了郭德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人們詫異的不僅僅是這二位對相聲的「民科式」再創造,還有在節目上傲慢無禮的態度:李博士先是用手指點郭德綱:「你怎麼能不認識我?」
  • ...反覆聽郭德綱的相聲?郭德綱的相聲說長頸鹿放在琥珀裡是什麼意思?
    郭德綱的徒弟們,無論是昔日的二徒何偉、曹金,還是如今大紅大紫的嶽雲鵬、張雲雷,包括自己的兒子郭麒麟等人,都是當今響噹噹的相聲新秀,雖然郭德綱相聲風格廣受主流相聲界及一群不看日本小電影,只來真的的高雅人士的質疑,可郭德綱的出現挽救了頹廢的相聲行業卻是不爭的事實。
  • 相聲說盡世間百態,碩果遍布各個城市,郭德綱對相聲的領悟
    但是最近幾年來相聲的發展又開始重回大眾視野,並且大家對相聲的關注也開始多了起來,很多的家庭也願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學習這門傳統藝術。這個復興和郭德綱的關係很大,雖然我們看到,沒目前為止整個德雲社的爭議,好像從未停止過,郭德綱本人對這些爭議也還是略回應,但是在相聲的問題上,還是堅持自己一貫的態度,面對爭議的時候,郭德綱都說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
  • 《相聲有新人》博士夫妻diss郭德綱不懂相聲,氣焰被郭德綱秒滅了
    昨晚播出的《相聲有新人》這才發現郭德綱真的很嚴格,因為郭德綱聽過那麼多相聲,第一次知道相聲的笑點還能用公式計算的,公式相聲還有人情嗎?冷冰冰的有意思嗎?兩位交大博士夫婦鄭鈺和李宏燁厲害了,直接開撕了。有沒有哪位學霸來解答一下兩位衣服上的相聲公式?反正一般人真的是不知道,終於知道為什麼說,博士結婚難的原因了因為他們的思維真的不同於正常人,非要用自己自以為是的本領研究,用對地方可以,用錯地方就是笑話。相聲是沒有公式的,但是可以有規律尋找的,博士夫妻說的是相聲嗎?
  • 他曾在相聲大賽「碾壓」郭德綱!誰料想如今卻一心要拜郭德綱為師
    在這裡,不僅匯聚了相聲大師侯寶林、郭啟儒、劉寶瑞、郭全寶等老一輩藝術家,還培養出馬季、姜昆、馮鞏等眾多相聲名家,為相聲事業的發展和曲藝文化的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時至今日,中廣仍是相聲演員夢寐以求的舞臺。有這麼一個人,早在2003年就進入了中廣藝術團。當年甚至還在相聲大賽中讓郭德綱成了手下敗將。這個人就是相聲演員王彤,提起這個名字,可能很多觀眾會感到有些陌生。
  • 「非主流相聲演員」一詞是郭德綱創造出來的嗎?
    「非主流」相聲一詞的出處不可考,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從郭德綱那裡聽說這個詞的,這個是事實。郭德綱有一段相聲叫《一戶侯》,是為了紀念其師父侯耀文而創作的,郭德綱在其中比較明確且具體的闡述了主流相聲和非主流相聲的定義、區別及分類;沒有聽過的可以搜一下聽聽,非常值得一聽。郭德綱認為主流就是體制內端著鐵飯碗的相聲演員,而非主流就是像他這樣靠自己本事吃飯,在社會中打拼的相聲演員。
  • 侯震在郭德綱的德雲社說相聲,是否可以間接證明侯耀華的是與非
    大家都知道,儘管郭德綱收了那麼多的弟子,但是在德雲社裡面說相聲的演員中,也並不都是郭德綱的徒弟,因為還有很多與郭德綱同輩的相聲藝人,在德雲社裡為觀眾表演,而侯震就是其中的一位。德雲社裡面有那麼多的相聲演員,比如說孫越等人,我們為什麼非要提一下侯震呢?
  • 和郭德綱「叫板」的交大博士李宏燁,發明的「公式相聲」怎麼樣了
    相聲的火爆更是促進了新生代相聲演員的崛起,而電視臺也傾聽著觀眾的聲音,舉辦了不少和相聲有關的綜藝節目,東方衛視舉辦的《相聲有新人》就是其中之一,還將郭德綱請來成為了這檔節目的導師。新人們說相聲自然是希望推陳出新的,郭德綱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新人可以將相聲這門藝術發揚光大,可是這期節目卻來了一位「特立獨行」的新人,那就是交大博士李宏燁,原本以他的學歷,就已經成為了熱議的話題。
  • 汪洋和郭德綱惺惺相惜 稱相聲不景氣在"沒文化"
    近年來,有關相聲界的負面報導,以及郭德綱等新生代相聲演員的不無遮攔的言論令相聲界不再波瀾不驚。那廂郭德綱和啟蒙老師楊志剛的「恐嚇信」風波未平,日前,已經跟郭德綱取得諒解的相聲演員、節目主持人汪洋在上一檔訪談節目時,與郭德綱惺惺相惜,自爆看德雲社的演出錄像曾感動落淚,同時再揭相聲界「潛規則」,直言相聲界不學習、不團結,還互相拆臺。
  • 紀念侯耀文相聲專場,侯耀華不請郭德綱,為何也不請石富寬?
    即將到來的7月17日,「笑在龍城」紀念侯耀文誕辰七十周年相聲專場將在山西太原舉行。據悉,操辦這次活動的主要是侯耀華,而參加演出的則包括:苗阜、陳寒柏、奇志、馬小平、劉際、楊進明、張偉等。細心的網友不難發現,這波相聲演員中,既沒有侯耀文的徒弟郭德綱,也沒有侯耀文的老搭檔石富寬。如果說,因為侯耀華與郭德綱有仇,侯耀華不邀請郭德綱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畢竟,郭德綱在舉辦紀念師父侯耀文的相聲專場時,也沒有邀請侯耀華。
  • 起底交大博士相聲夫妻:姜昆讓相聲走向全國,郭德綱卻自娛自樂
    而且,他們在被郭德綱淘汰後,撂了一句狠話:您(郭德綱)今天不讓我們過,明天坐在(你)那個位置的說不定就是我們,咱們走著瞧。一門藝術,如果僅僅壟斷在某一個人的手裡當然不是一件好事,藝術形式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好。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郭德綱本人也是傳統相聲的革新者,郭德綱曾說,傳統的相聲段子就那麼幾百段。
  • 德雲社出走相聲演員李菁,對郭德綱的評價從始至終就這兩個詞語
    文/「娛樂圈」原創現如今相聲是越來越好,曾經在相聲圈子裡苦苦掙扎的郭德綱也早已紅遍大江南北,創立的德雲社也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相聲社團,佔據了國內外幾近80%的商演市場,可謂之輝煌到了極點。大家都知道,現如今輝煌的德雲社早前也有衰落的時候,尤其在衰敗時期還有頂梁柱的相聲演員出走,最關鍵的是這幾個人都是郭德綱當時力捧的相聲演員,他們當時的粉絲數量是不容忽視的,相聲演員李菁也是當時退出的之一。在德雲社時李菁和何沄偉是搭檔,兩人的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歡,但可惜的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 嚴格來說于謙相聲輩分高於郭德綱,那郭麒麟和郭德綱豈不成平輩?
    郭麒麟的相聲輩分之所以有人產生疑問,主要是他的師父于謙往上這一個支系的輩分存在一定爭議。因為往上再數幾輩,其中的高德亮當年是自降過輩分的。不過既然自降已成事實,後世就應該尊重當年老先生們的決定,因此郭麒麟的輩分就不應該存在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