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2月17日訊(YMG記者 徐峰)藝考校考進行中,十八般武藝拿來秀。昨日,煙臺大學藝考校考大幕拉開,各地考生來煙赴考,數千考生競爭不過百的招生名額,競爭激烈非同一般。
今年冷門樂器在藝考考場上異軍突起,不少平時難得一見的樂器紛紛「擺陣」考場,或將為以後藝考開闢新路。
6點鐘考場外就排起長隊
早上8點30分,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的候考大廳裡已是「井然有序」,按照招生報名分類,考生們拿著手中的考試順序號已經在等候,從排頭看過去遠遠望不到隊尾。家長們告訴記者,6點考場門外就已經排起長隊,「趕時間」的人太多。
從煙臺大學的招生簡章上可以看到,今年藝招省內招「環境設計」、「音樂學」、 「舞蹈編導」三個藝術類本科專業,「環境設計」15人、舞蹈編導15人、音樂學聲樂13人、器樂方向12人、鍵盤方向10人,共計65人。可從現場到場情況來看,考生不下幾千人,競爭程度非同小可。記者看到,巨大的競爭壓力下,要求考生除了專業外,還要關注儀表:聲樂考生大多著禮服赴考,而舞蹈考生則是紮起了丸子頭。與其他類考試不同,幾乎每名考生都化上了精緻的妝容,希望從外在上能博得額外加分。
冷門樂器異軍突起,或影響通過率
如果說「精緻妝容」是抵禦強大競爭的傳統手段,那麼如今,「冷門」樂器可能就成了通過率的敲門磚。在候考大廳,一架被稱為 「馬林巴」的樂器,著實火了一把。遠看之下身形大小似古箏,近看卻不盡相同。細問之下,家長告訴記者,考生來自萊州,由於從小學習架子鼓和軍鼓所以很早就萌生了藝考的念頭。「很多學校沒有架子鼓和軍鼓的專業考試,孩子就在半年前轉行學馬林巴。」從與家長的交談中記者得知,單就樂器而言就價高5萬,一天的租金就是300元,為了運輸方便,考生家長將它拆卸下來,用大型貨車運送到煙臺,按每公裡2元計費,通常一趟光運費就得花上兩三千。考生在現場練習彈奏了一曲,曲調清脆如雨過竹筒,空靈而悠遠。
在大廳的另一邊,大小不一的6臺鼓與馬林巴交相呼應著,詢問之下才知,這是中國傳統打擊樂「排鼓」,由於偏冷門,考生也是自帶入場,而它也有著高達萬元的價格。考生家長說,這些冷門樂器多是由老師推薦學習的。也正是其冷門的特性,讓校考似乎來得更容易些。「去了十幾個學校了,考這個的不多,很多學校當場就拍板了,還有學校拍板後因為沒有這個專業的老師,建議孩子換專業。」正如家長所說,結合這兩年的藝考現象,冷門樂器從今年起「火」了一把,但通過率是否真與其冷門程度成「正比」還是未知數。
報名要有技巧,舍錢不能舍機會
記者從候考的家長群中發現,今年赴考從時間上顯得「遊刃有餘」。「報名也是門學問,你得研究每個學校的考試時間,隔開報名預留趕路的時間,考三天的要是有衝突,我們就預報第二天,爭取每個學校都能考考。」來自濰坊的家長胡先生說,由於不少省外院校在山東設點校考,這使得他們的路程又縮短的一截。
「排鼓」考生的家長也稱,在這十多天的趕考中,有的是臨時報考的,但由於過了繳費期所以錯過了機會,相比他們錯過機會,還有很多考生報了名交了錢但沒有到場考試,「這可能就是報名安排上有問題,時間來不及了。」在家長們眼中,無論校考能不能到,報名就是提供了「入場券」,在獲得入場券後,家長們除了候考還要調整出赴考的最佳方案,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的考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