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體溫傳感器國產替代保障產能,政府助力解決生產難題;vivo NEX 3 5G拆解;分析師預計蘋果上半年生產1.16億部iPhone
1、面對疫情體溫傳感器國產替代保障產能,政府助力解決生產難題
2、【集微拆評】vivo NEX 3 5G拆解:結構嚴謹,零部件供給高度依賴高通
3、雷軍:盡所能為武漢用戶提供服務 向醫護人員致敬
4、iPhone 12消息匯總:設計回歸經典 有望支持5G網絡
5、分析師表示蘋果將在本財年上半年生產1.16億部iPhone
1、面對疫情體溫傳感器國產替代保障產能,政府助力解決生產難題
集微網(文/Kelven)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爆發當中,除了湖北武漢重災區的物資緊急需求外,隨著全國30多個省份緊急啟動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物資短缺已成為全國的問題。測溫儀作為防控疫情的最重要的設備,其依舊面臨著巨大的臨時缺口。
正值春節放假時期,防控物資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疫情發生後,工信部等多個政府部門已經採取多項復產、物資調控等措施強化防控物資保障工作。
據集微網了解,廈門燁映電子作為國內第一家掌握紅外體溫計傳感器核心晶片的企業,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其加班加點開足馬力進行紅外體溫計傳感器的供應。燁映電子已經開始向湖北省向國家請求緊急支援紅外測溫儀5000套供貨,我們也從武漢前線消息了解到大部分的紅外體溫計均是由燁映電子供應核心傳感器晶片。
打破國外壟斷
燁映電子成立於2016年3月,同年11月便成為國內率先掌握智能熱電堆紅外傳感器核心晶片技術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熱電紅外傳感器產品成功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並實現批量生產和銷售。
儘管在外人看來,燁映電子仍然很年輕,但對於智能熱電紅外傳感技術的研究,創始人徐德輝早已開始了十年之久。徐德輝在研究所做MEMS智能熱電紅外傳感器技術研究,初時集中於基礎研究層面。
畢業後,徐德輝留在了研究所繼續從事微納傳感技術研究工作。他回憶:「當時我們在研究所發表論文的時候,在國際上是世界領先的。研究成果也引起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國外科研人員經常來信索取論文和討論交流研究成果。但是和產業接觸時,卻發現國內的產品全部都是國外進口的。」
由於擁有多年的技術研發背景,卻看到國內市場的產品被國外壟斷,於是徐德輝離崗創業,燁映電子成立,開始了將智能紅外傳感技術從研究所向市場智能紅外傳感器產品轉化轉移行動。
據徐德輝表示:「2003年SARS國內紅外體溫傳感器100%依靠進口,國內紅外體溫計廠家無法分配到傳感器,市場供應嚴重不足,導致紅外體溫計價格非常高,無法廣泛用於非接觸體溫監測的SARS防控。」
在SARS期間,國內尚無體溫傳感器晶片企業。國外晶片供應優先級中,中國企業排在歐美日臺之後,當時國內雖有部分紅外體溫計企業,但受限於晶片供應無法生產,中國只能從海外進口了20多萬隻紅外體溫計。
對此,燁映電子進行了技術指標和技術路線研究。首先國產傳感器晶片技術指標上實現了突破,其後需要在技術路線上下功夫,最後還需要實現國內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這樣才能避免讓外國企業「掐脖子」。
燁映電子建立開發的《環境溫度免校準的熱電堆紅外傳感器》,將傳感器精度提高了25倍,針對耳溫槍結構採用全對稱設計改善產品熱穩定性,使得紅外體溫計在性能指標大幅提升的同時,生產效率提高几十倍。
此外燁映電子依託自主研發的CMOS-MEMS技術,充分利用IC產業分工明確的特點,將紅外傳感技術融合到集成電路裡做產品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將各個工藝生產分切給最適合的供應商。
藉助IC產業裡的先進技術和產業鏈優勢,更快地完成技術向產品轉移轉化,並可同時實現產品的快速迭代。徐德輝認為:「國外的技術路線,與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是一樣的,為了做某個產品去研發一個技術,然後建造一個工廠,專門為生產該產品打造一條流水生產線。這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產品迭代速度慢。」
燁映電子雖然在技術上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但國內沒有配套的產業鏈,無法將技術轉化為批量的產品。徐德輝表示:「為建立自主可控的自主產業鏈,燁映電子採用「Semi-Fabless」模式,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工藝控制文件,並通過ISO質量體系認證,教會國內供應鏈的相關企業,培育國內紅外體溫傳感器產業鏈。」
三步走下的燁映電子不僅成為了國內第一家掌握智能熱電堆紅外傳感器核心晶片技術的企業,也成為國內第一家建立起產品生產製造配套的供應鏈的企業,其智能熱電紅外傳感器產品成功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
國內已經具備完整的產業鏈,國產紅外體溫計的市場佔比已接近20%。通過這次疫情的體外測溫儀的市場需求激情情況,對於傳感器晶片生產廠家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國產完整的產業鏈背景下,國產的紅外測溫儀廠家能夠獲得安全並能保障的傳感器晶片供貨,同時對於提高紅外測溫儀的國產化晶片率也有好處。
政府助力解決生產難題
這次疫情發生在傳統的春節假期中,紅外測溫儀需求暴漲,但受春節假期影響供應鏈上的所有的企業都在春節假期,無人上班,產能無法迅速恢復。「紅外溫度計,是需求量最大的產品,我們這邊2月份的訂單比平時增加了接近3倍。」燁映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徐德輝向集微網介紹,「平時的訂單量大概是100多萬顆晶片,現在2月份的訂單已經接近400萬。」
徐德輝接收集微網採訪的時候表示:「以封裝代工廠為例,燁映共有3個封裝代工廠,在春節期間已經重啟了位於重慶的中國電科重慶聲光電航偉公司的生產工作。工廠許多員工在本月18-19日已陸續返鄉過年,但接到任務後,中國電科重慶聲光電航偉公司發揮央企使命擔當,積極配合,很多員工都已回到崗位加班,目前重慶生產線已在全力生產中。」
雖然工廠的人逐步到位了,但是產能暴增導致原材料需求量也暴漲,配套廠商面臨產能準備不足的問題。在原材料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原材料配套廠商已經積極調配產能,優先保障紅外體溫傳感器的原材料生產。
此前徐德輝分析指出,「我們極限產能是500萬,如果防疫物資需求進一步增長,可能需要政府出面協調解決生產設備、封裝產線的供應,才能在短期內再次擴充產能。」
據了解,面對物資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徐德輝表示:「部分供應鏈上的企業因為園區疫情管控措施,有提前復工的困難,而工信部相關領導積極協調各地政府,確保了供應鏈上企業的提前復工。」
此外部分企業員工存在「恐慌」心理,不敢復工,針對此情況,工信部的協調也讓大家了解到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消除了員工的「恐慌」心理,極大的鼓舞了士氣。
徐德輝認為:「工信部的協調充分發揮了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誠然,面對這一波重大的疫情戰役,沒有了政府的調度管理能力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
「我們第一時間就向廈門海滄的安氏兄弟醫療器械公司供應了一批紅外傳感器;23日當天,傳感器出貨量達100多萬支。」徐德輝博士告訴記者,位於廈門海滄的燁映電子公司得到了政府的有效保障和幫助。
據了解,2016年下半年,新一屆海滄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堅持實業立區,高起點謀劃產業發展,在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明確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新材料三大新興產業作為支撐未來區域發展的支柱產業推進。
2、【集微拆評】vivo NEX 3 5G拆解:結構嚴謹,零部件供給高度依賴高通
集微網消息(文/葉子)vivo去年推出的5G高端旗艦NEX 3 5G版,便憑藉超高的顏值以及極致的體驗俘獲了眾多用戶的心。NEX 3 5G版配備了一塊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無界瀑布屏,沒有劉海、水滴、挖孔,同時屏幕兩側還有著接近90°的超高曲率,使其屏佔比高達99.6%。本期拆評,就為大家帶來vivo NEX 3 5G版拆解。
配置一覽
SoC:高通驍龍855Plus處理器,7nm工藝
屏幕:6.89英寸 AMOLED曲面屏丨解析度 2256x1080 丨屏佔比92.2%
存儲:8GB RAM+ 256GB ROM
前置:前置1600萬像素攝像頭
後置:後置6400萬像素主攝像頭+1300萬像素廣角攝像頭+13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
電池:4410毫安鋰離子聚合物電池
特色:曲面屏,升降式攝像頭,支持5G網絡
vivo NEX 3 5G BOM表
從vivo NEX 3 5G BOM表來看,整機預估價格為$395.71,主控晶片佔整機價格約為51.9%,核心零部件幾乎均由高通提供,這在其他機型上是很罕見的。
從之前拆解過的機型來分析的話,高通一般提供的是處理器、基帶和電源管理等晶片。如前端、射頻等晶片,也有skyworks等廠商提供。由此可見,vivo NEX 3 5G的零部件供給高度依賴高通。這當然也有好處,整套方案由高通提供,可最大程度保證可靠性和性能穩定性,尤其是5G網絡下的表現。
拆解步驟
取出卡託,卡託上套有矽膠圈起一定防水防塵作用。使用熱風槍加熱後蓋與內支撐縫隙處,緩慢打開後蓋,後蓋與內支撐通過膠固定。
主板蓋與揚聲器通過螺絲固定,有大面積石墨片從主板蓋延伸到電池位置用於散熱。
主板蓋對應主板BTB接口處貼有金屬蓋板並帶有泡棉起緩衝保護作用。NFC線圈則通過膠固定在主板蓋上。
主副板通過螺絲固定在內支撐上,內支撐對應主板處理器&內存晶片位置處塗有散熱矽脂用於散熱,內支撐對應主板麥克風位置處套有矽膠圈用於防水。副板USB接口處的矽膠圈起一定防水作用。
電池通過雙面膠固定在內支撐上帶有提拉把手方便拆卸。內支撐側邊貼有泡棉用於保護固定射頻同軸線。
升降的攝像頭模塊依然是通過步進電機實現升降功能,內支撐對應步進電機處塗有用於散熱的散熱矽脂,主板到電池位置則通過散熱銅箔進行散熱。前置攝像頭模塊的固定件上套有矽膠圈起一定防水防塵作用,重啟按鍵軟板則通過白色塑料件固定。
前置攝像頭模塊內集成了前置攝像頭,聽筒和閃光燈軟板。內部貼有軟板用於連接聽筒模塊和閃光燈軟板。
屏幕與內支撐通過膠固定。使用加熱臺,將屏幕與內支撐分離。
模組信息:
屏幕採用6.89英寸三星2256x1080解析度的AMOLED曲面屏,型號為AMB689TQ01。
後置13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型號為Samsung S5K3M5,光圈為F/2.48。
後置6400萬像素主攝像頭,型號為Samsung S5KGW1,光圈為F/1.8。
後置1300萬像素廣角攝像頭,型號為Samsung S5K3L6,光圈為F/2.2。
前置1600萬像素攝像頭,光圈為F/2.09。
主板ic信息:
主板正面主要IC(下圖):
1-QORVO-QM77038A-射頻功率放大器模塊
2-QORVO-QM77033-前端模塊晶片
3-Qualcomm-PM8150B-電源管理晶片
4-Samsung-KLUEG8UH08-256GB快閃記憶體晶片
5-Samsung-K3YH7H70AM-AGCL-8GB內存晶片
6-Qualcomm-SM8150-高通驍龍855Plus處理器晶片
7-Qualcomm-SDX50M-5G基帶模塊
8-Qualcomm-QPM6582-射頻功率放大器模塊
9-Qualcomm-SDR8154-射頻收發晶片
主板背面主要IC(下圖):
10-Qualcomm-WCN3998-WiFi/BT晶片
11-Qualcomm-QPM5650-射頻功率放大器模塊
12-Qualcomm-PMX50-電源管理晶片
13-Qualcomm-PM8005-電源管理晶片
14-Qualcomm-PM8150A-電源管理晶片
15-Qualcomm-PM8150-電源管理晶片
16-NXP-SN100T-NFC控制晶片
17-Qualcomm-SDR8150-射頻收發晶片
拆解總結:
vivo NEX 3 5G版採用三段式設計,整機結構嚴謹。整機多處開口採用矽膠圈用於防水。散熱則通過銅板+石墨片+散熱矽脂的方式。內支撐對應主要晶片位置處也塗有散熱矽脂。為了搭載5G晶片模塊而不增加整機體積的情況下,多數5G手機主板採用主板堆疊的架構設計,但vivo NEX 3 5G版主板並未採用主板堆疊的設計,因此相比其他5G手機的主板面積顯得大了一點。
vivo NEX 3 5G版是vivo推出的高端旗艦5G手機,高通提供的整套方案確實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可靠性和性能穩定性,帶來更好的5G網絡表現,但零部件供給高度依賴一個廠商,也容易被卡脖子。
3、雷軍:盡所能為武漢用戶提供服務 向醫護人員致敬
集微網1月27日報導(記者 張軼群)今日,小米董事長雷軍發表公開信,對於奮鬥在家鄉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時,雷軍表示小米自23日啟動對武漢緊急援助,將僅一切所能,繼續為武漢地區用戶提供服務。
以下是文章全文:
新年好!
2020年伊始,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這個春節過得有些不同尋常。這一年將會是不平凡的一年,充滿挑戰的一年。
湖北,是我的家鄉。武漢,是留給我太多太多美好回憶的地方,此時此刻,我想向奮鬥在家鄉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尤其是醫護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相信,在黨中央的領導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眾志成城,一定可以取得這場防疫戰爭的勝利!
從1月23日小米啟動對武漢的緊急援助開始,公司有很多同學們和生態鏈公司、順豐、中國郵政等小夥伴們犧牲假期,並肩作戰,源源不斷地向武漢及周邊的市縣提供N95口罩、隔離服、體溫計、檢測試紙、對講機等物資,昨晚他們發給我一些照片,記錄了物資啟運和送抵武漢的過程。我在這裡對他們說聲謝謝!辛苦了!
我們將盡一切所能,在保障安全和客觀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繼續為武漢地區用戶提供服務:包括武漢地區的小件商品配送服務、小米商城服務、售後寄修服務。我們和配送合作夥伴一起,在武漢地區及全國範圍內,確保快遞員必須佩戴口罩,每4小時必須更換一次;每天多次測量監控每位快遞員的體溫,在營業部配備維生素C、洗手液、消毒液等足量物資,對配送設備進行每日多輪消殺,全力保障快遞員、用戶的健康安全。
也請各位用戶朋友們加強防範,堅持佩戴口罩,減少外出和聚會,迴避接觸密集人群,一起抗擊疫情,共度非常時期。
窗外太陽升起,一切都會好起來!2020,我們一起加油!
4、iPhone 12消息匯總:設計回歸經典 有望支持5G網絡
北京時間1月27日早間消息,據外媒報導,今年對於iPhone來說將是忙碌的一年。有傳聞稱,蘋果正在準備一款最快將在3月發布的低成本iPhone手機,以及4款計劃在9月發布的iPhone 12手機。下面是到目前為止所了解到的關於iPhone 12的規格、性能和設計的一些細節。
iPhone 12的設計
如果你仍然懷念當年使用iPhone 4的時光,那麼2020年將可能是非常適合你的一年。預計iPhone 12將向平板設計概念回歸。有報導稱,iPhone 12將與iPhone 4非常相似。蘋果分析師郭明錤(Ming Chi Kuo)表示,這將是iPhone 12對底座進行重新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
郭明錤說,iPhone 12的顯示屏周圍仍會有彎曲的玻璃邊緣,就像iPhone 11一樣。這位分析師在其關於2020年iPhone系列的各種報告中都提到了2/2.5D玻璃。目前,iPhone 11 Pro採用了顯示屏玻璃和不鏽鋼邊緣的混合設計。這與iPhone 4不同,iphone 4的側面完全是方形的。
一份供應鏈報告還指出,iPhone 12系列將比iPhone 11更薄,最大的iPhone 12機型的厚度僅為7.4毫米。這比8.1毫米厚的iPhone 11 Pro薄了10%左右。其他iPhone 12系列產品是否會更薄,還有待觀察。
借鑑了iPad Pro的設計,蘋果此次回歸到iPhone 4的四方型工業設計主題是有意義的。2018年,蘋果重新賦予了iPad Pro以平板機身。這次重新設計受到了用戶的好評,因此看到iPad Pro激發了iPhone 12的設計靈感也就不足為奇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iPhone 12曝光的樣子:
正如所見的那樣在這些曝光機型中,iPhone 12的正面看起來與iPhone 11幾乎相同。一些證據表明凹槽尺寸(notch size)可能會小幅減小,但這是否發生仍有待觀察。所有四款iPhone 12機型都將採用人臉識別技術(Face ID),可進行人臉識別的TrueDepth攝像頭系統將安裝在凹槽中。 隨著9月份發布時間的臨近,還可能會有更多的外觀細節被透露出來。
iPhone 12的顯示屏
今年,蘋果的旗艦版iPhone將首次採用OLED顯示技術。所有四款iPhone 12機型預計都將採用OLED屏幕,包括iPhone 11(採用LCD屏幕)的繼任機型在內。
顯示屏大小如何?有報導稱,與iPhone 11相比,蘋果今年將略微調整其最新產品的尺寸。以下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
• 一款配備5.4英寸OLED顯示屏的iPhone 12
• 兩款配備6.1英寸OLED顯示屏的iPhone 12
• 一款配備6.7英寸OLED顯示屏的iPhone 12
這意味著iPhone 12系列將同時包含有史以來尺寸最小和最大的iPhone機型。有報導稱,5.4英寸的iPhone 12型號的高度將是「介於iPhone SE和iPhone 8之間」,而6.1英寸的機型將介於iPhone 11 Pro和iPhone 11 Pro Max之間。6.7英寸的iPhone 12機型將「略高於iPhone 11 Pro Max」 。
除了OLED,有傳言稱今年的iPhone將推出120Hz的高刷新率的「ProMotion」顯示屏。到目前為止,iPhone只有60Hz的顯示屏,但蘋果在2017年將120Hz的刷新率引入到了iPad產品線中。刷新率翻倍顯著提高了用戶的響應體驗,用戶手勢可以更快地轉換為屏幕上的動作。
總而言之,蘋果此次將推出:一款較小的iPhone 12機型,兩款與iPhone 11尺寸相同的iphone 12機型,以及一款尺寸較大的機型。
iPhone12的攝像頭
除了屏幕尺寸,iPhone 12各款機型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攝像頭技術。從根本上講,蘋果計劃推出兩款配備雙鏡頭攝像頭系統的iPhone 12,以及兩款配備三鏡頭攝像頭系統的iPhone 12。
5.4英寸的iPhone 12可能將在背面配備兩個攝像頭,即超廣角和廣角鏡頭。低端的6.1英寸iPhone 12也將採用同樣的設置。
而兩款高端iPhone 12機型將讓人更感興趣,它們將配備一個三鏡頭攝像頭系統,很可能類似於iPhone 11 Pro那樣包含廣角,超廣角和長焦鏡頭。這兩款高端iPhone 12機型預計還將配備一個新的飛行時間(time-of-flight,ToF)3D傳感器。 飛行時間傳感器類似於iPhone正面用於人臉識別的紅外TrueDepth攝像頭系統。在背面的攝像頭中添加ToF 3D傳感系統將實現更高逼真度的3D照片拍攝,可能會開闢新的增強現實機會。由於採用雷射驅動技術,ToF傳感器將比TrueDepth系統更為強大,工作距離更長。 除了增強現實功能外,這種ToF傳感器還可以改善那些需要依賴深度數據的場合,例如人像模式。
在軟體方面,iPhone 12機型預計將具備iPhone 11目前提供的所有功能,包括深度融合和夜間模式。蘋果也有可能在今年推出更多的軟體圖像處理功能,特別是利用新的ToF技術。
目前還不太清楚前置攝像頭的情況,但肯定還有在iPhone 11前置攝像頭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iPhone12的A14處理器
iPhone12系列預計將推出下一代蘋果A系列處理器,大概名為A14。
根據最近的一份供應鏈報告,蘋果的合作夥伴臺積電正按計劃在第二季度開始採用一種新的5nm工藝來生產A14處理器。A13採用的是7nm處理器,因此A14應該更省電,速度更快,這要歸功於5nm工藝。 早期預估表明,如果結合傳聞中的6GB內存,A14可以使iPhone12的性能與15英寸的MacBook Pro一樣強大。由於特別強調多核性能,遊戲性能可以提高50%以上。這些改進主要歸功於5nm的製造工藝。
除了新的A14處理器外,iPhone12還可以改進人臉識別性能。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表示,iPhone 12將包括一個「更新」的面部識別系統。分析師們所說的「更新」到底是什麼意思尚不清楚,但這可能意味著蘋果將升級用於人臉識別的TrueDepth攝像頭系統,並增強其各方面性能。
iPhone 11的人臉識別功能其實已經有所提高,但這主要是由於iOS 13的變化,而不是由於硬體方面的升級。今年,蘋果可能會進行實際的硬體改進,以提高人臉識別率。
連接性
或許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推出的iPhone 12四款機型都有望實現5G連接。預計這四款機型都將包括對兩種5G技術的支持:sub-6 GHz 5G和mmWave 5G。
全球不同的運營商正在按照各自的部署和時間線推出sub-6 GHz和mmWave網絡。mmWave是一種更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千兆級速度技術,但其連接範圍要小得多。相比之下,美國推出的sub-6 GHz 5G通常能達到100-150 Mbps的速度。
據報導,這四款機型都將支持上述兩種5G技術,這不僅對美國用戶有用,而且對全球用戶也很有用。
雖然蘋果正在為iPhone開發自己的內部數據機,但iPhone 12可能仍會採用高通公司的數據機。
然而,重要的是要知道,蘋果對5G的支持只是故事的一半,故事的另一半在於運營商對5G的支持。如果運營商在5G的推出上做的很糟糕,那麼iPhone12的優勢就不那麼顯著了。
iPhone 12的命名、定價和發布
目前的所有證據都表明,今年推出的iPhone將被稱為iPhone 12。考慮到預期的重新設計,蘋果不太可能將2020年作為iPhone升級的「S」年。然而,蘋果計劃如何為四款iPhone手機打上品牌,目前還不得而知。
就像命名一樣,這四款iPhone機型的定價也難以預測。蘋果在2019年開創了先例,將入門級iPhone 11價格降至699美元,但這種情況是否繼續,仍有待觀察。
最後,分析人士說,蘋果目前正按計劃於今年9月發布iPhone 12。不過,考慮到距離9月份還有8個月的時間,我們不能排除在這期間出現發布延遲的可能性。同時,蘋果也有可能錯開四款不同機型的發布時間。新浪科技
5、分析師表示蘋果將在本財年上半年生產1.16億部iPhone
科恩(Cohen)的分析師不僅看到了強勁的假期季,而且看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二財季,有跡象表明蘋果與2019年相比總體上增加了iPhone訂單。科恩的克裡斯·桑卡(Krish Sankar)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估計,蘋果在假日季度生產了7000萬部iPhone。在這7000萬部手機中,iPhone 11和iPhone 11 Pro機型佔其中的74%,約為5200萬部。
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蘋果將生產4600萬部不同型號的iPhone,同比增長12%。在這4600萬部中,有600萬部「 iPhone SE 2」,Sankar估計每部的售價約為475美元。
作為歷史參考,Sankar預測「 iPhone SE 2」的模具大致與蘋果為第一個iPhone SE版本構建的類似。最初版的iPhone SE於2016年3月在iPhone 6s之後發布,目前仍在印度工廠生產。
此外,對於2020年第二個日曆季度(蘋果公司的第三個財季),Sankar認為蘋果公司將生產約4300萬部iPhone。
1月20日,由於服務產品和即將推出的iPhone系列產品的強勁表現,Sankar將蘋果股票的目標價格上調至350美元。展望未來,「 iPhone SE 2」和5G「 iPhone 12」將為同比增長趨勢提供更多動力。與往常一樣,支持所有這些都是爆炸性的服務增長。
Sankar預測,到2020財年,蘋果將發售約1.95億部iPhone。同時,桑卡爾(Sankar)認為,基於各種市場力量,華為的年銷量可能會下降10%。三星的產量預計將保持穩定。cnBeta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