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下,我國傳感器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20-12-16 電子發燒友

新冠疫情之下,我國傳感器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儀表網 發表於 2020-03-21 15:24:17

(文章來源:儀表網)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復工復產有序開展,科學技術中的「硬核力量」無處不在,而承擔著數據採集任務的主要功能部件和信息化基礎產品——傳感器更是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作為疫情各種數據採集的基礎技術與核心部件,傳感器的關鍵作用無可比擬。其中聲敏、力敏、磁敏、氣敏、光敏、溫溼度、RFID射頻、介質生物(試紙、酶電極)等八大敏感元器件及傳感器無一例外地應用於各種防控措施和場景之中。當前體溫檢測已經成為判斷是否感染肺炎的關鍵指標。隨著復工潮的來臨,面對公共場所龐大的流動人口,要在移動狀態下快速、準確、及時檢測並篩查出非正常體溫至關重要。

此時,耳溫槍、額溫槍等紅外測溫設備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防疫裝備之一,成為企業、餐館、商鋪的必備貨,一時間「一槍難求」。據工信部數據,全國手持式體溫檢測儀需求量約55萬臺。而2018年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全年產能僅為25萬臺,2019年也僅上升至30萬臺。

在此類紅外測溫設備中,主要發揮功效的就是能達到醫用計量標準和參數指標要求的高精度、高可靠和高穩定性、一致性的紅外溫度傳感器,紅外測溫儀需求的急劇增加,使得關鍵器件紅外傳感器也隨之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3月16日,我國目前額溫槍相關企業共計2264家,2020年2月以來新增近500家,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速高達3730%。受疫情的影響,國內做紅外傳感器的上市公司漢威科技和森霸傳感,訂單已排到五六月份。此次疫情,為以感知技術為代表的產業化和技術創新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契機,明確技術創新的具體目標和方向,形成了新的發展機會。

當前的疫情防控也暴露出了諸多科技創新應用問題,除了紅外傳感器,在疾病治療階段,用於醫療設備的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可應用於CT等醫療檢查設備。目前,紅外熱成像傳感器主要依靠進口,它對傳感器的可靠性、解析度要求較高。

近幾年,國內傳感器產業包括非接觸測溫及其他人體健康監測用傳感器有了長足發展,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整個產業鏈滿足突發性需求的能力仍面臨巨大挑戰。以此次疫情用到最多的人體體溫監測紅外傳感器為例,它涵蓋了多個領域與學科,對人才和加工設備的要求十分嚴苛。據業內人士介紹,額溫槍用的紅外傳感器主要來自德國、瑞士以及比利時等國外公司,國內能生產的企業屈指可數。

究其原因是整個行業高度碎片化而缺乏領軍企業,低水平的技術、產品、應用,低效率的工藝是目前國內整個傳感器行業的現狀。而這種情況要高效、高質量地應對此次疫情是很難的。針對這個問題,國內的傳感器企業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放眼未來,在核心材料、技術、工藝、裝備等方面,加大資源整合與對外合作的力度,打通產業鏈上下遊各環節,面向市場應用,堅持創新。

其次要開闊思路,積極為核心傳感器產業的政策制定、行業規劃、成果轉化、產學研結合等建言獻策,積極協助政府整合國內傳感器資源,根據區域資源優勢及細分行業優勢,建立產業聚集區,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傳感器產業基地,從而整個國內傳感器產業的發展。

我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傳感器市場,雖然與國外技術相比,我國傳感技術相對比較落後,但是在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4.0、5G等一系列不同維度技術熱點的推動下,未來我國傳感器行業必將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局面。
      (責任編輯: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雙語教育面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
    寧波晚報升學通甬上APP本報訊(記者 徐葉 通訊員 黃愛芹) 為了應對疫情,各地採取了居家隔離、網上授課、延期開學等系列措施。全球交通受限,教育新模式萌發。疫情之下,寧波雙語教育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和機遇呢?本周五(4月17日)上午10點,「校長說」第六期將與市民見面。此次寧波晚報特邀寧波至誠學校雙語初中小學部校長石瑾娜,為大家作題為「疫情之下 雙語教育的挑戰和機遇」的報告。石瑾娜,哈爾濱人,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 疫情之下,機器人工程師行業的挑戰與機遇
    01 看清現狀:疫情之下,行業的挑戰與機遇 這次疫情讓一些線下商業一夜之間仿若大廈傾塌,但對於某些行業和領域來說,卻是一個機遇,比如機器人行業。機器人行業究竟為這場疫情做了什麼?
  • 我國期貨公司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C    期貨公司面臨諸多挑戰目前有關期貨行業發展的政策調整,對國內的期貨公司提出了挑戰。首先,疫情之下,全球「去中國化」聲音不絕於耳。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擴散傳播,擾亂了全球經濟正常發展的節奏,使得全球經濟有陷入衰退和蕭條泥淖的可能。同時,恐慌情緒蔓延至全球資本市場,一度有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之勢。
  • 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努力推動我國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而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我們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規劃《建議》為綱領,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指引,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重塑競爭新優勢,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 中國信通院王超賢等:後疫情時代我國數位化轉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
    以下文章來源於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 ,作者王超賢,張偉東1 引言受新冠疫情的催化,我國數位化轉型迎來了難得的加速發展新機遇。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疫情防控、生產生活物資保障、復工復產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新的數位化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加速普及,為我國數位化轉型帶來了新的機遇[1-5]。
  • 疫情為教育信息化賽道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全國2.76億各級全日制在讀學生「停課不停學」,世界上迄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活動拉開帷幕,教育信息化的新基建故事由此寫下開篇《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便明確要求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 應用,建設數據中心,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2002年全國兩會期間,以新基建帶動加速彌合數字鴻溝、補教育短板,更成為代表委員熱議話題。二、信息化產品使用率急速提升儘管有國家政策紅利背景,但在「停課不停學」之前,信息化產品使用率極低。
  • 我國工業軟體發展面臨三重機遇與三大挑戰
    在CAM、CAD、CAE、EDA、PLM等細分市場之上,90%以上的份額都被達索、西門子、新思科技等國外企業所佔據,市場和技術也都被它們所壟斷,這給我國產業發展以及本土企業的崛起帶來了巨大阻礙。  在這一形勢下,我國工業軟體發展所面臨的三大挑戰不言而喻:  其一是高端製造關鍵工業軟體正被國外「卡脖子」。
  • 專家解讀:「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面臨哪些新機遇新...
    他強調,「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邁入新發展階段,中國將面臨哪些新機遇新挑戰?對於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又將作出哪些重要部署?
  • 中國體育產業:新變局與新機遇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中國體育產業:新變局與新機遇新華社記者公兵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歐洲足球錦標賽等世界大賽紛紛延期,中國體育產業難以置身事外,產業變局已然產生。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尋找新機遇,是中國體育產業人必須面對的課題。1月5日,體育大生意年度峰會在線上舉行。
  • 數據中臺:從疫情挑戰中挖掘機遇
    疫情之下,無數行業或多或少受到波及,有些面臨關閉,也有一些因其特殊的行業性質,逆勢而上。     據國家衛建委消息,截止3月10日,全國新增新冠病毒確診病例24例,疫情局勢明顯好轉,湖北以外的多數省份已開始邊防控疫情,邊復工生產。
  • 國家留學基金委副秘書長張寧:疫情下出國留學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01疫情下出國留學面臨的挑戰 中國超過98%的海外留學人員分布在20多個主要留學目的地國,這些國家當前都是疫情重災區和高度限制跨境流動的國家
  • 「疫情」之下,企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缺乏風控管理意識,等於丟掉了企業正常經營的保險網,而此次疫情帶來的風險既有內部,也有外部,涉及到員工、客戶、供應鏈、資金、產品等方方面面,在此次「疫情」面前面臨嚴峻考驗。一旦真正的危機來臨,找不到應對之策,面臨重大衝擊,遭受重大損失。4.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挑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人員流動的降低對於想要留人的企業來說是件好事,原本有些準備過年跳槽的人因為疫情而耽擱了跳槽計劃甚至改變了跳槽的主意。
  • 人民日報評論員:善於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強調要深入分析,全面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 「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北京論壇(2020)在北大...
    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為主題,邀請全球知名人士和學者聚焦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發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並在人民日報、中國網、北京日報、澎湃新聞等多平臺全網直播,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雲端會議。
  • 疫情之下農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機遇與挑戰
    雖然「全民網課」這些年來是第一次,相信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次,同時對於我們老師也是一種挑戰,不僅僅是上課的挑戰,也有技術設備還有知識主動學習的挑戰。一開始的兵荒馬亂,到最後我們的遊刃有餘,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本身也是一種成長。雖然是被逼著成長,但是就像一句話說的:「你不逼自己一把,你便不知道自己可以成長到什麼程度。」很多時候,我們對很多事情看著總是很難,所以總是很難去跨出第一步。
  • 發展世界品牌,我國科技產品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發展世界品牌,我國科技產品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在世界科技發展浪潮中,中國雖然並不佔據優勢,但也在努力迎頭趕上。目前我國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IT產業鏈,從核心晶片再到元器件,包括半導體材料等等,均可以靠國內廠商設計製造和研發,不再依賴於國外技術開發人員。這對於我國智能產業發展來說,無疑是個值得驕傲的重大突破。
  • 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的科學判斷,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精準把握,為我們正確認識發展大勢、應對風險挑戰提供了根本遵循。
  • 後疫情時代,美國留學在挑戰中隱藏新機遇
    當然了,疫情的影響及國際教育環境多變,也令2020年註定成為中國留學生充滿挑戰的一年,但也正是這些挑戰,才讓有著留學夢的莘莘學子們看到更多機遇。源自:《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今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學校經費減少直接導致美國很多名校對中國學生敞開大門,連以前非常少見的本科錄取到常春藤的數量,也有所增加,使得錄取率出現了上升趨勢。
  • 我國影視產業面臨巨大風險和挑戰 多措並舉化解產業風險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當此關口,我國影視產業在經受前期影響的基礎上,仍然面臨巨大風險和挑戰,各影視從業人員要順勢而為、應時而動,找準並把握好面對困境脫穎而出的「風口」。
  • 2020高考預測熱點話題作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進入2020年,我國將面臨更多的挑戰,也將迎來更新的變化、更多的成就。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對於2020年的祖國,你有著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