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這3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想不自律都難

2021-03-03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

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管不住自己,迷戀網絡和手機遊戲,學習上很被動。

家長們埋怨孩子不自覺,苦口婆心給孩子講道理、施壓,要不就是哄著孩子好好學習,給他買這買那,然而收效甚微。

大多數家長覺得是孩子的問題,就是他不想學習。

其實,真相可能是孩子缺少「自律的能力」: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沒有體會到自律帶來的愉悅感,時間長了,就習慣了懶散、拖延。

許多家庭裡,孩子從小就是無拘無束地長大,隨心所欲,父母不怎麼管教,覺得小孩子皮一點、懶一點、沒規矩一點,沒問題,長大了就懂事了。

可是等孩子大了,發現很多壞習慣已經很頑固,這時再想糾正他,給他講規矩,就得花費更大的精力,甚至難以改變。

不要指望孩子隨著成長自然就懂得自律。

一個孩子將來的行為自律,依賴於家長最開始對他的管教和監督,也就是他律。

從小培養好習慣,才是孩子將來自律優秀的關鍵。

「孩子需要首先養成的是機械習慣,因為機械習慣帶來的好結果,讓孩子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再和孩子談自律的重要性,也許才聽得懂。
一旦正向循環開始,孩子感受到自律帶來的獲得和讚賞,會激勵TA繼續自律。相反,如果因為付出不夠導致長期沒有正向反饋,孩子會習慣自己「落後」的局面,甚至自暴自棄。」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性格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從以下三個方面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對將來他自律的形成幫助很大。

專注力對一個人學習、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很多學習不好的孩子,表現最明顯的共同點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過程中總是開小差、東玩玩、西摸摸。

小孩子好奇心強,注意力時間短,做事容易三分鐘熱度,玩個玩具,玩一會就跑去做別的事情了。

因此,從小訓練孩子專注的能力很關鍵。

首先,家長應該注意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在孩子做事的時候,不要隨便幹擾和打斷他,讓他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其次,保持環境的簡單、安靜、有序,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經常是嘈雜紛亂的,必然不利於孩子專注;

再次,不要一次給孩子準備過多的玩具和書本,這樣孩子會眼花繚亂,讓孩子可以在較長時間內集中在一兩項玩具或活動中,玩了一段時間再換新的;

最後,家長陪伴孩子玩耍、互動的過程中要專心,不要三心二意、邊玩手機邊帶孩子。

家長的專注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發展。

加拿大作家阿爾維託·曼古埃爾在他的名著《閱讀史》中寫道:

「我們每個人都閱讀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與所處。我們閱讀以求了解或是開竅。

我們不得不閱讀。閱讀,幾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們的基本功能。」

閱讀,是一個人一生中都應該堅持的習慣。

通過閱讀,我們能夠更好地見識天地、認識自己、體會人生。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越早越好。

它能夠幫助孩子從小學會獨立思考,建立良好的語言理解能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學會與自己、與這個世界和諧相處。

因此,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應當儘量少讓他接觸電子產品,多引導孩子聽故事、講故事、閱讀書籍。

從1歲開始,就可以每天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買一些不易撕壞的布書,畫面豐富精美,給孩子看;

稍大一點,每天有一段固定的親子共讀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

等孩子上了小學,認識一定量的字,就可以逐漸過渡到自主閱讀、純文字閱讀。

閱讀會讓孩子思想更豐富、認知範圍更廣闊、性格多幾分沉靜,這些積極影響將讓孩子受益一生,也有利於他將來自律的形成。

我有一個學生,從小的時候開始,就一直被媽媽要求早睡早起,晚上一般不超過9點半,早上8點前一定會要求她起床吃早飯。

同樣,媽媽自己數十年也都保持著這樣的生活習慣,不管天氣多冷,都會早早起床,給孩子做早飯。

媽媽說:「早上好好吃一頓熱乎乎的早飯,上午上課才不會感到疲乏,一天都會精力充沛。」

以前,她一直覺得媽媽很煩,晚上想多看一會電視劇都不行,總會被媽媽催去睡覺,早上想賴在床上睡懶覺也不可能,一定會被媽媽喊起來吃早飯。

但當她上了大學,看到周圍許多同學晝夜顛倒、作息混亂、放縱自己,自己卻依然能保持著早睡早起,有條理有計劃地去學習和生活時,她忽然明白了媽媽的深意。

從小養成的生活習慣,是會跟隨人的一生的。

有規律的日常生活,會讓人頭腦保持清醒、身體舒適健康、有良好的時間觀念。

這種生活上的習慣也會遷移到一個人做事、學習、工作上,讓人有一個良好的狀態和精神面貌。

因此,從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應該從自身做起,並帶著孩子過一種有規律、有節制的生活,作息規律、按時吃三餐、東西用完放回原處、保持自身和房間的整齊、乾淨.

不要什麼都幫孩子做好,教孩子學會自己做事,逐漸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

小學階段7-12歲,更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黃金期。

在上述3點的基礎上,家長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幫助孩子養成學習上的好習慣。

這個階段抓住了,孩子的初中和高中學習會輕鬆高效很多。

近些年,我們總是強調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其實重點不是檢查作業的對錯,而是引導他養成好的習慣。

關鍵有以下幾點:

一般情況下,先做完作業,再玩。

根據孩子的作業量,和孩子商量著規定好限制時間,讓孩子集中一段時間完成作業,不能邊玩邊寫,拖拖拉拉。

做作業前,先複習一下今天的學習內容,把生疏的知識點加強理解,確保完全掌握,做完作業後,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

保持複習和預習的習慣,對孩子初高中的學習非常重要。

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在難題上多動腦思考,家長不要過多插手幫助,否則孩子容易形成依賴心理。

就這樣,在一定規矩、原則的約束下,讓孩子體會到自律行為帶來的成就感、愉悅感,從而形成正向反饋。

在此基礎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給孩子自主管理的空間,不要限制、控制過多。

合理範圍內的自由空間,會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自律。

家有小男孩

我們為您推薦一個優質的育兒平臺

男孩派(微信號:boy666dj)

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養得好聰明又紳士,養不好費心又勞神。

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

家有男孩,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之前,家長要培養孩子這3個"好習慣",將來才能更優秀
    想要孩子更好地成長,孩子3歲之前,家長要培養他們這3個&34;,將來才能更優秀。那為什麼是3歲前呢?這3個好習慣分別是:①自律自律的人,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因為他們習慣了去遵守時間,嚴格要求自己按照計劃走,做事情不拖拉。而這樣的人,未來到了社會,往往很受歡迎。所以,父母要懂得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
  • 留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從小培養孩子3個好習慣,比成績更重要
    對於每一位家長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前途無量,未來一片光明,對此有很多家長甚至在孩子還沒有出生時,便為其攢下來大筆的財產,只希望孩子將來能夠生活的更好一些。所以說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孩子來說尤為重要,並且我們應該從小培養。
  • 養育孩子堅持3個原則,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一切,包括教育也是一樣;為了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每個都盡力去做到最好,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些父母總是會迷失方向,不知道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去教育孩子。原本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的孩子,慢慢開始變得不服從管教。而她一直認為,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所以當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她通常都是採取積極的態度應對,但是看著孩子越發的驕縱,她就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原則是不是出現了錯誤;是否應該從小對孩子嚴苛一些,他才不會這麼早出現叛逆的行為。
  • 孩子3歲之前,家長要培養孩子這3個習慣,孩子將來更優秀
    孩子3歲之前,家長要培養孩子這3個習慣,孩子將來更優秀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要什麼事情都要依賴父母,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孩子們還小,自理能力還沒有那麼好,很多事情自己完成不了。父母要幫助他們做一些的事情,無論是孩子們要吃飯還是要穿衣服,父母都會第一時間來幫助孩子們完成。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就能看出孩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幾乎都會有這3個特徵,若你家孩子有其中一個,也要好好培養。
  • 李玫瑾:教育孩子,從小要把這兩點告知孩子,將來想不出息都難
    李玫瑾:教育孩子,從小要把這兩點告知孩子,將來想不出息都難!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家長的教育,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有些習慣和方式方法要從小就教會孩子,這樣孩子會越來越優秀,想不出息都難,李玫瑾教授就指出尤其是這兩點,家長要讓孩子牢記於心。
  • 從小要培養孩子的6個習慣,你家孩子有幾個?
    好習慣可以幫助一個人成長成才,而壞習慣則會輕易把人推向地獄的深淵。 科學研究表明,只有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才能讓他們受益終身! 那麼,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少走彎路
    寶寶從出生起,就會對這個未知的世界進行積極地探索,父母應該在孩子這個過程當中,從小對寶寶進行教育。三歲前讓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很容易的,如果父母能夠在這個時間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那麼寶寶將來在面對很多事情時,都會感到更加容易。實際上,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在三歲前就有了一些簡單的習慣,並且他們養成一種習慣也非常快。
  • 從小培養好習慣,是孩子將來自律的關鍵
    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管不住自己,迷戀網絡和手機遊戲,學習上很被動。家長們埋怨孩子不自覺,苦口婆心給孩子講道理、施壓,要不就是哄著孩子好好學習,給他買這買那,然而收效甚微。大多數家長覺得是孩子的問題,就是他不想學習。
  • 培養孩子好習慣不能光靠「講道理」,嘗試這3個方法,效果更佳
    孩子的一生的成就和父母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所以,會格外的認真培養孩子。其中培養孩子好習慣就是父母特別重視的一點,而大多數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和孩子講道理,殊不知,好習慣不是「大道理」講出來的,孩子不僅不會養成好習慣,還會對父母這種「叨擾」式教育產生反感。
  • 養成這5個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
    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只有從小就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才能讓他們受益終身,即使他長大後沒有成才,至少也不會成為作奸犯科的那種人。那麼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呢?所以,從小培養孩子雷厲風行,不拖拉磨蹭的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它能夠讓孩子在任何挑戰面前,都保持從容不迫的心態,然後把事情完成的既圓滿又漂亮。3.樂於閱讀,善於閱讀讀書到底有多好?相信我不多說,各位家長也都能明白。
  • 老教師坦言:從小有這3個「壞表現」的孩子,將來難有大出息
    老教師坦言:從小有這3個「壞表現」的孩子,將來難有大出息! 甚至還推脫自己身上的責任,這樣的孩子一定家長不及時引導的話,就難有大出息了。
  •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受益一生,娃將來有出息
    為什麼孩子在學校相對來說,就很聽話,那是因為老師的要求。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在家也給制定一些規矩,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那麼將來也會很省心。作為家長,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才的,因此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也為了減輕我們的教育負擔,必須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 讓孩子養成讀書好習慣很難?爸媽掌握這3個方法,讓娃喜歡上讀書
    讓孩子養成讀書好習慣很難?爸媽掌握這3個方法,讓娃喜歡上讀書讓孩子養成讀書好習慣其實不難,3個方法讓孩子喜歡上讀書現在科技時代的來臨孩子玩手機時間越來越長,沒有像以前一樣讀書是最好的娛樂方式,古人都說過"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各位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龍鳳。
  • 李玫瑾建議:父母從小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孩子將來才會有出息
    每個家長都會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有出息,但這一切除了跟孩子智商有關之外,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現在的社會競爭十分激烈,如果家長們僅僅注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培養孩子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趁孩子還小家長們把握機會。每個優秀的孩子最終能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背後都離不開父母傾注心血的精心教育。
  • 在孩子5歲前,「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鄰居是一位北大退休的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對育兒方面非常重視,而正巧我也是一位育兒師,所以我經常會和這位老教授一起聊一些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有一次我們交談的時候,談到孩子習慣方面的問題,而這位老教授告訴我: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 6歲之前,養成3個好習慣,孩子會更優秀,將來會對你充滿感激
    但是一旦養成了壞習慣,這是會伴隨你一生的,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從小就要開始培養了。有些人常說,孩子這麼小,你們說的這些養成好習慣的好處,等他長大了之後會自己會明白的。畢竟,壞的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是能夠把孩子的一生都拖垮的,但是好的習慣卻是能夠成就孩子優秀的一生的。
  • 孩子將來是否出色,從小就能看出,掌握這4點,培養優秀孩子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孩子身上與生俱來的氣質展現,大部分決定了將來長大後的格局發展。孩子能否有出息,有多大的出息,這其實都與其小時候所具備的能力和特質有很大的關係。教育孩子的成功與否,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體現在孩子的成績好壞上面。
  • 上小學時,父母「逼」孩子養成6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會一生受益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就是父母教育的失敗。童年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也是孩子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父母能夠幫助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什麼事都喜歡替孩子做主,替孩子代勞,完全剝奪了孩子鍛鍊、成長的機會。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注重儀表,培養有禮貌的好習慣?
    從小培養孩子的儀容儀表和禮貌,將來在為人處事上才能更勝一籌現在的孩子不缺吃穿,但有的時候往往是因為家庭太過寵愛,讓孩子不懂得禮貌,不注意自己的儀表。自由式教育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發展和可能,但也從另一個方面有可能讓孩子因為太過放縱,而出現各種行為問題。